三國後期,真的人才凋零了嗎?

1王亞坤


所謂亂世出英傑,三國前期正值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全國大小軍閥勢力幾十甚至上百個,而且相互之間攻伐不斷,文臣武將各為其主,展現的機會較多,稍有出眾就會被歷史記載。而且優勝略汰,最後剩下的人才幹自然都十分優秀。

三國後期,魏蜀吳政權穩定,交戰方只有三個,大將們上場的機會都有限,更何況小兵小將,而且統治集團內部趨於穩定,利益集團派系分明,對人才的需求不是那麼強烈。別說像諸葛亮這樣的還得三顧茅廬,就是龐統這樣的主動上門都不一定有人要。再加上著重描寫三國前期的《三國演義》廣泛流傳,才使得大眾心中感覺三國前期人才輩出,而後期“人才凋敝”,其實並無太大差別,只是三國前期留名歷史的比較多。


足下三尺


當然是真的人才凋零,

1、從人口數量上分析

東漢恆帝時期,關於全國人口的數量,最多的觀點是在4100萬左右,而三國後期三足鼎立之後,魏國登記在冊的只有400多萬人,吳國200多萬,蜀國只有可憐的90多萬。僅僅剩下的700萬左右,這還是經歷了休養生息之後的人口。

東漢末年,由於軍閥割據混戰,人口銳減到760萬,曹操詩云“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亂世田棄不治,糧食減少引發的大饑荒,不僅對軍隊有著極大的影響,對於老百姓的生活更是致命的打擊。曹操軍隊沒吃的,程昱供他三天伙食,餐餐混有人肉;袁紹在河北吃桑椹;袁術在江淮吃水草;劉備被袁術打敗後,在廣陵人相食;黃巾起義爆發被鎮壓後,全國出現了諸侯割據的現象。除去戰爭直接導致的死亡外,還有很多人因戰火被迫成為難民,導致了田地荒蕪,大量的人口被活活餓死。在大量人口死亡後,伴隨而來的往往是瘟疫。因為死去的屍體無人掩埋,再加上古代醫療衛生條件極差。所以病患往往只能聽天由命。在征戰中,為了威懾自己的敵人,諸侯做出過屠殺這種事情,使得人口減少的情況進一步雪上加霜。

總人口的急劇減少,戰亂叢生,生活不穩定,人才也難以培養

2、從政治軍事對人才需求分析

黃巾起義爆發被鎮壓後,諸侯割據,戰火叢生,諸侯都需要戰將和謀士等人才。對外的出征、穩定內部都離不開人才的輔佐。三國前期戰爭很多,也就催生了很多英雄人物,所謂時勢造英雄,亂世機會多,英雄人物也有很多想在亂世中建功立業。到了後期,三國鼎立,戰爭也會有爆發,但是比前期少了,而且前期很多英雄人物或老去、或戰死,後輩湧現出來的不多;還有三國鼎立,穩定內部,內部的鬥爭也是很激烈,主要就是政治鬥,軍事鬥爭沒有前期諸侯混戰那麼多,建功立業機會少了,也難像前期那樣湧現;統治者也不像前期諸侯那樣求賢若渴,這裡面有司馬家族的篡權,殺戮曹氏宗族和相關人士。蜀中士人和荊州集團內部鬥爭,諸葛亮治蜀後,對人才的對事務的態度也有很大關係,事無鉅細,親歷親為,排擠政敵,川中士族對諸葛亮嚴苛治國不滿,但又只能忍氣吞聲,還有東吳內部的各種權臣之爭等等。政治內鬥的結果,經常造成滅族,人才自然損失不少,還有反叛戰爭也會死傷人。


與三國前期相比,三國後期更加險惡驚悚,少了些好聽的英雄故事,多了些沉重的政客故事。但也有姜維的九伐中原、鄧艾偷渡陰平,鍾會自立,文鴦單騎退軍(堪比趙雲單騎救主),丁奉雪中奮短兵,陸抗平叛,王濬滅吳等等。


南北朝東西


不是這樣的,三國後期依然人才濟濟。

之所以人們會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羅貫中寫《三國演義》的筆墨主要用在了三國前期,三國中後期的血腥殘暴的政治廝殺一點都不少,故事依然精彩紛呈。

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事變,奪取政權,屠殺曹氏一族,簒奪政權。許多人不滿司馬家的統治,王凌、毌丘儉、文欽、 諸葛誕相繼反叛,史稱“淮南三叛”。這些人不也是人才嗎!

姜維九伐中原,和對手鄧艾你來我往爭鬥不休。最終鄧艾偷渡陰平滅掉了蜀國,即使如此姜維依然沒有放棄復興蜀國,結果“一計害三賢”把鍾會、鄧艾還有自己害死了,最後獲利的就是司馬昭。這些人不也是人才嗎!

孫權罵死陸遜、賜死朱據,東吳的政壇上從此不再安定。之後孫峻圖謀諸葛恪,又有孫休清算孫綝,再有孫皓屠滅濮陽興、張布。各種勾心鬥角,各種陰謀詭計,東吳這邊也是上演了一出出非常精彩的權謀鬥爭。只是人才們在自己內耗,不思進取,不想著去擴張領土,一直對外,這倒是三國後期的悲催之處。

再說蜀國的政治環境。這裡充斥著荊州派和益州派的鬥爭,尤其是諸葛亮死後,這種爭鬥愈演愈烈了,姜維被費禕、譙周、董厥、黃皓瘋狂打壓。偏安的益州黨不想打仗,而姜維又是個戰爭狂人,因此才矛盾重重。即使如此,諸葛亮死後,蜀國也挺過了29年,這又能說蜀國的文臣武將們沒有作為嗎?

所以總的來說,三國後期不是沒有人才,只是那些故事都太過血腥殘忍,沒有前期的故事那樣精彩,才沒有為我們所熟知。

亂世出英雄,這句話永遠不錯。

我認為三國後期沒有人才凋零,只是他們的事蹟沒有曹操劉備的故事出名而已。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謝謝採納!


海賊說歷史


三國時期實在是一個很有趣的時期,在這一時期有一些很著名的人物,比如說曹操、諸葛亮、孫權等等,他們一個比一個有名,一個比一個厲害,但是他們基本上都是東漢末年還有三國前期的人,這時候實在是人才輩出,你在這個國家看到一個高手,能夠馬上從另一個國家看到一個更厲害的人物,可是漸漸的發展到了三國後期,好像就找不到什麼比較出彩的人物了,比較有名的也只有姜維、鄧艾等等,三國後期,蜀漢人才是比較缺乏的,魏國還有東吳的人才也讓人感到凋零,三國後期為什麼會給人這種感覺呢?

三國後期確實是沒有前期那麼出彩,但是也遠遠沒有達到人才凋零的程度,我們大部分人對於三國的瞭解就是受到羅貫中《三國演義》的影響,在這本書裡面,羅貫中幾乎是將自己所有的筆墨都用在了三國前期人物的身上,對於後期人物,他實在是沒有什麼過多的描寫,這都是《三國演義》的傳播力度太大了,事實上,在三國後期,蜀國有姜維、夏侯霸、王平等等人才,曹魏這邊有司馬昭、司馬師、鄧艾等人才,東吳政權這裡,也有丁奉等人物,雖然說再有諸葛亮這樣的人物也算是少的了,但是無論是數量還是品質,並不比三國前期遜色多少。

還有三國前期之所以能夠誕生精妙絕倫的歷史人物,一方面是激烈的動亂和戰爭局面,東漢末年到三國初期的人口銳減,可以體現出來,東漢末年還有三國時期,存在十幾支諸侯勢力,正是因為這個單一勢力,謀士還有武將的作用更加的明顯,三國後期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國與國之間的戰爭更加比的是兵力還有糧草等資源,個人能力在資源戰爭之中的作用,就很難得到發揮,三國的逆境,能讓一個歷史人物潛力不斷的爆發。

三國前期,大小軍閥都能夠將人才看成是稀缺資源,而後期雖然依舊沒有完成統一,但那是局面都很穩定了,處在一個相對和平的時代,三國人口也越來越龐大,比之前更加的保守和穩固,總之就這個時期來說,傑出人物的需求性就不如三國前期那樣的大和急,雖然有要表彰的人物,但是也不至於那樣有名氣了。


笑看往事如雲


三國後期的確是人才凋零,要不然不會出現姜維獨當一面,文鴦單騎退雄兵的場面。形成這種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歷史趨勢的必然,所謂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長期戰亂,造成民不聊生,民生凋敝。三國鼎立的短暫和平,迎合了人心思安的期望,沒有人願意看到戰爭,更不願意參與戰爭,戰爭人才必然缺少。

2、英雄退出歷史舞臺,所謂亂世出英雄,與三國前期以及鼎盛時期不同,三國後期,英雄逝去,新生力量不足。無論是智謀之士還是武將,都顯示出凋零之勢,就連冢虎司馬懿稱之為智囊的桓範也沒有掀起多大的浪花,文鴦也就是僅僅有單騎退雄兵的一次壯舉,最多出場的幼麟姜維11次北伐大多徒勞無功,還是因為沒有人才可用。

3、三國鼎立短暫的安穩,內耗出現,魏國司馬家族誅殺打壓曹氏,吳國諸葛恪的被誅,蜀國姜維雖然沒被誅殺,卻也都廢除軍權。

4、三國後期大一統趨勢出現,人才缺少了展現才能的歷史舞臺,隨著魏國司馬家族的強大,吳蜀兩國的衰退,不再需要強勢的人才即可做到統一。鄧艾鍾會入川爭功而亡,也滅亡了蜀國,滅吳的杜預等人,以後沒了展示才能的舞臺。

所以說,三國後期的確人才凋零,但也是歷史的必然趨勢


知道點兒歷史


其實並非如此,三國後期,非但沒有人才凋零,反而應該是一個人才累積,等待爆發的時間段。<strong>

相對比較

縱觀歷史,從兩漢至南北朝時期,但無論哪個朝代,相對於三國前中期,都給人一種人才凋零的錯覺,就連被稱為盛世的大唐初期,人才的相對數量,相較於三國前中期相比,也少的可憐,但並不能因此就說其他時期,相對於三國前中期,人才凋零。

因為整個兩漢至隋唐初期,社會人才的基礎數量都是大致相同的,但人才並沒有真正被世人所熟知,只是因為社會的穩定程度,以及人才選拔制度的變化因素所決定的。

制度因素

整個兩漢至南北朝在到大唐時代,隨著王朝更替,人才的選拔制度也發生著轉換。

兩漢實行察舉制度,就是通過朝廷官員以及州縣考察品學兼優的人才,舉薦給朝廷的一種制度。

魏晉南北朝時期,實行的是九品中正制,就是一種通過朝廷專職官員,審查士人品評品級為官的一種制度。

隋唐時代,雖然已經實行科舉,但還保留著公薦制度,就是文人可以通過詩賦向顯貴投遞簡歷而獲取官職的一種制度。


門閥控制

但以上無論哪種制度,都因制度的缺陷性,被門閥士族所壟斷,導致上品無寒門,下品無顯貴的情況出現。

門閥士族不僅會緊緊把控上升渠道,為了保持家族的世代興盛,在朝代更迭時期,還會進行人才的調配。

比如,在三國時期,諸葛家三兄弟並沒有孤注一擲,全部投身於三國其中一家,而是採取了雞蛋分裝的策略,這種策略最大限度的保存了家族在亂世後繼續興盛的幾率,所以三國時期,各個門閥都士族都是如此,光是世家人才現世的數量就三倍猛增,這只是其一。

割據原因

其二、因為三國前期各軍閥勢力割據,對人才的需求也幾何倍數的增加,原本被門閥限制的上升渠道隨之被打破,社會下層人才也得到了發展的機會。

格局以定

其三、在三國後期,局勢已定的前提下,門閥士族再次選擇收斂投資範圍,門閥士族數量三倍減少,而且此時三國的割據範圍也趨於穩定,官員的選拔制度再次啟動,又導致下層人才的上升渠道被權貴士族所壟斷


所以在三國後期,大局已定的大環境下,無論是門閥士族還是社會下層人才,都在保存實力,等待大一統的王朝出現,新王朝的初期,必定會早就一批新的門閥士族,而老的門閥士族為了家族地位,也會想方設法的再次壟斷上升渠道,所以三國後期,並非人才凋零,而是一個人才累計等待爆發的時期。

<strong>


麻團小百科


確實是人才凋零,青黃不接,“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就是蜀漢政權人才匱乏最好的寫照。

廖化;荊州人,出生年月不祥,曾經擔任關羽的主簿,關羽死後逃回益州,從此一直都在軍中任職,一直到蜀漢滅亡,前後達40多年,在蜀漢滅亡的最後一戰中,他還率兵跟姜維一起拒守劍閣,估計廖化的年齡應該在70以上,如此能力平平的七旬老翁尚奔波勞碌于軍旅之間,由此可見蜀漢政權的人才凋零到了何種程度,鄧艾突破陰平天險,兵臨綿竹,蜀漢派出的統兵大將居然是長於深宮婦人之手,除了寫字繪畫,吟風弄月之外一無是處的諸葛瞻和從來沒有臨過戰陣的黃崇,張尊等一群紈絝子弟,官二代,這樣的一個政權哪裡還有什麼“人才”可言,


狼的影子716


實在是不敢苟同三國後期人才凋零的說法。何謂人才?人才者,有一技之長也。三國後期,各國出場的文武官員確實少了些,但這不代表三國後期人才凋零。東漢末年,戰亂四起,各路軍閥你方唱罷我登場,各軍閥能不拘一格用人才,代表是曹操,數次頒發求賢令,求的是有真實才學但名聲不大好的人,推崇唯才是舉。且各軍閥需人才支持以成霸業,故人才湧現。而三國後期,九品中正制的苗頭出現,出身而不是才學成為選拔人才的工具,吳蜀兩國內多黨互攻,蜀國荊州黨、東州黨、西州黨,吳國江北黨、江南土著黨各自爭權,不允許別黨得勢,故三國後期看起來是凋零了。但真正的人才還是在民間,在基層,非是那些世家大族可比的。


盈虛子1


這其實還是個“偽命題”,很多人如果是光讀《三國演義》可能會覺得三國後期也就是夷陵之戰後非常出色的文臣武將少了很多,對故事的精彩性也打了折扣。事實上三國後期人才未有調離,反而出現了不少跟趙雲、賈詡這些前期角色有的一拼的武將、謀士,為什麼大家都喜歡三國前期的故事而認為三國後期人才開始調離了呢?個人認為各方面總結後的主要原因有三個,對這話題感興趣的可以看一下。

一、受《三國演義》影響

因為大家瞭解三國的歷史一個很大的途徑就是《三國演義》,而《三國演義》是一種對歷史的藝術改造,有很濃厚的戲劇色彩。而《三國演義》的精彩部分都主要濃縮在前半部分,很受大家喜歡的“七進七出”的趙雲、被“三顧茅廬”的諸葛亮也都是在這個時間段出場並大放光彩的,武將對陣大家看的爽、謀士暗鬥則讓人們感慨他們的才智。

但是到了後期羅貫中便少了很多對後半場角色的角色著墨、精細程度不如前期,像“三英戰呂布”可以互相殺個幾百回合,後面就是兩人照個面後就完事。而比較能讓讀者印象深刻的也就姜維、鍾會,自然給大家一個三國人才有在調離的感覺了,但是演義畢竟是演義,推薦大家看一下《三國志》,其中陸抗和羊牯對陣十年的故事精彩程度絕對比得上《三國演義》。


二、三國後期鬥爭方向轉移

到了後期的三國其實各個國家的地盤、資源基本穩定了,而大家的實力也不弱,像夷陵之戰那樣的滅國行動比較少了。重點自然轉移到內部的宮廷鬥爭上了,皇帝和大臣為了各自家族的利益都沒少往這裡使勁。像比較穩定的、經常北伐的蜀漢內部也不都是一條心思的,雖然《三國演義》後期主角姜維那帶兵能力是槓槓的,但是政治才能不高。所以在蜀漢的朝堂上常被皇帝身邊的紅人黃皓打壓。而最後也是黃皓的亂政加快了蜀漢滅亡。

蜀漢算好的,孫吳後期政治的黑暗殘酷真的和前期面臨曹魏南下時的萬眾一心差太遠了。先是孫權以立儲為契機引發朝堂上大臣的各自站邊,之後又派人罵死了陸遜,賜死了朱據,全步二家依仗皇親國戚的身份對異己大開殺手。之後每到新皇上位,更是一朝天子一場戮。

曹魏更不用說了,蜀吳跟他們比那又是小巫見大巫,蜀吳的皇帝之位還是穩的,曹魏直接換皇帝了。而司馬家的奪權之路上就誕生了一個成語“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而大家都忙著內鬥了,那些武將打仗的戲份自然少了,也給人一種三國後期都在內鬥、人才沒落的感覺,就算羅貫中想寫打戲,那材料稀缺的不支持啊。


三、大環境開始安穩,上升渠道封閉

三國亂世開始時,群雄並起,天下出現大大小小數十股割據勢力,各勢力想活力自然要大力吸引人才的加入。像曹操就很直接,只要有才的,品德他不管。在那種環境下,像那些家世不行或性格有缺陷的人,比如法正、郭嘉都有了在歷史舞臺上大顯身手的機會。

而在後期,雖然三個國家還有戰爭,但沒前期那麼激烈了,自然不會看到四處流浪的劉皇叔、也沒有全家一起“豬突”的曹操。各國內部逐漸穩定,那時又沒科舉,一些有才的人因為階級上升通道給權貴和大族把握而難以嶄露頭角。特別是在曹丕開始推行九品中正制,寒族想當官那比登天還難!像關羽、周瑜那樣有個性的武將謀士自然少了,多了一些阿諛奉承的貴家子弟,更加劇那種三國後期給人的那種人才調離的印象了!


志華L


三國其實是大家都非常喜歡的一段歷史,而在這段歷史中也誕生了很多的名人、名事和名言,但是要說三國後期,為什麼人才凋落,只能說在三國後期的歷史並沒有展現的像三國前期那樣耀眼而已。

三國時期大致分為三個時期,東漢末年到官渡之戰是三國前期,官渡之戰之後到夷陵之戰是中期,夷陵之戰之後被稱為三國後期,而赤壁之戰是形成三國鼎立的轉折之戰,從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中也可以看出,赤壁之戰也將整部小說推向最高潮。

因為大家受到《三國演義》的影響,很多人也因為這部演義喜歡上了三國曆史,前期的軍閥混戰,相互廝殺,到中期的謀士之間的相互博弈,都讓人津津樂道,這小說中對於個人英雄主義的渲染也是非常的濃厚,“萬人敵”的呂布、“過五關斬六將”的關羽、“一身是膽”的趙雲等等,在有對謀士策略的上的博弈,當時的郭嘉、賈詡、李儒、田豐、許攸、法正等等一眾謀士的良記也將謀士地位推向高峰。

但是,在這一眾人去世之後,《三國演義》開始對後期的三個國家的描述縮減,時間的跳躍度增大,也沒有了對文成武將的大篇幅描述,在這時很多人認為三國的人才開始凋落,再也不像之前那樣了,實際上並不是的?

三國前期的人物在演義中的形象深入人心,很多人都喜歡而且都記得住,到了後期大家對他們的建立的政權之後的事情並不如創業時候那麼喜歡,這也許就是大家認為只有在“亂世才出英雄”“亂世才能造就英雄”一樣啊!

在三國後期,政權的建立在沒有大規模的征戰,而是更多體現在政治的鬥爭,對於人才的重要性遠遠低於軍閥混戰時期,對於人才的籠絡也降低了需求,官員們更多的是建立自己的親信和自己的小團隊去對抗一些權臣而已,所以羅貫中先生在後期的《三國演義》中寫的司馬家族的篡權、姜維與黃皓之間的不合、東吳的權臣之爭等等。

其實三國的後期跟別的朝代一樣,都進入自己政權統治的時候,更多的在乎的自己內部了,而不是想盡辦法去一致對外,這也是歷史上很多名人說過的“只可共患難,不可同享福”的原因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