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柒粗糙的手:會做家務的孩子,未來一定不會太差

在家不能出門的這段時間,父母們可以讓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在有些國家,教孩子做家務是一門必修課。做家務不僅能培養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也能讓孩子更自信。


【1】

大家熟悉的李子柒,因為中國美食傳統文化等視頻而聞名海內外。粉絲高達5000萬左右。她被央視點名表揚:”沒有一個字誇中國好,但她講好了中國文化和故事。”


李子柒粗糙的手:會做家務的孩子,未來一定不會太差


很多不懂漢語,不懂四川話的外國人,通過她的視頻,很好地瞭解了中國的美食傳統文化。李子柒因此被稱為“中國傳統文化的輸出者”。


李子柒小時候父母就離異了。後來父親去世,年僅6歲的李子柒只能和爺爺奶奶相依為命。懂事的李子柒從小就會幫爺爺做木工,幫奶奶做飯,還經常得下地幹活。


工作後因為要照顧年邁的奶奶,李子柒從城市回到農村。因為熟悉農村生活,李子柒最開始的視頻題材就從身邊的衣食住行開始,一步步做到今天的“中國第一網紅”。


看著視頻裡李子柒粗糙的手,你就知道為這些視頻,她付出了多少勞動。


誰能想到,從小做家務的能力,會在未來的某一天成為她謀生的本領。甚至因為做家務的能力,成為幫助外國人瞭解中國傳統文化的窗口。


會做家務的孩子,未來一定不會太差。


【2】不要把孩子保護起來不讓他們勞動

上個月,湖北襄陽的劉女士因為在朋友圈招聘保姆,幫她上大一的女兒洗衣做飯而上了熱搜。


李子柒粗糙的手:會做家務的孩子,未來一定不會太差


劉女士的女兒從小就沒有做過家務。因為她做生意很忙,沒有時間照顧女兒,就想招聘一位保姆。網友被這個母親如此“富養”孩子的做法震撼了。


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大包大攬,孩子就像籠中的鳥兒,習慣了餵食,漸漸失去覓食的能力。如果有一天父母老去了,沒有自理能力的孩子怎麼辦?父母不能替孩子承受他本該需要經歷的磨鍊。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不要把孩子保護起來不讓他們勞動,也不要怕孩子的雙手會磨出硬繭,要讓孩子知道,麵包來之不易。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可以培養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讓孩子從小學會照顧自己。通過做家務,也能切身體會父母提供吃穿用度的不容易。


孩子的世界不應該僅僅只有學習。做家務也是一項生存本領。越早學會越好。


【3】在做家務中承擔自己的責任

年前,霍啟剛在微博中曬出了2個孩子幫他洗車的照片。妹妹正拿著抹布在擦車。


李子柒粗糙的手:會做家務的孩子,未來一定不會太差


利用週末的擦車活動,讓他們知道買東西背後的代價和付出,不能見到喜歡的就要。妹妹小,獎勵好吃的。哥哥賺點小零用錢。他的做法得到了網友的點贊。


霍啟剛郭晶晶夫婦讓孩子勞動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去年4月,霍啟剛郭晶晶夫婦帶著他們的兒子到香港二澳村體驗插秧,吃農家飯。


李子柒粗糙的手:會做家務的孩子,未來一定不會太差


照片中,兒子的飯也是他自己盛的。對他們來說,一家人在泥田裡插秧是一件有意義的活動。藉此讓孩子學會珍惜,學會知足。


同為富豪的Facebook CEO扎克伯格也讓孩子們做家務。他的2個女兒都是自己打掃房間,整理物品。


李子柒粗糙的手:會做家務的孩子,未來一定不會太差


從採訪視頻裡,還可以看到他的2個女兒踩著凳子學做飯的場景。


扎克伯格夫妻說:她們要承擔自己的責任,首先要在做家務中承擔自己的責任。


生在豪門的富豪們是如此“窮養”孩子。可見家務勞動對孩子的意義不是金錢能比的。


【4】如何培養孩子做家務的能力

國內外相關調查顯示:美國小學生平均每天的勞動時間為1.2小時,韓國0.7小時,而中國小學生平均每天的勞動時間只有12分鐘。


很多父母都覺得做家務浪費孩子的學習時間。事實上,適度的家務,可以讓孩子的大腦得到轉換和更好的發育。


美國心理學家威蘭特的一項長期跟蹤調查表明:愛做家務的孩子與不愛做家務的孩子相比,其長大後的就業率為15:1,前者也比後者的工資高約20%,而且婚姻更幸福,更不容易患上心理疾病。


鑑於做家務對孩子未來的種種好處,父母可以思考如何培養孩子做家務的能力。


這裡有3點建議供參考:


1. 從力所能及的小事開始。比如整理自己的玩具,書包,澆花......父母不要覺得孩子做得不夠好,不如自己做了省事。明確讓孩子做家務的目的主要是鍛鍊他們。要相信在一次次的練習中,孩子會越做越好。


2. 給孩子一定的獎勵。激勵他們把家務做得更好。無論是精神上的還是物質上的獎勵,這是對他們勞動的肯定。孩子會從勞動中體會到快樂和尊重。


3. 父母為孩子樹立做家務的榜樣。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做家務很辛苦,也不要為誰做家務而吵架。扎克伯格再忙再富裕,回家也會做家務。孩子可以從父母相互幫忙做家務中感受到家的溫暖。


雖然不能像李子柒那樣,因為小時候的家務能力,給未來帶來“逆天改命”的機會。但會做家務的孩子,未來可能會像“黃小廚”那樣,因為會做飯,一家人圍在桌子旁邊吃著美食聊著天,也是一件極幸福的事情。


作者:熊喵媽媽育兒。喜歡簡單的小生活,保持對生活的希望和熱情,努力開拓人生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