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婚姻遇見你:所謂的柴米油鹽醬醋的生活到底是什麼樣子?

在婚姻遇見你:所謂的柴米油鹽醬醋的生活到底是什麼樣子?


做為一位未婚女性,小白一直十分好奇,大家都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可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主動走進了墳墓裡呢?


婚姻,到底是什麼樣子?


01、小白父母的婚姻


在婚姻遇見你:所謂的柴米油鹽醬醋的生活到底是什麼樣子?


做為90後,小白的父母是差不多是60後尾巴上的人,他們是一對普通的農村。


在那個年代裡,像她爸媽這樣讀過書,曾經還上到了初中,應該還是比較稀罕的事情吧?


嗯,據她爸媽自己說:“我們是學霸!”


是的,她爸說她媽上課偷偷在下面納鞋底,依舊考第一名。


做為同樣優秀的同班同學,他倆看對了眼,不顧父母的意見走在了一起。這大概也是這麼多年來,奶奶看她媽不順眼的原因——拐走了我的寶貝兒子。


另一個看不順眼的原因,大概就是她爸比較聽她媽的,她媽又生了小白這個“孫女”。


在農村 ,“兒子”還是非常重要的,擔任著傳遞香火的重任,這一點小白可做不到。至少在奶奶眼底是這樣。


所以,在小白的眼底,她爸媽算是破除封建迷信的英雄了:居然是自由戀愛的同班同學?!


02、父母的婚姻幸福嗎?


在婚姻遇見你:所謂的柴米油鹽醬醋的生活到底是什麼樣子?


在這樣的背景下,小白覺得她爸媽還是算恩愛吧?


雖然吵吵鬧鬧,也差點鬧了離婚,但跟別的沒有關係,主要是她媽覺得她爸太懶了,還有一段迷上了麻將。


那段時間家裡吵得很厲害,小小年齡的小白被吵得發懵,在她爸媽吵著要離婚時,她唯一能做的——便是拉著年幼的弟弟,老老實實做在飯桌上吃飯。


反正吵得再厲害,沒少他倆一口,估計這婚是離不了。


確實也沒離,到是她爸戒掉了麻將,老老實實迴歸家庭,跟著她媽下地幹活,養活他們一大家子。


沒有了麻將之後,家庭似乎一下子變得和平了,是“奮鬥”的幾年。


不知不覺間她和弟弟就長大了,她看到的婚姻似乎就是那個樣子——我們可以吵可以鬧,但我們照樣要賺錢養家,在孩子面前勁朝一個地方使。


只要有一個共同目標,這個家庭就不會散,然後走到了這麼多年,她和弟弟要成家立業了。


爸媽也沒架可吵了,到是她爸依舊整天愛“偷懶”,睡懶覺,等著她媽做好了叫起床。


小白鄙視:也就她媽受得了她爸,反正她這輩子絕對不找這樣的老公!


03、小白想要結婚的對象


在婚姻遇見你:所謂的柴米油鹽醬醋的生活到底是什麼樣子?


在小白的想像中,她需要找一個會幹家務,稍微勤快一點的老公。她不需要對方多麼能賺錢,她自己也能夠賺,所以他倆一起上班,一起養家,應該就能夠幸福一輩子了。


但讓小白十分困惑的是,似乎許多家庭經濟條件比她好的,在他們步入婚姻之後,似乎也不一定能夠幸福。


她看到了太多婚姻不幸福的樣子,各有各的理由:出軌、男的賺不到錢、女的愛打麻將、男的喝酒抽菸、男的打人……


然而到了她這一代,大家對婚姻的要求似乎變得不一樣了,父母那輩離婚的理由到這了一輩這裡,是必離的理由,但也有了許多更多離婚的理由。


比如:過年男的沒陪女的回孃家、男人和女人都不願意洗碗、女人覺得男人下班回家什麼都沒幹、男人覺得女人花自己的錢還嫌棄自己……


小白沉默了。



(1)未來老公需要陪她回孃家過年嗎?分開好了,一年一邊。

(2)誰負責家裡的碗筷?一次一次。

(3)誰負責家裡的一日三餐?輪著來。

(4)誰負責洗衣服?洗衣機。

(5)誰負責打掃衛生?掃地機器人,吸塵器。

(6)男人能喝酒抽菸嗎?除了應酬,不行。

(7)男人或他們家能有人打麻將嗎?NO!為了杜絕家庭矛盾,絕對不行。

(8)能家暴嗎?堅決說不。

(9)能重男輕女嗎?堅決說不。

……


小白默默的在心底列了很多條條框框,她覺得照著這個樣子找,總能找到她想要的老公吧?


閨蜜聽到了,嘲笑小白:“你這邊幹嘛?你這是找合作伙伴啊?愛情不是這個樣子。”


小白問:“那愛情是什麼樣子?”


閨蜜笑得一臉幸福:“我第一眼看到他,就知道是他了。”


04、愛情和婚姻是矛盾衝突的嗎?


在婚姻遇見你:所謂的柴米油鹽醬醋的生活到底是什麼樣子?


小白不知道愛情和婚姻是什麼樣子,也不知道是不是在了婚姻裡就不能講愛情,或者講了愛情就不能講婚姻。


但是閨蜜說的那種“只要感覺對了就行”,小白覺得不行。


照片可以PS,濾鏡可以美容,加了太多光環上去,誰知道讓你“一見鍾情”的人是阿狗阿貓?


想要的是細水長流、目久天長的愛情,可以泡一壺茶,兩個人一起坐看坐雲捲雲舒,並不是閨蜜口時的那種火星撞地球,一發不可收拾。


小白覺得,那不是愛情原本的模樣,那是一時頭腦發熱——荷爾蒙式的、動物式的,所謂心跳加速的愛情。


或許,那樣很美,就像煙花一般。

可是煙花過後還剩下什麼?


生活不可能日日夜夜都是煙花,它就是柴米油鹽醬醋茶,他們的婚後生活可能是這樣的:


清晨起來,我們各自上班,急匆匆地道一個別(如果其中一個人晚起,可能連道別都沒有);

想起來了,上班時候發一條信息,問一下:你在幹嘛?沒想起來就算了。

或許已經提前讓對方點到了一道菜,晚上早點下班的那個人負責做菜,一個對方喜歡的,一個自己喜歡的,再配一個清淡的湯。

一個人負責做飯,另一個人負責洗碗。

這個時候,把髒衣服丟進洗衣機,再順便拖一下地。

完了兩個人洗澡,上床說會兒話、睡覺。


這便是最普普通通、平平常常的一天。或許有了孩子,一天的節奏還會隨時被孩子打亂,不過那時,老人也會步入他們的生活,幫忙“帶孩子”。


可是不管生活節奏是什麼樣子,其實兩個人能夠碰頭的時間也不過是下了班、吃了飯、孩子睡了後的“夜深人靜”。


生活本來的面目,本來就是一筆平凡而寡淡的“流水賬”。


但你要說這樣的生活不幸福?


不,小白的答案是:是這片平淡的背後,是我和他共同的生活目標——一切為了孩子,一切為了這個家,一切為了老了的我們。


幸福,有的時候就是這麼簡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