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國未來的國情會怎樣?

2017三15


按照蒙古國官方的歷史觀念,蒙古國迄今為止,已經建立了八百多年,當然這八百年時間裡,有過數百年被“滿朝”(既中國清朝)所統治的歷史,這段歷史,被視為“蒙古亡國”時期。

八百年前的蒙古汗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蒙古汗國的勢力遍及大部分歐亞大陸,甚至北非和西歐各國都忌憚其強大的軍事實力。而當下,蒙古國幾乎是一個被遺忘的國家。

關於蒙古國未來的國情,個人認為:

影響力

在國際地位方面,蒙古國不會有任何改善。

蒙古國是一個典型的內陸國,並且,蒙古國僅有的兩個鄰國——中國和俄羅斯,阻隔了蒙古國通往其他國家的所有交通。這保證了在這個形勢下,蒙古國不會遭到來自任何第四方的入侵同時,也遏制了蒙古國的交流。這導致蒙古國很少有機會參與國際事務,從而無法提升其知名度和影響力。

經濟前景

大約在2010年左右,蒙古國的股市曾經引起世界矚目。不過,先知先覺者對蒙古國的股市並不看好。因為一來蒙古國的股市不針對外國公民開放,二來則是對蒙古國的經濟前景不看好。

蒙古國的產業結構較為簡單:在上個世紀,蒙古國的主要產業以畜牧業為主,在畜牧業的支持下,畜牧品加工業得以帶動,而後出口給中俄,或者經中俄出口其他國家。

本世紀以來,蒙古國逐步發展採礦業,這個產業,為蒙古國創造短暫繁榮提供了動力。

但是,任何一個國家的經濟持久騰飛,都需要有強大的製造業產業作為支持,並且需要部門繁多、產業齊全,才能保證經濟發展能夠長足進行下去——比如我國的製造業就很發達,這也是中國能在短短數十年時間裡,成為GDP第二大國的原因之一。

而蒙古國的產業結構低端,抗風險能力差,並且,蒙古國也無力發展製造業等產業。單就這一點來說,蒙古國的經濟,都沒有什麼前景可言。因此最近幾年蒙古國經濟低迷,其實是歷史的必然。

貧富差距問題

不過,站在人類歷史的高度來看,國家的貧富和個人的貧富,有時候並無交集:比如說清末,大清國積貧積弱,但是不影響慈禧太后一頓吃上百個菜。可以說大清國雖然窮,但是慈禧太后的生活水平,只怕英國女王、日本天皇做夢都不敢想。

同樣,蒙古國雖然經濟發展水平尷尬,但是在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依舊有很多不輸給中國土豪的富人——甚至蒙古國的富豪,人均有數量摺合人民幣數百萬的豪車。

而蒙古國的貧富差距程度,是超過亞洲絕大部分國家的。並且,從蒙古國的體制來看,這個社會現象,是無法得到改善的,將來只會愈演愈烈。


藤樹先生


小小小百科全書觀點

蒙古國可以說是這個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同時也是最尷尬的國家了。眾所周知一個國家如果想要發展就必須向外拓展。但你看一看世界地圖就知道了。蒙古緊緊的被中國和俄羅斯包圍著。被世界上第二軍事強國和第三軍事強國包圍著,蒙古國是“幸福”的。除了蒙古國之外再沒有其他國家能享受這種嚴密的“保護”。但同時蒙古國又是不幸的。被兩個世界頂尖的強國包圍著,這就意味著蒙古國已經徹底斷送了對外發展的可能。蒙古的一舉一動都在兩大強國的眼裡看著。成天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估計蒙古人自己都想哭。



從清朝時期外蒙古也就是現在的蒙古國實際上是屬於中國的固有領土。之所以蒙古從中國的固有領土變成了一個獨立的國家這裡面有一個幕後黑手。這個幕後黑手就是—俄羅斯!蒙古之所以從中國分裂出去俄羅斯“居功至偉”。 最早從清朝雍正時期俄羅斯人就想方設法都想把蒙古給弄到自己手裡。後來晚清時期清朝本身自顧不暇,而且當時清朝又加大了對蒙古的剝削。這就使得蒙古人對於清朝來說歸屬感不強了。而且怨氣也越來越深。之後更是開始親近俄羅斯而疏遠清朝。



在北洋政府時期蒙古甚至因為有了俄羅斯的支持開始單方面的宣佈獨立。雖然當時國際社會並沒有承認蒙古的獨立。但北洋政府就是一個完犢子的角色。他們懼怕俄羅斯方面的施壓所以北洋政府放棄了對蒙古的統治權改為宗主國性質。這實際上已經是把蒙古給出賣割出去了。 後沙俄爆發了顏色革命,沙俄組建了一個聯盟性質的國家蘇聯。斯大林時期的蘇聯對蒙古那更是垂涎三尺。當時國民政府極力反對蘇聯想要分裂蒙古的企圖。甚至一度還想要出兵駐紮蒙古。但後來因為蘇聯方面的施壓不得不放棄這一計劃。但即使如此民國政府也沒用放棄蒙古的歸屬權。



二戰爆發後美國由於需要蘇聯抵抗來自德國的威脅,所以美國聯合蘇聯施壓國民政府,規定在戰後根據蒙古人的意願自行投票是繼續留在中國還是獨立出去。民國勢單力薄無奈只能接受這一建議。 而戰後獨立的蒙古實際上過的也不好。一方面新中國成立後國家實力逐漸強大蒙古也有些後悔貿然獨立了。另一方面蘇聯一直不停的想要吞併蒙古,使蒙古成為蘇聯的一個加盟國。這就使得蒙古有一種上了賊船的感覺。而蘇聯後來之所以放棄吞併蒙古也是把蒙古當作和中國勢力的一個緩衝地帶。最初開始蒙古在蘇聯和中國這兩大社會主義國家中間實際上也還蠻好的。兩國為了加強對蒙古的影響也對其扶持力度很大。但後來中蘇關係惡化後蒙古就徹底的尷尬了。夾在兩大國之間的蒙古哪個都不敢得罪,但實際情況又逼得蒙古不得不做出一個選擇。



後來蘇聯解體後蒙古徹底成了沒孃的孩子了。俄羅斯本身自顧不暇沒有能力幫助蒙古。而蒙古夾在兩大國之間也沒用絲毫的機會向外發展。所以蒙古就好比是籠中之鳥一般。現在的蒙古甚至連新聞都很少聽到。沒辦法蒙古人太窮了,也太安靜了。安靜到讓人忽略了這個國家的存在。現在的蒙古其國家經濟支撐就是畜牧業和礦產業為主。經濟模式極為單一。對外的溝通交流基本為零。現在蒙古就好像當年清朝閉關鎖國一樣什麼都不管安靜的當一個美男子,自己發展自己的走到哪算哪。如果蒙古知道獨立是這個代價的話相比打死蒙古,蒙古都不願意分離出去。

感謝閱讀。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評論支持一下。


小小小百科全書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蒙古國的未來看起來似乎不是那麼美好!

從晚清時期開始,外蒙古地區在沙俄的扶持下吵吵嚷嚷的鬧獨立。到了民國時期,外蒙古地區最終還是在蘇聯的扶持下,通過公投的方式正式獨立建國)蔣介石主導的南京國民政府予以默認),也就是現在的蒙古國。


如今幾十年過去了,在蒙古國156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大約生活著300萬民眾,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低的國家(對比一下,中國的內蒙古面積118萬平方公里,人口為2500萬)。

有意思的是,在蒙古的300萬民眾當中,有45%的人生活在其首都烏蘭巴托。這個人口分佈比例其實就很能說明一個問題,蒙古國內的經濟水平真的不怎麼樣。一個城市聚集了全國近半的人口,別的地方几乎就沒啥人了,沒人怎麼發展經濟?

蒙古的地緣政治相當的尷尬,在其南邊是中國,在北部是俄羅斯。不論是俄羅斯還是中國,都是當今世界上排名前列的強國。而蒙古夾在這兩個大國之間,其所用就相當於一個緩衝地帶。實際上,當年蘇聯扶持蒙古國獨立,也只是想在兩國之間設立一個緩衝地帶。


更重要的一點是,蒙古國雖然面積不小,15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面積排名十九,但是卻是一個完全的內陸國,沒有海岸線,沒有出海口,陸地的國界線完全被俄羅斯和中國包圍。這對於蒙古國的經濟發展來說有著非常大的限制,因為蒙古國想要對外進行大宗貿易,必須要通過俄羅斯或者中國的這兩個大國的領土和領空。

所以說,蒙古國想要發展經濟,對於俄羅斯和中國的依賴性是非常高的。

但是問題來了,自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經濟狀況似乎一直不那麼景氣,元氣至今沒有恢復過來,有點自顧不暇。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可偏偏,外蒙古極其民眾對於中國相當不友好,甚至還帶著仇視的狀態。很多中國商人在外蒙古的投資甚至得不到保護,血本無歸。

在這種情況下,蒙古國的經濟發展了舉步維艱。蒙古國自然環境不是那麼好,沙漠化面積已經達到國土總面積的80%,不論是農業發展和畜牧業包括旅遊業的發展都受到了極大的制約。


蒙古國倒是有相當豐富的礦產資源,但是除了中俄兩個國家有能力進行投資開採外,其他國家都不太方便來投資,畢竟怎麼運出去是個大問題。可惜俄羅斯自顧不暇,蒙古又對中國不那麼友好。

而且蒙古國人口稀少,想要靠內需驅動經濟增長也是痴人說夢。

目前,蒙古國國內的政治生態環境也不是特別好,各方勢力在博弈。

就如今的情況下看起來,蒙古國在未來二十年的發展驅使不容樂觀。對於一個不懂得知恩圖報的國家來說,也沒啥好說的。

PS:2017年外蒙古GDP總量為856億人民幣,同時期中國內蒙古自治區的GDP總量為16103億人民幣,是蒙古國的19倍。


小鎮月明


草原,牧場,內陸,遠海,這大概就是我們對於蒙古國的朦朧印象。而更重要的是:蒙古國曾經是中華帝國領土的一部分,在近代由於種種原因,蒙古脫離了中國,並且再無收回的可能,曾經的‘秋海棠’也變成了“雄雞”,這大概是所有中國人共同的國殤吧!述以往而知來者,要想預知蒙古的未來,我們還得從蒙古的過去說起呀!

<strong>

一、 1911-1949 獨立。

這38年是蒙古逐漸從中國獨立出去的時期,從1911年12月28日蒙古宣佈“獨立”,到1949年10月16日中蒙建交,蒙古完全成了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與現代中國再無瓜葛。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武昌首義一石激起千層浪,南方各省紛紛宣告脫離清政府,而蒙古也於12月28日趁機宣告“獨立”。與南方各省的脫離不同,南方各省是要求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國,而蒙古卻是要脫離中國。

那麼蒙古為什麼要獨立呢?當年康熙老爺子平定噶爾丹叛亂之後,蒙古就被大清朝收入囊中,然而一直到1901年蒙古改行省制之前,蒙古一直實行的是蒙中分制的策略,不允許蒙古與清國之間的人口遷徙,文化交流是很少的,於是蒙古自認為是被侵略和被殖民的,對清朝沒有文化認同,不像新疆,西藏長期和中原進行文化交流和人口遷徙,對中國的政權有著很強的文化認同,這也是外蒙一直要求自治的根本原因。

以前蒙古一直是一些原來的王公貴族在統治,1901年清政府開始改革,將蒙古改為行省制,打倒了很多掌權的王公貴族啊,我們知道,那時候清王朝內憂外患,國力不穩,10年之後就滅亡了,哪有精力完成行省制改革,於是辛亥革命時大清一亂,原先被打倒的王公貴族們就開始興風作浪。

而這時沙俄就開始圖謀不軌,畢竟沙俄對領土的渴望由來已久,外興安嶺,庫頁島的失去也都是沙俄趁火打劫的結果,這次的機遇沙俄又怎能放棄呢?沙俄就說,我給你調停啊!

於是給出了以下條件:

蒙古放棄獨立,改為地方自治,承認中國為其宗主國;

中國不能在蒙古駐軍,不能殖民,不能設行政機構;

允許俄國在蒙古修築鐵路,清朝在蒙古的活動要經過俄國的同意。

這明顯是想把蒙古當成自己的勢力範圍嘛,清廷堅決的拒絕了俄國的調停,然而不久,清帝退位,原先的拒絕自然喪失了效力,沙俄得以在蒙古繼續經營。而中華民國這邊並沒有停止對蒙古的聲索,接下來的蒙古獨立史其實也是中蒙艱苦的交涉史,奈何中國國力虛弱,俄國(蘇聯)不肯讓步,最終蒙古舉行獨立公投,國民黨政府承認蒙古獨立的事實。

直到1949年新中國建立前夕,毛澤東曾致電斯大林試探外蒙迴歸問題,蘇聯當然地回絕,10月16日,中蒙建交。蒙古獨立最終塵埃落定。

縱觀蒙古在這38年的歷史,蒙古獨立有這麼幾方面因素:

蒙古缺乏對中國政權的文化認同,蒼蠅不叮無縫的蛋,這是蒙古最終走向獨立的根本原因,前面說過,這根源於清朝在蒙古實行的分制策略,沒了文化紐帶,蒙古也不可避免地走向了獨立,這也是今天蒙古反華的文化根源;

中國國力虛弱,再加之國內戰爭不斷,以及抗日戰爭無暇顧及蒙古事宜,這也是蒙古獨立的重要原因,落後就要捱打,我們要牢記歷史慘痛的教訓。

俄國(蘇聯)的干涉。我們都知道,北方的戰鬥民族在我國近代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趁火打劫之事不知做了多少,對領土和戰略空間的需求是蒙古淪為俄國的勢力範圍的重要條件。

其實,蒙古的未來在它獨立之時就已經註定,在兩個大國中間苟延殘喘,要想發展,除了求得合作,別無他法。

二、1949-1990親蘇。

由於之前說過,在蒙古獨立的過程中,最大的推手就是北方的沙俄(蘇聯),因此在冷戰時期,蒙古在政治上依然是親蘇的,這一時期,蒙古和蘇聯一樣,也是計劃經濟,經濟發展的不怎麼樣,基本上沒有什麼存在感,因此略去不提。

三、1990以後。

1990年之後,隨著蘇聯的解體,蒙古在經濟上也開始改革,經濟發展的還可以,2000-2011年間,GDP年均增長率9%。蒙古只有中俄兩個鄰國,俄羅斯在遠東地區經濟不景氣,主要靠的是中國,下面是中國在蒙古出口中的份額,佔到87.9%。

而2012年,蒙古就開始作了,頒佈了《限制外國投資法》,由於中國是蒙古第一大貿易伙伴,這明顯是針對中國啊,而之後蒙古的政局不穩定,幾乎在所有的競選上,都把反華的立場作為利用民族主義情緒獲得選票的手段,中國資本難以進入,於是蒙古的經濟也就陷入了停滯,可以說,在經濟方面,蒙古要想發展,成為“草原迪拜”,只能依靠中國。<strong>

而政治方面,蒙古處在中俄兩個大國之間,這種處境,擱誰都不好受啊,2015年,蒙古提出要成為中立國。但是我們看看歐洲著名中立國瑞士和瑞典的經驗,這兩個國家都是先進的發達國家,在二戰時期也都得以保全。

而我們再看看盧森堡,比利時,它們在二戰之前也曾宣稱保持中立,二戰時還不是被德國攻佔,因此軍事和經濟實力是成為中立國的基礎,而蒙古這個以傳統畜牧業和採礦業為主要產業的發展中國家,想成為中立國,還是先把經濟發展起來再說吧!

當今世界是以和平與發展為主基調的世界,由於蒙古的地理位置,要想發展,只能與中國或俄羅斯合作,靠一個不穩定的政局和反華的政治表演,顯然不是發展之道!今天,我們應當理性看待蒙古這個國家,不必糾結於這塊早已失去的土地,也不必抱著中華為大的老黃曆不放,面向未來才能更好地發展。

蒙古也一樣,不應該再沉醉於成吉思汗時代的夢中,擺正自己的位置,與鄰國友好合作才是走向繁榮的康莊大道!


無筆


蒙古國國土面積很大,156萬平方公里,全世界排名第十九名,內陸國家中僅次於哈薩克斯坦,排名第二。蒙古國這麼大,為什麼一直髮展不起來,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人口太少。

蒙古國地理位置不怎麼好,草原多,山多,飲食結構比較單一,這就造成其生育率不怎麼高的原因之一。不要以為蒙古國天天吃肉喝酒就是好事,他們缺少多種綠色食材的營養補給,體內脂肪和蛋白倒是多,但是缺少碳水化合物。所以我們看到的蒙古國人都是看起來微胖或者肥胖,實際上是由於飲食結構不均衡引起的。

第二個原因:蒙古國的男人好吃懶做,女人又太獨立。

蒙古國的女人不大喜歡依靠男人生活,她們寧願找個男人生個孩子帶走自己養,都不願意跟著窩囊男人過一輩子。這樣就形成一種蒙古國特有的國情:男人連自己都難養活,更幹不了大事;女人要辛辛苦苦撐起一片天,也沒有閒工夫去關心其他事。最後的結果就是,沒有人關心國家大事,所以這樣的國家怎麼能發展。

第三個原因:蒙古國的資源太過貧乏。

蒙古國的主要經濟支柱是畜牧業和礦產,除此之外,工業基礎幾乎沒有,更不用談什麼高科技,互聯網之類的了。畜牧業自不必說,這是他們的天然優勢,只要是個蒙古國人就懂一點畜牧的知識,所以這個是蒙古國最穩定的經濟產業,但是經濟佔比很小。

蒙古國雖然礦產豐富,但是他們既不懂得如何有效地利用,也不懂得如何開採,他們只能依靠中國、俄羅斯、日本等國幫助他們開採。礦產佔據蒙古國經濟的大頭,他們自己沒有能力去開採,將命運掌握在別人手中,這也是一個問題。

還有一個比較尷尬的地方就是,由於蒙古國是個內陸國家,所以開採的礦石如果走海運的話,就必須藉助俄羅斯和中國的港口(一般是俄羅斯),但是這樣成本就太高,所以他們只能通過火車運出去,這就極大限制了其經濟的發展。

第四個原因:蒙古國的依耐性太強。

由於蒙古國特殊的地理位置(加在中國和俄羅斯之間),最晚從清朝開始,蒙古國就是各個勢力發展和滲入的的爭奪對象,特別是俄羅斯。俄羅斯為了得到外蒙,可謂是煞費苦心,幾代人努力在外蒙培植自己的勢力,但最終還是落空。但這不代表俄羅斯就放棄了蒙古國,俄羅斯不僅給蒙古國提高了大量的武器裝備,還援助了許多物資和金錢,而且是長期援助。俄羅斯的目的我不用說,大家都應該猜得出來。

俄羅斯這麼積極,中國自然也不落後。中國不僅在金錢上給與蒙古國幫助,而且還幫他們建學校、建道路、橋樑、電站等等基礎設施。甚至連酒精廠、馬鈴薯加工廠、養雞場這些都幫他們建。

不僅是中國和俄羅斯,德國、日本,亞行、世行等國家和組織每年都在援助蒙古國。所以大家知道了吧,這麼多人來送錢,時間長了會上癮了。

那麼蒙古國的經濟狀況究竟如何呢?

以2018年為例,其國內生產總值為111億美元,但是他的負債卻達到了230億美元,負債是GDP的兩倍多!這是什麼概念,蒙古國全國人民一分錢不花都需要兩年多才能把這個債還清。另外,蒙古國遇到了很大的經濟瓶頸,主要還是礦產方面的,當然這與其複雜的國際國內環境不無關係,短時間之內也很難解決。這也是蒙古國未來急需改進的一個方向。

蒙古國對我們的態度。

蒙古國從清朝開始,一貫的態度就是左右逢源,既是俄羅斯的朋友,也是中國的朋友。但實際上在蒙古國內,民眾對於中國人的態度還是有些許敵意的,但是對俄羅斯人的態度倒是還好,這是歷史遺留問題。

蒙古國自知是個力量薄弱的國家,又被中國和俄羅斯兩個大國夾在中間,所以他兩不得罪,但又都不投靠,只是保持一種表面看似曖昧的態度。

蒙古國未來的發展。

蒙古國情況大家也都瞭解了,如果他們不解決礦產方面的各類問題,其經濟發展很難有所突破。更可怕的是,如今蒙古國的草原沙漠化也在日趨嚴重,如果不拿出有效的措施去制止,勢必會壓縮他們的生存空間。

還有一點就是,蒙古國政府應該調動起國民的積極性,不能讓一些人安於現狀,正所謂不發展就是退步,這顯然是一個必須認真思考的課題。

最後,蒙古國一定要處理好國際關係,一邊拖著中國和俄羅斯,一邊又跑去跟美國眉來眼去,甚至還跟北約關係密切,這種自作聰明的行為,最後很有可能害了他們自己。至於為什麼,看看我國春秋戰國的歷史就明白了了。


圍爐煮酒話春秋


蒙古國如果不是因為和我國的歷史關係,可能很多人都不怎麼熟悉它,估計也就是于謙的蒙古國海軍總司令岳父,和堅持表白鳳姐的蒙古族王子了。




王子真的很專情啊,經常到鳳姐頭條號下刷存在感,而且有相當多的高仿號同時表白鳳姐。

言歸正傳,蒙古在清朝覆滅以後就開始了獨立之路,1924年是在喬巴山的領導下獨立,得到國民政府承認,是在抗日戰爭勝利後,1946年從名義上和事實上獨立。



不過在此期間,它一直和蘇聯的關係密切,雙方曾經合作一起和日本人在諾門坎打過一次,這場戰役誰都沒有正式宣戰,但是卻成為日本陸軍史上最失敗的一仗,而蘇聯解體之後,蒙古算是真正獨立了。

蒙古國國土面積有150萬平方公里,但是卻只有300多萬人口,可以說是地廣人稀,還沒我國一個一線城市人口多,因為他們有廣袤的草原,所以最主要還是發展畜牧業,經濟比較單一。



當然草原之下有很豐富的礦藏,原本可以通過開採獲得利益,但是怎奈技術不行,發覺起來很困難,成本也高,開採出來了又不好運輸,蒙古周圍沒有海洋水路,只能通過陸路交通,鑑於現實運輸成本太高,所以利潤不高。

如果說旅遊,我想那裡給人的體驗還不如內蒙古各種配套設施並不完善,另外蒙古對我們還是有些偏見的,所以旅遊業也不是特別拔尖。



未來蒙古國的情況可能會更糟糕,相對於我國來說,我國技術產業發達,各種自然條件也好,比起一窮二白的蒙古好了不少,而且在經濟和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蒙古國會與世界差距越來越大,這是很難趕的上的,人家發展一年的成果,蒙古國也許十年都未必攆得上,所以未來形式很嚴峻啊。


風雲一點通


蒙古國未來國情如何,既要看蒙古自身經濟的發展,又要著眼於國際大形勢。

目前網絡上唱衰蒙古國的言論很多,但更多的是出於某種情緒,並非基於客觀的數據。

本文在此不想引用枯燥的經濟數據(實際上無論從WB還是OECD的數據來看,蒙古在亞洲的表現都還不算差),古人云“管中窺豹”,筆者從一個小細節,窺一窺蒙古國這隻“豹”。那就是蒙古軍隊的服飾變化。

這張圖是2006年拍攝的蒙古國女兵的照片,雖然個個英姿颯爽,但依然穿的蘇聯時代的軍服——船型冒,大皮靴,裹腳布。軍事裝備的落後直接反映了當時蒙古國經濟的落後。

而這一張,是2018年蒙古國閱兵的照片。圖中的女兵均穿西式軍服,皮靴油亮,但已頗具現代氣息。軍服的變化,反映了蒙古國近年來的政治走向、經濟發展與思想的變化——告別蘇聯時代,擁抱西方。

今天的蒙古,利用西方的援助,大力發展礦產資源,經濟只會比蘇聯時代更好,而不會更差。


來杯歷史阿華田


蒙古國現在的國情就不是很好,經濟發展也非常艱難,GDP甚至經常連年負增長。按照目前的情形來看,蒙古國未來的發展也不會很好。

蒙古國的經濟核心

蒙古國是世界第二大的內陸國,身為內陸國,它的貿易選擇就會少很多,因為長途的運輸,或者利用他國的海港,都會造成費用增高,收益降低。目前蒙古國的貿易,最佳選擇有兩個,一個是中國,一個是俄羅斯,這是與它全面接壤的兩個大國,不過蒙古國的貿易經濟並不樂觀,因為從蘇聯開始,就已經開始了對蒙古國的經濟控制,排擠第三方國家在蒙古國的投資,這是斯大林的針對蒙古國的策略,直到今天的俄羅斯,這種策略依然有延續。在蘇聯長期的控制之下,蒙古國的政權自然不會與中國走的太近,如此一來,蒙古國與俄羅斯貿易不是最好選擇,與中國貿易他們又不情不願,陷入了兩難境地。其實蒙古國與俄羅斯、中國進行貿易的根本,也就是蒙古國經濟核心,其實是蒙古國的礦產資源,這也是為什麼說蒙古國未來發展不會好,因為礦產是非再生資源,蒙古國礦產致富的路會越走越窄。

蒙古國的地理環境

蒙古國的地理環境在前文也提到了,他是第二大的內陸國,沒有海港,貿易方式選擇很少,這就限制了它的發展。還有一個更大的原因,也與它的地理位置有關係,那就是在中國和俄羅斯之間,因為蒙古國當年被蘇聯公投出去,就是因為蘇聯想利用蒙古國做為它與中國之間的一個緩衝地帶。這樣的地理位置,註定是要承受一定的壓力,否則又何來“緩衝”一說呢?不過凡事都有兩面,也正是因為蒙古國有著這樣的特殊地理位置,美國因此看重了蒙古國,經常與蒙古國進行友好往來,蒙古國得到了美國的“示好”,從中也獲得了不少利益,不過最終蒙古國會如何,未來恐怕更加複雜。

蒙古國人的狹隘思想

蒙古國人民是如何看待中國的呢?這個問題我自己也非常感興趣。有一次,我遇到了一個朋友的同學,他是蒙古國人,熟悉之後,我就提出了這個冒昧的問題,沒想到他的回答讓我忍俊不禁。這位蒙古國朋友聽了我的問題後,明顯能看得出來他有一點疑惑,但還是給了我答案,他的想法大概是蒙古國對中國影響深遠,是他們的元朝為中國的今天奠定了基礎,對中國貢獻很大。

我是個直腸子,心裡有話就想說,於是也沒顧忌太多,就問了他,是否所有的蒙古國人都這樣認為,他回答是肯定的,我出於禮貌沒有笑出來,但是我表達了我心中的疑問:“我們中國有內蒙古,蒙族人人數大概700萬左右,蒙古國的蒙族人人數在320萬左右,你為什麼認為元朝是屬於你們的呢?”他是有點蒙的,可能是第一次聽到有人質疑他。直到我們分開,他仍然認為中國應該感恩他們蒙古國,而不是客觀的認清事實,從實際角度出發,謀求發展。他們狹隘的思想註定他們不會與中國真心合作,這也註定了他們的發展不會太好,狹隘的思想是一定引領不了巨大發展的!

綜上,蒙古國未來的發展不會很好,無論從各個角度去看,他們的前途都不會太理想。


歡迎關注優質歷史領域創作者【野史日記】,期待與你一起了解歷史!


野史日記


一個不知道自己的根在哪裡的民族,是沒有發展前途的民族。如果不知道從何處開始改變自己,也是無法改變的。

1924年時在喬巴山帶領下取得的事實脫離,建立了國家。 1946年在獲得國民政府承認,脫離了中國。

蒙古國成立了,面積157萬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二大內陸國。但蒙古國人卻產生意想:內蒙古留在了中國,自己的國家依然處在""分裂""當中,蒙古國錯誤的意斷使得自己仇恨滿腔。

有書君認為,蒙古未來的國情不會有太大的改變。因為:

1、如果繼續任由它國擺佈依然走不出困境

一個不能獨立自主的國家是沒有機會發展的。蒙古是在蘇聯支持下走向建國的,因此也一直依附""恩人""。

號稱自己是蘇聯第十六個加盟共和國。國家所有的副職人員都是俄羅斯人,國家的文字也成為了俄文字母,也就是所謂的新蒙文。

長期以來受到蘇聯計劃經濟的影響,服從蘇聯發展的大局,蒙古的工業長期得不到發展,只能以傳統手工業和畜牧業為主。

蘇聯解體之後亦步亦趨緊緊跟隨著俄羅斯走,現在的俄羅斯自己也需要經濟發展,基本上是顧不上管他了。

要有獨立主見,根據自己需要調整步伐,才能夠讓自己有發展的機會。

2、如果擺脫不了仇恨心態就不會有大發展

一個不能用良好心態接納歷史問題的國家難以得到發展。

因為自己建立了獨立國家,把原來的國當做仇敵,再加新主多年的奴化教育,使得蒙古國不但仇視中國人,還一葉障目,不見泰山,被仇恨矇蔽了心智,搞不懂如何處理國與國之間的關係,會影響發展意識。

蒙古國與我國地理位置上有著優勢——距離近,我國也是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蘇赫·巴托爾上臺後,極端仇視中國,帶領蒙古國在經濟發展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90年代初,蘇聯解體之後,蒙古國提出了""第三鄰國""的政策,即想拋棄中國和俄羅斯,依靠美國、日本和西歐國家抗衡中俄。

和美國建立""第三鄰國""的軍事同盟關係,可以大量接受日本的投資,也可以對俄羅斯完全開放邊境,就是不接納中國,還在中國邊境駐紮軍隊。

蒙古,不僅國內勢力不允許蒙古和我國合作,因為懼怕蒙古最終倒向中國,俄羅斯、美國、日本也不允許蒙古和我國建立良好的經貿合作關係。

而自己卻不明白自己所處的位置,需要在僅有的兩個鄰國之間求生存之道。跟誰搞不好關係都會影響到自己的發展,因為""遠親不如近鄰"",跟第三國關係再好,有些事情也是鞭長莫及。

蒙古國雖然面積不算小,但沒有任何出海口,要與世界進行物資交流必須通過中蘇兩國,俄羅斯的港口距離實在太遠。

08年的經濟危機沉重打擊了許多國家,蒙古遇上了良機,連續多年創造經濟兩位數增長的奇蹟。

2011年蒙古經濟增長達到17.3%,位居全球首位;2012年更是達到了18%,讓其它國家望塵莫及。當時的經濟學家預言,蒙古將騰飛。

2017年蒙古國人均GDP不足3500美元,而與蒙古國相鄰的我國內蒙古,早在2016年就達到了3000多億美元。其實,相比之下蒙古國還是低收入國家。

整個蒙古國只有300萬人,GDP總值為110億美元,可對外貿易就達到105億美元,對外貿易佔了GDP總值的94%以上。

其中對我國的貿易總額為66.82億美元,佔比接近64%。一旦他們的對外貿易出問題,特別是與我國的關係鬧僵經濟就將跌落谷底。

因為心態問題使得他們思維模式受限,不能放眼未來。既想發展,又怕被別人佔了便宜的矛盾心理形成的侷限性,使得蒙古不願意用開放的眼光看待問題,不願促進共同發展實現雙贏。

經濟剛有好轉他們的限制投資法就出臺,使得中國的投資血本無歸,他們自己的經濟增長速度也大大慢了下來。

和氣才能生財,放下仇恨的包袱才能輕裝前行。用開放的心態面對現實才能與時俱進獲得發展。

3、如果沒有新興的科技產業難以發生改變

工業國的經濟發展比農業國的潛力巨大。蒙古國還是一個農牧業占主導地位的國家,作為農業國家,在國際經濟社會中的分配中不佔優勢。

蒙古的經濟奇蹟與中國的高速發展密不可分,中國曾對蒙古國大規模投資,這是促進蒙古經濟快速增長的重要因素。

蒙古國資源豐富,有煤炭、銅礦、金礦、鐵礦、螢石、石油等礦產資源,但自己沒有能力開採,礦產資源屬不可再生資源,如果開發殆盡也會資源枯竭,但要發展只能以礦產開發帶動其它產業的發展。

蒙古國富起來的唯一機會就是開發礦產資源,俄羅斯資源豐富,不需要他們的。中國需要,他們又針對中國出臺了《外國投資法》。

2012年蒙古政府出臺了為了限制中國,對外商進入採礦、銀行等行業進行嚴格的限制。

沒有中國的市場,未來的發展令人擔憂,因為其它貨物也要途經中國才能運輸出去。他們85%的投資都在採礦上,沒有多少錢投在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上,更不用說高新技術了。

蒙古的畜牧業是傳統支柱產業。但只有低端產業,沒有高端產品,不能增進經濟較大發展,很難改變現狀。

蒙古國基礎設施非常落後,公路、鐵路和民航設施不但數量稀缺而且質量低劣,這嚴重限制了運輸力的擴大,也對旅遊業發展的潛力造成了制約。

而且蒙古沙漠化面積早已超過了國土面積的80%,這種沙化趨勢還在愈演愈烈。窮國跟窮人一樣,如果自我封閉,不願意接受外來的幫助,甘於落後,習慣舊的生活方式是很難發展的。

另外,蒙古國女強男弱,陰盛陽衰的現狀一時半會也難以改變,再多的女漢子也撐不住整個蒙古。

女人可以在養家上強勢,但成不了拖動整個國家經濟發展的動力,需要男人一起各負其責才能使得社會經濟發展起來。

蒙古最有發展前途的做法就是通過提高科技水平,促進產業結構調整。這樣可以有效促進國家經濟的發展,就不用再像世界許多落後國家一樣""抱著金飯碗要飯""。

這個問題卻讓他們感到很為難,請其他國家來幫助自己吧,產品必須要通過中國才能夠運輸出去,中國有最大的銷售市場和共同開發的能力,蒙古又不願意接受和麵對。

所以,如果蒙古不能做到獨立自主,調整心態,不計前嫌,也就不可能擁有良好發展的機會,國家貧困狀況就很難得到根本改變。

鑑於以上情況,有書君認為蒙古未來的國情不會有更大的發展變化。但是如果他們願意敞開胸懷,改變心態迎接發展,也不是沒有改變的可能。

有書君語 :有書送書季開始啦~每週會免費贈送1000本實體書給大家作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讀之書《無聲告白》。私信回覆:福利,即可免費包郵領取書藉,本次僅剩200本,先到先得哦~


有書共讀


作為一個小國,作為一個夾在兩個大國中的小國,談蒙古國運離不開中俄美因素。目前,因為歷史問題,尤其是幾十年蘇俄藩屬的影響,蒙古國國內從上到下普遍親俄反華。具體國運,無外乎政治、國防、經濟三大方面。先說國防,處在中俄兩大軍事強國夾縫中,蒙古國就不用浪費精力、資金談對外攻守了,有限的軍事力量留著保證國內穩定就行了。剩下的政治和經濟,主要取決於和中俄關系


1、俄羅斯

二十年內,看不到俄羅斯復興的希望。但只要有統一的俄羅斯在,蒙古國就有不被吞併的戰略保障。所以,蒙古國仍然會維持和俄羅斯的政治友好關係。但經濟衰落的俄羅斯,並不會給蒙古民生帶來幫助。何況,蒙古國最能依靠的資源稟賦,恰好是俄羅斯的強項,完全不互補。


2、中國

不斷崛起中的中國經濟,對資源需求強烈,帶動蒙古國經濟騰飛輕而易舉。另外,中國猛烈爆發的出境遊經濟,如果加以引導,完全可以把蒙古國的旅遊業帶動起來。還有,蒙古國相對原生態的畜牧業,也是中國所需要的。此外,因為蒙古國文化對內蒙的輻射,也可以帶來文化產業的發展。可以這麼說,區區300萬人口的蒙古國,如果經濟全面融入中國體系,通過資源、旅遊、畜牧、文化產業,完全有可能在經濟上飛速發展,成為一個幸福的小加拿大。


3、結語

政治上拉俄羅斯做保命符,經濟上全面倒向中國,適當維護下與美日韓的關係。如此,蒙古國成為小加拿大可期。但這一切都有巨大的不可確定性。最大的問題就是蒙古國高層的政治短視和民間嚴重的反華情緒,這導致其頻頻得罪中國從公民、企業、高層,進而導致除資源外,旅遊業、畜牧業、文化產業完全搭不上中國便車。恰恰在這幾年,全球資源熊市,所以蒙古國進入瀕臨破產的窘境。

全球都在搭中國經濟便車,與中國經濟結構完全可以互補、近在遲尺的蒙古國卻背道而馳,它不倒黴誰倒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