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亞軒:女孩的光榮與夢想

2000年,我的世界充滿《最熟悉的陌生人》。七年後,音像店裡飄出的是蔡依林周杰倫李宇春。娛樂圈以這樣快的速度把你遺忘,而你所被遺忘的,卻恰恰是人生最好的年月。你還是你嗎?那個臺灣樂壇的神話與傳奇;那個“文武雙全超級青年女歌手”;那個創下臺灣流行音樂史上多項紀錄的無敵蕭亞軒。


蕭亞軒:女孩的光榮與夢想


“我可不可以去死”


2000年,如果哪位女生不懂模仿蕭亞軒,立刻會被鄙視、遺棄與嘲笑。那時你喜歡穿大紅色的衣服,酷愛毛絨絨的飾品,梳直髮,戴假睫毛。媒體說你身高165cm,然而我們堅持認為你絕對不超過160cm。然而恰恰因為如此,你成了所有想進軍娛樂圈的矮女生“身殘志堅”的榜樣。


《ELAV》之前,你與另外兩位女生一起接受魔鬼式演藝訓練。每天超過12個小時的舞蹈課與聲樂課。你們像軍營裡的戰士,被按照將軍的標準進行培養,而真正能夠做將軍的不過是千萬人中最幸運的那一個。


於你而言,所謂幸運,不過是付出與收穫基本對等。有付出就有收穫是一種好運,是當年我們完全不可想象的邏輯。在那樣年輕的歲月,你理直氣壯地說,我付出了,所以得到了自己的應得。直到在成長的道路上,經歷一些人與一些事,明白無能為力也是一種人生境界。


“夏日薔薇”演唱會開始前的一個月,你每點早晨九點起床,吃規定的營養早餐,然後繞400米的操揚跑10圈。汗水淋漓,繼續迎接你又是兩小時的健身。下午的活動為聲樂與鋼琴。晚飯後練習舞蹈,直到凌晨一點半。你像一隻精力充沛的獅子,勇往直前,令身邊人安心放心。演唱會進行時又遇上臺風,你在暴雨中一邊哭一邊唱。那時的你似乎便露出了時運不佳的先兆,然而,因為正當紅,大家將此說成“天將降大任於斯人”。


蕭亞軒:女孩的光榮與夢想


“你們是否已經忘了我”


不記得你從什麼時候開始淡出我的視線。只覺得似乎很快,張惠妹李紋都成了“同一首歌”級別的大媽,而蔡依林、孫燕姿、張韶涵、王心凌、楊丞琳們像學校後門的小吃店,輪換著成為我們的最愛。


2005年春天,室友的前男友遞來一張CD。“我們變成了世上最熟悉的陌生人/今後各自曲折/各自悲哀/只怪我們愛得那麼洶湧/愛得那麼深/於是夢醒了擱淺了沉默了揮手了/卻回不了神。”熄燈後,你迷人的嗓音在高低鋪之間反反覆覆。忽然有人說蕭亞軒怎麼不唱歌了。似乎有一隻看不見手,捉弄著世事,偷換了流年。


在娛樂化的時代,娛樂圈潛規則已經不是秘密。簽約華納後,發新專輯被立即提上了議事日程。於是你每天刻苦訓練,像滿懷希望的小天使。忽然,帶你入華納的高層人物離職,一朝天子一朝臣。一夜之間,你被擱在一邊兒,成了過氣的冷蛋糕。你對自己說,那麼,就去充電好了。遠赴美國的學習似乎沖淡些許失意,只是在夜晚,摸著痠疼的腿,你不知道努力究竟能夠換來什麼。


20歲時的光榮與夢想使你習慣了舞臺,習慣了閃光燈,習慣了粉絲把你當成仙女與聖人。娛樂圈培養的虛榮像一粒毒瘤在你的身體裡生根發芽,放不下看不透。人類總是很容易融入喧譁、繁華、富貴,而重新歸於平淡的路卻漫長悠遠,滿布荊棘。


你曾經離平淡一步之遙。遇上一個男人,愛上他並且決定為他退出娛樂圈。似乎一抬腳就可邁入幸福小女人之康莊大道。然而,那個在旁人看來比你低那麼多的男人,那個相貌不帥家底不厚的男人,居然也有本事玩劈腿的遊戲。


蕭亞軒:女孩的光榮與夢想


“我有那麼倒黴嗎”


2006年下半年。有關你的消息漸漸多起來。《ELAV IS BACK》開始單曲打榜,你將在蔡依林演唱會上擔任嘉賓,你飛赴北京與樂壇才子張亞東接觸,你的新專輯發行進入倒計時……只是,一切的一切,不過偷偷躲在娛樂版那些僻靜的角落,直到你的腿傷及涉毒風波。


預熱、發片、港臺大陸同期宣傳,屆時你將大秀舞技,驚豔“舞林”。每天練舞練舞再練舞。26歲的你比20歲的你更拼命,因為體會了等待的落寞,明白了時間的無情。你必須靠按摩與打針來維持正常的訓練,你不像藝人,倒像姚明或者劉翔。


你放棄了多年營造的清純玉女的形象,開始內衣外穿,你成了拼命三郎,你的目標是隻許成功不許失敗。


韌帶無聲斷裂的情景,像影片中經過藝術處理的英雄倒下。沒有痛苦、沒有血光,只是緩慢地,無力、茫然,直至空白。你坐在椅子上,緩緩地唱《不遠》,淚水無聲滑落。你在同一張椅子上唱《代言人》,艱難地扭動身軀,手舞卻不可以足蹈。


你邊哭邊用手捶打傷腿說自己不爭氣。連見多識廣的陶晶瑩都說你“好可憐”。這是沒有惡意的三個字,是滿懷愛心的三個字,然而,如果可以選擇,誰又願意聽到?


蕭亞軒:女孩的光榮與夢想


會有人因為你的傷而知道你有多少拼命與敬業,也會有人因此而愛上你。並非付出就有回報。我們必須學會承受那些沒有回報的付出,這就是成長。娛樂圈慘烈,而普通如我們,又何嘗不會被推至無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