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我們小時候挨老師打,家長反而幫老師,現在學生捱打,一些家長卻聲討老師?

用戶59375751010


打得?打不得??

兒時淘氣,曾飽嘗老師或者教鞭或者巴掌的滋味,卻從未敢向父母報告過捱打的經歷。“紙裡”往往”包不住火”。父母一旦知曉,撲面而來的會是比老師打有過之而無不及的繼續。

曾經不解。家長為什麼與老師“同流合汙”,不愛戴自己親生的兒子?

隨著年齡的漸漸長大,似乎懂得了父母的心。

一、我們小時候打得:

我們小時候被打,家長幫老師,源於父母的理念、貧困的家境和當時的社會風氣:

1、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不知城市,那年代農村沒有什麼幼兒園,我們是七八歲光景直接被父親領進小學的。情景歷歷在目,父親緊緊握住老師的手,期待滿滿的祈求老師“這小子野慣了。不聽話您狠揍……”!再後來,母親見到老師,也曾經同樣多次感激老師對兒子的揍並“鼓勵”老師繼續。

我本是地地道道的親生兒子,父母為什麼任由老師“痛苦”兒子稚嫩的軀體?

隨著年齡的漸漸增長,漸漸明白了父母的理念:他們堅定地認為:嚴是愛,寬是害,不教不管會變壞。他們堅定地認為: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

不僅僅我的父母,那時候的父母大都這樣想。所以,孩子被打,家長心甘情願幫老師。

2、溫飽困擾,父母對老師極端期待

我們兒時,一家人終年在地瓜乾子的王國裡左衝右突,胃裡不乏澱粉,腸中缺少脂肪。能經常喝上玉米粥,曾經是我們兄妹五個的最大奢望。父母終年為一家人的溫飽奔波,無暇顧及孩子成長,將更多的期待寄託在了老師身上。堅定地認為只有打,才能為他們規矩出懂事、上進、更有希望的孩子。

於是,孩子被打,家長幫老師成為常態。

3、社會風氣,推動了我們小時候的捱打

遙想當年,似乎所有家長對老師打孩子都予以支持和讚賞。都認為這是教育的必然,是孩子成長的必經,是好老師的負責,是好家長的合理期待。家長如此,社會亦如此。沒聽說過哪位老師因為打學生受到上級處分。

整個社會,洋溢著對孩子該管則管、該打則打,嚴師出高徒,棍棒出孝子的輿論氛圍。家長幫老師順理成章。

二、現在的孩子打不得:

時過境遷。現在學生捱打,再也找不到當時的“輝煌”

1、物以稀變“貴”

我們小時候,大都兄妹三五個。養起來誰家都難以精細,尤其對男孩子的養育。滄海桑田,時過境遷。如今絕大多數家庭一個孩子,爺爺奶奶、姥爺姥姥、爸爸媽媽……月亮圍著太陽轉。放在頭上怕飛了,含在嘴裡怕化了。孩子“進化成了”不能碰的“溫室花草”,“進化”成了不能惹的“天之驕子”。

現在的孩子,一旦“金貴”的軀體被老師冒犯,老師自然而然被口誅筆伐,全力聲討。

2、恃寵而變“驕”

我們小時候被粗放“飼養”,皮糙肉厚,捱打習以為常,只當接受了一次大力的“沐浴”且不敢聲張;而今的孩子,哪怕螞蟻踢了一腳,往往也會如外敵入侵大呼小叫,家長則往往不吝辛勞,全力追尋螞蟻行蹤,必欲除之而後快。於是孩子進一步嬌貴,漸漸演變成不能摸屁股的“老虎”。

一旦孩子捱打,老師豈能不被口誅筆伐,全力聲討?

3、信任危機

我們小時候,老師們甘於清貧,一門心思“傳道授業解惑”。家長、社會對老師敬若神明。把老師當作智慧的化身,拯救孩子的“天使”。即便老師失手對孩子打得過了,也往好的方面想。

而今,不知是社會風氣玷汙了部分老師還是部分老師玷汙了社會風氣,一些老師變著法有償補課、明示暗示家長送禮、身在課堂身在“錢”、工作時間堂而皇之遊走街市幫襯家庭生意……。

於是,家長一般對老師的舉手投足持懷疑態度,往往去過度審視。

孩子一旦被打,家長也便有了口誅筆伐,全力聲討,發洩不滿的窗口。

應該說明的是:儘管愛心、耐心、責任心是教師應有的品質。但對過分且屢次出格的學生,在適宜場合(保護自尊),把握適宜部位和適宜輕重的簡單“打”一下,不能算是大逆不道。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學生,打得?打不得??


老張學聊


我們小時候家長都會主動和老師說,我的孩子不聽話就給我揍,打壞了算我的,所以我們都很怕老師,但不恨,那時候要是老師讓你回家找家長,就像天塌一樣世界末日來了,那時候家長沒有給老師送錢送物的,老師補課也沒有要錢的,現在都翻過來了,家長送錢老師收錢,學生也不怕老師了,老師也不敢打學生了,家長也能打老師了,老師是不是拿了人家就手短了?是進步了還是倒退了?


無為而治56144506


我是90後。我從小上2年紀,有一次作業沒寫,老師用竹條把我手抽腫了,晚上回家連碗都端不起來,在我爸媽逼問下,說老師打的,我爸二話沒說用筷子,把我頭抽了2個大包,我媽用鞋子抽我屁股,屁股也腫了,那是捱打最狠的一次之一。

雖然捱打那麼狠,心裡一點也沒有恨過老師,那時候捱打不是現在這樣輕,那是真打,身上沒有一點印記那都不叫捱打,最重要的是在學校捱打,那怕打的在狠,也不敢回家跟爸媽說,因為說完又是一頓打從那以後我對老師產生一種敬畏之心。


泡沫72018251


我小學的數學老師張向海,是我的恩師,小學六年數學都是他教的。班上學生都怕他,上課不敢走神,因為如果誰上課走神,他的粉筆會滿天飛的,甚至黑板刷也會“飛”起來,當然,六年下來,現在回想,他就沒有“打中”過,也許是“技術”太差,沒有“定準”。但是他教的數學真的頂呱呱!那時學校沒有設立獎金,他常常從他窮迫的腰包裡面掏錢來買文具獎勵我們。現在恩師還常常詢問我父母關於我的情況,感恩!


帥氣的70後


我小時候由於家庭貧窮,一直都是聽活,努力上進的乘孩子,從末捱過老師的打。但我見過老師打同學手板,屁股的陣仗的。但我發現,我的老師們在打不接受教育的學生時,都是把教鞭高高地舉起,輕輕地落下的。

在我的記憶中,從沒有見過老師把自己的學生當敵人、往死裡整的老師呢。


李勇8194


我爸當了30年的老師,以前也體罰學生,看著不學習的生氣,對自己的孩子也一樣,我也沒少捱揍,以前收到成箱的賀卡,都是師恩啊啥的,後來也不打了,學生少了,都是家裡的掌上明珠,家長都不捨得,老師更不能打,學習好的不好的也能和我爸打成一片,現在的老師都不收賀卡了,都是購物卡啥的,有些老師開補習班,學生不去就各種找茬,唉,利益


astronout


以前教室裡都有根教鞭或者尺子,我被打過多次,即使父母知道了也不是大事。

現在教室裡什麼也沒有,老師上手就是打耳光,用腳踹,特別是現在傳出來的視頻,的確是老師的懲罰方式不對。

拿教鞭打手十下和一個耳光,哪個能忍哪個不能忍,我覺得顯而易見。

教鞭是對錯誤的懲罰,耳光是對人格的侮辱。


用戶8333934434367


我是60後,小時候一淘氣老師就打我並罰站,我可希望罰站,這樣就可以出去玩了,父母知道後,照樣也削我,從來沒有說老師的對錯,還和老師說:不老實就打,甭客氣。唉……小時候沒少捱揍。現在想想也怪自己,太淘了,這不怪老師。


用戶狼哥成新


我是第一代獨生子女,從小調皮搗蛋沒少挨父母揍。但是說挨老師打,沒遇到過。別說捱打,就是讓老師罵也沒遇到過(小學時候自然課老師常說的一句口頭禪也就是京腔京韻的“什麼東西。”[捂臉]),第一次遇到老師罵人應該是上初一的時候,語文課老師(女的,剛從師大畢業)沒上過幾節課,原因忘了,反正是針對我們班一個同學罵了倆句,結果在班長帶領下集體簽名,一紙投訴,直達西城教育局,到此學校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最終的結果是我們繼續上課,該名老師被辭退(反正是試用期)。在北京市裡如果說學生會挨老師打,確實少見,郊區有聽到過,多為素質不高的體育老師。老師打學生,屬於嚴重的違紀,直接影響學校評級,所以不存在。當然,針對我個人而已,從第一次家長見到老師開始,就跟老師說不聽話就打,問題是誰敢啊[捂臉]。只有我們欺負老師的份,也是一個和前邊那個女老師一起入校任職的(政法大學畢業,政治課),20年後就已經成為了副校長,為什麼一個被辭退,一個成功升任副校長,因為他經常被我們欺負[呲牙]。


順天府人士


我讀小學的時候老師拿那種教學的黃尺子打屁股打手,疼得很,記得打折好幾個,但是有些學生依然不聽話,我們那時候週末雙休下午放學也早,老師讓我們每天都補課,但是這是免費的,老師義務給我們補課,週六還要求到學校去學習,給我們用油墨機自己印卷子,說當學生的時候是對老師跟不上的,因為沒時間玩啊,但是現在想想挺感激老師的,現在社會估計再難有以前那種仁心的老師了,我現在已經30歲了,大學畢業好多年了,做設計工作,從農村走出來在城市安家,回憶過去,滿滿都是感恩以前的老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