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中消失的“小馬哥”,方艙醫院患者用藥的保障者——中日醫院援鄂抗疫醫療隊藥師馬建龍

昨晚23:29,我接到了來自中日醫院武漢方艙醫院醫療隊領隊王燕森主任給我發來的數條微信:“小馬剛下班,疲憊的小馬哥”,“建龍每天兢兢業業工作到十一點多,甚至到凌晨兩點,就為了患者能夠及時用到藥品和治療....”,“真的很辛苦,我都心疼他......”,“無論多晚他完成藥房的工作後,都把醫療隊第二天進艙人員的防護物資準備好,時刻感動我......”,“藥房的事兒只要找到小馬就都能解決,咱們醫療隊和其他醫院醫療隊都誇小馬能力強業務棒!”王主發來的照片,是工作了14個小時後,剛剛下班準備回駐地休息的中日醫院藥學部馬建龍藥師的身影,大廳內空蕩蕩的。在語音,王主任對他工作進行了充分的肯定,我聽了數遍,心中充滿感動、心疼和自豪。

微信中消失的“小马哥”,方舱医院患者用药的保障者——中日医院援鄂抗疫医疗队药师马建龙
微信中消失的“小马哥”,方舱医院患者用药的保障者——中日医院援鄂抗疫医疗队药师马建龙

王燕森主任給我發來的微信:”小馬剛下班,疲憊的小馬哥“

為迎接這場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戰鬥,中日醫院已先後派出了5批由155名醫生、護士、醫技、行政後勤等醫務人員組成的醫療隊奔赴武漢前線,馬建龍是中日醫院醫療隊中唯一一位藥師,也是迄今為止北京馳援武漢醫療隊中唯一的藥師。

小馬是一位有11年黨齡的優秀藥師,他同時還是藥學部黨支部的宣傳委員。他畢業於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專業,目前正在兼職讀碩士研究生,工作10年來,獲得了中藥專業和西藥專業的執業藥師證,成為了我們藥學部藥品調劑工作崗位訓練有素的老兵。從門診中藥房、住院草藥房、門診西藥房、急診藥房到發熱門診藥房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他熱情開朗深受大家喜歡,大家都稱他為“小馬哥”。

小馬隨醫療隊奔赴武漢後,一直在方艙醫院從事藥品保障工作,期間,他與我保持著微信聯繫,告訴我在武漢工作生活的點點滴滴。2月16日22:40,也就是他抵達武漢客廳方艙醫院工作的第13天,在從武漢客廳方艙轉移去光谷方艙的路上,他給我發了一條微信“主任,我們今天轉移陣地,去新的方艙醫院,今天是我在武漢客廳方艙醫院藥房工作的最後一個班次,我是咱醫院醫療隊最後一個下班的,再有10多分鐘我們就到新駐地了。根據前幾批奔赴其他新建方艙醫院的藥師反饋的信息,接下來的任務會更加艱鉅,一切又要從零開始。”之後與小馬的微信記錄,只有廖廖幾條,小馬在我的微信中消失了........

光谷方艙醫院有800多張床位,有了之前方艙醫院的建設經驗,病區的牆上掛著黨旗和國旗,寫著:“武漢加油,中國加油”。每張病床床頭還張貼著武漢當地小朋友的畫,為新冠肺炎患者和醫務人員加油祝福。當天晚上,中日醫院首診開艙接收患者。後來我瞭解,到在光谷方艙醫院籌建時忽略了藥房這個環節,小馬和同濟醫院的葉青藥師接到任務時,“藥房“只是兩個字,完全從零開始,沒有貨架、沒有電腦、沒有信息系統、沒有藥品目錄........他和葉青藥師每天工作十三、四個小時,就是希望儘快把藥品給患者用上,這就是小馬從我微信中消失的原因。

今天是他轉戰到光谷方艙醫院藥房整一週,他終於有時間理了一下在武漢兩所方艙醫院藥房工作的軌跡,我將他的工作日記摘錄如下:

2月5日:馳援武漢第1天。我隨中日醫院第四批武漢支援醫院隊來到武漢客廳方艙醫院,今天主要任務是接受防護培訓,準備上戰場。武漢客廳方艙醫院是武漢市首批3個方艙醫院之一,同時根據國家統一部署增派全國各地的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馳援武漢,與當地醫療機構一起承擔起方艙醫院的患者救治任務。很有幸我是來到武漢客廳方艙醫院工作的中日醫院醫療隊的一員。輕症患者最主要的治療方式,就是口服和肌注藥物。

2月6日:馳援武漢第2天。今天是第一次目睹武漢客廳方艙醫院,開始進行藥房籌建工作,我和另外一名藥師戰友心有靈犀分工地開始工作,他去庫房驗收藥品,我開始了藥品的盤點等工作,交接的老師交接給我們的是厚厚的藥品進貨單和手寫的藥品數量登記,當打開電腦一看沒有HIS系統,僅有一個簡單的EXCELE表,想著以後藥品進銷存管理成為難題,這樣簡單的表格是不能滿足方艙醫院大量的藥品工作需求,第一時間向李朋梅主任求助,能否借鑑中日醫院藥庫的手動藥品出入庫系統,李主任安排藥庫李培紅老師連夜做好了進銷存藥品出入庫管理程序,好在後來應急His工程師來了,安裝了HIS很快可以把賬務通過信息系統理順。

2月7日:馳援武漢第3天。晚18:00,我們第一批醫師護理團隊進入武漢客廳方艙醫院A廳病區,開始接收新冠病人,順利完成首戰任務。

藥師團隊繼續籌建藥房,理順物資,目前的排班是12小時一班,白夜交替,每兩天半更換一個班次。目前整個東西湖區的客廳方艙醫院只有10名藥劑師,為了最大限度地節省防護器具資源,目前安排每班次2人。

微信中消失的“小马哥”,方舱医院患者用药的保障者——中日医院援鄂抗疫医疗队药师马建龙

武漢客廳方艙醫院馬建龍藥師武漢客廳方艙醫院的藥師戰友

2月8日:馳援武漢第4天。今天是元宵節,王辰院士來慰問。我開始了武漢客廳方艙醫院的第一個班,跟陝西省人民醫院的廉江平藥師一起晚上20:30開始接班,到次日8:00下班。在電腦系統裡將每個區所需要的藥品彙總,並打印出來。200多種藥品的擺放,1500名患者的用藥,每一名患者的平均用藥為2至6種。常用的、大劑量藥物會放在比較醒目的位置;特殊用藥、不常用藥,會標註專門的記號擺放。我倆一邊對照醫囑,一邊開始配藥。完成藥品配置後,兩人交叉檢查,以確保每一份藥品與醫囑相符。第1個正式班次完成醫囑796條。我們雖然沒有直接面對患者,但是藥師是患者用藥安全的一道重要防線。

微信中消失的“小马哥”,方舱医院患者用药的保障者——中日医院援鄂抗疫医疗队药师马建龙
微信中消失的“小马哥”,方舱医院患者用药的保障者——中日医院援鄂抗疫医疗队药师马建龙

2月14日:馳援武漢第11天。今天白班12小時,是我第一次沒有在北京過的“情人節”。收到了醫院黨委、領導們、科室主任、同事的深情告白信,寄託著對我們平安歸來的祝願,我們是全院全科室人的擔心與牽掛。雖然在疫區工作條件、生活環境不如北京,但我自己也深知身後的你們在盡之所能給予我們最好的保障,深知身後的你們不辭辛苦保障著我們自己醫療工作的正常運行,深知身後的你們不辭辛苦替補我們空缺的崗位。時時刻刻也不忘對我們的關心與牽掛。“情人節”裡自己在崗工作沒能及時向你們告白,你們是我情人節裡最美的“情人”,最可愛的"情人"。

2月15日:馳援武漢第12天。雖然武漢近日連降雨降雪又降溫。與楊勇、蘇玓、廉江平、顧中盛、蒙龍等6名藥師隊友相繼緊急調離,進行新方艙藥房籌建。起初7個省份10名藥師團隊如今就僅剩下我們4個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來自7個省份10位藥師,分別服務於5個方艙醫院。也許這就是我們方艙藥師應有的精神,聚在一起、共同建設,分散開來是為了開展更多的一線藥學服務,服務於更多的新冠患者。

自2月4日離開醫院、離開愛人、孩子和父母,逆行抗疫來到武漢已有12天,昨晚夢到已經回到中日醫院門診西藥房,跟大家有說有笑,醒來有點兒發懵。我來的時候,沒有告訴父母,來了幾天後我哥告訴了父母,雖然家裡人很擔心,但也表示支持。藥品保障流程基本理順,工作逐漸進入適應狀態。我們從第一個班次796條醫囑到第二個班次醫囑2417條,至今已累計為近2000人次客廳方艙醫院新冠患者提供近兩萬次醫囑的藥學服務,其中包括30次有基礎疾病新冠患者的目錄外用藥申請協調。

今天託了2位中日醫療隊”壽星“隊員的福,醫療隊給我們做了西紅柿雞蛋麵和紅燒肉,吃的特別開心,內心無比溫暖,有家的味道。

微信中消失的“小马哥”,方舱医院患者用药的保障者——中日医院援鄂抗疫医疗队药师马建龙

家的味道:醫療隊為我們做的美餐

2月17日:,馳援武漢第14天。今天是轉戰到光谷方艙醫院的第二天,正式開始籌建光谷方艙醫院藥房,今天收治了800餘名患者入院,方艙內基本滿員。

微信中消失的“小马哥”,方舱医院患者用药的保障者——中日医院援鄂抗疫医疗队药师马建龙

2月18日:,馳援武漢第15天。這兩天是光谷方艙醫院藥房籌建最艱苦的時期,有了客廳方艙醫院工作的經驗,我們排除萬難,沒有貨架我們用桌子;沒有電腦我們暫時借用方艙醫院辦公室的電腦;沒有信息系統,之前藥庫李培紅老師連夜編程製作的藥品出入庫系統派上用場了。我和同濟醫院葉青藥師一起負責光谷方艙醫院藥房的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到藥品出庫人庫、病區藥品調配發放等工作。與之前在武漢客廳方艙醫院比較,藥師團隊有10個人,而且還有非常有經驗的老師帶著,現在我就是那個籌建方艙藥房最有經驗的人了,雖然壓力很大,但是看到醫療隊醫生、護士無畏的奔赴艙內,看到患者對用藥治療的迫切需求,有再多困難都要克服。工作時,我們2人配合默契,精神高度緊張,不敢絲毫馬虎,從一箱箱藥品清點入庫錄入系統擺放上架,一份份病區醫囑調劑核對發放,一條條用藥諮詢逐一回復,與多個部門的溝通協調,因為每一種藥都直接維繫著患者的健康。似乎這幾天我說過的話超過了以往一個月的量,何況我平時就是一個愛說愛笑的人。我想,只要自己努力工作,付出再多隻要能幫到醫生護士和患者,心裡就覺得踏實多了。

微信中消失的“小马哥”,方舱医院患者用药的保障者——中日医院援鄂抗疫医疗队药师马建龙

馬建龍在武漢光谷方艙醫院藥房藥品調劑及管理

2月20日:馳援武漢第17天。李主任,您說醫院近期有新的支援隊伍要來,問我是否需要物資,可以帶過來?我的東西已經非常齊全了,大家的溫暖我都收到了,有你們的支持我一定可以。這幾天特別忙,每天回到駐地都特別晚,主任的微信都沒法及時回。王燕森主任肯定了我的工作,我非常高興。在光谷方艙醫院藥房籌建過程中,我每天工作到很晚就想趕緊把流程理順,讓患者的治療能夠效率更高。無論我多晚回到駐地都會給醫療隊為每天進艙人員準備好物資,這樣大家心裡特別踏實。我覺得醫生護士直面新冠病人,風險高,我在艙外能幫著做的就幫他們都做了,只要大家都平平安安,零感染一起回北京,再多苦和累都是值得的。

2月22日:馳援武漢第19天。 今天是我到光谷方艙醫院戰鬥的第六天,藥品、物資的出入、領用、病區藥房的調劑發放終於有了一些眉目,湯老師來增援了,感覺終於可以鬆口氣,我們開始考慮3位藥師排班,保存體力對於勝利完成接下來的任務也是非常重要的,這一週來我們是每天工作13或14個小時,接下來我們需要合理安排大家的工作時長同時又能保證工作的順利開展,這是面臨的新問題。

今天,我從小馬微信朋友圈中看到一條微信更新:”今天是馳援武漢第20天,今天武漢清晨有霧。一切安好,親朋家人勿念!願武漢早日雲開霧散,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微信中消失的“小马哥”,方舱医院患者用药的保障者——中日医院援鄂抗疫医疗队药师马建龙微信中消失的“小马哥”,方舱医院患者用药的保障者——中日医院援鄂抗疫医疗队药师马建龙

馬建龍叔叔在方艙醫院工作(藥學部李朋梅主任的女兒畫)

微信中消失的“小马哥”,方舱医院患者用药的保障者——中日医院援鄂抗疫医疗队药师马建龙微信中消失的“小马哥”,方舱医院患者用药的保障者——中日医院援鄂抗疫医疗队药师马建龙
微信中消失的“小马哥”,方舱医院患者用药的保障者——中日医院援鄂抗疫医疗队药师马建龙

“爸爸是藥師,他一定能戰勝新冠病毒。”(馬建龍的兒子馬楷軒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