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貞侯秦良玉,大明帝國巾幗將軍,明朝單獨列傳的女將


秦良玉是目前歷史上作為王朝名將領被單獨立傳記載到正史將相列傳裡的女英雄,在封建社會男尊女卑的大環境之下,對於一個女性來說,這是一個幾乎不可能達到的成就。而秦良玉能得到當時朝廷如此的推崇,那麼她在背後的努力必然是不會小的。

出生在重慶的秦良玉從小善騎射,她的戰鬥生涯是從其丈夫石砫宣慰使馬千乘被害後開始的。馬千乘和她一起訓練的特色兵種-白桿兵多使用類似於鉤鐮槍的長槍作戰,在我國西南地區多山地貌下作戰,這種特色的武器效果出色。後來作為多路圍剿貴州叛變的土司楊應龍的一支部隊,秦良玉以出色的戰績撲滅了楊應龍的垂死掙扎。

秦良玉後期的戰鬥就是幫助大明王朝應對日益崩壞的局面了。在薩爾滸之戰以後,曾經一起在貴州地區作戰的猛將劉挺陣亡,明朝的機動部隊在這次戰鬥中幾乎損失殆盡。秦良玉響應崇禎皇帝的號召,變賣家產,率領白桿兵北上東北地區與後金軍隊作戰。


因配合或者是政治問題,白桿兵給後金軍隊造成重大殺傷以後,因援兵不繼,損失慘重以後被迫撤退。而在一起戰鬥的浙兵也就是戚家軍部隊為了掩護友軍全軍覆沒。

有意思的是《三朝遼事實錄》有這樣一段記載:“萬曆四十八年四月,四川石砫女官秦良玉率兵三千援遼,所過無犯。至通州,偶與浙兵相觸格鬥。”秦良玉的川軍和戚家軍後人率領的浙軍在集結地通州偶爾還發生打架鬥毆事件。而在戰場之上,國仇家恨讓戚家軍放棄私怨,掩護友軍撤退,直至流盡最後一滴血。

可能是骨子裡面忠君愛國思想的沸騰,也許是戚家軍戰鬥到最後的慘烈。秦良玉兒子馬祥麟在山海關保衛戰中眼睛中箭,尤拔矢逐賊,斬獲如故,敵驚退。

而馬祥麟最後鎮守襄陽,在城破之前給母親秦良玉寫信:“兒誓與襄陽共存亡,願大人勿以兒安危為念!"秦良玉沒有張羅關係把好不容易拉扯大的親生兒子調出襄陽。而是回信給兒子,信也只有一句話:"好!好!真吾兒!"最後襄陽城破,馬祥麟殉國。寧願孩子在外守國殉職,也不動用關係讓兒子回來。古往今來,有多少母親能做到?

而秦良玉兒媳也就是馬祥麟之妻張鳳儀也是在與敵作戰之時陣亡,這樣的家庭,這樣的家風,這樣的現狀,不是滿門忠烈又是什麼?

在明朝末期,局面崩壞的地步,一個女人做到了這些也無法改變大明朝逐漸墜入懸崖的結局。但,作為人臣,她已經做得足夠好了。

明朝滅亡後,南明王朝追諡秦良玉為“忠貞侯”。但是到了那個時候,南明小王朝再也沒有秦良玉幫助支撐這樣殘破的局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