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舊體詩詞今後的發展方向或趨勢如何?其創作前景如何?

詩哥杜士成


中國人對自己獨有的、優秀的詩詞文化是無法割捨的,不可能失傳、斷代。

說起創造作前景,這倒是必須探討的問題。

舊體詩詞之所以有嚴格的韻律,是因為能確保作品能朗朗上口,朗讀者容易讀出激情,如痴如醉,完全溶入作者的意境。而且詩詞還有對應的樂譜,不僅能頌還能唱。

隨著社會的發展,對文字的讀音發生了變化,所以到了清代人們發現了諸多創作上的遺憾,酷愛愛詩詞的康熙下決心重修了《詞林正韻》、《佩文詩韻》。

康熙至今已經過了三百餘年,對文字的讀音同樣發生了變化,必然產生創作上的遺憾。


閒雲野鶴87277


舊體詩詞今後不會有什麼發展,將會處於“半死不活”的狀態!其原因是,中國的詩詞從政治經濟學方面來講,本質上是和小農經濟“配套”的。現在它已經失去了發展的基礎。在中國的封建社會,知識分子們的所謂的才高八斗不過是玩弄漢字比較得心應手罷了。當牛頓在17世紀寫出了《自然科學的數學基礎》一書的時候,中國人連簡單的幾何學還不懂呢!尤其令人汗顏的是,恐怕到現在,中國的大學生讀這本書還要費勁吶!舊體詩詞除了已經於社會發展脫節以外,它還有相當的難度,是現代人不感興趣的。比如它的用典,要求必須對歷史掌故和歷史人物熟記於心!現在一般人就很難做得到。舉個例子,譚嗣同的詩句“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你要想讀懂,那麼,對於張儉和杜根這兩個人和他們的故事就不能不知道!


智圓行方wy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