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集宏興”人的家國情懷:千萬訂單放一邊,轉產隔離衣解國憂

雄安“集宏興”人的家國情懷:千萬訂單暫放一邊,轉產隔離衣解國憂

文|張金蘋

雄安“集宏興”人的家國情懷:千萬訂單放一邊,轉產隔離衣解國憂

圖為“集宏興”服飾董事長肖國玲(中)、總經理郭永紅(右)在捐款現場。

隔離衣緊缺!防護服緊缺!全國各行業相關物資告急,市場需求缺口巨大的消息從各種渠道不斷傳來,在新冠肺炎疫情期,沒有隔離衣和防護服無疑使人們陷入危險的境地,雄安新區容城縣的保定“集宏興”服飾公司總經理郭永紅也天天跟著著急。

自從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郭永紅高度關注事態的發展。郭永紅創建的公司是一家集研發設計、生產製造、外貿出口、加工生產、國內銷售於一體的私營服裝企業。始建於1981年,佔地面積66700平方米,建築面積81000平方米。年生產能力280萬件(套),銷售產值達1.2億。

雄安“集宏興”人的家國情懷:千萬訂單放一邊,轉產隔離衣解國憂

圖為“集宏興”服飾大樓。

公司技術力量雄厚,設備及工藝水平先進,是美國"箭牌"、韓國"皮爾卡丹"等國際品牌授權的生產加工基地。"集宏興"品牌襯衣被省評為名牌產品,主打品牌產"騰冠"襯衣已躋身於河北名牌行列,在全國銷售網點有410多家。公司曾被國家對外經濟合作部、農業部聯合評為"全國鄉鎮企業出口創匯先進單位"、全國企業公平交易十佳單位"、被中華全國總工會、全國工商聯評為"全國關愛員工優秀民營企業",被河北省評為"誠信示範企業"。公司於2000年通過了ISO9002質量體系認證,2005年通過美國社會責任、人權驗證,2016年通過了安全生產標準化,2018年“集宏興”品牌獲得“河北省十大服裝品牌”稱號。

雄安“集宏興”人的家國情懷:千萬訂單放一邊,轉產隔離衣解國憂

圖為“集宏興”服飾公司廠區。

郭永紅作為民族品牌的企業家,自有國家擔當,他同時還擔任了家鄉所在村——雄安新區南陽村的村主任。在這個春節,他和家人全體出動,積極投入村裡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出資出力,最大程度的幫助村裡鄉親渡過難關。與此同時,他還響應當地政府和服裝行業協會的號召,捐款捐物,為武漢、為湖北,為全國抗疫加油助力。

國家有難,我怎麼袖手旁觀?看到國家緊缺防護物資,尤其是緊缺隔離衣、防護服的情況越來越嚴重,2月16日,郭永紅再也坐不住了,忽然想到自己的公司不是做服裝的嗎,場地現成的、工人現成的、設備也是現成的,防護服技術要求高咱做不了,隔離衣還是可以做的!想到這裡,他不免有些興奮,馬上找媳婦肖國玲商量:咱服裝廠完全可以轉產做隔離衣,為國家防疫工作出一份力。沒想到,身為董事長的媳婦與他想到一起了,於是一拍即合,滿口答應。

雄安“集宏興”人的家國情懷:千萬訂單放一邊,轉產隔離衣解國憂

圖為公司總經理郭永紅(左一)到工廠車間調研。

說幹就幹!由於是私人企業,只要意見統一就成。服裝廠廠長是郭永紅的小舅子肖國新,郭永紅當天下午就電話肖國新,說轉產隔離衣的事兒。肖國新說,可是可以,不過年前客戶訂購的千萬元服裝訂單馬上就要生產了,怎麼辦?郭永紅說,有什麼辦法?只有先暫停下,商家我來給他們交涉,不行只有退訂單。

時間不等人!當夜,他們就拿出了轉產的詳細計劃;當夜,他們就拿出了相關申報審批材料;當夜,他們就拿出了工廠和人員疫情防護方案。

2月17日,他們成立了特別工作小組。董事長肖國玲負責與服裝訂單的國內外客戶打電話,協調暫停貨推遲供貨;廠長肖國新負責隔離衣生產的設備添置、布料購買、技術準備;郭永紅則召集、挑選骨幹員工返崗,跑申請,做好轉產工作。

一家人忙得連軸轉。肖國玲一個電話一個電話地依次給每一個客戶打,打了省內打省外,打了國內打國外,把從來都沒說過的客氣話都說盡了,把喉嚨都說啞了,最後她以沙啞的聲音換回了客商們的理解和支持。肖國玲說,我很感動,他們特別的通情達理!

雄安“集宏興”人的家國情懷:千萬訂單放一邊,轉產隔離衣解國憂


圖為廠長肖國新駐廠質量跟蹤。

肖國新知道這事兒緊急,在受領轉產的任務後,積極行動起來,協助姐夫郭永紅下架原服裝面料,調整廠房,訂購隔離衣材料,採購生產隔離衣所需各種器材工具,連飯都顧不上吃。他說,還好,能直接為國家做事兒,心裡高興!

總經理郭永紅就更不用說了,他是整個工作的總指揮、總協調,還是“救火隊長”,哪裡出了問題,他就去解決,哪裡需要他,他就出現在那裡。廠裡有200多個員工,不能一起上,他就帶著董事長和廠長親自挑,最終將50名骨幹組成了突擊隊。生產隔離衣需要向政府業務部門申報資質,他就一趟一趟往雄安新區公共服務局、容城縣市場監管局跑,提交申請材料,完善相關手續。一天下來,他的骨頭都快累得散架了。他說,只一個字,值!

2月18日,最令郭永紅、肖國玲、肖國新高興的是,在雄安新區公共服務局、容城縣市場監管局等部門指導幫助下,他們服裝廠通過了生產一次性隔離衣的許可。

生產隔離衣的資質下來了,他們根據疫情期間的管理需要,忙著訂購口罩等用品,重新佈置設備間距,保持工人在方圓一米五的距離工作,組織挑選的50名工人進行崗前業務拓展技能培訓,工廠每天消毒,隨時待命。

雄安“集宏興”人的家國情懷:千萬訂單放一邊,轉產隔離衣解國憂


圖為工廠消毒作業,隨時待命。

由於疫情形勢嚴峻,市場上很難買到生產隔離衣的原材料,郭永紅通過多年的業務關係,多方協調,終於在江蘇採購到了一批原材料。

轉產隔離衣,還需要熱風貼條機。為了急用,他們借了兩臺。按產量需要,還需要一臺。可是廠長肖國新聯繫上供貨商後,從陸路運回來至少要花半個月的時間。這怎麼行,等把機器運回來,花兒都凋謝了!郭永紅與肖國玲、肖國新三人一商量,當即拍板,時間緊迫,從航空快運!就這樣,他們特事特辦,不計代價,從廠商順豐快遞空運回了一臺熱風貼條機。

在短短三天時間,一切準備就緒。在郭永紅與肖國玲、肖國新的共同努力下,“集宏興”人克服了人力組織、技術改造、設備調試、原輔料準備、打通物流環節等重重困難,按照國家標準打樣成功。肖國玲描述這段忙亂日子:“真是要瘋的感覺!”

雄安“集宏興”人的家國情懷:千萬訂單放一邊,轉產隔離衣解國憂


圖為生產車間員工輪班作業。

2月21日,“集宏興”生產隔離衣正式開工。50名員工積極響應公司的號召,早上七點起床,八點就投入到了緊張的工作中。他們自願加班加點,中午回家吃口飯就馬上回來,每天工作十二個小時。郭永紅與肖國玲、肖國新更是排開它事,全身心泡在車間與員工們一起戰鬥。他們都說:“我們不累!能為國家做貢獻,這是我們的光榮!”

開足馬力生產,全面提速抗疫,不同的戰場,同樣的戰鬥。當日產500件隔離衣的第一批產品完成以後,郭永紅和肖國玲他們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愛護,親自指導疊放、驗貨、打包、交接,直至託運的車輛離開廠區,他們還在招手遠送,直至消失在路的盡頭。

雄安“集宏興”人的家國情懷:千萬訂單放一邊,轉產隔離衣解國憂


圖為工人生產隔離衣時在每一道工序都一絲不苟。

肖國玲肖國新姐弟倆說:“希望我們的產品早日運到全國各地,為醫護人員、為開工和即將開工的企業單位保駕護航!”

郭永紅說:“我們不知道哪家單位在使用我們的隔離衣,但我們從電視上看到人們身著隔離衣,放心地戰鬥在工作一線,疑似病例、確診病例和死亡人數天天在減少,出院的病人天天在增多,社會秩序、生活生產逐漸恢復到正常,我們心裡就有種不可名狀的欣慰!”

這就是一個私營企業家郭永紅、肖國玲和他的團隊的家國情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