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感覺感染的華科大教授很多,有誰知道原因嗎?

聽招呼的奮鬥者


第一,附屬醫院比較多,參與戰疫的人數較多。

第二,病毒傳染太強,有可能措手不及,再則早期防護資源匱乏,導致醫護人員與病毒面對面肉搏。

第三,危重病人需要調集較好的醫療資源,無奈感染人數太多。不可能人人都能有這樣的機會。

向因瘟疫逝去的人默哀,為感染的人加油,向一線的醫護人員致敬!


用戶swzb


華科大在前面大學合併潮中,合併了同濟醫學院,武漢最著名的醫院同濟醫院和協和醫院都是華科大旗下。一、同濟醫院和協和醫院平時病人就診量非常大,病人之間、醫患之間互相傳染的機會高;二、同濟醫院和協和醫院都是本次疫情防控的重要醫院,前期物資較缺,對病毒認知不高,導致醫護人員感染機率大;三、教授等層次的人受關注度較高,新聞報道較多,其實本次疫情已經造成武漢病死1600多人。無論是教授還是普通人,每個死亡的背後都是一個破碎的家庭。希望疫情儘快過去,天佑武漢、天佑中華!


牛一毫


我是華科大的學生,目前已經有5位教授因新型冠狀肺炎去世,包括一位院士,年紀最輕的才只有41歲,除了院士年紀較大,其他都是處於最年富力強的年齡,正是出成果的最好年紀,是華科大非常大的損失。個人分析原因:

1.武漢是此次疫情的最重災區,感染基數太大了,華科大的教授在其中,也不足為奇。

2.武漢前期毫不重視這個,大家完全沒有防護意識,前期傳播太快了,很多人沒有得到有效治療。

3.另外,教授在學校,也要承擔很重的教學壓力和科研壓力,而在華科大這樣的學校,壓力可能更大,身體素質並不是那麼好,抵抗力不足。

最後,希望疫情儘快結束,希望所有人都能健康。


王一屏童鞋


你們說了半天一點都沒說到點子上。其實問題很簡單,同在武漢並且規模相當的武漢大學為什麼沒有去世那麼教授?而華科大卻有5位教授去世。


斯尼丹爾



凱哥87732


華中科技大學坐落於武漢市。而武漢市原本就是疫情的發源地,也是重災區。

前期,由於大家對這種病毒的認識不足,沒有認識到它的傳染性,以至於輕視它,沒有做相關的防護措施。

加上當時人員之間的流動是很頻繁的。因此染病就很正常,不足為奇了。

這些教授也是人,也會染病。只是他們同處一個知名高校,個人知名度又較高,所以大家對他們有較高關注度,因而產生了一些聯想。

事實證明是生老病死,所以大家沒有必要做過度的解讀。

願疫情早點結束!願逝者安息!



木木簡單生活日記



梅花一朵871


武漢最好的醫科大學和最好的兩所醫院都是華科的,所以你明白了嗎?


閔莎164


我也考慮過這個問題,其他高校沒有這麼多教授去世的,我想很大原因是因為他們是院士,德高望重,春節前吃吃喝喝的飯局 聚會比較多,所以感染概率大。


my1723


都與同濟醫院有關,醫院內交叉感染很多,國家應該主張所有的診室與病房,都要按傳染病房的標準建,並且都是負壓的,抽出的空氣要紫外線與臭氧消毒後,再排出去,進來的空氣也要消毒後才進入。負壓診室與病房很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