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農民子女都想讓自己的父母有養老金?

Xgz12345


[喜歡NEW生活的人都在看,點擊右上方加關注]


題主問,為什麼很多農民子女都想讓自己的父母有養老金?我是 ,我就是農民兒的子,我來回答你的問題。

隨著我們國家老齡化社會的到來,現在農村老人越來越多,農村老人的養老生活也日益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農村老人普遍沒有錢,農村老人非常希望自己能有養老金來保障他們的老年生活,因此作為農村老人的兒女當然也希望自己的父母能有養老金。但就目前來看,農村老人的農保普遍較低,沒有達到農村老人的預期。農村老人年老了,沒有錢,他們只能把希望寄託在兒女身上。農民的子女盼望自己的父母有養老金,這也屬情理之中,我就是其中的一個。

下面我就作為農民的子女談一談為什麼希望自己的父母能有養老金:

一、父輩們曾經為國家做過貢獻,年老了國家不應該忘記他們。

我的父母一直是務農的,他們面朝黃土背朝天,辛勤勞動了一輩子,尤其是改革開放之前,我覺得農民是特別的苦。他們把一年到頭辛苦打來的糧食,首先要交公糧。那個時候交公糧是強制性的任務,是必須完成的。交到國家的公糧以後,剩下的糧食才能成為農民的口糧。如果遇到豐收的年成,農民的日子還好過一些。如果遇到歉收了,生產隊裡餘下的糧食不多了,那農民可苦了,完全有可能是吃不飽的。

改革開放之後,農民、農村都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是現在,不僅農民的日子比過去好過多了,而且國家的養老政策也惠及農民了。60歲以上的農民都能領到農保了,到了70歲以上還有尊老金,農村的老人對國家心存感激。但美中不足的是,老人所領的農保和尊老金可以說是杯水車薪。我母親接近80歲了,她的農保和尊老金加起來每個月也只有264塊錢。我認為這個錢與我父母他們過去所做的貢獻是不成正比的。

說實話,我們國家的農民現在還不富裕,他們對國家給的農保和尊老金非常珍惜,也非常關注。農村老人過去對國家做過貢獻,他們也想年老了能過上體面的有尊嚴的養老生活。現在國家富裕了,他們希望國家不能忘記了他們。所以所有的農村老人都希望自己能領到養老金來解決他們的養老問題,農民子女也希望自己的父母能領取養老金。

二、從農村老人的實際生活情況來看,農村老人應該有養老金,而且應該要有大幅度的提高。

我們作為農民的子女,當然希望自己的父母在老年的時候生活好一些。我現在每個月給老人錢,老人的生活無憂了。但這些錢畢竟是我們子女給他們的,作為老人來說,如果手裡有些餘錢他們的心裡就更安穩了,養老生活質量也能再高些。像我母親每月拿264塊錢,只夠她每個月買藥的錢,老人當然希望國家給的農保和尊老金更多些。因此,從農村老人生活的角度看,我認為農村老人應該享有養老金,並且多多益善。

三、從農村年輕人的實際情況來看,他們的父輩應該享有養老金。

現在農村的老人,他們的孩子大多都是獨生子女。一對夫妻要贍養四個老人,他們的壓力是非常大的。例如我弟弟也快60的人了,我的侄子和侄兒媳婦兩個人都是獨生子女,他們現在面臨的現實就是兩個人要養四個老人,還要養自己的孩子。無論在經濟上還是在精力上,小夫妻要養四個老人,還有自己的孩子,這是他們不堪承受之重啊。

現在每個家庭都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像我侄子他們在孩子的身上要花費很多的錢,要上學,要遊玩,要參加各種輔導班,各種訓練班。如果現在父母能有養老金,甚至養老金再漲一點,那他們的壓力就會小很多了。因此從農民子女現實生活來看,他們當然非常希望老人有養老金。

總之 ,我作為農民的子女,我非常地希望我的父輩們能有養老金。因為有了養老金,就能確確實實的改善他們的生活,提高他們老年生活的質量。我翹首以盼。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歡迎在留言區留言,謝謝加 關注並點贊,轉發收藏。


NEW生活


首先明確一點,個人認為問主提出的這個問題是帶有目的性的,至於是什麼目的,且看下文。同時小焦認為,不僅是農民子女,所有農村父母都希望自己能有養老金!這一點毋庸置疑!

現在農村老人越來越多,再加上農村老人沒錢、收入低,所以很多農村老人希望自己能有養老金。但就目前來看,農村老人的養老金普遍較低,還沒有達到農村人的預期。與此同時,很多農民子女也迫切希望自己的父母能有養老金,甚至強烈要求父母的養老金能一漲再漲!

下面小焦就來說說農民子女希望自己的父母能有養老金,甚至希望父母的養老金能一漲再漲的原因:

第一,希望享受政策紅利。現在國家社保政策越來越好了,不管交沒交錢(注意,沒交錢就領養老金的農民指2010年之前就滿60歲的這部分人,2010年以後的都要交錢),60歲以上的農民都能領到養老金。說實話,我們國家的農民現在還不富裕,所以對國家的補助補貼、養老金等比較關注,畢竟那都是真金白銀,所以所有的農村人都希望自己能領到養老金解決養老問題,農民子女也希望自己的父母能領取養老金,畢竟這是政策紅利,是國家對自己的一份關心和關愛;

第二,希望父母生活好一點。現在很多年輕人都外出打工去了,父母在家沒人照料,所以就希望父母能領到國家的養老金,能把生活過得好一點,自己也更放心;

第三,希望減輕自己贍養老人的壓力。現在的孩子很多都是獨生子女,一對夫妻就得贍養四個老人,他們面臨的贍養壓力是非常大的。如果現在父母都能有養老金,甚至養老金再漲一點,那他們的壓力就會小很多了;

第四,子女把父母的養老金取走。這個在農村不在少數。很多農民子女看父母老了,覺得父母也花不了錢,就把父母的養老金取出來了。有孝心的子女還好,要麼把養老金給存起來,要麼給父母看病買東西。沒孝心的子女直接把錢拿去自己使喚了(個人認為這才是問主希望的回答)。

其實,農民有養老金是好事,雖然現在養老金比較少,那是因為我們國家農民人數太多,我們相信農民的養老金會越漲越高的!

好了,今天就回答到這裡,歡迎關注【村官小焦】!!!


村官小焦


布衣的父母九八年發洪水那年建三間平瓦屋,倆老單獨過。建房錢是我兄弟倆出資的。房子建在老人集中區,當然串門的老人絡繹不絕。他們談論雜七雜八的事。我在外工作幾年,平常也去看望倆老。從這些老者眼神和語言中得到的信息是。首先他們非常感謝政府,給他們發50元/月的補助;第二,七十歲以上乘公交車免費;第三,農村醫保統籌。我得出的結論:知足。前幾天,內人告訴我,說我父母很內疚,在我農村拆遷建房和裝修中沒出力、出錢。給呀十萬都好!這讓我感動,可憐天下父母心!知道我蓋房不易,錢緊張。這就是網上有人提問:城市老人養老金養兒養孫的問題。其實農村老人也如此,這是一個正常人本性使然,無可非議。虎毒不食子,護犢之心永不變。年輕農村人也有自己的想法,瞻養老人,最難、最重的一點是老人患病治療,因病返貧不在少數。這談病色變的大事全落在兒子身上,不像城市裡兒女平等,分攤醫療費。有人也許會問,有啥不叫女兒分擔?原因是父母只對女兒養育之恩,沒有財產之恩,不像城市父母百年之後可以分給女兒財產。農村年輕人要求社會及政府讓六十歲以上老人享受更多紅利,也是情理之中的事。看病是大事,壓得農村男人喘不過氣來,靠種田、靠打工能掙幾個錢!更不像有的小編大人把特殊當普遍,汙衊農村人,搶父母幾十元的國家補貼費。這幾十元用得著大做文章,誇大矛盾,製造社會怨恨情緒嗎?政府給不給老農更多的利益,更多的享受。大夥兒說了不算,政府會考慮的。





嚮往清麗地


自從“新農保”政策實施以來,有些做子女的長吁了一口氣,還暗自欣喜;而他們的父母呢,心裡自然很感激黨和政府,可面露難色。怎麼會這樣呢,其實如果與合得來的鄉鄰攀談,就會知道其中的原因來。




原來,他們的兒女本來就不經常給父母零花錢,買個萊呀,水果,交個水電費等什麼的,都是父母拿出自己平時攢下的零碎錢湊緊;一看到父母開始領取養老金了,有些兒女就更心大了,家裡的開銷還不過問了,做為老人,也不好意思要,這就麼一推二磨,兒女還把贍養父母過檔子盡孝的事也不管了!都說養兒防老,這些兒女把養老的事全扔給了國家;一般來說,在農村,兒女成家了,老人也會把“家掌櫃”轉交給兒女。這樣以來,父母領取養老金的“一折通”也就歸兒女保管,有的還會由兒媳婦拿著。雖說每月養老金也就一百元不到,但是對於家庭條件並不好的農民來說,多少也能緩解一下臨時困難,父母的養老金,倒像成了一些做兒女的“救急錢”;也有個別兒女把父母的養老金當做自己的“生財之道”,領來了父母的養老金,給父母每月只給20元。如此說來,父母有了養老金,對這些子女來說,等於“減負”,有時還可賺錢。他們能不想讓父母有養老金嗎?



當然,這種人只是少數,這種事是個例,但也是農村子女在贍養父母上暴露出來的問題。“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做為高級動物人豈能沒有孝敬父母的心腸。人都老的時候,“換位思考”一下,就不會再想著“讓父母有養老金”了!


為生活而提神


為什麼很多農村子女不肯給父母繳養老金,卻要求國家包養父母給足養老金?

首先要理解什麼叫養老金。養老金是國家一項退休制度的產物,它的內涵是一個社會保險性質,就是任何公民在年輕時以各種方式每月按國家規定繳納一定養老保險費,並連續交足十五年,到國家規定退休年齡時,依法享受養老金。這個體制叫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在江蘇特別是蘇南地區農村老年人,由於六十歲前向國家繳納養老保險,所以六十歲後(婦女五十歲)享受2000元左右養老金的農民比比皆是,根本不存在城裡人不願意這些農民發放養老金。道理很簡單,人家繳足十五年養老保險,年老了享受養老金合理合法,順理成章,誰也無法置喙說三道四。

現在網上一些農民子弟化光父母錢,又不想養父母老,他們互相抱團在網上嚷:絕不繳一分錢養老保險,國家必須養他們父母老,給他們不繳一分錢養老保險的父母發給城裡職工一樣的養老金。也就是說,人家辛辛苦苦連續繳納十五年的養老金大金庫,必須讓一群絕不會一分錢的無賴漢來分肥,這才是令人側目物議的事。

所以請題主搞清楚問題實質,沒有人反對交足養老保險費的農民享受養老金,而是反對咆哮絕對不交一分錢養老保險但國家必須給我養老金的不勞而獲的無賴!

無賴者還滿似有理,他們絕不交一分錢養老保險但國家必須養他們老的歪理是:

1,農民不種糧餓死城裡人,是農民養活城裡人,所以你們的養老金必須平均分給我們每一個農民!

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城裡人同農民一樣也是勞動者,用自己的勞動取得報酬,並用這種報酬購買糧食蔬菜,這不是無償佔有農民勞動,而是一種勞動價值的平等交換,猶如農民通過勞動取得報酬購買城裡人創造的電,電器,自行車,衣服鞋子,農藥化肥,煤炭,電動車,太陽能熱水器,碑酒等飲料……一樣,也是一種市場勞動價值交換,不存在誰養活誰的問題。至於養老金是人們自己十五年以上連續投資產生的財產,沒有投資一分錢者無權享受養老金,這是天經地義的事。

2,農民八十年代前交公糧了,相當於交養老保險基金。

錯!國家對第一產業與對第二產業都有投資,對第一產業農業投資集中在土地上,對第二產業工業投資集中在廠房與機器上。這都叫國家生產資料投資,凡投資都必須有回報。在第二產業回報國家有二種方式,第一種是產品無償調撥,就是你生產的象食糖,軍工產品甚至機械產品,生產了全部運走。第二種方式是利潤上交,市場化的企業產品賣出錢除去工人工資等成本,剩下利潤全部上交國家。而農村生產大隊交公糧也如同企業交產品一樣,是給國家投資的一種回報。國家從來沒有說過交公糧等於農民交養老金,這是胡扯淡。應該明白,交公糧是國家投資給農民的一種投資回報。改開後,國家經濟來源多元化後,為了扶助農民,國家投資分給農民的生產資料不要回報,不要公糧,不要稅收。有些人不感恩國家付出,反而認定應交公糧的國家投資應盡責任說成是交公糧就是交養老保險,那是強辭奪理張冠李戴!

3,工人過去有退休金,農民也應當有退休金,一視同仁。

退休金哪裡來的。能明白,並不是凡是城裡人都有退休金,那些城裡個體勞動者無職業者根本沒有退休金。這是第一。第二退休金是有單位工作到一定年限才有的,國家分二大類退休金,一類是生產企業,就是幾百萬企業,這類單位退休金國家一分錢也不出,全是由企業自己解決,因為你是生產單位。第二類是服務單位,如公務員教師醫生等,這些單位當年不生產錢,都是由納稅人錢支付退休金。由此可見,說國家發給企業職工退休金荒唐可笑。因為企業是生產單位,國家還要靠企業養活,唧有錢給企業發退休金?同樣農村生產大隊也是生產單位,國家也不可能給農民退休金,要給由生產大隊給,就如同城裡工人由企業給一樣。但可惜的是農民要包產要分田,把集體分光了,據說那個包產到戶典型村連集體資產拖拉機抽水機都拆了當廢鐵賣了平分,耕牛賣平分,連一段繩子也剪成十幾段平分,你們分光了本來可以供給退休金的集體,還要什麼退休金,哪裡來,不夠荒唐嗎?


東楚龍野虎


為什麼有些農民子女想讓自己的父母領養老金呢?

關於這個問題,我談的個人看法。

因為農村人多地少,加上近幾年糧食價格太低,刨去化肥種子,機種機收。農民辛苦一年。根本就賺不了幾個錢,只能進城務工。單因農民文化程度低,技術工作幹不了。只能做體力勞動,幹體力勞動,又掙不了幾個錢。現在社會,是經濟年代。沒錢什麼也幹不了,子女又要上學,又要結婚。可見他們的壓力非常大,不是不想管父母。實在是無能為力。他們親眼目睹了他們的父輩。受了大半生辛苦。為社會出過力,流過汗。到了老年,生活無了依靠。他們與心不忍。現在以不是兒女養老時代。一對夫妻,養兩對老人,就成了問題。他們想盼望國家,早日出臺養老政策,是老人能安度玩年。




平安是福146908304


老王認為這是正常的要求,老王建議農村60歲以上的老年人的月補貼儘快提高到500元以上。雖然農民子女的父母沒有繳納養老金,從法理上是拿不到多少錢的,但是從國家穩定和人道主義的角度出發,善待國家的老年人是說的過去的。中國自古以來對於老年人都有補助,正所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只要是老年人都應該受到優待,使他們安度晚年。現在國家每月給60歲以上老年人補助100元左右,這是當代領導人的偉業,也是國家富強對於個人關懷的一種方式。未來這個補貼肯定會越來越多的。但是必須認識到,根據當前的國情,補助只能逐年提高,等到適當的時候就好了。這個決策權在政府。

有人老拿農村人沒有繳納養老金說事,老王認為養老金是個新生事物,農村人老一代沒有繳納養老金是社會發展的過程。不能拿來說事,農村老人向國家交農業稅、三提五統、低價糧、出義務工,這些都是對於國家的貢獻,這個跟城裡拿養老金的老年人是一樣的。只是大家的革命分工不同,這個是周總理的原話。上了歲數國家給一些補貼也無可厚非。

老王認為國家發給農民養老金是對農村老人的反哺,這個政策從2012年開始,集合了兩代領導人的努力結晶。希望大家不要在這個問題上爭論了,這是國家政策的大方向。問題是養老補貼要達到500元每月錢從哪裡來,只要有了錢,全國的下崗職工都可有這個最低保障,都大家來說是好事。老王的建議是對於那些年收入超過300萬的人徵收80%以上的稅,用這個錢來補貼一部分,再加上國家的投入。農村老年人月均500元的補貼還是很容易實現的。

歡迎各位大大關注我們並留言互動,成為粉絲每月都會有抽獎福利的(只有粉絲才能找到)


人工智能安全機器人醫


明知故問,誰不想自己的父母有養老金,單單是農民子女嗎?難道城裡子女就不想父母有養老金嗎?父母有養老金,一可自顧、不拖累兒女,二可在子女困難時出手相助,大大減輕子女負擔。老一代人由艱苦年代而來,大多勤勞節儉,生活儉樸。只要身體尚好,穿衣吃飯基本上花不了多少錢,加之心疼兒女,不捨得枉花一分錢,寧願自己吃最差的、穿最次的,也想給兒女最好的。因此,大部分老人的養老金都花不完、補貼了兒女。經濟緊張、生活困難的子女因此減輕了壓力,生活寬裕的子女又大大提高了生活質量,為人子女,哪個又不想父母有養老金呢?

雖然老人有養老金好處多多、百益無害,但現實中不是所有老人都有養老金。父母有養老金,子女值得慶幸,應倍加珍惜;父母無養老金也勿嫌老棄老、怨天尤人。無論哪種情況,為人子女都應把基點放在自立自強上,多想想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多理解老人,善待老人。萬勿將目光聚集在老人的錢財上,做啃老族。應為下一代做個好的榜樣,使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得以傳承、發揚廣大。


用戶黃龍518


題主的問題還是狹窄了\r一些,應該是不分工農,所有的子女都希望自己的父母有養老金,而且是多多益善。

確實,現在很多的農村老人只有很少的一點養老金,每個月只有一百多元。這實際上並不是養老金,是國家政府對農村老人的生活補貼,或者是優惠金。不管怎麼講,都是國家和政府對農村老人的一種關愛,不需要老人的任何付出。

我這麼講,可能會有很多人反對。他們會問,怎麼沒有付出?以前交公糧,做水利,不是付出嗎?我認為情況不是這樣的。交公糧不是無償的,國家和政府是給了錢的。農村農民年終的工分分紅,主要就是交公糧的錢。做水利,最大的受益者是農民自己。消除和減少了水旱災害,農民的收成才能得到基本的保障。

農村老人的子女想自己的父母能有養老金,完全可以。問題是天上不會掉餡餅,有付出才有回報,所以問題的根本還是在子女身上。你們為什麼不幫他們繳社保、農保呢?現在他們老了,自己不想擔責,完全指望國家和政府來擔責,這怎可能呢。國家和政府對農村農業己經付出很多了,免除了農業稅,種糧還給補貼,以及其他的扶持。60週歲以上的老人每月能拿一百多元,現在還想和城裡的老人一樣有養老金。城裡的老人也不是每個人都有的,交了社保的才有。

現在很多農村的老人對國家和政府很感恩,講自己的兒女都沒有政府好,也不可能每月都給錢。

國家這麼大,人口這麼多,雖然比以前富了,但對農村農業付出這麼多,農村老人這麼多,要完全依靠政府擔責,現在看來是不大現實的,要有一個過程。

趕快行動起來,幫自己的父母繳社保、農保,使他們能有一個幸福的晚年。這對老人和自己都是利好的措施,這才是實在的,不要有不切實際的想法。


陶田福


我想,農民的子女們想讓自己的父母有養老金,這個要求是正常而且合理的。

現在的老農民都是從那個激情燃燒的年代過來的。那個年代為了改變國家”一窮二白”的面貌,為了實現四個現代化。農民除了修水利,建工程,交公糧等直接行動以外。更用”剪刀差”的價格體系等因素支援了國家建設。對於國家的貢獻農民同工人,知識分子一樣做出了自己的努力。現在國家工業反哺農業,老年農民有了每月100元的養老金,農民們很感激。但是數量太少,老年農民還不能夠有尊嚴的活著,希望快些達到每月500元以上。

關於繳納養老保險的提法很正確,但是現在的老農民在年輕時還沒有這個制度,所以無法交納養老保險。

關於這部分資金從那裡來,國家經濟發展很快。每年花錢的地方千頭萬緒,如果從反哺這個角度去理解。比如有人提出徵收富人稅等辦法去調整,總會有辦法的。

農村老人提高了養老金,子女們(尤其是獨生子女)可以更安心的在外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