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的牌坊(二)


掌故知魯 | 曲阜的牌坊(二)


舊時曲阜古牌坊分佈較廣,文物建築群所屬的孔廟6座、顏廟4座、周公廟3座、尼山孔廟1座、孔林內外10餘座、少昊陵1座,這些屬於保護單位建築群內牌坊保存完整。除此之外,曲阜拆除的牌坊還有很多,明故城內古街道上計有15座、時莊街道辦事處坊嶺西村1座、小雪街道辦事處小雪村2座。多毀於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前後。主要列舉如下:

◆陳氏“敕表貞節”坊位於曲阜明故城內西門大街,火神閣西側路南。始建於明天啟年間,為二柱一梁沖天式牌坊,石質,座南朝北,東西面闊4.25米,南北寬2.20米,高約3米。陳氏,孔子六十一代孫孔弘山之妻。該牌坊柱為方形抹稜,每面0.57米,下部設有戧鼓石前後夾抱;梁額刻雙鳳朝陽、雙獅繡球圖案;中額上刻“聖旨”,下刻“敕表貞節”,旁刻小字:“敕贈徵仕郎禮科右給事前吏科給事中書舍人孔弘山妻敕封太孺人陳氏”。

1957年7月10日,被曲阜縣人民委員會公佈為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

按:孔弘山,明萬曆時期人,生卒年月不詳,孔子六十一代孫,屬盛果戶。孔弘山死時,其妻陳氏年20歲,撫數日嬰兒,孀居50餘載。其子孔聞詩終於在天啟二年(1622年)中舉進士,後奏請旌表其母,陳氏被敕封太孺人,故立坊褒揚。

◆孔聞詩“寵賜”坊坐落在曲阜明故城內城隍廟街中段。建於明天啟年間,為四柱三間,三層五樓,全石質,南北向過街牌坊。東西面闊9.50米,南北寬3.80米,高約18米。四柱,方形抹楞,中間兩柱略粗大,底部四面加護石板,四柱前後戧石基座之上皆圓雕文殊菩薩坐獅像;兩側抱柱石上又有礱刻臥獅4個。中間底層枋下深浮雕二龍戲珠,梁枋刻“禮科右給事中前吏科給事中中書舍人孔聞詩”;中層匾額刻:“侍從清階”;上層中間有一豎匾額,上刻:“寵賜”;其上為樓,飛角挑簷,其脊為船形,兩端昂首,又呈卷尾之勢,脊上有一圓雕寶瓶與石獅站像。兩側間對稱,梁下石板深浮雕游龍祥雲,其上為二樓,飛角挑簷,雕刻瓦壟。(見圖)

1957年7月10日,被曲阜縣人民委員會公佈為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

按:孔聞詩(?~1643年),字知言,又字四可,號過庭,孔弘山之子,孔子六十二代孫。明天啟二年(1622年),孔聞詩中舉進士,授中書科中書舍人,考中吏科給事中。明思宗崇禎元年(1628年),孔聞詩曾向皇帝條上書議“八事”,以革新政治。書上,受皇帝嘉獎並採納。他為人剛直,處事公正,受嫉妒而被外轉為真定井隆兵備副使。當時,清兵已入昌平,下京畿州縣,孔聞詩應援守禦,戰績卓著。後因加固防地事,與鎮守意見不合,被降調河南大梁督糧道參議,未受任,乞歸鄉里,逝世於崇禎十六年(1643年)。孔聞詩夫人達18位之多,孔林中“十八婆子墓”即為眾夫人的墓冢。

又按:《闕里志》載:六十二代聞詩,字知言,衍聖公弘泰長子,以父代兄襲封。弘治十六年,恩蔭翰林院五經博士,有名當世。孔聞詩世數俱同而事實各異,姑兩存之。

◆陶氏“節並松筠”坊坐落在曲阜明故城內闕里街“闕里坊”北。建於清康熙年間,為四柱三間,三層五樓,全石質,南北向過街牌坊。東西面闊10.30米,南北寬3.50米,高約18米。四柱,方形抹楞,柱下前後各有圓雕成對獅子,公獅踏球,母獅護崽,蹲坐在須彌座之上。須彌座三面浮雕雲龍戲珠圖案。中間第一層額枋線刻雙鳳戲牡丹,其下石板透雕雙獅滾繡球;二、三層額枋下深浮雕二龍戲珠及祥雲;頂部樓為殿屋頂,脊端龍吻,飛簷挑角,其上有圓雕獅子背馱寶瓶;樓下鏤空精雕斗拱,中間雲邊豎匾額,上書“恩榮”;中層石匾橫書“節並松筠”,邊款書“賜太子少師襲封衍聖公孔毓圻祖母誥封一品太夫人陶氏”。兩次間對稱,各兩樓,上樑浮雕夔龍、鳳凰;中梁線刻丹鳳朝陽;下樑線刻二龍戲珠。(見圖)

1957年7月10日,被曲阜縣人民委員會公佈為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

按: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帝南巡後過闕里謁拜孔子,封衍聖公孔毓圻祖母陶氏為一品夫人,賜“節並松筠”,以此褒揚陶氏德行。此乃衍聖公府莫大榮耀,故建牌坊於闕里街以示之。

《曲阜縣志》載:“陶氏,大興處士承德之女也。蚤寡撫子承祀,子卒,又撫孫再世。孤幼外侮,頻仍頼陶氏以母兼父,與師俾厥冑子成,立為賢上公。聖祖幸闕里,聞其賢,御書“節並松筠”四字賜之。年八十一卒。”

◆閆氏“恩褒節孝”坊坐落在曲阜明故城東門內三皇廟街。建於明崇禎年間,為四柱三間,三層五樓,全石質,東西向過街牌坊。石柱方形抹楞,每面0.6米,底部前後有抱柱石,石上圓雕臥獅。南北闊8.25米,東西寬2.88米,高約12米。樓均為飛簷斗拱,脊頂兩端雕石獅,中雕聚寶盆火焰寶珠。坊額上刻“聖旨”,橫匾刻“恩褒節孝”,邊款刻“敕贈文林郎孔承筠妻敕贈孺人閆氏子曲阜世職知縣敕封文林郎孔弘毅奉敕立”。前後文字相同。

1957年7月10日,被曲阜縣人民委員會公佈為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

按:據《曲阜縣志》載:閆氏,孔承筠妻。夫亡年二十一,上有孀姑,下有孤子。氏事姑至孝,歷二十餘年,奉養未嘗少懈。姑沒哀毀,水漿不入口者四日。家計日索,辛苦自持五十餘年如一日。題請旌表。

孔弘毅於明崇禎二年(1629年)任曲阜世職知縣,曾主修明崇禎《曲阜縣志》,於崇禎八年(1635年)刊行,共6卷,分4綱91目。北京圖書館僅存1—4卷殘本。

◆朱氏“聖旨節孝”坊坐落在曲阜明故城西門大街縣衙以東。建於清康熙年間,為四柱三間,三層五樓,全石質,東西向過街牌坊。南北闊8.86米,東西寬2.83米,高約11米。石柱方形抹楞,每面0.62米,基礎石暴露地表高約0.5米,整架牌坊坐落在基礎石之上。五樓均飛簷挑角,上雕瓦壟、脊吻、脊獸;中間頂樓中雕神獸馱寶瓶,樓下豎匾額,書“聖旨節孝”,坊額邊刻二龍戲珠,橫書“旌表廩生孔尚恪妻朱氏”。層與層枋梁之間透雕銅錢透花板。兩側間浮雕雙鳳朝陽,橫樑枋浮雕獅子滾繡球,梁枋之間花板透雕“卐”字。

1957年7月10日,被曲阜縣人民委員會公佈為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

按:孔尚恪為孔尚任族弟,關係甚密,據《曲阜縣志》載,孔尚任給朱氏專門作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