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上海復工看臨港,“早準實”跑出加速度!

據新華社,截至2月20日,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復工企業為 919家,復工人數超過40000人。其中,產值5億元以上的企業全部復工,產值1億元以上的企業復工比例達98.7%,走在上海全市前列。既要完成防疫情的硬任務,又要實現抓發展的硬道理。在臨港走一圈,各方幹勁升騰、力爭“滿血復活”是第一印象。這個局面,離不開企業攻堅克難的拼勁,彰顯了政府精準施策的實效,更釋放了新片區“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是衝刺”的激情。

來看新華社的報道↓

【提示】上海复工看临港,“早准实”跑出加速度!

“一企一策”派專員戴著口罩加油幹

18日上午,洋山邊檢站,重型海洋石油鑽井平臺“東方發現”號交付國外客商,這是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成立以來交付的第5座海工平臺,也為海洋工程裝備企業的復工吹響了號角。

【提示】上海复工看临港,“早准实”跑出加速度!

外高橋造船相關負責人介紹,復工一週多的時間裡,外高橋完成了多個生產節點:包括一艘11.4萬噸成品油輪和一艘21萬噸散貨船相繼開工,兩艘21萬噸散貨船試航凱旋,這為完成年初確定的經營目標增添了信心和決心。

推動復工復產、穩定經濟發展,謀劃早、措施準才能有實效。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管委會黨組書記朱芝松說,新片區一方面嚴格落實屬地責任,做好疫情防控各項工作;另一方面,積極支持和組織企業復工復產,抓好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我們組建了近300人的企業復工防疫服務專員,一企一策,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和應急需求。”

【提示】上海复工看临港,“早准实”跑出加速度!

位於新片區的國內機器人領頭羊——中科新松生產基地內,裝配生產秩序井然。春節剛過,中科新松就召開了緊急會議,要求嚴格保證人員安全的前提下,能復工的儘快復工,不能復工的遠程“雲復工”。

“2月6日,我們把復工的意向跟管委會進行了溝通,他們非常支持。既送口罩,又派服務專員到廠裡指導防疫。2月9日我們開展了一場復工演練,10日就正式開工了。”中科新松總裁楊躒說。

抓復工復產,不僅看復工率,還要看產能恢復進度。上海電氣臨港基地主要生產核電、風電等特大重型超限裝備,目前復工人數超4000人。上海電氣臨港重型機械裝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高小麗說:“我們的復工人數已超85%,要把前面耽誤的一些生產任務,加班加點趕回來。”

雲上籤約、資源互濟 “兩手抓”辦法多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斷”是關鍵,要隔斷傳染源、切斷風險點;打贏穩增長攻堅戰,“流”是關鍵,要恢復人流、物流和資金流,保障供應鏈。同時完成這兩個任務,難度不小。然而,辦法總比困難多,尤其對於志在闖新路的新片區而言。

【提示】上海复工看临港,“早准实”跑出加速度!

電話協商溝通細節、網上連線確認協議、在滬代表逐個到場簽約——2月13日,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舉行了一場特殊的項目簽約儀式。包括新能源汽車電池管理系統在內的12個產業項目完成簽約,總投資超200億元。

非常時期的“雲上籤約”,“落地效果”實實在在。作為簽約企業之一,進平科技計劃在臨港奉賢園區分期建設動力鋰電池電芯生產基地和研發銷售中心。進平科技負責人潘載鏞說,企業將在2020年初啟動拿地,年底力爭建成,“臨港將為進平第二次飛躍提供重要機遇。”

在企業復工過程中,物資和用工的緊缺是一個現實挑戰。除了多方籌集物資,在管委會協調下,新片區內各企業通過人員、資源和專業能力互幫互濟,攜手渡過難關。

【提示】上海复工看临港,“早准实”跑出加速度!

10日正式復工的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當日大量員工集中進廠。靠安保人員手持測溫槍逐個檢查,不僅耗時長,交叉感染的風險也大。在管委會協調下,位於臨港科技城的企業同溫層智能科技,給特斯拉送來兩臺紅外體溫測試儀,為提升檢查效率發揮了大作用。

受疫情影響,新片區內的部分餐飲企業短期內無法正常開門經營。而世界500強企業ABB的存儲倉庫,也有部分工人暫時無法回滬。為此,新片區專門搭建了“共享員工”服務平臺,嘗試跨行業員工共享。近日,餐飲企業“辣些魚”的11名員工,來到ABB倉庫參加入職培訓。目前,“共享員工”平臺已吸引10多家企業加入。

花開在眼前 迎接“復甦期”

20日下午,隨著滾裝船“通達2號”停靠小洋山臨時客運碼頭,載著80餘噸汽車零部件的12輛卡車陸續駛出。洋山港海事局現場檢查人員說,這些汽車零部件將盡快送至特斯拉、上汽等車企的新片區工廠,保障其復工復產。

【提示】上海复工看临港,“早准实”跑出加速度!

如同當下的天氣一樣,春寒雖料峭,花開在眼前。隨著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各方“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是衝刺”的激情不減,一個可預期的“復甦期”已經在路上。

惠企新政落地——2月9日,上海發佈28條措施服務企業平穩健康發展。11日,臨港版的16條細化措施出臺。20日,新片區發放了首批疫情防控政策補貼。粵強陶瓷上海運營中心負責人祝陳蕊為這一效率點贊:“只用了不到三天,我們就已拿到二月和三月商鋪租金的50%補貼款。”截至20日,新片區投資促進服務中心收到161家企業的補貼申請,其中 25家已經收到補貼款項,26家正在受理。

企業練好內功——儘管遭遇了短期困難,但楊躒的心情卻非常篤定。“疫情的衝擊是暫時的,疫情過後,相信國內外企業對智能製造的需求會進一步升溫。新松研製的協作機器人,不僅能與工人‘共舞’,而且對應用場景‘不挑食’,這兩天正在給意大利發貨。核心技術在手,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

特斯拉超級工廠方面,隨著年前招聘的數百名新員工陸續到位,以及上游零部件企業的加速復工,產能正在逐步爬坡。近期上海公佈的2020年重大建設項目清單中,除了在建的超級工廠一期,超級工廠二期也列入預備項目。

【提示】上海复工看临港,“早准实”跑出加速度!

機遇源源不斷——近日,央行、銀保監會等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快推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和金融支持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意見》。其中提到,鼓勵金融機構採取多種方式為臨港新片區內的高新技術產業等提供長期資金支持。

國家開發銀行上海市分行行長吳亮東說,創新是發展源動力,金融機構將支持臨港新片區發展有國際競爭力的重點產業。下一步在監管部門引導下,銀行可以探索更多試點,增強包括新片區在內的上海自貿區“內引外聯”功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