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繁華下的那一抹淨土——淺析宮崎駿動畫裡生命色的美感

我們提到日本動漫的時候,一定會想到宮崎駿。他的動漫作品大多都是探討人與自然的關係、亦或者是年輕少女自身的成長經歷,向世人證明動漫絕不僅僅是面向兒童的作品。他曾說過,“動漫是純粹樸素的,是貫穿我們想象力的藝術”。可以說宮崎駿是位動漫詩人,把他的作品比喻成詩,再恰當不過了。他就像一個孤獨單純的孩子凝望著藍天白雲,澄淨的目光中充滿詩情畫意,純粹地相信著這世界的美好。

人類的自身成長與如何生存,是宮崎駿動漫的一貫主題。那麼成為一個健康完整的生命有哪些重要要素呢,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母愛的溫暖、成長的堅韌和愛情的美麗這三點都必不可少。宮崎駿在他的作品世界中,很巧妙地表現了這三點。

如果將母愛的溫暖比喻成黃色,成長的堅韌比喻成綠色,愛情的美麗比喻成粉色,這些就構成了宮崎駿動漫炫目的生命色彩。本文試著從宮崎駿動漫作品中探尋這三點,並闡明這些對我們人類的生命意味著什麼,對人類的生存又將產生怎樣的影響。他的動漫,不僅僅是向孩子們,更是向大人們傳達“能夠生存下來真的太好了”的觀點。同時,希望我們都能深刻思考,在當今複雜多變的世界中究竟該以怎樣的方式生存下去。

一、黃色的生命色——母親的溫暖

對孩子而言,父母是至關重要的存在。宮崎駿又特別傾向於強調母愛的不可替代與特別。在他的作品中,母親形象基本上都是和藹可親的,對孩子充滿關愛。他還經常賦予樹木、水、大地、動物等以母親的意象。

《龍貓》中的龍貓與楠木,作為幫助小月和小梅姐妹倆實現夢想的精靈,龍貓代替她們住院的母親,溫柔地呵護照顧著她們。遠離複雜的現實世界,龍貓的世界是如此簡單,沒有鮮豔華麗的外表,但卻讓人看著就覺得安心又溫暖,如母親般默默地守護著單純善良的孩子們。小梅趴在龍貓圓肚子上熟睡的場景尤其令人感動,就像一個玩累了的孩子靠在母親的胸前安心踏實入睡。這種溫暖就像黑夜裡的泛黃的溫暖燈光。

都市繁華下的那一抹淨土——淺析宮崎駿動畫裡生命色的美感

小梅和小月把龍貓給的橡子種在了院子裡,可是,種子一直都沒有發芽。一個大風的晚上,龍貓們來了,瞬間種子就破土而出並漸漸長高成為一棵大樹。體現了母親般存在的龍貓希望孩子們元氣滿滿健康茁壯成長的殷切希望。最後,小月為了尋找走失的小梅、求助龍貓的畫面,正如一個不知如何是好的孩子在請求母親幫忙一樣。的確,宮崎駿通過龍貓這樣一個動物角色,促使我們思考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母親存在的意義,母愛會給予孩子成長怎樣的支持和勇氣。

作品中,除了龍貓,還有橡樹也以母親的姿態出現。獨自玩耍的小梅無意間在橡樹洞裡邂逅龍貓的過程,就是她在自己感受的空間裡尋找母愛、迴歸母體的一個過程。在追兩個小精靈的過程中誤闖橡樹洞裡,遇到呼呼大睡的大龍貓為止,小梅體驗了“尋找/迷茫、追逐/阻礙、攀爬/跌落、摔倒/爬起……”,可以說這是人生漫長成長過程的濃縮。小梅最終到達橡樹最深處(母體),在龍貓肚子上安然入睡,完成了迴歸母體的過程。

都市繁華下的那一抹淨土——淺析宮崎駿動畫裡生命色的美感

《千與千尋》裡,千尋有著自己掉進琥珀川,自己的身體與河水融為一體的記憶。這種記憶就是我們每個人浮在母體羊水中的記憶。憑藉這種記憶,千尋最終想起了小白的名字,並救出了小白。人的一生會經歷很多迷茫、悲痛和挫折,此時若有著與母親的溫暖記憶,便會恢復元氣、產生勇氣和信心,踏上新的征程、繼續前進。

二、綠色的生命色——少男少女的堅韌

綠色,是宮崎駿動漫電影中的一個主色調,一望無際的田野、鬱鬱蔥蔥的樹木,綠色隨處可見。“鬱鬱蔥蔥的綠色、沁人心脾的綠色讓觀眾的身心得到最大程度的放鬆和愉悅。然而,宮崎駿在動漫電影中運用的綠色並不僅僅是為了給觀眾帶來美感,而是滲透著對自然和生命的關注。”綠色是蓬勃的生命色彩,象徵著孩子們的成長。可以說,少男少女的成長物語在宮崎駿動漫世界裡一直熠熠生輝,少男少女們的強韌的生命態度,讓我們感受到綠色植物般的強韌生命力。

宮崎駿的許多作品,《風之谷》也好,《幽靈公主》也好,《天空之城》也好,主人公都是年紀較小的女孩子,她們都身負重要使命,跨越許多困難,不屈不撓、義無反顧、勇往直前。娜烏西卡有很強的個人領導能力,經常去無人敢至的腐海探險,探索生命的奧秘,救贖人類的重任,她就像一盞明燈,尋找著與這個世界一起生存下去的理由。被人類遺棄、由白狼養大的珊為了守護狼群和野豬群生活的家園——森林,與入侵森林的人類殊死戰鬥。希達果決勇敢,為了守衛天空之城——拉普達,經歷了帶有科幻色彩的一次次歷險。

都市繁華下的那一抹淨土——淺析宮崎駿動畫裡生命色的美感

風之谷

主人公們一次次死裡逃生、歷經各種艱難險阻,卻都為了心中的理想,努力活下去。這種信念無疑就像《風之谷》裡所說的,“生命就是黑暗之處閃耀的光輝”,無論有多困難,也一定要“一起活下去”的信念貫穿始終。

娜烏西卡、珊、希達,她們都勇敢堅強,聰明美麗,與大自然極其親近,有超強的意志力,她們身上毫無缺點,宮崎駿賦予了她們英雄的光環。但看過《千與千尋》,我們發現了現實中存在的普通人物,那就是主人公荻野千尋,是一個生活在現代日本的十歲小女孩。可就是這樣一個普通平凡、遲鈍、對什麼事也提不起興趣的千尋,在神靈世界遭遇父母被變成豬之後,堅忍地完成了各種苦髒累的工作,獲得神靈世界眾人的認可,最終獲得幫助,救回了父母。勞動的力量,讓千尋發現了自己內心沉睡的力量,生存意志得到了極大的磨鍊,收穫了強韌和勇敢,潛力充分被激發出來,生命得到了充盈和成長。

都市繁華下的那一抹淨土——淺析宮崎駿動畫裡生命色的美感

千尋

宮崎駿少年時代,就有為了應對新時代的到來必須有所行動的覺悟。無論選擇怎樣的道路,自己選擇了,就要堅持走下去,有所開始。他認為現在的孩子們的最大問題在於“不會開始”,必須開始的時代已經到來,卻彷徨無措、無從著手。宮崎駿認為在善惡以前,首先必須具備作為一個人好好生存下去的能力,無論遇到什麼都必須頑強地活下去,所以才有了這一系列“生命成長”系列的動漫作品,可謂用心良苦。

三、粉色的生命色——美麗的戀情

對於成長期的少男少女來說,除了有對溫暖母愛的依戀,追求自身的不斷成長,還有朦朧的情竇初開。宮崎駿在許多作品裡描述了少男少女的曖昧戀情。這種“愛”不是成人男女間的熾烈的紅色,而是純粹的粉色,朦朧美麗,給生命的成長注入一汪清泉。

《懸崖上的金魚公主》講述的是住在深海里的人魚波妞一心想要跟人類一起生活和五歲男孩宗介信守承諾、決心保護人魚波妞的故事。在被父親橫加阻攔,強行帶回海底時,波妞大喊:“波妞,喜歡宗介!波妞,要變成人!討厭沒有手、沒有腳的樣子!”③強烈的想要變成人和宗介在一起的意願,讓她有了手和腳,並在妹妹們的幫助下偷到了父親的魔法水。波妞的勇敢、可愛、純粹,那份單純的心意深深地打動了觀眾,讓我們繼續相信這世間的美好,並心生追尋著美好的勇氣。五歲男孩宗介救出被困的波妞,對她十分著迷,並對她說:“別擔心,我會保護你,好好照顧你”。五歲的人魚之戀純粹美好,只是單純地想要在一起,一起生活。某種意義上說,這種孩子之間的愛更接近愛的本質,更純粹無邪,這才是真正的愛。

都市繁華下的那一抹淨土——淺析宮崎駿動畫裡生命色的美感


《千與千尋》裡的千尋和小白是命中註定的緣分。小時候,千尋掉進河裡,是小白救了她。在神靈世界裡,他們又一次邂逅,雖然彼此已經忘記了對方的名字,卻莫名地為對方擔憂、甘願為對方犧牲。也是愛情的力量,讓小白喊出了“千尋”的名字,最後也想起了自己的名字。連鍋灶爺爺都說,“真好啊,愛情的力量”!千尋與小白的愛是一種“在困境中互相扶持、給予彼此鼓勵堅強活下去勇氣的朋友的感情,也代表了人類和大自然的關係——誰也離不開誰”。

都市繁華下的那一抹淨土——淺析宮崎駿動畫裡生命色的美感

宮崎駿動漫中的少男少女的戀情不是瞬間爆發的激情,是男女主人公共同直面困難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完成的情感鏈接,雙方的精神心智都共同得到成長。

四、結語

通過以上論述可以看出,我們人類的幾個根本性的主題——母愛、自身成長、愛情

,宮崎駿在他的作品裡都一一涉及。在這看不到未來的時代裡,對不知如何“開始”的孩子們,宮崎駿想傳遞給他們的是:“我們出生在一個偉大的時代”、“能夠生存下來真的太好了”。

都市繁華下的那一抹淨土——淺析宮崎駿動畫裡生命色的美感

宮崎駿的動漫作品如同詩詞表達的美感 ,具有濃郁的詩情畫意,他將東方繪畫的意蘊體現和西方油畫的直觀生動地結合在一起 ,使畫面的色彩關係諧統一。看宮崎駿的作品,我們會覺察到我們生命情感中最重要的部分,黃色溫暖的母愛,綠色強韌的生命和粉色美好的戀情,這些構成了我們每個人最絢爛的生命色彩。宮崎駿對色彩的運用是提高其動畫作品的一種有力手段,同時也是一種思想,更是一種文化,其動畫作品不僅帶給觀眾一種美的享受,從而引發觀眾的共鳴,同時也能夠引導觀眾對理想社會,人與自然以及生命的思考與反省,值得我們去學習的不僅是宮崎駿在創作中運用色彩的手段,還有他通過色彩所表達出的更深層次的人文思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