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個蘋果,醫生不找我”,如果每天只吃蘋果,會怎麼樣?

李博士和你談健康


問題有歧義,可以這樣理解:每天只吃蘋果?

或者這樣理解:除了正餐之外,零食只吃蘋果!

對於每天只吃蘋果,不吃其它食物,靠著“一天一個蘋果,醫生不找我”的原始“信仰”,估計找你的,是法醫。


不是嚇人!

“安利傳銷人才”林海峰,每天只喝8杯蔬菜汁,51歲“突然死亡”。

無論蘋果有什麼神奇的飲食價值,蘊含著多少神秘的化學物質,單靠這個果子,是“吃不好”的,也無法解決營養“均衡”、“全面”、“恰當”、“和諧”的問題。

我們來看看,蘋果究竟有什麼?

每百克蘋果,含有85.9克水分,熱量54千卡,約為米飯的一半。

正常成年人,每天需要1800-2200千卡熱量,這得吃上4公斤左右才成啊!



0.2克蛋白質——蛋白質是“生命之源”,這蘋果,算是救不了命!

0.2克脂肪——想長胖,也是不可能的!

13.5克碳水化合物,這個也是米飯的一半左右。

看出來了嗎?蘋果,就是“水”加上“碳水化合物”。

還有一點:不溶性纖維1.2克,礦物質“鉀”119毫克,胡蘿蔔素20微克,維生素E2.12毫克,其它,基本沒了。

至於一些健康功能的植物化合物,如類黃酮、蘋果酸、檸檬酸、果膠等,無非是抗氧化、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助消化、降低血壓等等。

可是,在沒有其它食物“幫襯”的前提下,蘋果這個“光桿司令”,別指望有任何“奇蹟”發生。

對了,蘋果血糖生成指數為36,血糖負荷為4.86,糖尿病人可少量食用。

只吃蘋果這條路,是徹底堵死了。

那麼,零食只吃蘋果,可以嗎?

如果一日三餐的營養比較均衡、合理,並且主人是“蘋果控”,不計後果的瘋狂熱愛,還是可行的。

蘋果,可生食、榨汁,做餡餅、水果沙拉、菜餚,花樣還是挺多的。

追求蘋果,追求健康,遠離不健康的資訊和商品,獨立思考,理性消費!


躍水營養


蘋果被譽為水果之王是名不虛傳的,有很多人都特別喜歡吃蘋果,而且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都應該要多吃蘋果,連醫生都建議人們平時要儘量,多吃水果,而水果當中營養俱全的,又屬蘋果。

一天吃一個蘋果其實沒什麼,而且對絕大多數人來說,確實有一定的好處,但如果妄想通過這種辦法,從此百病不生,不再得病,那麼確實是妄想,我只能說這句話有一定的廣告和誇張成分,蘋果可以吃,也建議多吃,但它依然只是一種水果,而非治病良藥。

吃蘋果具體對健康有哪些好處呢?

可以幫助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降壓調脂。蘋果的果膠進入人體後,能與膽汁酸結合,吸收多餘的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然後排出體外,降低血脂。蘋果含有充足的鉀元素,可與體內多餘的鈉結合,並排出體外,降低血壓。

有一定的癌症預防能力。蘋果中含有一種叫黃酮類的物質,它是一種高效抗氧化劑,它不但是最好的血管清理劑,而且是癌症的剋星。

改善我們的皮膚。蘋果富含大量礦物質和維生素,多吃蘋果可以改善皮膚乾燥症狀,防止皮膚老化,使皮膚更水潤。對過敏性皮炎也有改善作用。

促進胃腸的消化。蘋果中含有的溶解性的磷和鐵,易於消化吸收,可以增強食慾,促進人體生長和發育。

蘋果有“智慧果”、“記憶果”的美稱。人們早就發現,多吃蘋果有增進記憶、提高智能的效果。蘋果不僅含有豐富的糖、維生素和礦物質等大腦必需的營養素,而且更重要的是其含鋅量比其他水果高。

如果每天只吃蘋果會怎麼樣?

每天只吃蘋果,造成人體攝入的營養單一,會讓你營養不良,蘋果含有的營養物質遠遠不能滿足正常的營養需求,反而會降低基礎代謝率,還可能導致肌肉量下降、內分泌紊亂、代謝紊亂等問題,甚至會導致各器官衰竭,出現各種疾病。所以,我們平時飲食注意營養均衡,各種食物水果都吃一點,但不要過量,這才是對身體有益的。

注意:雖然吃蘋果有這麼多好處,但是潰瘍性結腸炎的病人、白細胞減少症的病人、前列腺肥大的病人忌生吃蘋果。

(我是羅民,三甲級醫院在職主任醫師,有著三十多年臨床一線工作經驗的“老”醫生,我的努力只為收穫大家的認同,如果我的回答可以幫助您,希望您能點贊、關注,如果有什麼問題,可以評論或私信我,我會盡力幫助大家!)

羅民教授


每天只吃蘋果,真的好嗎?

答案是“不好”;身體需要多種營養共同滿足,不同的營養素所產生的生理功能並不同,舉一個例子,支持蘋果就會缺乏蛋白質的攝入,而蛋白質是組成人體的基礎,無論是您的臟器還是髮膚,長期以往只會造成營養不良,甚至更嚴重問題的發生。

從心情角度來講,單純進食某一種食物也是一種折磨,我們更多想要的是“品鑑多種美味”。

所以,單純吃蘋果的後果是:

  1. 營養不良;

  2. 心情不好;

  3. 再也不想吃蘋果......

健康吃蘋果,應該遵循的原則:

  • 適量更靠譜:

對於水果而言,《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各位每日食用200—350克,當然這個量建議您用多種水果(3種以上)共同滿足。從實際生活考慮,中等大小(200—300克左右)的蘋果每日進食一個即可。

  • 吃蘋果的時間不必過分糾結:

對於健康人群來說,什麼時間吃都可以,隨您心情;

對於胃腸敏感人群,不建議空腹食用蘋果;

從健康角度考慮,推薦各位可以在餐後一小時左右食用蘋果,當成“加餐”食用更為靠譜。

如何挑選能買到一顆優質美味的蘋果?

  • 關注顏色和外部形態:

顏色均勻、紅黃相間、且有少量“麻點”的蘋果更加美味,外觀看起來更為細膩的蘋果質量越好;果實表面較暗且有青色條紋的蘋果成熟度不高。

  • 聞果香,識蘋果:

購買蘋果時可以聞聞氣味,如果有明顯的果香且不刺鼻,證明是優質美味的蘋果,如果味道寡淡則證明味道不佳或成熟度不高。

  • 切開之後關注蘋果狀態:

將蘋果切開關注果肉,如果果肉顏色偏淺黃色,中間籽粒部分均勻開裂,證明蘋果質量較好;果肉發青白且中間籽粒比較緊密的蘋果成熟度不佳。

蘋果,水果界的“C位主角”,營養頗豐,口感頗佳,推薦您常吃;“一天一蘋果,健康靠近你”。


王思露營養師


  “一天一個蘋果”是人們熟知的健康口號。的確,蘋果含有豐富的糖類、有機酸、纖維素、維生素、礦物質、多酚及黃酮類營養物質,被科學家稱為“全方位的健康水果”。那麼,到底是哪些保健作用讓它贏得了這樣的美名呢?  降低血脂:日本果樹研究所的人體試驗表明,每天吃兩個蘋果,3周後受試者血液中的甘油三酯水平降低了21%,而甘油三酯水平高正是血管硬化的罪魁禍首。蘋果的果膠進入人體後,能與膽汁酸結合,像海綿一樣吸收多餘的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然後排出體外。同時,蘋果分解的乙酸有利於這兩種物質的分解代謝。另外,蘋果中的維生素、果糖、鎂等也能降低它們的含量。  降血壓:過量的鈉是引起高血壓和中風的一個重要因素。蘋果含有充足的鉀,可與體內過剩的鈉結合並排出體外,從而降低血壓。同時,鉀離子能有效保護血管,並降低高血壓、中風的發生率。英國著名藥理學家蘇珊·奧爾裡奇博士發現,蘋果中所含的多酚及黃酮類物質能有效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預防癌症:日本弘前大學的研究證實,蘋果中的多酚能夠抑制癌細胞的增殖。而芬蘭的一項研究更令人振奮:蘋果中含有的黃酮類物質是一種高效抗氧化劑,它不但是最好的血管清理劑,而且是癌症的剋星。假如人們多吃蘋果,患肺癌的幾率能減少46%,得其他癌症的幾率也能減少20%。法國國家健康醫學研究所的最新研究還告訴我們,蘋果中的原花青素能預防結腸癌。  抗氧化作用:美國康奈爾大學的研究小組把老鼠的腦細胞浸到含有櫟精和維生素C的液體中,發現腦細胞的抗氧化能力明顯增強。同其他蔬菜水果相比,蘋果裡含有的櫟精是最好的,而紅蘋果又比黃蘋果和綠蘋果好。所以,對於老年痴呆症和帕金森綜合徵患者來說,蘋果是最好的食品。  強化骨骼:蘋果中含有能增強骨質的礦物元素硼與錳。美國的一項研究發現,硼可以大幅度增加血液中雌激素和其他化合物的濃度,這些物質能夠有效預防鈣質流失。醫學專家認為,停經婦女如果每天能夠攝取3克硼,那麼她們的鈣質流失率就可以減少46%,絕經期婦女多吃蘋果,有利於鈣的吸收和利用,防治骨質疏鬆。  維持酸鹼平衡:70%的疾病發生在酸性體質的人身上,而蘋果是鹼性食品,吃蘋果可以迅速中和體內過多的酸性物質(包括運動產生的酸及魚、肉、蛋等酸性食物在體內產生的酸性代謝產物),增強體力和抗病能力。  減肥:蘋果會增加飽腹感,飯前吃能減少進食量,達到減肥的目的


鵬九跑腿


“每天一蘋果,醫生遠離我”,這是大家都附在嘴邊的口訣了,蘋果是一種營養比較全面的水果,富含糖分、水分、多種礦物質和維生素,味道甘甜又四季可吃,真是大家眼中的寶貝。很多時候不少朋友會認為,蘋果甚至可以作為代餐食物,每頓如果沒吃,一個蘋果那麼營養就能滿足了,減肥中的朋友經常是如此,三餐一個蘋果,最多來一杯酸奶搭配,這樣他們認為既低脂又營養,且慢,蘋果真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麼厲害,它也只是一種普通的常見水果,如果每天只吃蘋果的話,那就不是“醫生不找我”了,我們可能真的要去找醫生幫忙了。

蘋果中的營養價值的確還不錯,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部分礦物質,維生素成分,相對很多水果來說雖然礦物質的含量不算是最突出的,但種類齊全,如果常吃蘋果的話,有助為我們補充更多種類的礦物質。但蘋果是一種植物性食物,雖然富含水溶性維生素,膳食纖維,部分礦物質,不過它們缺乏動物性食物所提供的脂肪、膽固醇、優質蛋白,血紅素鐵,脂溶性維生素,包括一些動物性食物更富含的礦物質,如鋅、鈣元素。如果長期只吃水果,則會缺乏這些成分的攝入,造成營養缺乏症狀,如缺乏血紅素鐵的供應,我們更容易造成缺鐵性貧血,雖然部分植物性食物中也富含鐵元素,但含量要低很多,而且它們屬於非血紅素鐵,吸收率比動物性食物中的血紅素鐵要低3~5倍。

最可怕是缺乏優質蛋白的補充,那情況可就眼嚴重了,蛋白質是我們身體中重要的能源,它不僅可供能,而且合成酶、激素、載體蛋白、淋巴細胞,多種器官,是身體不可缺的物質,蛋白質的缺乏會導致很多問題,例如免疫力的大幅下降、內環境紊亂、肌肉含量大幅下降、脫髮、生殖系統萎縮等等。

有很多女性朋友為了減肥,用蘋果(或其他水果)代替三餐,缺乏了優質脂肪、優質蛋白等成分的補充,最終造成了停經的情況,甚至不孕不育,一些朋友恢復動物性食物的攝入後生殖系統又恢復了健康,這才鬆了一口氣。

另外,蘋果(或其他水果)中的含糖量相對來說是偏高的,如果我們三餐都吃水果的話,糖分的攝入量必定偏多,這對血糖會有較大影響,特別對於高血糖患者來說更不能過多吃水果。

膳食指南推薦水果的攝入量每日在200~350g就足夠了,100g水果約一個拳頭大小的水果,也就是每天吃2個左右的蘋果就差不多了。很多愛吃水果的朋友每天幾斤幾斤水果來吃,這樣很容易造成糖分攝入過多引起肥胖,水果膳食纖維豐富,飽腹感也強,容易降低食慾,吃不下其他更豐富的食物,引起營養不均衡;還可能會引起高血糖症,一些孕期女性吃不了油膩食物,但就愛吃水果,每天按著水果吃,結果大部分都成了妊娠高血糖,這樣對胎兒的發育也會有影響。


只有營養師知道


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了那些瘋狂用蘋果來代餐的女孩子們,我周圍的同事就有人如此,我常勸她們說蘋果可能真沒有你們想象中那麼營養全能,對身體還會有威脅,好在還是有效,大家又紛紛恢復到了正常的飲食狀態。那麼,朋友們,你們是不是就是正在用蘋果代餐減肥的那一個?


蘋果對於我們來說太熟悉了,大家都愛吃蘋果,一是因為蘋果本身就美味甘甜,二是因為蘋果價格公道,又容易買到,一年四季基本上都有,三是蘋果宣傳到位,在大家心裡蘋果根深蒂固地營養豐富而且全面,有那麼一句俗語“一天一蘋果,醫生不找我”,吃蘋果固然是好的,每日水果的補充是膳食纖維也推薦的做法,不過一定要明確,“醫生不找我”的前提是三餐均衡飲食的基礎上再適當吃蘋果,並不是只吃蘋果我們就能更健康。



蘋果中的營養成分的確不錯,特別富含鉀元素,而鈉離子又較低,鉀元素是人體所需的重要元素之一,能調節例子濃度,穩定心率、肌肉收縮,還有助鈣質吸收,而且有助促進鈉離子排洩,對於高血壓人群來說是很合適的水果。蘋果中的鈣質、鎂、磷、鋅等元素含量不少,雖然不算水果中最突出的,但每種都不拖後腿,被稱為“營養最全面”的水果。但千萬要記住,蘋果中雖然含水溶性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水分、但蘋果缺乏動物性食物能提供的很多物質,如優質蛋白、膽固醇、脂肪,脂溶性維生素,還有部分動物性食物中能提供更多的礦物質,如鐵、鋅、鈣。如果只吃蘋果的話,這些成分都會損失。 一些朋友問,那我加個酸奶搭配,營養應該好多了吧?酸奶也只能補充一部分蛋白質、鈣質,糖分,還是缺乏更多蛋白質補充、脂肪補充和能量補充。如果真想用蘋果代餐,建議加上肉類,少量粗糧,如一個拳頭大小的薯類食物,肉類豐富一些,如魚蝦肉、紅瘦肉都行。


總之,每天只吃蘋果有很多弊端,如熱量達不到需求,但糖分攝入卻是過量的,對血糖影響較大,尤其是糖友。蛋白質達不到需求、脂肪、膽固醇也達不到需求,脂溶性維生素極度缺乏,長期如此會有很多危險的症狀出現,例如缺鐵性貧血、頭暈、乏力、肌肉、生殖系統萎縮、免疫力下降、脫髮等等。總之,每天吃蘋果肯定不行,別忘了膳食寶塔上豐富的食物搭配,穀物、粗糧、薯類、魚蝦、紅瘦肉、堅果、大豆、油脂類,果蔬類,看看,如果只吃蘋果,除了滿足了果蔬的需求,咱們可是拋棄了太多人體需求的食物了。


王旭峰營養師


『一天一蘋果,醫生遠離我』這句諺語,已經深入人心。

蘋果能成為人民心中最特殊的水果,這句有趣還押韻的諺語,可謂功不可沒。

大多數人可能以為『一天一蘋果』這句話源於中國本土,但它其實是舶來品(老外發明的)。

最早記錄是19世紀30年代彭布羅克郡的威爾士詩歌睡前一蘋果,醫生沒麵包(麵包就相當於錢);

到1913年,伊麗莎白賴特將它變成了另一個版本:睡前一蘋果,醫生求你賞麵包,貌似是意識到醫生聽後可能會流下辛酸的流淚,所以它終於演變成最後這個巔峰的版本:一天一蘋果,醫生遠離我(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

在近200年來,這個諺語的變體家喻戶曉,如果不是真的,它不太可能一直廣為流傳,對吧?

那麼蘋果到底有沒有這個神奇的效果呢?科學家也做了一個有趣的研究,研究結果很打臉,赤裸裸的數據告訴科學家,認真你就輸了。

愚人節研究:蘋果和醫生的關係

2015年,《美國醫學會內科雜誌》(JAMA Internal Medicine)上發表了一篇愚人節特別研究報告:吃蘋果和去醫院之間的關係。(題目很長:“Association Between Apple Consumption and Physician Visits: Appealing the Conventional Wisdom That 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

但它並不是大家以為的搞笑節目,這篇研究報告走的是“嚴肅搞笑路線”。

論文所用的數據完全真實,而且研究方法也和其他研究一樣嚴肅,只是研究目的有所不同,是為了探究這句諺語的真假。

研究數據包括了2007-2008和2009-2010年國家健康和營養調查中的,全國8400名男性和女性受試者。

其中753人(佔總數的9%)每天吃一個蘋果,這9%是否真的看醫生次數較少?

科學家們還不能確定,但是,有一點可以確定:這9%的受教育程度更高,吸菸的比例更低。

在初步分析中,醫生髮現,每天吃蘋果的人,39%一年內沒有去看過醫生,在不經常吃蘋果的受試者中,這一比例只有33.9%。↓

這個數據看起來,吃蘋果還是有點優勢,但是,科學家調整了社會人口和健康相關特徵後,它們之間的關係,就沒有那麼明顯了。

After adjusting for sociodemographic and health-related characteristics, however, the association was no longer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也就是說,雖然一日一蘋果的諺語廣為流傳,吃蘋果和看醫生,這兩件事沒有太大的關係,一天吃一個蘋果,並不會讓你遠離醫生。

CONCLUSIONS AND RELEVANCE:Evidence does not support that 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

數據分析還發現,每天食用蘋果者服用處方藥的頻率似乎要低一些,但這可能並不代表蘋果可以幫助“趕走藥劑師”,更有可能是因為常吃蘋果的人,更在意自己的健康,因此吃藥更謹慎。

那如果蘋果沒有治病的療效,“一天一蘋果,醫生遠離我”,這句話是怎麼來的呢?

蘋果走向神壇的真正原因

香蕉富含鉀,對心臟有益還能防止肌肉痙攣,黑莓富含纖維,能促進腸胃蠕動還能增加飽腹感,再說說草莓,維生素C和纖維含量也是遙遙領先,藍莓還能預防和對抗尿路感染…

有關水果的各種說法,比比皆是,幾乎每一個水果,都有一套改善健康的說辭。

蘋果應該是最牛的,說法也是最多的,因為他本身就有特殊性,到底有多特殊,竟被編入了民間諺語?

答案可能是:產量太大了!

“一天一蘋果”這句諺語出現的時候,正值蘋果產量旺季,實際上,相比於其他水果,蘋果更容易種植,植株生長速度快,一般2-3年即可結果(舉個例子體會一下:牛油果需要10年長成,小小的結果還需要半年…)。

蘋果樹的壽命可達50年,產量也很大,一棵蘋果樹產量就達3、4百斤(現在依然如此)。

而且,相比於其他水果,蘋果還有一個好處:一旦收穫,通過打蠟技術或溫控,它們可以儲存將近一年,這也是為什麼蘋果一年四季都有賣。

最近的研究表明,與許多水果和蔬菜不同,蘋果的營養價值在收穫後200天內保持相對穩定

。②

“產量大,好儲存,那不如就儲存在消費者家裡,總比長在果樹上強。”

這不是我想到的,是強大的特殊利益集團(包括美國蘋果協會(apple Association))想到的,他們發動專業媒體的力量,大肆宣傳蘋果對健康的好處,以增加蘋果的銷量。

就這樣,“一天一蘋果,醫生遠離我”,成了最給力的一句宣傳語。

自此,蘋果成為全世界最暢銷的水果,別的水果是稱斤賣,而蘋果是稱箱,平安夜送水果只認蘋果,其他的橙子、橘子、柚子都不行。

總之,蘋果的走紅,離不開水果協會的推動,它無疑是一個成功的營銷案例。

作為一個水果,往往帶著很多標籤,礦物質,維生素豐富,膳食纖維含量高,飽腹感強,好像除了表面上含有一點農殘,蘋果沒有一點瑕疵了。

實際上,蘋果吃多了,可能真的不健康。

蘋果的健康隱患

褪去那層浮華的外衣,蘋果其實也就只是一種普通的水果,和其他的普通水果一樣,有好處也有缺點。

先說一下缺點,首先,它和香蕉,西瓜,橙子,葡萄這些水果一樣,果糖含量都太高了,果糖是一種非常不健康的成分。

它和酒精一樣,大部分在肝臟代謝,如果進食過多,就會導致傷肝、致胖,增加炎症風險,還可能引發痛風

→ 蘋果中的果糖,增加甘油三酯,提高

心臟病風險

如果你本身就有胰島素抵抗或者肥胖,酒足飯飽之後,平白無故每天增加一個甜甜的大蘋果,帶來的健康隱患,可能遠高於健康益處。

2011年,一項研究發現,在一小群超重男性的日常飲食中加入一個“美味可口”的蘋果,導致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這一結果的出現,是由於“蘋果含糖量高、抗氧化的多酚含量低”,也就是說,正常能吃飽的日常飲食中,再加一個蘋果,帶來的害處,可能蓋過了它帶來的益處。

那麼蘋果的果糖含量到底有多高呢?

舉個例子,100g的蘋果(半個蘋果)含有9.3g左右,而100g草莓只有3g,而且大多數人一次也不會只吃一半的蘋果!

實際上,蘋果的果糖含量幾乎是水果中最高的

不就是糖多一點,甜一點嗎?”如果你這麼想,那就是大錯特錯了。

果糖不是白蓮花,它是真真正正的毒藥,最顯著的一點是,它是在肝臟裡代謝的,不會被儲存為糖原,而是直接轉變為脂肪,而且還是內臟脂肪,所以它才會和那麼多慢性疾病有關。

但是老實說,有纖維作為緩衝劑,能降低糖的吸收率,水果裡的果糖還不至於太糟,最糟的是沒有纖維沒有營養的空果糖——果葡糖漿,這個話題我們下次再說。

但是,我真的希望你清楚,果糖是真的有害!蘋果沒必要多吃!

→蘋果傷害腸道

除此之外,蘋果也屬於高FODMAP食物,對於有些人來說,真的不建議吃蘋果。

說白了,很多人果糖吸收不良,可能引起胃腸道症狀,比如腹脹,以及頻繁腹瀉或便秘等狀況。相關閱讀→腹脹,屁多,拉肚子或便秘,少吃這些東西吧..…

(改良後的水果越來越甜,我們的基因接受不了,難怪身體吃不消!)

這在古代醫學裡也有記錄,陶弘景在《名醫別錄》裡是這麼記載的:柰(古代人稱蘋果為柰),多食令人臚脹,病患尤甚。

翻譯成白話就是:蘋果吃太多,會讓人肚子發脹,尤其是病患,更不應吃蘋果。

現代人看望病人總是提著一兜兜的紅蘋果,如此看來,可能會徒增患者的腸胃不適

那麼小孩能吃蘋果嗎?明朝的《滇南本草》裡記載:小而不可多事,多食發疳積。

這是說:小孩也不能多吃蘋果,多吃就會

積食,因此,不管是病患,還是小孩都不應該多吃蘋果。

蘋果到底有什麼營養?

當然,蘋果也不是一無是處,還是有一定的營養價值的,不過,也只是平平而已

維生素C含量比不過草莓和獼猴桃,多酚比不上黑醋栗和野櫻莓,纖維素比不上番石榴和牛油果,鉀比不上香蕉和榴蓮,鐵比不上火龍果和百香果,優質脂肪比不上牛油果和椰子,胡蘿蔔素比不上刺梨和芒果…

可能蘋果的最突出的優點就是:熱量低,富含膳食纖維,飽腹感強

蘋果的升糖指數在31~40,屬於低升糖水果,熱量是52大卡左右,雖然不是最低,但也是排在水果中的前五名左右。

蘋果有一個特點,不太可能把熱量吃超,又由於富含膳食纖維和水分,一個蘋果約5g左右纖維,85%左右的水分。

所以,吃蘋果很容易讓我們感到飽,不容易暴食,因為無法吃下太

但是,蘋果汁就另當別論了,蘋果之所以健康,原因之一是它富含大量的纖維,飽腹感強,不容易吃多。

但這些榨汁後,營養價值減半,還很容易吃多,一杯果汁可能需要4-5個蘋果才能炸出來,你覺得果汁最像什麼呢?

沒錯,果汁就是糖水。

所以,吃蘋果,要比喝蘋果汁好

那麼,吃蘋果能不能減肥呢?

吃蘋果本身不會讓你瘦,但是,如果你拿蘋果來代餐,可能會變瘦,比如說,晚餐不吃,就吃一個蘋果。

道理很簡單,就是簡單餓瘦的。

如果你不改變飲食結構,只是飯後加一個蘋果,你可能會妥妥的變胖哦。

所以,如果你想吃蘋果減肥的話,不如把蘋果作為代餐,飯前吃一個,其他少吃,或者不吃。

總之,吃蘋果減肥的前提是:你要減少加工食品和主食的攝入量。

看我文章的讀者,應該有不少使用過這種風靡一時的蘋果減肥法,很多朋友問過我:“蘋果減肥法怎麼樣呢,能不能使用呢?”

單吃蘋果,應該能瘦,但是,長時間只吃蘋果,可能導致掉頭髮,月經不調,營養不良,還會增加暴食的風險。

所以,你還可能胖回來,因為你沒有真正改變自己的飲食結構,沒有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

偶爾斷食,少吃可以,長時間這麼吃,真的划不來哦,總之,不以健康為前提的減肥方法,都不是好方法。

關鍵的瘦龍說

一天一蘋果,醫生遠離我,就研究發現而言,這句話是沒有任何依據的。

蘋果並沒有我們想的那麼神奇,只是一種很普通的水果,有一定的益處,但是,也不適合很多人吃,因為果糖含量不低。

除了蘋果,還有很多食物都被冠以這樣或那樣的稱號或標籤,比如:紅棗(一天三顆棗,青春永不老),牛奶(一天一斤奶,強壯中國人),桂圓(心虛氣不足,桂圓米粥煮),胡蘿蔔(吃了胡蘿蔔,百病化烏有),粗糧(精糧合口味,粗糧潤腸胃)…

我們知道,背後操縱者的目的都是一樣的:對食物給與正面的肯定,從而提高糧農產品的銷量。

這樣確實能解決農民伯伯的當務之急,而且,吃多了,還能為醫生增加收入,提高GDP,感覺在吃蘋果這件事上,所有人都贏了,除了吃蘋果的人,不僅僅浪費了金錢,還可能失去健康。

最可怕的是,很多人覺得飯後一個蘋果,是一種很健康的行為。

我們每天都面對很多健康建議,一定要學會反問,別人說的“健康”,就真的健康嗎?專家說的,某某食物“很健康”,真的適合你嗎?

舉個例子,別人喝牛奶沒事,但是你有乳糖不耐,一喝牛奶就拉肚子,甭管多少人鼓吹牛奶的好處,你都不應該喝;別人說要多肉補充蛋白質,如果你腎功能受損,那也要少吃。

所以,不要聽外人說“多健康”,自己去感覺,真正對自己有益的飲食方式,

會快速給你積極的回饋。

最後,這個人人誇耀的蘋果,不是什麼什麼奇珍異果,如果你能做到把它當代餐,不吃其他零食和主食,那麼它適合有減肥需求的你,如果做不到,那它就不適合減肥,偶爾嚐鮮就可以了。

如果你果糖不耐受,胰島素抵抗,血糖高、超重肥胖,內臟脂肪偏高,糖尿病,痛風,你就不應該多吃。

如果你既不減肥,也沒有其他慢性病,那麼蘋果仍是一種又便利又便宜的零食,紅撲撲、脆生生,一天一個蘋果,應該不是什麼大問題。


瘦龍健康


每天只吃蘋果,我想十年後你要麼變成牛頓,要麼成為喬布斯,加油^0^~十年後見!


白鹿王者


什麼都有個度,適當吃可以,過多不行,水果過量吃,會有酸中毒,酸中毒一但溶入血液,是很難醫治的,望注意。


朝朝暮暮68270


這是個廣告語,想吃就吃沒必要刻意吃。什麼事都有兩面性,過量總是不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