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我們是否應該重新審視我們的體育教育

疫情過後,我們是否應該重新審視我們的體育教育

一場病毒給高速前進的中國踩下了急剎車,也同時給我們每個人敲響了警鐘,它讓我們深刻意識到健康的重要性,疫情過後我們應該重新審視我們的體育教育,讓我們的下一代重視體育,熱愛運動。

疫情過後,我們是否應該重新審視我們的體育教育

上學時我像那時候的大部分孩子一樣喜歡運動,瘋狂的喜歡籃球,最喜歡的課當然也是體育課,課餘時間幾乎都用來打球了,那個年代條件有限籃球場都是在土地用石灰灑上邊線,但依然擋不住我們揮汗如雨,每個人都好像有使不完的力量,整體的身體素質都還不錯,2003年的非典期間高中根本沒有放假但也並沒有出現感染,平時的感冒發燒也更少。

疫情過後,我們是否應該重新審視我們的體育教育

最近幾年發現了一種怪現象,學生們喜歡體育課但卻不喜歡上體育課。喜歡體育課因為可以出來玩玩不用寫作業了。而不喜歡上體育課則是因為上體育課就意味著要做運動。現在的孩子普遍不喜歡運動,每次早操總會有同學找各種理由拒絕跑步,有些理由甚至讓人啼笑皆非,兩圈下來就已經氣喘吁吁了,身體素質之差可想而知。年前因為天氣乾燥氣溫偏高,一場流感幾乎擊垮了班級一大半同學,很多時候我一直在想為什麼會這樣呢?思來想去我認為主要有下面幾點原因:

首先從學校角度上說現在強調最多的就是安全“安全不保,何談教育”應該是學校強調最多的一句話了,那如何才能保證學生在校安全呢?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禁止一切不安全的活動,打籃球容易受傷禁止,奔跑有安全隱患,禁止……可能剩下的就只有課間操了吧。

疫情過後,我們是否應該重新審視我們的體育教育

其次從老師的角度分析,既然上級要安全那就只能做安全的運動了,所以你很少見到籃球場上揮汗如雨的孩子,你也幾乎見不到在足球場上狂奔的學生,但你卻經常聽到其他科目老師進班說“同學們你們體育老師病了這節課考試”。但老師有時候也很無奈,因為保證了孩子的安全自己才會安全,現在的孩子多是獨生子女,家長視若珍寶,稍有一點磕碰輕則找學校興師問罪,重則各種投訴。現在學校和家長最怕的就是這樣的事了吧。想想當年我們上學時有了磕碰家長還要給老師道歉,因為給老師添麻煩了,真是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

最後一點原因在於孩子本身,不得不承認現在的孩子比我們上學的時候更累,作業多課外輔導多,導致很多孩子壓根沒時間做運動。另外只能手機的興起佔據了孩子大部分的課外時間,現在你走在校園裡你會發現上至大學生下至小學生討論的最多的就是遊戲裝備的購買和皮膚的更換,假期就更不用說了,哪裡還有運動的時間呢!

當然運動並不能對付這次的病毒,但我相信每個人都應該承認良好的身體是我們做任何事情的前提條件,十幾年前教育部曾強力推行過“陽光大課間”活動,保證每一個在在校生每天至少一個小時的運動量,那時候也曾抱怨過,但現在看來真的是用心良苦。

疫情過後真的需要我們反思一下我們之前的體育教育了,是時候讓溫室的花朵接受風雨的洗禮了。

疫情無情人有情,希望大家做好防護,有效應對!也向奮鬥在一線的工作人員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