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朱棣不造反,朱允炆的王朝能撐多少年?

艾源堂養生科技


朱元璋到了還是把皇位的繼承人選定了朱允炆,不知道是朱允炆的幸運還是他的不幸,在朱元璋駕崩後繼位三年後,被自己的皇叔朱棣趕下龍椅,而朱允炆死於宮廷大火,還是外逃做了和尚,到目前都是頗具話題性的問題,那麼如果朱棣不造反,朱允炆的王朝還能撐多久?答案是不出三年,原因如下。

首先,削藩後遺症。

既然已經設定朱棣不會造反,那麼也就意味著朱允炆的削藩之策勝利進行下去,那會面臨什麼情況?就是朝廷養著一眾只會享受的王爺,大權盡在皇帝朱允炆手裡,來看看朱允炆的領導班底,方孝儒,齊泰,黃子澄,《明史》:齊、黃、方、練之儔,抱謀國之忠,而乏制勝之策。然其忠憤激發,視刀鋸鼎鑊甘之若飴,百世而下,凜凜猶有生氣。是豈洩然不恤國事而以一死自謝者所可同日道哉!由是觀之,固未可以成敗之常見論也。簡單就是說他們的忠誠度是沒話說的,可是他們的籌謀能力卻是要差一些,如果真的削藩了,大明的軍隊靠誰?靠李景隆?還是靠遠在雲南的沐王爺沐英?

其次,北元殘餘。

大明王朝建立不等於元朝就徹底滅亡了,只是他們的國家不存在,不代表元朝的子民也隨朝廷一起消亡,朱元璋採用尺進寸取,專事經營沿邊地區的方針,向遼東和青海方向延伸,得地後隨即設衛,避免孤軍深入漠北,北元諸王將士相繼歸附,但是畢竟是草原上的蠻族,不同於漢人,他們是被強勢的朱元璋打怕的,攝於權威而屈服,而朱允炆的仁義治國,在國內尚不得皇室認可,還能指望外邦異族甘心臣服?

最後,自身的治理能力。

朱允炆是朱標的兒子,同樣有著仁義的一面,但是他不是他老爹朱標,武功上面,朱元璋為朱標選擇了最厲害的武將徐達當他的老師,而文化教育上,朱元璋給他選擇的是第一鴻儒宋濂,而朱允炆呢,他的老師是方孝孺,在朱棣起兵造反快達到金陵城時,竟然要求朱允炆務必要留在南京,等待各地援兵,實在不行就以身殉國,有這樣愚蠢老師,朱允炆能不敗?不僅如此,朱允炆對於治理國家手段上,經驗上都顯得明顯不足,最典型的就是聽從了所謂忠臣的諫言,而採取了削藩之策,最後導致內亂髮生,自己也落得跌落皇帝寶座,不知所蹤的結局,所以說,即使朱棣不造反,朱允炆的王朝也註定不會長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