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為花150萬在瑞典買了一座島,如今100多年過去,它怎麼樣了

康有為花150萬在瑞典買了一座島,如今100多年過去,它怎麼樣了

從古至今,文人都比較喜歡給自己的居處、書齋起個特別的名字,比如梁啟超就有一個“飲冰室”,“飲冰”這個詞出自《莊子》,梁啟超的意思是自己面對國家內憂外患的情況,內心感到焦熱不已,只有“飲冰”才能紓解。而梁啟超的師父康有為,也曾經有一個特別的居處。

康有為花150萬在瑞典買了一座島,如今100多年過去,它怎麼樣了


康有為的這個居處叫做“北海草堂”,“草堂”是文人對自己的書齋樓堂的一個謙稱。不過康有為的草堂與紀曉嵐的閱微草堂、“詩聖”杜甫的草堂不太一樣,他的草堂位於瑞典的一座島上,並沒在國內,100多年前,康有為花錢買下了這座島,當成自己的休養之所。

好端端的,康有為為什麼要買座島呢?他買島的錢又從何而來?原來,1898年維新變法失敗之後,康有為就長期在海外流亡。這段時間裡,他聲稱自己有光緒皇帝的“衣帶詔”,在海外華人中積極宣傳“保皇”思想,組建“保皇會”,募到了很多財物。

康有為花150萬在瑞典買了一座島,如今100多年過去,它怎麼樣了


而且,康有為用這些錢買了不少房產,可能是受早期求學時“經世致用”書籍與西方思想的影響,他總能敏銳地發現商機,比如1906年他去墨西哥時,就把當時墨西哥正在修建的有軌電車附近房產買了一半,這些來自保皇會的錢就是他的投資基礎,後來,康有為果然獲利。

既然有一定的生活資本,康有為想找個舒適安靜、風光優美的地方生活、度假,也就不難理解了。他輾轉海外時去了墨西哥、瑞典、埃及、日本、加拿大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而在墨西哥買房產的前兩年,他來到北歐的瑞典,立刻被獨特的異國風情吸引了。

康有為花150萬在瑞典買了一座島,如今100多年過去,它怎麼樣了


當時去北歐的華人還非常非常少,康有為欣賞了當地風光後,認為這裡是個居住養身的好地方——“瑞典百千萬億島,樓臺無數月明中”,便花2.8萬克朗買下了斯德哥爾摩東南面海濱小鎮鹽湖浴場地區的一座小島,還花近1萬克朗在島上修起了一座中式園林。

康有為花150萬在瑞典買了一座島,如今100多年過去,它怎麼樣了


這座中式園林就是康有為的“北海草堂”。換算一下幣值,再估量一下當時的物價,康有為買小島的錢、修園林樓堂的錢、以及住在那裡的日常開銷零零總總加起來,大約相當於現在的150萬元人民幣,可謂出手闊綽。他在這裡住了兩三年,1907年才依依不捨地離開了。

康有為花150萬在瑞典買了一座島,如今100多年過去,它怎麼樣了


轉眼100多年過去了,“康有為島”怎麼樣了呢?當初的“北海草堂”早就沒了昔日那嚴整精緻的模樣,風吹雨打後,它蹤影難尋;這座島也被瑞典收回了,再也不是康有為的私人財產,現在的它只是一個普通的景點,只不過當地不少康姓華人仍然習慣將這座島稱為“康有為島”,空閒時常常去轉一轉,表示不忘康姓先人的作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