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到參加工作,第一個明白的道理是什麼?

new2js


第一個明白的道理是錯誤不再容易被原諒。在學校的時候,不管做錯了什麼,總是會得到原諒的。但是,在工作中,一些錯誤就可能不再被原諒了。比如,因為錯誤導致了公司重大的經濟損失,等到的可能就只有開除了。


其次是情緒變得不再重要。在學校的時候,如果自己有情緒,不想去上課,那就曠課。但是,在工作中,不管你心情好,還是心情差,工作時間,你都得待在工位上,遲到就意味著扣錢。
然後就是主動變得很重要。在學校的時候,大多數人都是跟著計劃安排被動的學習,但是,在工作中,如果不主動幹活,領導就會覺得你懶,長此以往,你就變得可有可無了。
最後情商變得很重要。同樣的話語,不同情商的人說出來效果是不一樣的,在工作中,有的時候看中的不是你說了什麼,而是你怎麼說,因此,提高情商將變得刻不容緩。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932,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457c1a401caa4caa991795c791146355\

雯雯的新奇部落


參加工作明白的第一個道理:機會是給有準備和不輕言放棄的人留的。

08年剛參加工作,100多人的私人企業,三四線城市,公司第一次招聘大學生,一共招了八個人,四個電氣自動化專業,我其中一個,剩下還有三個計算機專業,一個物理專業,剛開始基本就是熟悉各個崗位,也沒有什麼出彩的機會。

大概三個月的時候,總經理助理辦公室的唯一一臺電腦藍屏了,先是通知幾個計算機專業的去解決,結果給出的結論是硬盤壞了,需要換硬盤,但是裡面有整個公司的資料,又沒有備份,總經理(其實就是老闆)急得跳腳,問能不能把資料考出來,得到的答案也是不行,然後總經理讓辦公室主任通知其他幾個大學生也去看下,同樣是判的死刑。下午又聯繫了一個電腦城的維修工過來檢查,也是要換硬盤,如果恢復數據需要寄到北京,找專業的數據恢復公司,費用至少上萬。

我因為當天外派任務,快下班才回到公司,我去看的時候,總經理和辦公室主任已經不報希望了,我因為讀大學的時候對電腦硬件和軟件有所瞭解,對於藍屏就判死刑有點不服氣,就申請把電腦搬回宿舍,晚上研究一下,兩位領導抱著死馬當做活馬醫的心態同意了。

晚上我在宿舍各種嘗試,全部硬件拆開檢查,最後判斷確實是硬盤出了問題,我只有筆記本,沒有臺式機,半夜又去找同事借來臺式機,掛上損壞的硬盤,一點反應都沒有,再到電腦愛好者論壇上搜索類似的問題,經過幾十次的嘗試,最後判斷是硬盤分區文件損壞了,找到一個數據恢復軟件,嘗試恢復硬盤上的數據,不知不覺一晚上過去了,沒想到快天亮的時候成功了。

上班的時候,拿著恢復的硬盤去辦公室,給辦公室主任彙報的時候,他一臉的不信,看到正常開機的時候,笑開了花。總經理剛開始也不信,看到後一直問怎麼做到的,我把一晚上怎麼嘗試的經過跟他一講,他立馬給我車間主任打電話提出表揚。

雖然這次沒有給予物質獎勵,但是我明顯感覺到後面的升職加薪都得到了總經理的特別關照,應該跟這件事給他留下的良好印象有關,直到我做了副總以後,還跟他經常聊起這件事。

電腦的一個小問題,計算機專業的同事都放棄了,我這個門外漢通過努力給解決了,得到了一次意外的出彩機會,為後來的發展打下了一個好的開端,同時讓我明白了機會是給有準備和不輕言放棄的人留的。



上善若㵘


第一個明白的道理是:情緒是工作中最不需要的東西。

剛畢業第一份工作是在全球五百強的外企,當時是快遞業剛剛開始發展,這家外企也看準了國內市場的爆發潛力,收購了國內的一家快遞公司,開始了在國內的快遞佈局。另外當時公司也進行了管理體制的創新,在國內設立了財務中心,人力資源管理中心和客服中心。各種變革的來臨導致我們這一批校招生入職後非常忙碌。經常晚上加班到九十點,甚至可能是通宵的加班。

我們第一批進公司的人最開始是非常驕傲能夠進入這家外企的,因為當時進入的時候經歷了一輪筆試,四輪面試才終於殺出重圍。而進入公司之後每天要做的都是一些非常瑣碎的數據錄入,再加上高強度的工作。在經過一段時間之後,部門內部充滿了不滿和抱怨的情緒。

不滿的情緒瀰漫在公司,每天上班的感覺就是想辭職,公司裡陸陸續續也有人開始辭職。在某一天我也無法忍受也辭了職,而且是裸辭,因為情緒已經快將我吞沒。

這次裸辭的代價也是慘重,後來好幾年一直在動盪不安中渡過。現在回頭看之前的有些同事,能夠不被情緒左右,理性做出選擇的人往往人生會走的更順暢一些。

另外你的抱怨和不滿除了讓領導,公司對你有看法之外並不會改變什麼,在職場,大家都是理性人,要麼忍耐繼續做下去,要麼離開,不要在工作場合抱怨,不要跟同事交流太多對公司的不滿。

情緒也許端起讓你宣洩了不滿,但是長期來說沒必要,自己的人生應該去掌握情緒,而不應該被情緒掌握。

與大家共勉。



橙言橙語


我們生活在一個人情社會,這是毋庸置疑的。我畢業參加工作第一個明白的道理就是人情世故。參加工作才兩個多月,班組裡的工會小組長把我叫到一個沒人的地方對我說:“唉,小兄弟,咱們班X師傅的兒子月底結婚,我替他張羅張羅,你隨禮不?”那一瞬間我感覺自己長大了,在家裡,街坊四鄰有個紅白喜事都是父母去參與,我最多跟著去人家吃一頓農村的“大棚飯”,也叫“流水席”。現在我到了這裡,意味著我代表一個成熟的獨立個體生活在集體中,必須要跟著大家一起適應群體生活了。那一刻的感覺讓我至今記憶猶新,今天分享給大家不知道是否有和我同感的呢。


FG享受生活


說起從畢業到工作,最讓我感觸的一個道理就是,我徹徹底底的成為了一個社會人了,以前還上大學時候就開始外出創業,很多朋友聽到還是學生身份都會誇起口談,學生就當老闆,很了不起,年輕有為!相應的也得到了很多方面的關照!真正畢業後,不在有校園生活的牽盼!不在有考試的顧慮,也不再有催交作業的掛念了!在校園時候,不管我在外面如何工作,我畢竟還是個學生身份,老師和同學都還在,還能時時刻刻見著面!當真正出來以後,一切一切都只能存放在我的記憶中了,祝願我們的人生一切安好!



後期仙生


說到參加工作第一個明白的道理我覺得是,強大自己,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剛進公司。別人看你是一個小職員,不說愛答不理,也相差不多。哪個時間段什麼都不懂,還害怕幹錯了。領導說你。就只有低三下四的去問同事。那種感覺現在回想起來也是一段難忘的。隨後我就下定決心一定要豐富自己。



凡九思


記得剛到第一家單位半年,在公司裡很幫助我,跟我關係不錯的姐姐就離職了,當時特別難受。後來和學校的學姐聊到這個問題,她告訴我,在任何公司裡,你的第一身份永遠是員工,其次才是朋友,不要讓學校裡的惺惺相惜影響你在職場裡的判斷。職場裡最重要的,就是不斷提升自己,最大限度發揮自己在公司中的價值為企業創效,為自己的經歷能力加分。職場中的友誼,是你工作的額外福利,應該珍惜,但是不要被它牽著走。


十林丘山十


第一個讓我明白的:有錢不是萬能的,但沒錢是萬萬不能的,曾經的我一個月花了45塊錢(只吃飯),連續吃了三個月。第二就是讓你去慢慢去了解生活,你不可能明白她,但還是要跟隨她!生活的苦辣酸甜不必讓別人知道,自己記得就好,祝你工作順利



小飛水鏡


每個人從畢業到工作,都會經歷迷茫期,而第一份工作又會深刻影響後面的職業發展,所謂萬事開頭難。頭看好了,後面不會差的。職場道理我分3點說:

一、畢業了,生活要靠自己了

寒窗十幾年,都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主要任務就是讀書,其他的都可以不聞不問。而畢業了,收入來源就要靠自己去搞定。如果畢業了,經濟還不獨立,說明你還沒明白自立自強的真正含義。很多人感到迷茫,最基本的是經濟還靠家裡,沒有成就感,再加上眼高手低,容易的事情不想做,難的事情又做不好,對未來不知道何去何從。經濟獨立,哪怕苦一點,吃苦的日子就是成長的過程。

二、勤奮,還要繼續堅持下去

我們聽過很多雞湯,說考上好大學未來就不愁了,言外之意可以輕輕鬆鬆過好人生。但真正的職場精英,其實就是大學期間拼命讀書學習的那幫人,工作了依然保持這股勁頭。幾年的紮根歲月,對自己專業領域的深度研究,就會在某個時機一鳴驚人。我們需要雞湯來激勵人心,但還需要夜以繼日的奮鬥和堅持不懈的努力,這才能讓自己在社會上立足。比你優秀的人肯定比你還勤奮,這是毋庸置疑的現象。

三、圈子,決定你的職業發展

有句名言,你的工資就等於你身邊關係最好3個人工資的平均數。如果你想掙得更多收入,就需要擠進收入更高的人群,哪怕剛開始是認知擠進去。優秀的人才相互吸引,只要有一顆向上的心,你遲早也會成為其中的一份子。工作之後,圈子都在不斷變化,從剛開始的讀書圈,到運動圈、拼團圈,到育兒圈、教育圈,到合夥創業圈,再到高端聚會圈,每一個圈子都代表著你的成長。如果你和現在圈子有點格格不入,試著跳到另外一個圈子吧。

職場的感悟有很多,真正指引前行的就那麼幾點,抓準了,會不一樣的。祝你開好頭。



濤哥HRD


沒有永恆的朋友,也沒有永恆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

剛剛參加工作的時候,一個營銷部門,分為南北兩個大區,兩個大區的領導經常吵架,甚至人身攻擊的那種,但也經常一起喝酒。我一開始很詫異,再平常人眼裡,都吵到問候家人的那種狀態了,無論是生活中和工作中都很難成為朋友了,可是竟然還能一起嘻嘻哈哈的喝酒。

從那一刻,我明白,只有利益才是兩者之間的牽絆。

因為利益,兩個人和公司爭人力資源和物資資源,稍微天平偏向誰,那準會吵架。因為利益,他們合起夥來算計公司的業績和任務指標,為了某一時刻的提成收入,可以互相竄貨讓某一人得利後,然後私底下兩人平分。所以,利益才是讓同事既是朋友又是敵人的狀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