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愛學習?看這位家長的案例:“我只是聊聊養狗而已”


孩子不愛學習?看這位家長的案例:“我只是聊聊養狗而已”


三個月前,我委託補習機構的朋友做了一個實驗:

讓他選三個同年級、同水平的三個數學小班,作為實驗對象。

第一個班,上課前,讓他們回憶一件高興的事;

第二個班,則讓他們回憶一件難過的事;


第三個班作為參照,和平常上課一樣。


結果,平時正確率差不多的三個班,出現了明顯的變化:第一個班比第二個班高出7.6%,第三個班比第二個班高出4.1%。




之所以要做這個實驗,是因為在我們的“家長提升班”上,有十幾個學員都問過相同的問題:“我們家的孩子,不愛學習怎麼辦?”


我把這個實驗結果告訴他們:孩子們學習時的情緒,影響著他們的學習效果和效率。


我還給這十幾個學員佈置了一個作業,對孩子做個調研:“說出三個在學習方面,印象最深的記憶。”


“我感到非常震驚:沒想到孩子在學習方面,留下的全是不好的記憶,之前也沒想過要和孩子聊聊這類話題。”


孩子不愛學習?看這位家長的案例:“我只是聊聊養狗而已”


這位家長的反饋,非常有代表性。這十幾家的孩子,列出的記憶,都是因成績不好而被家長批評。無一例外!


難怪有研究表明:人的情緒與學習效率有極其密切的關係。心情愉快時,思維活躍,大腦產生的活性物質使神經網絡易於接通,學習效率就高;情緒鬱悶時,大腦活性被抑制,智力和非智力因素處於消極狀態,知識信息難以輸入、儲存和提取。


這正如《正能量》的作者理查德·懷斯曼博士所說:“是快樂帶來了成功。


不能給孩子們帶來快樂的記憶,怎麼會有學習興趣?




我一個朋友,小時候家在農村,父母都很忙,即使是晚上仍會有很多活兒要幹,不會像現在城裡的孩子每天由家長陪著做作業。


但有一天,或許是家裡的事情都忙完了,他爸爸竟然在他做完作業後,跟他講了一道很有意思的數學題:


“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樹梅花廿一枝,七子團圓正半月,除百零五便得知。”這個數學題通俗的稱呼是“韓信點兵”,專業的叫法是“剩餘定理”,由於出自《孫子算經》。


孩子不愛學習?看這位家長的案例:“我只是聊聊養狗而已”


雖然現在這題已是小學奧數的必做題,但在二、三十年前的農村,這絕對是一個高智商的遊戲。


朋友說,這是他讀書生涯裡一個很溫馨的記憶。後來想想,大概從那時起對數學更加著迷。從那次以後,每天晚上寫完作業後,都期待著能再有與爸爸互動的機會,這成為他每天儘早完成作業的一個動力……


這位朋友,後來博士畢業,現在在一家頗有影響的高科技公司任技術總監。




所以,給孩子壞的情緒,是在給他的學習設置阻力;而給孩子好的情緒,而是為他提供動力。我們來看下面這個案例:


有一個家長學員,曾經向我諮詢:想讓孩子每天寫篇日記,但孩子有點排斥怎麼辦?


“孩子有什麼特別喜歡、或能令他開心的事嗎?”

“孩子比較喜歡狗。”

“家裡有狗嗎?”

“有。”

“那好辦了,每天在他寫完日記後,和他探討幾分鐘養狗的樂趣,要連續堅持7—14天……”


孩子不愛學習?看這位家長的案例:“我只是聊聊養狗而已”


後來家長反饋,連聊14天以後,孩子再也沒有抱怨過寫日記。在日記裡,關於狗的內容佔了很大的比例,日記往往寫得活靈活現、充滿生活情趣。而且,有些和狗無關的日記,看上去也比之前質量更高、更有內容。


養狗的樂趣,跟喜不喜歡寫日記也有關係?是的,這是心理學上的“情緒轉移”。寫完日記後,談養狗的樂趣,這其實並不是日記的樂趣。但日間一長,孩子的大腦裡就會形成一個記憶:日記——樂趣。至於是養狗的,還是日記的,大腦似乎不想分得那麼仔細。


與此相反,如果一個孩子完成作業時,都會得家長的批評,那麼他得到的是難過、抗拒、逆反的情緒。久而久之,也會把這種對批評的情緒,轉移成對作業、對學習的情緒。


神奇嗎?也不神奇。想一下巴甫洛夫發現的“條件反射”原理,“鈴聲——流口水”。




人在情緒不穩或激動、憤怒時,智力是相當低的。心理學研究證明,人在高度的情緒不穩定時,最低時智力只有6歲。


我們專家團隊的高老師,是上海的數學名師,早就發現情緒會影響孩子學習。她經常在上課前,用一兩句話,把學生逗得哈哈大笑,讓大家有個最好的情緒。如果其他孩子都笑了,有的孩子沒笑,她就知道這個孩子遇到了什麼問題,會過去拍拍肩膀,先用愛意儘量扭轉情緒,然後在下課時詳細瞭解情況。


孩子不愛學習?看這位家長的案例:“我只是聊聊養狗而已”


當然,像高老師這樣的老師可謂鳳毛麟角,孩子遇到這樣的老師是絕對的運氣。孩子在學校裡的情緒,家長左右不了,但是在家裡,家長則完全可以“我的地盤我作主”。


怎樣“作主“呢?根據我們專家們多年的經驗,能輕鬆做到的至少有以下幾條:


1、給孩子一個笑臉。孩子和我們每個人都一樣,看見笑臉,心情也會燦爛。

2、給孩子說話的聲音,要充滿愉悅。聲音和表情一樣,很能傳達情緒。

3、即使孩子犯了錯誤,也要笑著批評。關於對孩子的批評,以後會有專門的文章論及。

4、跟孩子談論一下他開心、感興趣的事。參照上面的養狗案例。

5、重複孩子最近的取得的成績。如,“寶貝,你上次XX比賽得了獎,我現在想想還很開心呢……”

6、如果你實在無話可說,可以輕輕拍拍孩子的肩膀、後背或手臂,這會有效、快速拉近你們心靈上的距離。

7、分享一件你成功、有趣或高興的事給孩子。比如你今天做成了一個項目、發表了一篇文章或升職受獎等。他也會因此為你高興……

當然,家長能做的,還可以有很多,只要不斷總結、不斷摸索,孩子的學習就不會沒有動力。

最後:閱讀此文的家長朋友,是否也回家問下孩子,在學習方面,有什麼讓他印象深刻的記憶?


【輔你做更好的家長,給孩子最好的成長。我們彙集上海數百位教育專家(同時是成功家長),給您分享有效的教育經驗、方法、理念和思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