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時間搶回來 把損失補回來」福泉市“外輸內穩”保就業 本市企業帶動就業2.85萬人

「把時間搶回來 把損失補回來」福泉市“外輸內穩”保就業 本市企業帶動就業2.85萬人

「把時間搶回來 把損失補回來」福泉市“外輸內穩”保就業 本市企業帶動就業2.85萬人

多彩貴州網訊(本網記者 李遠莉)在疫情防控和就業服務工作中,近期,福泉市在穩步推進“外輸”穩就業機制促進農民工返崗復工的同時,藉助市內438家復工復產企業“航母”帶動就業優勢,精準發力,著力解決市內企業用工問題和群眾就近就地就業問題。截至2月23日,全市各類行業復工復產企業累計吸納帶動就業2.85萬人。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就業9137人,就業援助崗位安置713人,扶貧專崗安置113人。

就業崗位“一目瞭然”

制定出臺《福泉市疫情期間服務企業用工“雙向”需求工作方案》,在對疫情期間收集的400餘家企業用工招聘信息進行更新的基礎上,強化發改、工信、招商、農工、扶貧、工會部門聯動,建立服務企業大數據網絡互動聯動信息平臺,加強數據互通共享。

分行業落實企業用工需求包保責任制,組織發動人社系統幹部職工,通過電話、微信等渠道,廣泛徵集企業用工需求。

同時,引導企業登錄《黔南州人力資源招聘網》提交完善更新用工需求信息,對企業用工規模、返崗、未返崗、缺工情況進行摸排,全面掌握企業用工需求情況。截至目前,共收集全市復工復產企業用工信息9200餘個。

就業需求“一清二楚”

在以網站、抖音、QQ、微信、戶外電子屏、宣傳欄等“線上線下”廣泛宣傳的同時,組織動員鄉鎮(街道)、村(社區)、駐村第一書記、網格員等一線力量,進村寨、入社區、到易地移民搬遷點等上門送政策、送培訓、送服務,全方位、多渠道徵集勞動力求職需求,建立信息臺賬,全面瞭解勞動力資源狀況和求職意向,對每一位就業勞動者逐一聯絡服務,精準掌握勞動者求職需求供給,切實提高就地就近就業組織化程度和就業服務精細化水平。目前,全市共收集求職者信息7560人。

雙向服務“一線貫通”

就業崗位線上對接,利用好黔南人力資源網、市人民政府網、“福泉人社APP”等網絡平臺發佈企業崗位信息,引導各類求職者利用網絡信息化渠道,自主選擇崗位,自主聯繫企業,企業採取單獨約見、遠程面試等方式,實現雙向選擇,讓企業和求職者足不出戶就能方便快捷對接,滿足企業用工與群眾就業需求。福泉中公教育、福泉合力超市等6家企業通過網絡平臺成功招聘138人。

線下市場資源配置靠前服務,充分發揮人力資源公司、村級勞務組織市場、外出“務工帶頭能力”作用,同時引導在4個易地移民搬遷點建立5家勞務公司,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招聘對接服務活動,促成企業與求職者用工需求。如,福泉市越創勞務派遣公司通過精準對接成功輸送80名求職者從事環衛工作,福泉市龍瑞勞務公司輸送168人(建檔立卡貧困戶101人、搬遷戶67人)到貴州勝威福全化工有限公司就業。

落實人社系統服務企業專班,安排4個服務企業工作隊,加強與市內企業和求職者的溝通對接,為企業點對點提供人社政策推介、用工招聘、人社業務幫辦代辦和省內外員工返崗等貼身服務,切實幫助企業解決用工問題,幫助求職者解決就業問題。馬場坪街道成功推薦378人易地扶貧搬遷戶(建檔立卡戶52人)到福泉市築夢裝廠、晨億手袋廠、創龍電子廠和福仙緣服飾4個扶貧車間就業。通過福江公司35000畝辣椒種植育苗產業帶動就業580人(建檔立卡貧困戶118人)。

暖企政策“一幫到底”

在全面落實疫情期間服務企業省24條、州10條扶持企業復工復產促進農民工返崗就業政策的同時,制定出臺福泉市支持中小企業平穩健康發展“暖企十四條”。主要從減輕企業運營成本、幫助企業緩解資金壓力、支持中小企業人員及時返崗、優化服務保障企業合法利益四個方面考慮,及時落實、兌現企業貸款貼息、貸款展期、利率降低、利息減免,發放員工返崗補貼,減免租金,強化中小企業扶持力度,減輕企業復工復產負擔,降低企業運行成本,堅定企業加快復工復產的信心,支持幫助企業渡過難關。截至目前,全市90家規模以上覆工復產企業吸納全市勞動力就業1.89萬人。

編審:林萌

審籤:王幸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