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工硬核“搶人”普工返費炒到10600元

2月21日,周口商水縣黃寨鎮的張紹全,終於坐上了前往海寧的返崗包車,在當地隔離7天后,他將開啟2020年的“上工路”。

千里之外的蘇州,聖源復集團的小丁,一直在為公司3000人的勞務缺口心急,高額返費下,工人到崗率並不高。隨著疫情的穩定、各地防控政策的鬆動,復工潮按下快進鍵。企業“包巴士”“包高鐵”“包飛機”去接人,一場復工人員爭奪戰悄然開啟。勞務專家認為,火熱搶人的現狀,不會影響大的用工格局,未來一週將是剩餘農民工返崗的黃金期。

□東方今報·猛獁新聞記者 付雨涵/文圖

【搶人之戰】企業拿出5000萬給員工發週薪

在勞務圈打拼了20年的老常,對眼下的“搶人大戰”套路再熟悉不過。讓他憂慮的是,普工返費炒到了上萬元,這在透明時薪制度下,非常不利於穩定“軍心”。

老常是河南一家人力資源公司的總監,單位一直為上海、宿遷等地輸送員工,今年受疫情影響,農民工返崗率很低,江浙一帶很多工廠開出優厚條件,吸引各地農民工前往。

“上海有家電子廠,工人入職55天,有望拿到10600元的額外返費。”老常說,與去年同期相比,以高額返費著稱的富士康,也不過給出9600元,“這個返費超1萬了,可以想象工人缺口情況。”

當企業包專車、包高鐵、包飛機迎接返崗員工時,蘇州聖源復已拿出5000萬,給務工員工發週薪了,並對合作供應商提供輸送人數預付款等“軟實力”操作。

記者打探到,根據該企業政策,員工上班一週後所輸送的人員在職率保持在70%以上的話,送10人可以預付5000元,送20人預付1萬元,以此類推,送500人可以預付100萬,“但這個是有時間要求的,必須是在2月底前輸送的人數。”相關負責人丁女士說。

為激勵農民工到崗,該企業還開出週薪制,“只要工作滿7天,每週發薪資。”丁女士說,他們和崑山、海鹽、上海、廈門等多地有深度合作,今年開工延後近20天,目前各地用工量比較大,這些廠子時薪都不低於17元,最高可達21元。

現實是,除“一省三市”(湖北省、信陽市、阜陽市、溫州市)外,他們在全國廣撒網,儘管如此,人員缺口依然很大。還未體會到復工的喜悅,河南一建築公司負責人朱先生又陷入了深深的煩惱中,“我們航空港的一個項目,2月20日通過復工驗收了,但現在人員進不來,建築材料跟不上,很影響效率。”

朱先生所在公司的情況很特殊,總部在浙江金華,河南分部項目工地上的鋼筋工、架子工、木工班組成員,大都來自江西、安徽等地,“疫情還未過去,人員來了也要隔離7到14天,且不說隔離產生的各種費用,就具體復工時間,工人們未必願意等。”朱先生說,他們提前跟各班組負責人溝通,但目前為止,到崗人數依然很少,“平時項目上有五六百人,分批覆工先報了120人左右,就這也有很大缺口。”朱先生擔心,再不採取舉措,3月1日全面復工後,一線勞動力會不會被搶光了。

朱先生的擔心並非個例,鄭州北環路上一飯店老闆愁壞了,“我們的服務員南陽人居多,飯店復工遙遙無期,也不敢讓他們來。”該老闆說,人總得吃飯掙錢,遲遲不讓人家過來,員工肯定有別的想法,“再過十天半月,員工很可能都流失了。”

【背後力量】

政府支持 “搶人大戰”再升級

22日早晨7點,G3105次務工專列從新鄉始發,來自河南安陽、新鄉、焦作、商丘、周口、平頂山、駐馬店、漯河等地共計700多名務工人員通過專列於12時54分到杭州東站,這是中國鐵路鄭州局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定製開行的務工高鐵專列。

這兩天,這樣的務工專列並不少見。就河南來說,全省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3000多萬人,春節前,從省外返鄉的河南農民工達978萬人,截至23日,河南農村勞動力外出返崗368.9萬人。新鄉、南陽、平頂山、周口、商丘等地均採取了“包車”“點對點”的方式服務農民工返崗復工。21日,河南利用大數據平臺推出了“河南省外出務工人員電子證明”,只需網上報名、掃一掃便可登記、報名。

記者從河南省人社廳獲悉,截至2月24日,全省有組織勞務輸出19.5萬人,其中政府組織專車專列2672次,輸送7.3萬人。

除復工專列外,各地政府主動參與招工,並出臺優惠舉措,如湖州市設立1億元復工復產補助資金,對企業新招聘員工,穩定就業滿1個月,即發1000元生活補助。河南對吸納湖北等重點疫區返鄉農民工就業的企業按每人1000元標準給予一次性獎補,對開展以工代訓的企業按每人每月200元的標準給予補貼……

類似這樣的復工舉措很多。尤其是復工比例佔全國首位的江蘇,多地給予職介補貼、用工補助、包車免住宿等花式多樣的“增薪”戰術。

同時,國家階段性減免企業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單位繳費及緩繳住房公積金政策,給復工企業添加了一針“強心劑”。“往年企業行為更多,今年政府行為走到了前頭。”勞務行業獨立觀察員、勞務茶館創始人李城偉說。

雖然企業開出各種優厚條件,但人員缺口依然很大

助力企業復工,高鐵開通務工專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