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艾灸灸出來的,叫灸花,醫書上說“灸花一出,祛病如抓”,你能理解嗎?

國醫俏郎中


這個灸泡我是親身經歷的。右腳大腳趾輕微麻木,下部關節處疼痛,持續將近一年的時間。一次偶然的機會,體驗了一個灸罐的理療項目,是體驗價。很多類似竹製的小罐放在脊背上。做完後回去,發現足心偏左處生出一個大的水泡,就是所說的灸泡。走路時很不舒服,分泌出東西,中間在晚上睡覺時腳趾有反應,到結痂的時候已經快一個月了,最後完好如初。過幾天吃驚地發現大腳趾完全好了,一直到現在沒有復發。


法塵影事


可能不是燙傷,也可能是,我在腿上灸出過,不過當時烤的一些疼,我有些懷疑是燙傷,但是我也在另一個地方灸的,那個地方拿艾灸一烤,不疼,但是直往出冒水,後來一塊朽肉就掉了,還帶著瘀血,那肉糟巴巴的 ,像塊死肉,還帶著一點瘀血,因為之前這裡針灸加受了風導致的。所以這個大水泡有可能是水,而不是燙傷,是排出來的一些水溼。


用戶4460439082614


我就想問一下,我剛開始艾灸的時候沒有任何反應,連續艾灸一個月之後,灸過的地方皮膚上就會出現硬疙瘩,像被蚊子咬了一樣,奇癢無比,全身所有灸過的地方都會起疙瘩,停灸一週後會消除,請問是排病反應,還是過敏?


佳寧36


首先糾正一下,你這個不叫灸花,叫灸泡

不能混淆了灸花和灸泡。

看下圖,這叫灸花,灸出灸花是艾灸效果的體現

好多時候,艾灸時都說皮膚灸到發紅為好,這是樣的發紅,而不是燙紅。

如果灸的時候皮膚表層感覺到燙,說明了一個問題就是你灸的位置不對,灸對了位置感覺是一股熱流再體內順經絡而行,,從內而外,才會出現灸花。

反則,就會出現想你圖片上的泡,而灸泡也會有先後之分 ,灸的當場出泡(有燙傷嫌疑,不過也不用緊張,小心處理即好。瘢痕灸除外)

艾灸完後,兩個小時以後出現灸泡 甚至於有人灸完1天后才起泡,按老祖宗的說法,是溼或者病邪外散的現象(這個問題因為平時碰到的少,所以無法做太多解釋)

我說這麼多,只是想說明,灸花和灸泡的區別

再者灸花在灸完一到兩個小時會自行消散。

希望對喜歡艾灸的朋友們有所幫助[祈禱][祈禱][祈禱]




為什麼要養生


醫說35

艾灸燙出大水泡叫祛病

這也能令當今科技這麼發達的人們信服?

我是不信這些誤說。

艾草確實對人體有些作用,

但這麼個弄法

不是在治病

真是在摧殘人體。

最後解釋為:溼氣太重

你了個鬼

溼氣太重的說法就是個誤區

水份在人體本身就有大佔比

人身何處不水份?

中醫是個寶

但也得真懂。


自然神力源567


這也是忽悠人到極點了才這樣說,灸出泡是灸法不當造成的。還有人講先灸陽後灸陰,等等用倪師講的話就是沒有卡盟甚是。

這恰恰是過灸傷津的表現。在我們古時的教科書《針灸大成》和一些著作裡一直嚴格要求灸的壯數,都是前人經驗的總結。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個現象,?灸者久火也,就是烤。只不過隨艾性滲入經絡,凝滯之氣遇火性而化,遂通之。經絡是固定的流向的,取穴位置尤其重要,取穴的壯數也有要求。在病灶之上游灸者,言攻也,在病灶下游灸,言引也。

攻者火性滲經入灶,灶不通,其火自然從皮而出。這是造成起大泡的原因。為什麼?熱量聚集在此處不散了嘛。

如何避免此類失誤,攻者可以攻但必須要控制壯數,再者,要先引,好比我們的河流瘀滯不通,下游開了個小口,慢慢的流水變大,瘀滯自通,怎麼還會出現大泡啊?

看評論有汙我中醫者,不忍同行業,醫患矇蔽,故發聲。有志學中醫的同學可以關注一下。




天強叔愛搗騰


艾灸足三里,勝吃老母雞。人類的一切慢性疾病,都與傷寒有或多或少的關係,因此中醫誕生了專著《傷寒論》。艾絨火是純陽之火,可驅人體經絡之寒溼之氣。足三里是足陽明胃經之合穴,是處於多氣多血的胃經之上,又處於人體的下方,安全可靠。專門調理人體的"後天之本"。太醫劉純雲: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因此,足三里是人體365個穴位之中的第一養生要穴。找準穴位,艾條與皮膚距離調整適當,灸出水泡可消毒針刺破輕輕按出即可,久之成疤痕,謂"三里疤",無礙。


傻瓜尋真


灸至輕微皮膚損傷(而不傷害身體),可以治療很多疾病,尤其是現代抗菌素等無法治癒的病原體引起的疾病,還有很多其他疾病,確有療效。

曾有人尋古法中用對皮膚有灼傷的物質使皮膚髮泡的方法,治療頑固的脊柱骨結核(西醫診斷清楚,抗結核西藥正規治療了無效),治癒!病人為抗日老幹部,其婿為省級中醫行政領導,問我其中機制,我回答他,可能是激發了交叉免疫反應,抑制甚至殺死了結核菌。這是中醫在抗病原體與免疫學應用的一個例子,雖然中醫不叫這是抗菌學與免疫學。

中醫的很多療法,是長期的經驗與科學的總結運用,只是理論體系與現代醫學不能完全接合,某些方法是現代也解釋不了的,卻實際有效。所以,不可以亂噴中醫。當然也有錯誤得可笑的方法,故此需要發展中醫,認識利用,同時甄別錯誤,揚棄。

即使西醫現代醫學,在發展的歷史上,也鬧出不少笑話,大家學一下醫學發展史就思路開闊了。即使現在廣泛應用的抗生素治療細菌病,很多剛開始發病時沒有完全確定致病菌,憑經驗用錯了不少。

醫學不是萬能的。

中 西醫,認真學習,針對具體病症,擇優使用。則是大眾福澤。

很多人說中醫沒有統計學研究報告,不是科學結論,一個月前,我高中同學來開會約了聚會,他是北大工科教授,也向我噴出中醫的言論,類似上面的錯誤認識,可見流傳之廣,我很震驚,當面告訴他生物醫學領域中很多的科學觀察認識研究方法,而不單純是統計學方法。也向他說了一些中醫理論體系如何形成的分析看法。事實上,看看過去的大量現代醫學研究報告,很多是統計學方法應用不當,導致了沒有參考價值,甚至是錯誤結論。其中也包括很多中醫用統計學研究的報告。當然,這些年錯誤使用統計學方法的研究在減少。

這還不包括學術不端,如近期的饒毅揭露的老年性痴呆的現代醫學新藥,理論,機制分析,動物實驗,臨床驗證,可以看出現代醫學的可怕與侷限,可以看出醫學的無力,醫學的發展任重而道遠。可以讓我們懂得珍惜真正有用的中醫,來之不易與可貴。

有了統計學方法是好事,可以再更好地認識研究,但不是否定中醫的理由。


菜園記


艾灸治療出自於北方,因為天氣寒冷,所以用艾灸來驅寒。中醫治療方法已被弄得亂七八糟了,那些為了騙錢的人,利用中醫的名義,不管是風、寒、溼、熱、瘀,也不懂季節,都用艾灸,是因為艾灸不會容易致死而亂用。有一女孩,乳臭未乾就上網推廣艾灸,說什麼有穴位就可艾灸,她卻不知道身體上有諸多禁灸的穴位。


老翁56


這幾年艾灸又一次火起來了,隨便哪個人都說我在艾灸,我用艾灸法調理身體,我會什麼什麼艾灸,甚至全民艾灸來了,結果很多人發現,身體變化不大,或者出現這樣那樣的一些問題,有些人歸咎於艾灸不好,灸法不對,身體不適合艾灸,很多機構為了騙錢,把艾灸說得非常簡單!

其實艾灸從古到今,都是一種很好的調病治病的方法,但絕不是拿著艾灸烤一烤就是艾灸,這裡面的學問博大精深,絕不是學幾個像模像樣的動作就是艾灸!要想達到真正的治病理病的效果,必須系統的從中醫基礎理論開始,再到灸法的訓練,這個裡面要學的東西太多!

不要讓那些濫竽充數的所謂“艾灸”把中醫的名壞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