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響在家學習,但是自律性很差應該怎麼辦?

曹貓魚


疫情之下,學生在家學習首先家長要認識到這個學習不同與學校的學習,不是再現學校課堂學習,這是在特殊情況下的應急之策,不能知識學科知識的學習,不能只是完成作業,要從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出發,安排好一日活動,處處體現教育。要做到如下幾點:

第一,家長要幫助孩子參照學校教師學習安排,制定好一天的學習計劃,這個計劃不完全是學科知識的學習,應該穿插學生的娛樂休息和交流時間,親子活動時間,每天有明確的學習任務,時間劃分。把學習交給學生,培養孩子學習的習慣。

第二,科學作息,膳食營養。要像學校作息時間一樣,按時起床、洗漱、就寢等,把每天的活動安排充實一些,要利用學生在家這段時間,加強營養,在家中鍛鍊、唱歌、跳舞。總之要有在學校的樣子。培養學生好的生活習慣。

第三,多做親子活動。這段時間也給家長和孩子交流的機會,可以從生活的細節入手,做一些就餐等禮儀教育,可以共同參與看新聞,主動和孩子交流。

第四,倡導大家和孩子一起讀書。這一點很重要,一起收看教育電視節目,一起讀書,一起看教師錄播課堂,建立學習的家庭氛圍,不要把孩子交給電視,交給教師直播課堂,交給空中課堂了事。


xuehu454


我就是自律性很差,這次禁足在家後,我找出考試的專業書,雄心勃勃地規劃,今天看多少頁、明天看多少頁,結果呢,才堅持一週就放棄了,天天葛優躺,看小說、刷視頻,身體長胖一圈,哎......

我老婆自律性就很高,除了懶惰不做家務外,她的很多行為都是值得我學習的。

從2月1日起,她就堅持早睡早起,起床後帶孩子閱讀半小時;

早飯後,和孩子戴口罩到樓頂去跳繩、小跑一會;

然後孩子寫字、做題,我老婆就看專業書;

中午十一點,她們一起在家裡跳操,或者做小遊戲,反正目的就是儘量活動身體;

午飯後,小睡1小時;

下午老婆要上視頻課2小時,看專業書2小時,孩子就跟我玩耍;

晚飯後,一家三口一起看部電影,然後親子閱讀半小時,洗漱睡覺;

現在已經過去大半月了,老婆和孩子的精神狀態一直很好,而我卻天天萎靡不振的,由此可見規律、積極的生活有多重要。

自律性差的人,建議自我尋找框架,讓外力督促我們去學習。

上班族可以整理下自己復工後的工作計劃、年前工作有無遺漏;

自由人士,可以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陶冶情操。

比如說我,雖然日子過得頹廢,但是我把金庸、古龍、衛斯理、樹下野狐、鳳歌的書全部重溫了一遍;把"愛情公寓“”武林外傳”“炊事班的故事”等搞笑情景劇看了下;經典大片比如“阿凡達”“盜夢空間”‘速度與激情’“美國隊長2”“王牌特工”“諜影重重”之類的又過了一遍;成龍、李連杰、甄子丹、吳京的經典動作片也看了下......

雖然一步未動,但我實際上已經神遊太虛數百遍了。


彌江小地主


相信大家都知道自律這件事情,說起來容易,在心裡構思容易,但做起來卻是難上加難!那麼怎樣才能做到在疫情之下在家中心無雜念地學習呢?我是這樣做的:

1.找到可以互相監督的人。我深知自己的自律性很差,所以在家時,我和姐姐互相監督。她會合理地給我佈置每天的作業,批閱我的作業。而當我看見她打開電腦不在敲代碼、看網課而是在追劇時,我會“鄭重”地提醒她不要玩了,該學習了。對,這不叫自律,這叫互相監督。

2.通過第一點,我可以確保自己每天有任務,心是自己的,是否能心無雜念地完成每日地任務還是要看自己。相信大家都知道,做作業做的時間太久就很難做到專注,於是我和姐姐約定,做半個小時作業之後休息五分鐘,然後再接著做。這樣,我們便不會感到疲憊,注意力便可集中。

姐姐為我批閱的試卷

3.若是在假期之中也維持學校那種三點一線的生活,我們會厭倦的。所以,在任務完成之後,我們會看一會電視。但是要保證十一點之前睡覺啊,因為早睡早起會讓你的一天多出來很多時間。我也是一個夜貓子,每天夜裡倍兒精神,白天昏昏沉沉。但我知道這是一種很不好的習慣,前一段時間因為這種不規則的作息時間,我脫髮很嚴重,因為每天早上起的太晚,都不會吃早餐了,我也出現了胃常常不舒服的情況。因此,最近我戒掉了這個毛病,“不驕不躁戒熬夜”,精神比以前好多了。

以上三點就是我保證在家高質量學習的條件,總結起來就是找一個互相監督的人、將時間分段來集中注意力、適當娛樂和早睡早起。

疫情之下,在家中不僅僅要不忘學習,還要記得按時鍛鍊啊!我每天都是要鍛鍊一下的,因為中考有體育加試,若是太久沒鍛鍊,怕開學時體育成績會跟不上。其實這個不難只要在手機上下載一個關於體育鍛煉的軟件即可,裡面會有鍛鍊身體的課程,每次訓練大概只有十幾分鍾。我每次都是和姐姐一起鍛鍊的。

當然了,我的這些應當不算自律,因為這畢竟是互相監督。但我已經感到我自己的生活已經很充實了,所以我想,那些有著自律的人的生活該多麼幸福啊!

最後,特殊時期大家一定要好好保護自己啊,白衣天使加油,中國加油!


花笑欄前


  疫情才開始時,我的生活狀態就是吃了睡睡了吃,要不就是上網刷視頻,大約有一個星期左右過著黑白顛倒的日子,感覺整個人的精神狀態都不好了,我決定出去走走,誰知道即使我全副武裝也走不出小區,因為要辦理各種手續,煩。回家後還是做什麼事都提不起興趣,但是我知道我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我想到我現在每天還能再堅持網上學英語的這件事。當時準備報這門課時,就擔心自己堅持不了,怎麼辦呢?後來我做了一個決定,在零基礎的情況下主動要求當組長,不是我有官癮而是強迫自己自律,因為組長每天要給組員打卡,你監督別人學習,自己肯定也不好意思不學嘛,所以到昨天為止我一直堅持了110天了,每天至少半個小時,雷打不動。

  於是為了能把之前每天讀書的好習慣堅持下來,我又做了一個決定,就是申請了頭條帳戶,規定自己每天至少寫一小篇文章,限期半年,這樣為了能寫出言之有物的文章我必須得每天都要保證一定的閱讀量。你看我是不是又找了個辦法讓自己能堅持自己想堅持的東西。

  自律並不難,難的是你要找到你內心的動力,只有找到你內心的動力,你就會愛上自律這一件事!


阿萊的終身成長


本人自律也差,但是說句不中聽的,差中也有那個較好點的吧,所以我估計屬於這波的。我一直有這個自律的意識,但是每次實行起來卻比較困難。本來有個考試是5月份,應該好好學習,但是心不靜,家裡連續出了好多事,最近婆婆肺癌住院,老公每天早早就去醫院了,現在小區限制人出入,我就在家帶孩子。之前也是沒有時間觀念,每天晚起晚睡,最近胃疼的厲害,吃了一個禮拜胃藥了。所以決心改正,每天早上八點左右起床,一天三頓飯按時吃,每天按時陪孩子完成網絡作業。空閒時間洗洗衣服,收拾屋子,或者看看自己專業方面的書。反正比之前有進步,最近把頭條也撿起來了,沒事寫寫文章,跟大家討論,互動。現在都不怎麼喜歡老公在家了,他不在家我們的作息等安排的僅僅有條,他一回來全部打亂。而且他特別懶,回來髒衣服地上一扔一堆,找個東西翻的到處是也不往回放,每天就是玩王者榮耀,啥啥不管,怎麼看他都不順眼,有沒有同款老公?我天天說他就是拖後腿的。


自由就是靜靜的發呆


對於這個問題,我想我是非常有發言權的。我在武漢工作,年前回到老家十堰探親。誰知道,還沒走到自己老家,就被困在親戚家啦!我是一名寶媽,還帶著2歲的寶寶,寶寶每天都要纏著我,陪她玩耍。剛開始的幾天,我全天候24小時陪同寶寶,很享受也很辛苦。本來想等上班後,我再開始我的學習。誰知道,國家宣佈復工時間延遲啦。後來,我想了想,不能總是這樣,心理總感覺不安,空落落的。本來準備參加今年5月的一個考試,現在看來,應該要推遲啦。但是,我覺得不學習就會讓自己感覺到不充實。後來,跟老公商量了下,決定在親戚家抽空學習。所以,我每天保持3個小時的時間學習。我想,這其實就是一種從心裡出發的自律性。

之所以不能做到自律,我想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一是心中沒有堅定的目標,假期學習本來就是一件比較難得事情,大家都在玩,自己卻要學習,很痛苦。二是受疫情的影響,心裡比較焦急,無法平復內心的動盪。

其實,自律就是你要強迫自己去做自己必須做的事情。我想如果你想做到自律的學習,要做到以下幾點:一是平定心情,讓自己坦然接受現在的一切,疫情的發生是宏觀環境,要相信政府和黨,一定會帶領我們渡過難關。坦然幽靜~~二是堅定目標。要明確自己學習的目的,有計劃有規律的去完成。或許剛開始還無法進入狀態,但是,每天學習一點點,就會慢慢進入狀態的。


相信自己,相信武漢,相信中國!


武漢小妹


我就是,想要在家好好學習看書,拿起書來一頁沒有看完,就困了,繼續去刷視頻了。後來想了個辦法,先去找了個有興趣的書,一天不多,就看一章,等慢慢改掉習慣性的東西再去找要學習的資料,就能看下去一點。自律這個東西要慢慢來,等這自律成為了習慣那就簡單了。不要急,越急就會越煩躁反而越不想學。


雲起兒


健身也是學習,自律性很差怎麼辦?

塞繆爾曾經說過:“自律是一切美德的基石,如果一個人任由衝動支配,那麼從這一刻起他就會隨波逐流。”在家運動沒有動力,想要減脂增肌徒勞無功,就要做好自律三件事:


1. 設定目標

2. 列出計劃

3. 拒絕誘惑


以啞鈴增肌來說,我們可以按照“自律三步走”來聊聊,怎樣做才能自律增肌。

兩月增肌半斤,每天啞鈴6組

在家增肌最好的方式是小幅度有效運動,啞鈴小巧的輕負重就是在家必備的健身神器,從斜方肌到手臂肱二頭肌,啞鈴能夠鍛鍊全身五大肌肉群,打造麒麟臂和美背,所以,通過啞鈴的優勢我們可以在兩個月內這樣塑形增肌。

1.設定目標

√ 60天增加肌肉半斤。比起減脂,肌肉增長並非容易的事,按照超量恢復的原理,肌肉增長需要通過“肌肉纖維撕裂”——“隔天休息恢復”——“體能超量恢復”的過程,所以六十天魔鬼訓練計劃可以拆分三個部分:

a.前三十天:增加組數當天做到力竭,每次練兩個動作練兩個部位。

b.休息一天:每次運動隔天休息,恢復體能。

c.後三十天:增加頻次與重量,新增兩個部位。

以此,達到六十天增肌半斤的目標,讓身材肌肉更緊緻。


2.列出計劃

√ 前三十天:增肌虐腹和背部肌肉

增肌虐腹:啞鈴俯身登山

腹部是人體面積最大的核心肌肉群,啞鈴虐腹鍛鍊的是腰腹核心力量,穩定脊椎重心力量防止骨盆前傾或腰肌痠痛帶來的不適,想要達到增肌半斤,腰腹核心必不可少。啞鈴俯身登山鍛鍊的腹直肌,腹直肌位於下腹部正中線的兩側,上寬下窄保護腰間的帶狀肌肉,常常是贅肉堆積的核心地方,啞鈴俯身登山能通過來回蹬腿解決“小肚腩”的危機,練成完美倒三角腹肌。

a.啞鈴重量

啞鈴重量的正確選擇是自己能夠承受最大負荷的65%-85%。


b.動作要領

頭腰背形成直線,背部躬起腰腹收緊。與平板登山不同,啞鈴俯身登山需要藉助啞鈴高度提高難度,啞鈴豎放與肩同寬的位置,拇指內扣保持手臂伸直,頭背腿形成直線,背部向上微微躬起,呼氣時開始抬腿登山。

腹直肌側身旋轉,帶動腿部左右向上。呼氣抬腿時,上半身向前輕探,單腿朝相反方向抬起至腰部停住五秒,保持重心穩定一條直線上,兩腿交叉相互登山,整個過程緩慢進行。


c.訓練頻次

每次40個,每天六組,組與組之間休息15秒,當天鍛鍊做到力竭。


增肌背部:俯身啞鈴划船

新手練腹,老手練背。背部肌肉是僅次腰腹核心的第二個大肌群,背部贅肉很少體脂要求很低,但背部肌肉包含的斜方肌、菱形肌等十塊肌肉群,肌肉含量頗高非常容易形成肌肉線條。俯身啞鈴划船就是容易上手的練背動作,通過前後拉伸收縮的抗阻力運動能夠刺激核心背闊肌。

a.啞鈴重量

俯身啞鈴划船只需要輕負荷重量,建議選擇15斤-20斤即可。


b.動作要領

手肘夾緊身體兩側,背闊肌發力向內夾緊。俯身向下單腳撐住輔助物(也可以不用),手肘正向握住啞鈴與地面垂直,背闊肌帶動手肘向後拉伸,背部肌肉向內夾緊停止五秒,水平緩慢向前至身側停止。


身體旋轉前後拉伸,弓步向前穩定重心。弓字步單腳向前幫助舒展身體,手肘前後拉伸啞鈴上升時,身體適當朝同側上方旋轉,提升背闊肌的向心收縮。重心穩定水平線上,啞鈴下落身體朝下側旋轉,肩胛骨帶動向下前伸,提升背闊肌離心拉伸。

c.訓練頻次

每次40個,每天六組,組與組之間休息15秒,兩組動作結合,做到氣喘力竭停止。


√ 後三十天:全身增肌

啞鈴HIIT間歇運動

眾所周知,HIIT間歇高負荷組合型運動能夠幫助身體高效燃脂,也能促進深層肌肉的塑造。HIIT間歇運動就是通過波比跳、俯身登山、開合跳等多組合方式,提升全身肌肉增長,而啞鈴間歇運動就是增加負重刺激肌肉維度。後三十天的訓練計劃就是燃燒休息後的超能量,達到全身增肌的效果。

a.動作要領

開合跳熱身1分鐘,徒手箭步蹲增腿部肌肉。開合跳熱身舒展之後,單腿箭步穩定身體重心在中央水平線,手上握住啞鈴,單腳深蹲與地面呈九十度夾角,後腳膝蓋與地面呈垂直夾角,膝蓋不超過腳尖,緩慢向下彈跳向上換腳。

啞鈴深蹲減脂,俯臥撐靜態緊繃全身肌肉。箭步蹲之後,以深蹲方式兩手抓住啞鈴向後甩動輔助向前,大腿股四頭肌向上跳躍30秒後,俯臥撐地繃直全身肌肉,啞鈴放在與肩同寬的位置,腳後跟向後拉伸,身體向前傾呈前後對抗狀態。

b.訓練頻次

每個動作聯合完成一組,每組15次,組與組之間休息10秒,循環完成6組。啞鈴選擇3-5斤左右作為負重,不宜動作過快而在於成果。


遠離垃圾食品,拒絕食物誘惑

三分靠運動,七分靠飲食。想要增肌,會吃很重要,選擇增肌食物遠離垃圾食品,選擇低熱量食物,遠離高熱量攝入,都是至關重要的兩個方面。


1. 控制食物熱量。碳水化合物選擇每100kg只有15千卡的豆漿、少於130千卡的米飯與白麵包等都是不錯選擇,水果青蔬上選擇低熱量的草莓、蘿蔔與生菜等,遠離油炸、外賣等垃圾食品。


2. 選擇高蛋白。每天100g的蛋白粉適合增肌期間補充肌肉營養,促進肌肉纖維的增長,而牛肉、雞肉、雞蛋等高蛋白食物可以優選。

寫在最後

運動靠的就是堅持與自律。想要達到兩個月增肌半斤的目標,就要有的放矢的堅持,通過時間安排、運動量、啞鈴動作標準、健康科學飲食等方式,堅持每週四次和六組組合,就能夠克服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懶惰。


小白進階訓練營


我是一名高中老師,我來回答你這個問題。

看這位同學提問的這個問題,我覺得你是想學習的那種孩子,但是苦於自律性不夠,所以很苦惱。現在給你一些建議:

1.獎勵機制的技巧。

其實在各行各業,都會有獎懲機制,在學會自律的過程中,也可以恰當的引入獎懲機制。但是獎懲機制的設計,是有技巧的。心理學家研究發現,把獎勵和結果掛鉤,不如將獎勵和過程掛鉤。什麼意思呢?舉個例子,假設你希望期末考試能夠考到全班前10名,現在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家長直接告訴孩子,如果你能考到全班前10名,我給你100塊。第二種方式是,如果你平時的每科作業每次都能得到A+,我就給你5塊錢一次。最好是選擇第二種,為什麼呢?因為把獎勵和過程掛鉤,反饋時間更短,效益更直接的一種做法。而做好平時的每一件小事,把每一個知識點搞紮實,恰恰就會達到最後期待的結果。

2.記錄峰值狀態。

人生總是在起起伏伏中度過,沒有一直打雞血的人,但是人總有一段時間會打雞血。所以第二個方法,就是記錄自己的努力峰值狀態,比如寫日記,畫表格,保存獎品之類的方式,當自己有一段時間洩氣的時候,就把峰值狀態的記錄拿出來再看看,提醒自己峰值狀態的感受,從而更加快速的進入努力和自律的狀態。

3.發揮兩級聯想。

這個方法其實和前兩種方法都有關係,當狀態特別好的時候,可以強化自己的峰值狀態,讓自己聯想自己此時正在清華北大,或者理想學府裡散步的場景,感受規定時間內的愉悅。從而讓自己更加的努力。相反的,如果有點鬆懈了,可以反向聯想,比如說今天作業沒有按時完成,然後聯想到開學後成績一落千丈,然後聯想到高考成績很差,然後無法考上理想的學府。這樣一想,就會覺得不寫作業的後果很嚴重。就會重新逼著自己,認真學習。

但是一定要注意的就是,控制自己聯想的時間,不能光想不做,那就不是實現夢,而是光做夢了。

4.適當激發自己的焦慮感

1.假想敵的作用 無論是高一的孩子,還是高二的孩子,經過了一年到一年半的相處,基本上都應該有自己的好朋友。延長的假期之所以對學生來說是嚴峻的挑戰,就是因為孩子不去學校,沒有上課沒有作業講評,沒有考試,學生一下子失去了橫向對比的過程。所以孩子們很容易鬆懈。

適當的焦慮和壓力,是有助於孩子集中精力,好好學習的。這裡推薦一個假想敵的辦法。孩子可以找一個成績差不多,或者成績稍微好一點的同學,作為自己的競爭目標。然後想象他在家裡是如何認真學習的,每天的學習任務量大概是多少。最好可以記在紙上。如果你想要超過他,就最少要做比假想敵更多的學習任務。如果沒有做完,很可能在開學後的考試,就會落後。

想象著別人的進步,對自己是一個很大的激勵。如果完成了相同的任務量,那麼就打成平手,如果沒有完成,就落後一點。然後再結合前面提到的獎懲機制。這就成了一個自律的內在推動力。

2.化抽象為具體 在完成任務的時候,最好每天能夠簡單的記錄一下,哪怕就是在日曆上畫個勾。就相當於自己打卡。如果有一天沒有完成,中間缺了一塊,就會很難受。但是一定要注意,要給自己的打卡時間,留下彈性時間,有彈性的補救時間,讓記錄過程得以延續下去。

5.用好習慣擠走壞習慣

想養成一個好習慣,最好不是禁止壞習慣,而是用好習慣來擠走壞習慣。斯蒂芬·蓋斯寫了一本書叫《微習慣·簡單到不可能失敗的自我管理法則》,這本書說到:

“人們無法讓改變的效果持久時,往往認為原因在於自己,但其實有問題的不是他們本身,而是他們採用的策略。”

如果告訴自己每天學習,鍛鍊,閱讀,不吃垃圾食品,做一個完美的自律的人,一定很難。但是如果只堅持鍛鍊呢?

如果告訴自己每天堅持跑步30分鐘,仰臥起坐50個,俯臥撐30個,做一個自律的人,一定很難。但是如果每天只做1個仰臥起坐呢?

微習慣的核心思想,就是通過一件小事,在人的大腦中建立一個迴路,然後不斷地增強這個迴路,養成一個習慣,然後慢慢給這個習慣增加內容和難度,變成一個大的習慣。比如說每天只做1個仰臥起坐,堅持了1個星期覺得好簡單,然後開始每天做3個,再堅持一段時間變成一天5個,後來變成20個,再後來又增加了其他項目。

所以這段延長的假期裡,是培養習慣的最好時期,從無到有,從簡到難,一段時間後,你會發現,自己竟然也是自律之人的潛力股。


陳老師談教育


對於自律性很差的人來說,家裡確實不是一個很好的學習場所,因為各種各樣的干擾源太多了,客廳的電視,樓上的喧囂,老人的咳嗽,孩子的喧鬧,無一不會成為打擾我們學習的敵人。其實即便是對於學習自律性很強的人,居家學習也有著不同於在校學習的特點。建議從學習形式、時間安排、懲罰機制等方面著手,構建適合在家學習的新模式、新機制。

一、關於學習形式。在家學習與課堂學習不同,沒有了上下課的概念,沒有了老師的督促,往往會導致走神的情況發生。建議可以採取聽+記+講的方式來學習。聽,就是自己聽老師講或者音視頻課,可以分段聽,五分鐘、十分鐘為一個階段邊聽邊學;然後自己把重點、要點、難點記下來,通過思維導圖或者列出大綱的形式,形成知識樹;自己站起來,給家人或者虛擬的同學講,講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理解不正確、不透徹的地方,從而真正的吃透知識點。由於是自己安排自己的學習,可以隨時聽下來進行知識的反芻,隨時檢視自己的學習效果。這樣可以短時間、高效率地完成所要學習的章節。

二、關於學習時間。學習的時間安排上,宜放在一早一晚,早上家裡清淨、頭腦清醒,可以集中力量,完成當日絕大多數的時間安排;晚上,複習、溫習功課,這樣的時間,既給自己保證了學習工作的進度,又避免了白天家裡擾攘不休,低效學習的問題。同時,絕大多數的時間裡,可以陪陪家人,看看電視,又不會覺得學習過於辛苦。

三、關於懲罰機制。有人建議設立獎勵機制,對此,筆者表示反對。每天學習,對學生而言是必須要完成的功課,是分內之事,為了學生完成分內之事而進行獎勵,就會讓他忘記了那是他的本分。因此,即便是對於沒有自制力的學生,他堅持了學習,也不應該進行獎勵,而是允許他可以安排當天剩餘的時間。一旦他沒有好好學習,那麼就收回他對時間的控制權力,家長全天候地盯著他什麼時候該讀書、什麼時候該寫字。總之,要讓他體會到不能好好按計劃學習帶來的不便,從而敦促他成為一個自制自律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