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陵:綻放在“疫”線的傈僳迎春花

“小馬哥,我一直在健康監測點值班,頭髮長這麼長也沒有找到一個理髮的地方,一家都不營業,你知道街子哪裡可以理髮?”接到值班人員的求助電話,龍陵縣龍新鄉龍新社區駐村工作隊長馬益勝也是一籌莫展,這時,來村委會辦事的老李說:“隊長,我看到三岔街的龍新‘新時理髮室’的楊餘煥正在免費為一線抗疫人員理髮呢。”

龙陵:绽放在“疫”线的傈僳迎春花

說到楊餘煥,在龍陵龍新可算是“家喻戶曉”了,她不僅是龍新“新秀農樂隊”的文藝隊員,龍新街子出名的理髮“一把好手”,更因為她“巾幗不讓鬚眉”的性格讓人尤為稱讚。在這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時候,當醫護人員、公安幹警、鄉村幹部等人員衝鋒一線的時候,這位身材嬌小的傈僳族大姐,主動放棄團聚,在需要她的地方,用實際行動默默支援著疫情阻擊戰,她的工作微不足道卻又意義重大,像迎春花一樣溫暖著抗疫的戰場和戰疫的人們。

從人見人愛到“人見人怕”。生活中的楊餘煥性格活潑開朗,能歌善舞,活躍在龍新社區的文藝活動中,對待街坊鄰居也很和善,一家子其樂融融。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歇業在家的她看到村寨的傈僳族群眾還在經常串門子,她立馬化身“小鋼炮”,用傈僳族語勸離群眾,誰敢不聽,直接追著他們回家。

從主動歇業到“我要開業”。楊餘煥在龍新街子經營著一家理髮店,由於她待人和善,理髮技術精湛且收費合理,她的小理髮店經常是門庭若市,收入甚好。對來理髮的中小學生一律半價,經常免費為困難群眾理髮。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她積極響應各級黨委政府號召,在第一時間關停了理髮店,但當她看到一線防疫人員需要理髮而找不到理髮店時,她心急如焚,多次跑到市場監督管理所諮詢復工開業的事宜,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她迅速按照要求達標開業,並在店門口貼上告示:抗疫一線人員免費理髮。復工開業以來,她每天的顧客大多都是抗疫一線的工作人員。

龙陵:绽放在“疫”线的傈僳迎春花

從“蠻不講理”到通情達理。楊餘煥的丈夫是一名村幹部,每天早出晚歸忙著村裡的事,幾乎沒有時間照顧家裡年邁的雙親和上學的一雙兒女,是她在繁忙工作之餘照顧著老人,教育著子女,她也曾經“蠻不講理”的埋怨過丈夫,甚至以離婚威脅過丈夫。看著丈夫在抗疫一線為守護全村人民的安全奔波著、消瘦著。她的內心柔軟了,對丈夫的所有不滿和埋怨也在丈夫忙碌的背影和消瘦的身影中煙消雲散了。

楊餘煥說,我不懂多少大道理,但是看到全國上下都在全力抗疫,多少醫務人員、公安幹警和工作人員都在舍小家顧大家,有的倒在了抗疫一線,有的父母去世都不能在身邊.......我終於理解身為村幹部的丈夫身上的使命和擔子,以前可以說是我小心眼了。今後,我一定會全力支持他的工作,同時,在這場抗疫戰役中貢獻自己一點微薄的力量。

人們常說:“婦女能頂半邊天”。在這場沒有硝煙的人民戰爭中,正是有了像楊餘煥這樣通情達理的賢內助,她們本著“舍小家為大家”的奉獻精神,全身心投入到抗擊疫情的最前沿,我們堅信,疫情阻擊戰一定能大獲全勝!繁花與共的春天很快到來!(馬益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