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科學日報|力量訓練保護大腦;新研究揭示了兒童肥胖的複雜性

1《自然》子刊:多“器官芯片”系統,可體外預測體內藥物代謝


腦科學日報|力量訓練保護大腦;新研究揭示了兒童肥胖的複雜性

使用“詢問器”系統進行模擬口服給藥的過程


現代藥物的開發和最終批准都極大地依賴於動物模型和臨床試驗,而有一群科學家們一直在研究一種替代且更方便的方法。

最近,來自哈佛大學威斯研究所(Harvard’s Wyss Institute for BiologicallyInspired Engineering)的科學家找到了新辦法來解決藥物開發環節中的這一“瓶頸”。他們將10個人體“器官芯片”(Organ Chip)集成至一個自動化系統中,生成“器官芯片”平臺,在體外研究藥物在人體內的工作方式。該技術一定程度上為動物試驗和人體試驗找到了替代方法。其研究成果分別發表在《自然·生物醫學工程》(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雜誌上。

閱讀鏈接:

2,JAMA子刊:DNA甲基化特徵與精神分裂症風險相關聯

近日一項發表在《JAMA Psychiatry》上的表觀遺傳學研究表明,血液中的胞嘧啶甲基化特徵可幫助人們瞭解精神分裂症的風險,以及與疾病相關的大腦功能連接改變。海德堡大學心理健康中心研究所的科學家們領導了這項研究。

作者解釋說:“精神分裂症的中間表型之一是工作記憶期間的DLPFC-HC功能連接。”他們指出,DLPFC-HC功能連接的變化也出現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直系親屬中以及攜帶精神分裂症相關遺傳變異的個體中。

閱讀鏈接:

3,Cell Research:童明漢研究組合作揭示減數分裂同源重組命運決定的表觀遺傳基礎

2月11日,國際學術期刊Cell Research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卓越創新中心(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童明漢研究組與復旦大學藍斐/北京大學湯富酬研究組最新合作研究成果“Refined spatial temporal epigenomic profiling reveals intrinsic connection between PRDM9-mediated H3K4me3 and the fate of double-stranded break”。

與之前PRDM9決定DSB熱點研究不同,該文提出PRDM9及其介導的H3K4me3協同局部染色質環境可能參與了DSB修復過程,與同源重組命運決定相關;發現早期生成的DSBs更傾向於修復形成交叉。本文不僅為同源重組命運決定和交叉穩態的調控研究提供了新視角,也證實了遺傳物質交換機制和表觀遺傳調控的相關性。

閱讀鏈接:

4,Neurology:患有非流利性原發性失語症的英語母語者和意大利母語者的口語產出差異

PPA(原發性進行性失語症)為少見的疾病,其神經病理和病因學未明。當前的研究將PPA的診斷分為三個亞型:語法缺失型PPA(nfvPPA)、語義變異型PPA(svPPA)和少詞型PPA(lvPPA)。但是從目前的研究看,非流利/語法缺失原發性進行性失語症(nfvPPA)的臨床表型是否因患者的母語不同而存在差異仍舊存在較大的差異。因此,來自意大利研究者對該問題進行了研究,成果發表在Neurology上。

在這項橫斷面研究中,作者分析了被診斷為nfvPPA的單語英語(nfvPPA- e)和意大利語(nfvPPA- i)的相關語音樣本,並將其與年齡、性別和微精神狀態考試分數進行了匹配。患者還接受了全面的神經心理測試。所有患者和兩組年齡匹配的健康對照組均接受了MRI掃描,掃描序列為3D T1加權序列。比較了兩組患者的語音測量和其他認知特徵的差異。並且以腦灰質體積為指標,比較了各組與對照組的MRI指標的差異。結果表明,不同語言背景的nfvPPA病人在口語產出的一些方面存在一定差異。

閱讀鏈接:

5,力量訓練保護大腦

澳大利亞研究人員的一項研究首次表明,舉重訓練可以保護大腦中易患阿爾茨海默病的部位。悉尼大學發表在《神經影像學:臨床》(NeuroImage: Clinical)雜誌上的這項研究表明,六個月的力量訓練減緩、甚至停止了一年後海馬體及其亞區域的退化。

來自腦和精神研究所的Valenzuela教授說,這是第一次有醫學或生活方式的干預被證明能在這樣一段時間內減緩或阻止大腦的退化。並指出,“抵抗運動需要成為降低痴呆症風險策略的標準部分”。

閱讀鏈接:

6,新研究揭示了兒童肥胖的複雜性

為了能分析兒童肥胖的營養和心理因素,來自美國聖母大學領導的一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因體重而引發的各種兒童心理特徵,例如孤獨,焦慮和害羞,其父母或監護人的類似特徵,以及家庭如何影響營養干預的結果。研究表明這是一種“網絡效應(network effect)”,說明個性化的綜合治療方法可以改善營養干預的療效。這一發現公佈在Nature雜誌上。

文章的通訊作者Nitesh Chawla說:“心理特徵顯然具有交互作用,我們不能再簡單地將它們視為要評估的個體化危險因素。我們需要考慮每個孩子的具體特徵,將它們視為計劃治療的整體方案。”

閱讀鏈接:

前文閱讀

1,

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