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數字經濟”招商淺思

面對新冠肺炎,所有人被迫“宅家”式隔離,各行各業生產經營面臨巨大挑戰,這一方面嚴重影響了國人的情緒,另一方面則給中國經濟蒙上了一層厚厚的陰影。

疫情陰影之下,數字經濟以其特有的優勢開始領跑,正成為保障中國社會運轉的重要支撐。它不僅讓我們及時瞭解疫情動態,學習疫情防控知識,還在生產、生活、教育、醫療等各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一、疫情影響下數字經濟力挽狂瀾

(一)數字經濟領跑防疫抗疫

目前,疫情防控工作已進入關鍵時期,大數據分析在支撐服務疫情態勢研判、疫情防控部署以及對流動人員的疫情監測、精準施策等方面發揮著獨有的優勢。

百度地圖慧眼遷徙大數據為我們提供了從武漢流出的500萬人的分佈區域,對疫情的防控提供了精準的方向;騰訊提供的“人群遷徙態勢感知平臺”,助力政府迅速作出防控決策;在湖北,聯想自研IDV桌面雲技術解決方案能夠安裝上千臺PC操作系統並投入使用,大幅降低一線工程師的工作量,以及醫院運行後人員進入疫區一線的頻率和風險......數字經濟在此次防疫抗疫中居功至偉。

(二)數字經濟領跑居民生活

疫情期間的居家隔離促進了“宅”經濟的發展,人們把玩手遊、直播、在線遊戲等作為消遣,這些都很容易轉化成現實的消費。另外,儘管人們受疫情影響,線下購物大大減少,但需求並沒有消失,而是轉向線上渠道得到滿足。根據某電商平臺統計,春節假期以來,糧油、方便速食、調味白醋等民生商品需求增長明顯。蔬菜產品銷量同比增長超9倍,肉禽蛋銷售同比增長近7.5倍,水餃、麵點等冷藏冷凍食品銷售同比增長超7倍,民眾網購熱情高漲。不僅如此,由於疫情的影響,人們對於衛生消毒用品、家用電器、灶具等的需求大幅增加,帶動了一波相關線上消費。同時,智能自助快遞櫃的配送服務,也有效降低了人員間的接觸頻次,保障了用戶和快遞員防疫期間的健康。

(三)數字經濟領跑企業運營

為了遏制疫情蔓延,中國多地採取了延期復工措施,期間很多企事業單位人員選擇在家上班,藉助各類在線辦公軟件,開啟了在線工作模式,“雲辦公”“智慧辦公”“遠程辦公”一時成為一股潮流。藉助數字經濟技術,人們“宅”在家裡就可以完成工作。

由於廣大企業紛紛轉向了在線辦公,釘釘、企業微信等辦公軟件的需求激增。為了適應企業的需要,這些軟件紛紛推出了支持居家辦公的新功能。例如,在企業微信最新推出的版本中,增加了六個專門針對居家辦公和會議的功能。

(四)數字經濟領跑醫療救助

在此次“抗疫”鬥爭中,一些地方積極應用了在線診療技術,讓常規病患線上享受醫療諮詢服務,這不僅服務了患者,也在相當程度上降低了交叉感染的發生,對遏制疫情起到了重要作用。

據瞭解,包括騰訊醫典、微博、阿里健康等大眾平臺,微醫、丁香醫生、平安好醫生、春雨醫生等多個專業平臺,都推出了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問診專區。其中,微醫互聯網總醫院的免費義診專區訪問量已超過8000萬。

(五)數字經濟領跑教育教學

在此次“抗疫”中,日益發達的在線教育為對沖疫情影響起到了關鍵作用。為了預防新型冠狀病毒在學生之間的傳染,很多地區已經將開學時間推遲到了3月之後。為了實現“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藉助在線教育工具,老師可以在線教,學生可以在線學,師生之間可以有效地進行教學互動。

中國的在線教育企業也看到了機遇,多家企業紛紛開啟“贈課”活動,為各個學齡的學生開通免費在線教育課堂。

二、數字經濟項目將成為重點招商方向

在此次疫情中,數字經濟扮演著極端重要的角色,影響著我們的生產生活方方面面,由此我們也看到了數字經濟巨大的發展前景,而發展數字經濟也已經成為從國家到省、市層面層層重視的重點工作:我國“十三五”規劃中提到“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加快推動數據資源共享開放和開發應用”;2019年7月,省政府印發《山東省支持數字經濟發展的意見》;臨沂、濟南等地出臺了促進數字經濟發展的相關優惠政策;青島、淄博等地在發展數字經濟方面已經開始加速......

數字經濟是地方經濟新舊動能轉換的有效途徑,是工業“換道超車”的關鍵抓手,它的高滲透性、發展可持續性、科技含量高等特點,正是我們招商選資的重要參考依據。而我市數字經濟相關產業基礎薄弱,空白領域較多,與實體經濟融合也尚處於起步階段,發展數字經濟勢在必行。因此,大數據產業園、數字經濟園區等數字經濟項目,正成為我市的招商引資重點。

三、德州市發展數字經濟路徑探索

發展數字經濟意義重大,推動數字經濟發展刻不容緩,結合我市實際,建議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整合資源,多維合作,實現我市數字經濟發展彎道超車。一是開展政企合作。與騰訊、浪潮、阿里巴巴等頭部企業合作,建議初期採取“政府購買服務,企業投資園區”的模式發展數字經濟,通過市場贏得產業,引領打造服務平臺,通過這種方式不斷深入合作,逐步將更多數字經濟項目導入進來;二是推進政府間合作。拜訪上海、杭州等先進地市,與當地政府協商成立數字經濟項目合作區,按照全面合作、利益共享、稅收分成的模式,優化產業配置,共享產業資源;三是突出招大引強。圍繞數字經濟產業,緊盯國內外500強、行業龍頭和領軍企業,推出一事一議、稅收減免等招商優惠扶持政策,重點引進一批突破型、戰略型、基地型的大項目,不斷積蓄髮展數字經濟新動能。

(二)拓寬思路,創新方式,確保我市數字經濟發展提質增效。

一是著力園區招商。堅持數字經濟產業園區化發展思路,抓好中元科技創新創業園、德瑞智能製造產業園省級數字經濟園區建設,同時啟動市級數字經濟園區建設試點,走特色帶動的路子,在經濟技術開發區和齊河縣建設2處數字化為主導的產業園區,依託專業運營團隊,加速產業資源導入。同時,圍繞數據應用企業核心需求,做好園區產業基礎設施建設,打造適宜發展環境,制定園區入駐優惠政策,通過專業化園區發展,築巢引鳳,推動我市數字經濟產業鏈集群發展;二是探索線上招商。疫情期間不能外出,可通過網絡、電話等方式進行招商。一方面,梳理出數字經濟項目招商重點目錄,通過政府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自媒體平臺等網絡渠道方式,高頻次、大範圍地發佈出去;另一方面,對達成意向的項目,可通過視頻、電話等方式展示廠房、地塊等,與客商積極溝通,積極洽談合作細節,以此來替代實地考察,力爭儘快取得實質性進展。

(三)頂層設計,政策吸引,提升我市數字經濟發展服務水平一是制定發展規劃。建議將數字經濟列入全市“十四五”發展規劃,並編制我市數字經濟產業發展專項規劃及實施意見,立足我市優勢產業,激發數字經濟發展內生動力,引導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推動傳統產業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建設一批數字轉型示範單位,實現我市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助力我市工業轉型升級和社會治理創新;二是優化服務環境。設立數字經濟發展引導基金,制定數字經濟項目專項招商優惠政策,加大政府補貼和稅收優惠力度,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聚力打造投資最便利、審批最高效、服務最規範的一流數字經濟營商環境。

德州日報新媒體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