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如何改善孩子打遊戲,大家有好的建議嗎?

蘇湘之間


   現在家長因工作原因或生活原因陪伴孩子的時間比較少,孩子獨處的時間比較多,由於各種原因孩子往往會通過打遊戲來打發無聊的時間。這樣就需要我們認真對待和引導孩子儘快解除沉迷打遊戲的習慣。

首先,作為家長要先自己擺正心態,因為我們也是經歷過小孩階段,要懂得換位思考,小孩打遊戲上癮,會有很多原因的。首先要了解具體情況,先觀察小孩子是在玩什麼遊戲,現在很多學習可以通過玩遊戲的方式進行的,比如學習詩詞、學習成語、學習編程等等;其次很多遊戲是可以鍛鍊小孩的觀察能力、反應能力、思考能力等等。

建議先在小孩玩遊戲的時候可以靜靜地看下小孩玩,想一想小孩子為什麼會上癮?通過觀察、瞭解具體情況後再分析下小孩在玩什麼遊戲?為什麼會上癮?然後在平心靜氣的時候,在小孩沒有玩遊戲的時候再找小孩溝通,瞭解小孩子自己的想法;要尊重小孩,建議不要在小孩玩遊戲的時候去找他說,這樣會引起小孩的反感甚至對立,一般小孩都是好奇心很強的,你越不讓他玩遊戲他反而越想辦法去玩;同時千萬別在小孩玩遊戲的時候去搶他的手機!

在瞭解小孩的想法後再根據掌握的情況和小孩溝通,讓小孩明白玩遊戲的危害。這個時候特別需要我們家長的耐心,因為這個調整需要一個時間過程,明白這一點之後我們嘗試和小孩訂立一些規定,比如說什麼時候才能玩遊戲和玩遊戲的時間,逐步地縮少玩遊戲的時間;同時在小孩達成規定後給予一定的獎勵,慢慢培養孩子的自制力,養成自律的習慣。很多遊戲項目需要充值才可以玩,這時候家長要耐心和小孩分析如何合理地使用金錢,幫助小孩建立良好的金錢價值觀同時家長控制小孩的零用錢。其次我們家長要引導參與孩子的學習項目,慢慢轉移小孩的注意力,培養小孩的興趣愛好,增加家長和孩子的互動,通過一些親子活動增加更多的認識,比如琴棋詩畫、打球、游泳、跑步、跳繩、跳舞、唱歌、閱讀、玩魔方等等;也可以和小孩制定這些學習項目的學習規劃和時間,這樣可以進一步壓縮小孩玩遊戲的時間。

凡事有內因和外因,小孩喜歡玩遊戲可能和家長有關係,我們家長一定要重視,要以身作則,在小孩面前也儘量少玩遊戲;其次小孩子之間喜歡通過玩遊戲的形式認識更多夥伴或者通過玩遊戲進行比拼,這時候家長之間、家長與老師之間需要進行溝通和配合;要引導小孩的價值觀,向上學習,向榜樣學習,找些學習好的同學做榜樣和做夥伴。

最後,家長朋友一定要有信心、決心和耐心,不能操之過急,要治好孩子打遊戲的癮需要的是持續有效地監督,相信通過以上的方法逐步地調整過來。




悟空快來學藝


我一直覺得打遊戲不算什麼,自身的自制力才是關鍵,家長要做的是引導孩子,而不只是嚴格的管制。

我從小都愛打遊戲,小時候是父母哥哥姐姐手機上的簡單遊戲,貪吃蛇、推箱子、俄羅斯方塊、小霸王遊戲機,我都能玩得津津有味。我爸媽並不排斥我打遊戲,當然他們的原則就是隻要寫完作業就可以,甚至有時還會問我如何才能通關進入下一步,讓我偶爾覺得成就感滿滿。

初中打網遊或許成績有所下降,但主要還是自己調整過來了,爸媽的意見還是如小時候一樣,需要在完成作業後上遊戲,我們之間的契約也因此一直保持的不錯。大學系里老考第一的同學和我一起組過隊,她絕對是個資深遊戲迷,從仙劍,爐石到最近的吃雞,緊跟遊戲潮流步伐,但這也沒有妨礙她成為一個成績十分十分優異的人。

所以我會覺得小孩玩遊戲並沒有什麼,關鍵的是家長需要及時去引導,比如在孩子玩太久遊戲時,說明家裡缺少能讓他更感興趣的事物。家長可以組織一些針對自己孩子興趣愛好的活動轉移注意力,畢竟世界上還有很多比遊戲更值得更美好的事情期待他們去探索。

同時呢,在時間上也應該與孩子做某種平等的溝通或是約定,告訴他適可而止的意義,設立一些小小的獎勵或懲罰措施,來幫助孩子更好地學會安排自己的時間,遵守約定。


火星瞭望週刊


如今網絡和智能手機,幾乎成為每個家長最頭疼的育兒攔路虎。但是,很多家長卻忘了思考自己的育兒方式。我曾經聽過一位家長告訴我,她女兒兩歲開始玩平板電腦,當時她覺得特別有面子,現在才覺得特別後悔。孩子不但眼睛近視,關鍵是還不願意和家長交流,就算是不玩遊戲,也喜歡自己一個人待著。


所以,我覺得孩子沉迷於遊戲,罪魁禍首還不是電子產品,也不是遊戲本身,而是家長自己的問題。你在孩子需要你陪伴的時候,選擇了讓他/她與遊戲為伍。與孩子缺乏最基本的互動,這是根本原因。

想要孩子從遊戲中解放出來,家長需要改變自己的育兒方式。從孩子的角度,去了解他們的內心需求,真正用愛與包容來引導孩子。實際上,孩子並不是離不開遊戲,只是找不到情感宣洩和依託的地方。你常常碎碎念,只會讓孩子更加逆反。有些家長甚至到處去講孩子玩遊戲的事,搞得好多人都會對孩子貼標籤,這也是最差勁的一種解決方法。你試圖讓別人去勸導,或者讓別人給你支招,這些都是不能真正讓孩子接受的。就像我不贊同把這個問題放在網上來詢問一樣,雖然我自己寫了這麼多,但不見得有用,我只是分析了孩子和家長的部分現狀。最終,還是必須要家長自己根據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拿出行動來。


小王子愛上狐狸


現在的孩子打遊戲的現象可以說非常普遍,媒體上經常可以看到極端的例子,十幾、二十來歲的年輕人,在網吧打遊戲幾天幾夜不合眼,最後導致猝死。原因就是長時間打遊戲的人,雖然表面上看起來一切如常,但其實調動的是身體的先天之氣,一旦能量耗盡,生命就會突然終結。當孩子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耗在遊戲上,沉迷於遊戲而不能自拔時,他們獲得了虛假的滿足感和成就感,現實生活中的一切在他們眼中就會變得索然無味,難以激起他們的興趣——儘管遊戲只是一個虛幻的世界,但他們寧可活在夢裡,也不願意醒來!難怪遊戲被稱為“電子毒品”,試想,一個人一旦染上了“毒癮”,想要戒掉會是一件容易的事嗎?

而我們的家長對待孩子打遊戲往往有兩種態度。清醒的家長看到了遊戲的危害,會嚴厲禁止孩子玩遊戲,但很多孩子嘗過了遊戲的“甜頭”,不會輕易放棄,他們會想方設法給自己創造機會,揹著家長偷偷地玩。糊塗的家長則完全意識不到遊戲的害處。一些家長認為應該讓孩子盡情地玩個夠,“孩子玩夠了自然就不玩了。”關於這種觀點,我在今年暑假參加清心培訓時,清一山長特別指出:遊戲的設計者都是高智商人群,他們最懂得操縱人心,也因此獲得了巨大的利潤。遊戲是毀掉下一代尤其是男生的電子毒品,不能用對待垃圾食品的方式對待遊戲。孩子玩一個月、兩個月都沒問題,讓學生戒掉遊戲很難。如果不能防止男生玩遊戲,幾乎不可能教好。我也特意詢問了我們學堂大班11、12歲的男生:“如果讓你們盡情地玩遊戲,你們玩得夠嗎?”他們都搖頭說不可能。其中一位男生說:“舊的遊戲打完了,新的遊戲不斷出來,玩不夠的。”

可見,孩子們對遊戲強大的誘惑力是深有體會的。更誇張的是,一些家長認為玩遊戲可以開發孩子的智力,增進同學間的“友誼”,因此不但不反對,還給孩子提供支持和幫助。孩子打遊戲時,他們會端水送飯,做好後勤服務;孩子要上學,他們會幫孩子掛遊戲賺積分。甚至孩子玩遊戲已經嚴重上癮了,兩眼無神,滿腦子想的都是遊戲,做什麼事都懶洋洋的打不起精神,家長仍然沒有意識到遊戲已經控制了孩子的精神世界,沉浸在幻想世界裡的孩子對自己的狀況當然更沒有覺知。這樣的情況在青春期的孩子身上尤其普遍,他們沉迷於遊戲,不願意跟家長交流,不願意和周圍的鄰居、外界打交道,整天呆在家裡,拉都拉不出去,遊戲甚至成為了這些孩子逃避現實世界的“精神庇護所”,而家長們對此基本上無計可施。

可見,一旦被遊戲控制,孩子會本能地自動與現實世界隔離,本來是學習、成長的最好年齡,卻把時間和能量白白浪費在虛幻的世界裡,對自己的人生毫無意義和幫助。因此,對於孩子玩遊戲,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都不能掉以輕心。


果橙電影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這是誰也不能改變的。孩子沉溺於遊戲,總歸是不好的。教育好孩子是每個家長的義務,也是權利,也是每個家長所期盼的。

如何教育孩子,首先,我認為溝通是非常重要的。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我們作為成年人很多事需要溝通,當然孩子的教育也需要。孩子的內心世界是什麼樣子的,我們需要去知曉,去了解。他們想的是什麼,需要的是什麼。我們不能想當然。只有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和他們真誠的去溝通交流,才能捕獲他們的心理。還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思強壓式的去教育,在叛逆期的孩子這樣的教育方法會適得其反。

其次,興趣在孩子成長的路上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引導的作用。除了打遊戲,孩子在沒有什麼興趣愛好。每個孩子潛意識裡都有自己擅長的東西和感興趣的東西。比如,唱歌、跳舞、打球、游泳。孩子或許也不知道這需要我們去留意發現和加以引導。

再次,如果有條件多帶孩子看看外面的世界,開開眼見,這也是很重要的。

其實對於孩子的教育,本人一向比較反對暴力區服,強壓式教育。當孩子能和你成為朋友的時候,你的家庭教育可以說很成功了。

最後,父母的陪伴很重要。言傳身教是最好的教育方式。你抱著手機打遊戲,或者抱著電視看電影,讓孩子去學作業、看書。有多少孩子能一心一意的去做到。有空多陪陪孩子,不管是一起玩、一起學習。你能做到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