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查災情怎能“走馬觀花”:高唐縣樑村鎮民政所原所長李某某案例剖析

“走馬觀花”原本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但如果工作中“走馬觀花”,履職走過場,遇事不擔當,就會造成失誤,帶來損失。高唐縣梁村鎮民政所原所長李某某就因為連續五年在災情排查核實工作中“走馬觀花”,造成部分受災嚴重戶受災實情無法認定,影響惡劣。

“老黨員”“踏實肯幹”“工作認真”……之前一提到李某某,領導和同事總會這樣評價他。1992年參加工作,擁有24年黨齡的李某某一直在鄉鎮工作,因為工作積極努力,2008年4月,他走上了梁村鎮民政所所長的崗位。

起初,面對新的崗位、新的職責,李某某幹勁十足,他認真學習業務知識,積極付諸實踐,很快他就適應了民政所的工作,工作起來得心應手、遊刃有餘。隨著時間的推移,李某某在民政所所長的位置上一干就是6年。年復一年面對同樣的工作,日復一日面對繁重的任務,不知不覺中李某某就產生了懈怠心理,他心想:反正自己年紀也大了,工作中能省事的就省點事,只要不出大紕漏就行。

自我要求放鬆,工作標準就會下降。由於梁村鎮地勢較低,並且處於高唐縣灌溉河道的下游,每年都會有地塊不同程度地受到洪澇災害,救災資金髮放工作十分繁重。2014年,梁村鎮受到洪澇災害的地塊較多,入戶排查的工作量很大,面對繁重的工作任務,李某某動起了心思:反正每個村都上報情況了,應該也不會和實際差距太大,象徵性地抽查幾戶,把數據報上去就算完成任務了。他自作主張簡化了鎮民政所排查核實群眾受災情況的環節,並沒有深入到8戶受災最嚴重農戶的農田中現場調查,僅象徵性地簡單瞭解了個別受災戶情況,“走馬觀花”式地在田間地頭站一站,就回到辦公室按照各村統計上報的情況上報了。很快,一項原本需要花費大量時間的工作,僅用了五六天時間就完成了,救災資金也很快發了下去。

最初,李某某還擔心工作會出現紕漏,但時間一長,他懸著的心就慢慢放了下來,他開始琢磨著怎樣把自己這套“簡單工作法”用在民政所其他工作上。

2014年至2018年,梁村鎮連續五年的救災資金髮放工作,李某某都是隻看材料,或者僅靠“走馬觀花”進行核查,導致群眾的受災情況無法認定。開展低保工作同樣如此,由於入戶核查工作開展不到位,李某某對部分低保戶的動態信息瞭解掌握不及時,導致梁村鎮4名不符合低保條件的村民未能及時取消低保資格。

在其位盡其責,容不得絲毫懈怠。李某某缺少為民情懷,責任意識淡薄,在救災資金髮放和低保工作中履職不力的行為抹黑了黨委政府的形象,破壞了幹群關係。2019年4月,高唐縣梁村鎮黨委給予李某某黨內警告處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