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小孩子反對父母生二胎,是什麼樣的家庭教育導致該結果?

米老頭237426167


同樣是孩子,小孩子和大孩子在反對父母生二胎時候心理是有差異的,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父母準備工作沒有做好,沒有提前和孩子溝通二孩是柺杖的兩支,是相輔相襯的骨肉親人,除了父母,兩人就是最佳支點了。所以還是有教育缺失問題。

再說說孩子反對的心理:小孩子就比較單純,聽多了別人說的,有了弟弟妹妹,父母就愛弟弟妹妹不再愛她了,她手裡的玩具,身上的漂亮衣服都要給弟弟妹妹了,媽媽帶弟弟妹妹,她就需要給弟弟妹妹洗衣服,做飯了。在這樣信息轟炸下,沒有小孩子能接受父母生二胎。大一點的孩子想得更多了,又有金錢概念了,受其他人影響,他會覺得,父母的1萬元錢,本來都是他的,現在要分5000元給弟弟妹妹了。本來可以讀昂貴的私立學校,現在只能讀公立學校了,本來可以一對一補課的,現在只能補大課了,爸爸媽媽本來可以輪流揹他,抱他出行的,因為有弟弟妹妹,抱小的弟弟妹妹,他就只能自己走了,他心理就把所有東西都一分為二,覺得被掠奪了屬於自己的東西,所以也不願意家裡都一個搶他東西的二胎。

所以父母在要二孩以前,要多關注大寶的心理狀態,多讓他看到有兄妹,姐妹,兄弟的互相照應支持,有困難時候的分擔,全家團聚時候的歡樂祥和,慢慢接受被妹妹,弟弟分享了一些東西,但是自己又能得到另外一些美好。


長山方小文


這個問題我挺有資格回答的,我記得我爸媽生二胎的時候我就是反對的,我認為其實是不能說是家庭教育導致的,真正讓我反對的原因應該是以下幾點:

  • 1.旁人的教唆

我記得當我爸媽跟我說給我生個弟弟妹妹的時候,就有很多大人在旁邊開玩笑說:“你爸媽打算不要你了”,等之類的話語,這讓年幼的我很是害怕。

  • 2.經濟條件

經濟條件不是說我當時知道我家沒錢,而是我小時候自己就很窮,所以我聽到生孩子要那麼多錢,那在我當時心中是個天價了,畢竟我一天零花錢就兩毛,所以這也是我反對的原因。

  • 3.不願分享

其實我當時並沒有想過什麼會分享父母的愛,只是不願意分享自己所擁有的東西,認為只要二胎一出生,我的所有玩具、零花錢什麼的都要分一半給他。


其實不要把孩子的想法想的那麼深奧,孩子的思想都是很單純的,而我現在跟我妹妹的感情是很好的,我也非常幸運我有一個妹妹。


北鼻駕到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這是我也是我最近遇到的問題,我兒子五歲半了,我前兩天一直問我兒子。我說:“兒子你喜歡弟弟還是妹妹啊?媽媽給你生個弟弟或是妹妹好不好?”我兒子非常堅定的給我說:都不喜歡,都不要。我問他為什麼?他先說:“吃喝拉撒煩死了”,我說只是因為這個嗎?他說有了弟弟或是妹妹你和爸爸就光照顧他沒人照顧我了。哦!我意識到原來這才是他不想要的真正原因,他怕和他分享父母的愛啊!知道了問題所在。我就和他好好的溝通,我說:寶貝,你永遠都是爸爸媽媽的寶貝,不管我以後給你生幾個弟弟或是妹妹,爸爸媽媽的對你的愛一分也不會減少,爸爸媽媽想給你生個弟弟或是妹妹是為了以後和你作伴,等到爸爸媽媽年紀大了,就一個人太孤單了,沒人和你作伴,遇到事情沒人和你商量。天天和他聊一下,時間長了他也就接受了,他後來說媽媽我想要個弟弟,以後可以陪他一起玩。其實孩子不願意就是擔心有了二胎之後,爸爸媽媽不再愛他們了,這個一定要讓他知道,不管有沒有二胎爸爸媽媽對他的愛一分都不會減少。爸爸媽媽把寶貝擔心的問題給他解釋清楚,讓他放心,我想他會從反對變成同意。我兒子現在不光不反對還非常期待弟弟的到來,現在經常問我:媽媽我什麼時候有弟弟啊?我會好好愛他的,好好保護他,不讓他受欺負。


熊貓玩具樂園


為什麼有些小孩子反對父母生二胎,是什麼樣的家庭教育導致該結果?

我認為有下面兩方面的原因:  

1、教養方式是否民主。越民主的教養方式,兒童擁有更多的自主性,同意父母生二胎的幾率越高。擁有民主意識的家長,注重孩子的參與,尊重和理解孩子的興趣,經常與孩子情感溝通,親子關係比較積極,父母常會與孩子商量家庭事務,孩子也往往能夠參與到家庭決策中。這些家庭中的兒童更多的採用理智的應對方式處理情感問題, 能很好的規範自己的行為。

教養方式缺少民主性的家長大多對兒童過於溺愛和遷就, 不注重培養兒童的獨立性,這類兒童基本上在家裡受到無微不至的照顧,不用自己處理問題,他們對家長過於依賴,自理能力差,而且相對缺乏獨立性、自主性和創造性,自我中心性顯著,相對於自主性強的兒童比較不容易接受有弟弟妹妹,拒絕分享父母對他們的專寵。   

2、電子產品的影響。隨著經濟發展,電子產品普及,出現了電子產品可以取代妹妹”。現代社會中,獨生子女佔多數,於是孩子就成為了家庭的中心,家長為了讓家中唯一的孩子得到最好的資源的同時,也出現了過度縱容的現象。

現在很多孩子,在孩童時期就過早的接觸了電子產品。兒童若長時間與電子產品打交道,造成兒童的“離群”現象。電子產品對於兒童的影響在性別以及年齡上沒有差異,多數兒童能夠正確的看待電子設備的作用。但隨著現代電子設備對於兒童的影響程度提升,同意父母生育二胎的幾率大大減小。電子設備成為兒童反對父母生育二胎的主要影響因素之一。   

那麼家長要採取什麼樣的方法來教育孩子呢? 

1.克服比較心理。養育孩子、孩子的發展沒有正確答案和標準答案。有了兩個孩子,多數父母都避免不了對兩個孩子進行比較,產生“厚此薄彼”的心理。可以產生比較是二胎家庭父母的特殊待遇,然而要時刻提防比較心理的不利影響。家長不應將不同當做差距,以此評判孩子的成長與發展,孩子的養育沒有標準答案,家長應善於觀察孩子,發現孩子獨特個性,鼓勵個性發展。   

2、設立與大寶的獨處時間。二胎家庭,心理變化最大的就是大寶,最應受到關注的也應該是大寶。當弟弟妹妹出生後,大寶可能會出現更粘人的行為,甚至會出現故意欺負嬰兒或自理能力退化的現象。孩子“退步”行為背後往往是在告訴父母“爸爸媽媽,我感覺到寂寞,不要總是看著嬰兒,你們也看看我”。因此,當大孩子出現故意欺負嬰兒或搞破壞的行為,不要認為他是一個壞孩子,儘量理解接納孩子的想法,減少對孩子的忽略,讓他得到與以前一樣的關注,儘早度過這段時期。

  

3、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與環境。和諧溫馨的家庭環境能夠讓兒童獲得精神上的滿足,保持安定愉快的心情,能夠使兒童較好的獲得安全感。首先,應給予兒童獨立的成長空間,給孩子一個自我成長的機會。這樣既能培養兒童的獨立能力,讓兒童獲得較強的自我認同感,又能讓兒童在相對獨立中更加積極地與家長相互交流,增強歸屬感。其次,要營造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圍,對孩子多建議,避免命令和支配;多肯定鼓勵和讚賞,少訓斥責罵。

  

4、注意平時的教養方式。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不應一味順應孩子,應當合理滿足,採用民主的教養方式,加強孩子獨立性的培養,關注兒童的學校生活和同伴關係。



誠佑爸爸育兒分享


這跟教育有關係嗎?這是因為這個孩子愛爸爸媽媽不願意分享。

你願意你老公找小三小四嗎,你願意和別人一起分享你老公嗎?自己越喜歡的東西越不想分享出去。

我現在特別討厭你們,覺得好像反對要二胎的都是有問題的孩子,這是人性使然好不好?

我是中國第一代獨生子女,生於70年代末。我現在活了40多年,我從來就不希望我爸爸媽媽生個二胎,我覺得我爸爸媽媽是我一個人的,所以我從小到大都有極強的安全感。我不會覺得我爸爸媽媽會偏心,我也不會懷疑我爸爸媽媽做任何一件事情,會有私心會有想法,我們這種家庭結構極其簡單。

孩子的世界很簡單。在孩子世界裡,父母是他的全部。但是在父母的世界裡,孩子並不是他的全部。所以孩子只想守住他的全部,沒有那麼複雜的想法。 你們非要認為不讓爸爸媽媽生二胎的孩子是自私,那我也說一句扎你們心窩的話,那些讓爸爸媽媽生二胎的孩子,都是不夠愛爸爸媽媽的孩子。


唯家至珍


害怕有了小弟弟或小妹妹,自己會失寵。所以要多和孩子溝通,交流。讓他放心,父母會依然愛他的。

有了二胎要加倍呵護他,還多了個小夥伴陪著他玩耍,多教育孩子有愛心,不要有自私自利心理。


莊家守護人


小孩子反對生二胎,是因為孩子討厭“諜戰劇”,更討厭“懸疑劇”。

孩子最擔心的是:父母的愛,會被“小入侵者”分享;最不能接受是是,突然有一天“小入侵者”就來了。僅此而已。

父母只要理解了孩子的這兩個想法,有針對性的提前做好家庭教育的準備,這個關口就能順利通過了。

孩子為什麼會那麼反感爸媽生二胎?

這是人的動物本性決定的。而父母的教育,就是讓孩子的動物本性得到收斂,人性的光芒在孩子身上閃耀。

人和動物一樣,尤其是孩子小的時候。人的本能告訴他,父母是我的,是我的一部分。

這就是歸屬感,他們屬於我一個人,他們只愛我一個人。一旦有人想奪走父母對我的感情,那就要上演“戰爭片”。

為了捍衛自己對父母的主權,孩子們也是拼了。

哭鬧、反對、打滾甚至尋死覓活要挾父母。這樣的問題,網絡一搜一大把。

還有一種,就是父母怕孩子反對,乾脆不說,等瓜熟蒂落。一個嫩生生的小孩突然降臨了。

大孩子毫無招架之力,手足無措中,認為自己被拋棄了,不再被愛了。

這場“懸疑劇”對孩子造成的傷害更大。


那是一種被父母欺騙的無助和自己在父母心中分量感的同時丟失。那麼小的孩子,怎麼也轉不過這個彎啊。

所以,想要二胎的父母們,不要以為這是一個抬抬腿,就可以邁過去的小河溝,有可能這個小溝,看著挺窄,深度100米哦。

那麼就聽孩子的?不生啦?不是的,現在國家號召我們生二胎。如果條件允許,完全可以做好孩子的心理輔導和教育,順利讓一個弟弟或者妹妹,和你們大家一起,共享人間的這趟旅程。

做些什麼準備好呢?

01、要和平,不要戰爭。

孩子聽說二寶的事,多半是好事者的挑撥離間,說廢話不嫌事大的那些人,總在孩子面前挑:你爸媽要生小弟弟妹妹了,你的的好日子到頭了。

父母教育孩子時,除了向孩子表態,不會偏心,會一樣愛他外。

經常藉機和大寶說說,關於我國的傳統美德教育,這時候是良機。

講講仁愛、孝悌,謙和、好禮,說說“子路借米”,講講“許武教弟”,這些故事孩子都愛聽,雖然可能聽不懂,但是,他會慢慢聽懂。

02、不要以為孩子小不懂事,你就可以和他玩“懸疑劇”最終真相大白,可能會讓父母措手不及。

所以還是實話實說的好,孩子的心是最乾淨的,孩子的思想也是最單純的。

一個準二胎媽媽的方法值得借鑑。

這個媽媽正備孕二胎,她說:大寶啊,爸爸媽媽工作忙,沒時間陪你,媽媽想生個弟弟妹妹來陪你一起玩,可是媽媽不知道,還是不是個好媽媽,能不能夠完成這個任務啊?

大寶含著眼淚說:媽媽你很棒,你是好媽媽,你一定可以做到。之後,大寶天天給媽媽鼓勁,整個孕期相當平順。

二寶出生後,大寶整個就是一個守護天使,所有人都不能輕易碰二寶,連爸爸抱抱,他都要在一旁叮嚀著,小心翼翼的。

轉移視線法,成功把孩子帶入了一個更美的新世界。

03、孩子出生後,就是考驗父母的開始。

怎樣將一碗水端平,是困擾多少父母的難題。但是,只要父母準備生二胎,這個就是父母必須學習的能力了。

二寶小,受到的照顧多。從這時起,水就已經端不平了。

小孩子的反對容易化解,但是兩個不斷長大的孩子的教育,是二胎父母更大的難題。

好在,我們應該相信一點,血肉相連的幾個人,砸碎骨頭連著筋。

只要大家都能夠付出真心,在我國5000年文明的薰陶下,快快樂樂的大家庭,比比皆是,無需憂慮太多。


半稱心九林


孩子的問題根源在於家長,孩子不願意接受弟弟妹妹是因為有人告訴ta:“弟弟妹妹是來搶愛搶財產的”…這些負面情緒先入為主地佔據孩子的思想。卻沒有人告訴孩子“:弟弟妹妹是同氣連枝,是骨肉相連,是親人,是手足,是這個世上除了爸媽以外最親的親人;是來一起給予ta愛並跟ta一起愛父母的親人”。正面引導及以身作則,相信耳融目染下的孩子一定不會是自私的為我為中心的孩子!

如果您的教育是充滿著愛,是分享,是互助,那麼孩子就是陽光,是溫暖,心底充滿了別人。教育孩子就跟種菜一樣,看父母撒下的是蘿蔔還是白菜?如果種下白菜,那一定不會長出蘿蔔!希望對您有益哪怕一點點!


碩碩媽媽pikomonkey1


如果一個家庭只有一個孩子,對這個孩子過分的寵溺,什麼都讓著孩子,一味的誇讚孩子,一家人都圍著這個孩子轉,不能好好的教導孩子思想,時間久了會讓孩子覺得大家對他的愛是理所當然,甚至會讓孩子變的自私,但是如果有一天家裡突然多了一個孩子,父母在沒有和孩子溝通好的情況下,孩子是接受不了的,因為在他的意識裡,從沒有跟別人分享過家人愛的他會覺得家人的愛一直都是他一個人的


MMTONGZHUANG


教育孩子耐心很重要!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bde884e5722145dabbb3bc43c15e085f\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