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全省規上工業開工面近九成 企業產業鏈供應主要矛盾正有效緩解

堅持問題導向,圍繞“解決問題”來展開和推進,當前山東全省各級各地正努力化解企業復工復產中的“攔路虎”。記者從山東省工信廳瞭解到,截至2月23日,全省規上工業企業累計開工25445家,佔規上工業企業的89.7%,較前一日提高1.5個百分點;復工人數345.2萬人,佔職工總數64.8%,較前一日提高1.7個百分點。其中,濟南、青島、淄博等13市復產率超過90%。

著眼破解企業產業鏈供應問題,我省與兄弟省市建立高效協作機制,協調解決我省企業生產設備、關鍵零配件、原材料等難題。目前已協調解決重汽集團、斗山工程機械、新華醫療等重點企業近200家上游配套企業復工復產需求,先後推動130餘家為兄弟省市配套的山東企業儘快復工復產。

為破解企業用工困難問題,省工信廳聯合交通、商務、人社、市場監管等部門,突出抓好重大項目重大工程協調推進、跨部門跨區域事項協調處理。收到海爾集團、北汽福田生產人員短缺的需求,即刻與省教育、人社部門對接,由濰坊、青島落實屬地責任,根據指揮部18條、10條文件精神,督促2家企業做好1993名實習學生返崗交通、疫情防控、生產安全等保障工作,儘快返崗工作。

原材料供應也是當前企業復工復產中面臨的較為突出的制約。為協調解決力諾特玻原材料供應,我省向安徽省、鳳陽縣工信部門發函協調力諾藥用玻璃原材料唯一供應商佳利硅砂儘快復工,通過多方協調,當地政府同意佳利硅砂開工,力諾首批4輛運輸車輛滿載返程。收到中建八局濟寧醫院建設項目缺少風機箱、電動調節閥、止回閥、風口等產品供應的訴求,經積極對接,德州格瑞德集團連夜籌備,在德州市、濟寧市多方協助下,格瑞德集團順利完成全部生產任務,包含90餘套主要的新風淨化設備和近2000個與系統配套的零部件分六車全部運出,2月20日凌晨1點最後一批物資抵達項目現場,比中建八局安裝時限提前了半天時間。同時,格瑞德集團派出專業技術工程師隨車趕赴項目現場,配合施工方進行安裝調試,一直到設備安全運轉、交付使用。

數據顯示,自2月8日省工信廳牽頭組建省工業經濟運行指揮部應急保障工作專班,設立12條熱線電話和網上受理窗口,24小時受理企業復工復產中問題訴求後,目前累計受理網上諮詢、接聽熱線電話共7300多起,第一時間予以答覆,努力協調解決。(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付玉婷 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