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守護空中“講臺”,一顆丹心奉獻“疫線”——記蜀龍學校黨員教師李依然

2019年年底以來,讓人猝不及防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洶湧而至。一場疫情,牽動著全國每一個人的心,隨著新冠病毒疫情在全國各地迅速擴散,李依然同志作為成都市新都區蜀龍學校的一名黨員教師,在學校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充分發揮一名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迎難而上、率先垂範,用愛心守護網絡這一空中“講臺”,鼓勵和引導學生上下一心,眾志成城,為打贏本次疫情防控攻堅戰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愛心守護空中“講臺”,一顆丹心奉獻“疫線”——記蜀龍學校黨員教師李依然

作為一位班主任,李依然同志認真按照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及學校要求,及時收集、整理上報有關學生的動態信息,包括每個學生的健康情況、思想動態,在班級家長群中宣傳正面的疫情防控信息,做好正面引導,及時將學校要求傳達到每一位學生和家長,切實做好“上情下達”和“下情上傳”,讓學校及時全面掌握每位學生情況,便於學校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與此同時,李依然發動親人朋友,利用各種社會關係參與抗擊疫情。1月24日,當她得知家人所屬的阿聯酋川渝商會正在號召捐款為抗擊疫情做貢獻後,積極鼓勵家人參與活動,利用海外關係募捐國內非常緊缺的救災物資,並全程參與了阿聯酋川渝商會會員捐款、物資接收等活動,她本人也是募捐者之一,獻出綿薄之力。

愛心守護空中“講臺”,一顆丹心奉獻“疫線”——記蜀龍學校黨員教師李依然

從1月25日至2月1日,李依然每天在與阿聯酋相差4個小時時差的情況下,協助家人遠程協調海外物資採購工作;在疫情初期第一時間利用阿聯酋迪拜商會的影響力,在整個迪拜境內搶購了幾乎所有藥店與民用醫療機構的口罩、防護服、護目鏡等國內緊缺的醫用物資,並通過四川航空免費救災物資運輸服務,搶在許多國家還未與中國停航之際,於2月2日從迪拜緊急發回成都雙流機場。

愛心守護空中“講臺”,一顆丹心奉獻“疫線”——記蜀龍學校黨員教師李依然

救災物資到達成都雙流機場後,在家中口罩也緊缺的情況下,李依然和家人也深知機場人流量較大,容易被傳染,但是想到前線的醫生正在與病毒進行著生死對抗,她們決定一定要在第一時間把這批物資送到。她們佩戴著已經用過幾天的口罩,先後三次前往雙流機場,幫助協調貨物的清關及辦理必要的海關手續,在機場國際提貨處與商會成員一起進行救災物品的清檢彙總。

愛心守護空中“講臺”,一顆丹心奉獻“疫線”——記蜀龍學校黨員教師李依然


愛心守護空中“講臺”,一顆丹心奉獻“疫線”——記蜀龍學校黨員教師李依然

他們通過四川省僑聯、重慶市僑聯、四川省慈善總會等途徑,向四川省人民醫院、華西醫院金堂分院和重慶市南川區中醫院,現場捐贈了從阿聯酋迪拜搶購回來的價值十多萬元的救災物資,其中包含了4130個3M口罩和N95口罩、27000個醫用手術口罩、600個護目鏡、400套防護服和1000套隔離服等當時國內非常緊缺的醫用物品。既解決了受贈醫院的燃眉之急,她也代表了新都區蜀龍學校在社會公益活動中盡了一份微薄之力。

愛心守護空中“講臺”,一顆丹心奉獻“疫線”——記蜀龍學校黨員教師李依然

此次突發的疫情,既是給人類帶來的一種災難,也給我們帶來了深刻的教訓,也是教育學生“活生生”的素材。針對各地在疫情防控中湧現出現的先進人物和感人事蹟,李依然給自己非常惦念的孩子們寫了一封信。在信裡,她告訴孩子們,希望他們也要做像醫務人員這些“逆行者”一樣有信仰,心中有大愛的人。教育他們從小要樹立起“國家有難,匹夫有責”的愛國主義精神;她還告訴他們,要做一個像鍾南山教授那樣有知識、有責任感的中國人。因為知識不僅僅可以讓我們自己變得更好,關鍵時刻還能救命。告訴他們,讀書,不是為了成為網紅明星,不是為了成為權勢富貴,而是為了成為像鍾南山教授那樣頂天立地、敢於奉獻、敢於拼搏、敢於為人民作貢獻的人。

教書育人,教書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 因此,作為教師,首先要為人師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化學生。所以,李依然將個人積極參加阿聯酋川渝商會捐款活動的事情也在信裡與孩子們作了分享,希望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對孩子有積極的影響,鼓勵他們從小就樹立起“國家有難、匹夫有責”的愛國熱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