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綜合廣播】本臺記者再次深入一線,採訪賈慶臣事蹟


【泰安綜合廣播】本臺記者再次深入一線,採訪賈慶臣事蹟

為深度挖掘賈慶臣的平凡事蹟,我臺記者李贊再次來到先鋒村。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賈慶臣用一顆熱情的心,完成了愛的傳遞。在與疫情賽跑的過程中,有無數個像賈慶臣這樣默默堅守在崗位的“逆行”的“泰安小美”志願者,他們衝鋒在前、率先垂範,以實際行動,詮釋志願者的初心使命。

賈慶臣:倒在戰“疫”一線的最美志願者


【泰安綜合廣播】本臺記者再次深入一線,採訪賈慶臣事蹟

(賈慶臣一家三口)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的關鍵時刻,岱嶽區角峪鎮先鋒村賈慶臣連續9天在檢查點進行志願服務,倒在戰“疫”一線,生命永遠定格在31歲。泰安市文明委決定,追授賈慶臣同志“泰安小美”最美志願者榮譽稱號,並廣泛開展向賈慶臣同志學習活動。

【“先鋒村的‘硬核’防疫,呵!了不得!】

這是2月7號晚上賈慶臣值班時拍的一段村內防疫的視頻,視頻裡簡陋的板房內,全村不同路段的25個監控畫面正實時工作,帶著口罩的賈慶臣對村內的硬核防疫深感自豪!然而僅僅相隔一夜,2月8號清晨,通宵夜班後的賈慶臣感覺胸口疼痛,倒在疫情防控一線,年僅31歲。岱嶽區角峪鎮先鋒村黨支部書記 李繼明:【他自己錄的視頻,就是說先鋒村硬核防疫,發的最後一個朋友圈,在值班點上出了這個事兒,感到都非常的痛心,也非常的難過。】

【泰安綜合廣播】本臺記者再次深入一線,採訪賈慶臣事蹟

因為太平凡,賈慶臣沒有留下太多的在戰役一線的照片,最後的這條朋友圈記錄下了他最後的戰“疫”工作。在賈慶臣堅守的9天裡,他一共值了7個整班,4個半班,其間只休息了一天。岱嶽區角峪鎮先鋒村志願者 王翠菊:【最多的一天半,下午他上萬馬嶺去值班去,晚上他在這個點上值夜班,俺書記說你堅持不下來,別幹了,賈慶臣,他不願意說了兩三回,他說我能堅持住了】

【泰安綜合廣播】本臺記者再次深入一線,採訪賈慶臣事蹟

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疫情防控期間,先鋒村設置萬馬嶺和村南兩個出入口。由於值班人員有限,村裡開始發動志願者積極參與,春節返鄉的賈慶臣第一個做出回應:“需要支援時打電話,在家隨時待命。”岱嶽區角峪鎮先鋒村黨支部書記 李繼明:【1月26號他就報名了,意思就是為村裡隨時來值班。】

1月31號,賈慶臣開始和其他8名志願者搭班,上崗執勤。年輕的賈慶臣主動承擔通宵值班的“苦差事”。每天下午他在萬馬嶺檢查點值班,5點以後再回到村南值班點守夜,9天時間裡他一直在這兩個檢查點之間跑來跑去,為了應對突發情況,他還專門把自己的車開到檢查點。岱嶽區角峪鎮先鋒村黨支部書記 李繼明:【在值班期間,嚴格要求自己,來往的人要求消毒,包括不讓進村,不讓出村。】【他實在,這個期間我說你別開車了,他說我開過來萬一有什麼急事兒用我的車。】

【泰安綜合廣播】本臺記者再次深入一線,採訪賈慶臣事蹟

事實上,面對志願者招募,賈慶臣完全有推辭的理由。從初中畢業起,賈慶臣已經在外輾轉打工多年,很少回村。父親患有股骨頭壞死,母親也有病在身,兒子才剛滿9歲,家裡還有一位84歲的奶奶需要照顧。但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賈慶臣依然積極參加志願服務。每次說起賈慶臣,先鋒村村醫石仲蘭都會泣不成聲。【這孩子特別特別好,他特別的懂事,每次值班的時候他都會打個招呼,不光我這樣說,我們村對這個孩子評價都很好。當時他在朋友圈發了一個信息,然後我評論了一句辛苦了,就是8號那天7點35他給我回復說應該的,7點35分他還是清醒的,每次看到這個信息我都想流淚,特別特別痛心。】

【泰安綜合廣播】本臺記者再次深入一線,採訪賈慶臣事蹟

翻看賈慶臣的朋友圈,“油已加滿!隨時待命!加油武漢!”的字眼讓人淚目,疫情發生以後他的微信頭像右下角特地加上了一面鮮豔的國旗,這個年輕人的愛國情懷讓村支部書記李繼明回想起來一次次哽咽。【從他這個國旗上來看,他真是一個很愛國很優秀的孩子。】

在家賈慶臣是個“熱心腸”,在外賈慶臣開著廂貨天南海北地跑,“雙十一”生意最好的時候把手頭的貨單讓給別人,去醫院陪侍同事的母親;騎著妻子的電動車冒雨參與“卡友地帶”組織的車輛救援……一件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都讓這位年輕人成為村民和同事心中的榜樣。同事孫善鑫:【這人很實在、很熱心、很仗義,他成立了一個先鋒車隊,在他的帶領下,我們經常外出義務救援,今後我們還會秉承他的精神,繼續做這件事情。】

沒有鮮花、沒有掌聲,賈慶臣用一顆熱情的心,完成了愛的傳遞。在與疫情賽跑的過程中,有無數個像賈慶臣這樣默默堅守在崗位的“逆行”的“泰安小美”志願者,他們衝鋒在前、率先垂範,以實際行動,詮釋志願者的初心使命。

(FM93.4泰安綜合廣播記者李贊)

【泰安綜合廣播】本臺記者再次深入一線,採訪賈慶臣事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