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成年人,你最不理解的嬰幼兒行為是什麼?

yuuuu_蕭蕭


這問題問得真好!

成年人,你已經失去得太多!

我們都是從嬰幼兒這樣成長起來的,逐漸成為了一個要自己為自己負責任的成年人。

每一步成長,每個經歷,都讓我們一點一點脫去稚嫩,甚至是失去純真!

說一個最常見的生活場景吧,養娃的人都知道。

現在科學普及以後,很多爸媽都知道,孩子一歲之內不建議吃鹽,因為這樣可以不加重寶寶的腎臟負擔,也能為寶寶日後的身體打好基礎。

我爸常看著我兒子吃沒放鹽的粥品時發出感嘆:“真是太可憐了!吃沒油沒鹽的東西!”

老人希望孫輩得到好的照顧,這很可以理解。不過,反過來想想,我們成年人,吃了那麼多年的鹽,吃了那麼多年的重口味以後,早已經回不去了!

我爸爸無法理解我兒子吃沒油沒鹽的食物還甘之如飴,我想,我兒子同樣不能理解為什麼大人愛吃辣味。

只有小嬰兒才知道,不放佐料的南瓜有多麼的清甜,煮熟的菜梗有豐富的口感,蒸熟的魚肉鮮甜可口。

而成年人,早已經無辣不歡了。

生活讓我們筋疲力竭,我只想吃個麻辣火鍋,辣出眼淚不醉不歸。

小嬰兒,一邊吃飯一邊睡覺。

而成年人,一邊吃飯一邊工作。


小嬰兒,隨時都可以睡過去,彷彿沒有牽掛。

而成年人,隨時都可以睡過去,隨手都不敢睡過去。


成年人是“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小嬰兒是“被偏愛的有恃無恐”。


小嬰兒終有一天會長大成人。

我們懷裡的寶貝也會成為一個有煩惱的成年人。

做父母的,只希望你有無憂無慮的童年,內心強大,長大以後是個堅強的人。


猛獁MAMA


寶寶一歲半,這一年半來通過對自家寶寶的觀察還真有幾個不能理解的行為?

1、寶寶從出生到滿月那天,包括滿月酒那天睡眠都很好,雷打不醒。可是從第二個月的頭天開始就不睡覺,基本上白天黑夜都是半個小時一醒,吃飯都要輪流抱著。難道這真是驗證了那句:一睡二哭三抬頭嗎?

2、從五十天開始每天早上五六點開始就扭扭扭,全身不停的扭,我一度以為是生長痛,跑了一趟醫院,結果一切正常,後來也不知那一天自己就不扭了。

3、寶寶八九個月的時候就會喊爸爸媽媽,現在一歲半反而不說叫了,每天就說三個字“打、一、二”。

4、親戚朋友抱他,他都挺高興,唯獨不讓他老爸抱,每次他老爸抱他,他就殺豬般的叫。

5、只要我在他身邊躺著他就睡的呼呼的,我一離開床立馬就醒。白天我一天不在家都行,晚上我離開一分鐘都要哭的撕心裂肺。

6、自己的鞋不穿,穿著大人的鞋走來走去。




曉曉的心願


很高興能夠回答這個問題,作為一個新手寶媽,我不理解的幾個嬰兒的行為,第一,為什麼寶寶都喜歡被抱,跟橫著抱比寶寶更喜歡豎著抱,第二,我家寶寶剛出生的前兩天都不睜眼,初為父母的我們都很擔心,用手扒開他眼睛,第三,寶寶為什麼都老喜歡蹬被子,一晚上蓋很多次,醒來就蹬,蹬開了才能睡著,第四,我家寶寶在月子裡自己老喜歡把胳膊從袖子裡脫,第五,剛開始吃輔食,每次做完青菜輔食我看著都有些像寶寶拉的粑粑,嚐嚐更噁心,寶寶是怎麼吃下去這種食物的





窩媽寵窩窩


哈哈,說到這個問題,我感覺不理解的嬰幼兒行為很多。我家寶貝現在上小學了,她小時候最愛吃生面,就是發饅頭活好的面。只要蒸饅頭時候,她就急三火四的用小手抓一塊放嘴裡。我們也制止,可是她那時候小,兩歲作業吧,就愛吃生面。看她放嘴裡,嚼的津津有味,我都感覺不可思議。還有就是,捉迷藏時候,她會把頭藏起來,身子漏在外面,以為就看你到她。反正孩子的世界,大人不懂。


爭取做更好的自己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掌心裡的寶,孩子稍微有點不對勁,父母總是慌了神,生怕孩子哪裡不舒服,是不是生病了,是不是沒吃好,是不是哪裡照顧的不好,大人跟著操心,甚至三天兩頭往醫院跑,對於有些情況即使醫生說:“每個孩子都有個體差異,沒事的,正常現象”。作為家長還是不放心,不能理解。比如我家寶寶,出生前兩個月,經常吃奶就吐,明明吃的好好的,突然就吐了,有時候是噴的狀態,從鼻子裡嘴裡噴出來,自己也想過是不是喂多了,是不是喂的方式不對,是不是哪裡不舒服,但是每種方法都試了,還是經常吐,每次我的心裡都特別難受,也去醫院問過幾次醫生,醫生都是說沒毛病,一切正常,是因為每個孩子發育不一樣,少吃多餐,稍微大一點就好了……確實到兩個月以後,慢慢的就不吐了!這是我最不能理解的,為什麼既然好好的,每次吃過就吐。不知道大家怎麼認為?!


農村小昝在城裡


在學習兒童心理學和兒童生理發展之前,嬰幼兒(3歲以前)的所有問題都覺得不可理解:

1. 為什麼他總是要抱抱才能睡--缺乏安全感;

2. 為什麼他總是喜歡媽媽--因為他認為自己和媽媽是一體共生的;

3. 為什麼他總是愛哭--因為那是他唯一能掌握的訊號釋放方式;

4. 為什麼他什麼東西都往嘴裡塞--因為他進入口欲期了,那是他探索世界的唯一方式;

5. 為什麼他總是亂扔東西,並且下一秒又要拿回來再次扔出去--因為他進入了空間敏感期了,他在理解“距離”“空間”的概念;

6. 為什麼2歲前他總是說不聽,打也不改--因為他的語言系統沒有建立,很多成人的語言他並不懂,並且他的胡鬧行為是其探索需求,這份探索讓他感到快樂,並且這份需求不可能消失無蹤;

7. 為什麼看不到媽媽他就哭--因為他不懂得客體永存性,以為看不到的就是消失了、不存在了;

8. 為什麼他吃飯總是弄得亂七八糟--因為他還沒能完全掌握手部的動作;

9. 為什麼他總是怕生人--因為他在對比生人之後,發現那並不是他的父母;

為什麼...種種為什麼,其實都可以通過心理學得到充分地解釋,並且迅速找到平和的解決辦法。

真要說什麼讓我不理解的,就是為什麼有些孩子天生安全感充足,有些孩子則天生安全感不足,這表現為在嬰兒期的時候,他們是否容易帶。

有一種說法是胎教,當然不是指給他聽音樂等等,而是在懷孕期間,母親對待他的態度和行為,是否經常和孩子互動,給孩子傳遞愛。

當然這種說法並沒有科學論據來給予證實,同樣也包括遺傳論等學說。

如果能找到這方面的原因,那麼就可以給新手父母們一個很好地指導,讓他們從一開始就培養出“來報恩”的孩子。


淅爸育兒記


[紅臉]嬰兒每天大腦裡在想什麼?


咿兒咿咿兒喲


哈哈,有次我玩手機時,他就使勁扭著頭,皺著眉頭看著我,流露出非常嚴肅不滿的神情。媽呀,瞬間放下了手機。非常不能理解,不是應該哈呼呼萌萌噠嗎?!



靜原珊雪


請看視頻分享!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300260004d5d6e2513838\

W琴妹仔


其實有一些我也想不通這是小朋友的能做出來的。

第一、小心思多,報復心理比成年人還強。

第二、喜歡欺負沒有自己強的小朋友,語言的嘲諷讓你難以想象。

第三、攀比心理。別人有的我必須也要有,而且價格不能低於別人的。

第四、你和他說話的時候他即使聽到也故作不理你。

第五、幼兒園稱“老大”,家裡裝“弱小”。

第六、回去搬弄是非的告狀,所謂的惡人先告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