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編真的會取消嗎?取消之後會有什麼影響呢?

用戶3421916001518


事業編和公務員的主要區別就是工資福利待遇上,能相差一半或1/3。公務員比如掙7000多,事業編才掙4000左右。

公務員是國家幹部職工,事業編是地方性的幹部職工。

如果取消事業編的話。地方上的一些職能部門,就發揮不出作用了,那就成了企業了。其實事業編只是工作相對穩定點,就比如說在內蒙古這塊,事業編工資待遇已經很低了。已經很難維持家用。


阿吉勒圖


你好對你這兩個問題,先說說第一個,事業編會不會取消?

短時間來說,事業編只會縮減,不會取消,原因如下:

1、政府工作的需要。具體來說,就是各個單位機關公務員太少,但是事情不斷地增多,比如區縣的各個局辦,一般公務員編制都在15個以內,在公務員沒有改革之前,甚至達不到一個股室一個人,即使改革了,只是合併了股室,但事情沒有絲毫的減少,再說說鄉鎮,更是差人手,一個鄉鎮的幹部有三分之二是事業編,沒在鄉鎮工作的或許以為鄉鎮工作簡單,但是工作過的都有切身體驗,鄉鎮如果沒有了事業編人員補充,基本就得癱瘓。

2、編制縮減,也是改革需要。對於大學、科研單位、藝術團等機構,目前已經開始改革(其實這一部分的事業單位改革早已經開始,而且人員基本上很少和公益一類的人員進行交流任職,副處級以上除外),這樣事業單位的總機構數、總編制數都會減少,但是作為政府的補充,公益一類的事業單位,即使註銷了機構,人員還是會分流道其他的機構,而且總的事業編制都被收回機動應用(編制可沒有註銷,只是由上邊進行統一使用)。

再說說取消之後的影響吧

1、對類似醫院、大學、規劃院等類似的事業機構,去除事業編制,更能激發職工幹事創業的激情,如果是事業編制的話,醫院等機構,由於編制的限制,會存在編制人員和臨時工的區分,這就會阻礙這些機構的發展,如果本院的職工做出了重大貢獻,由於事業單位管理條例的原因,單位其實給予的獎勵很有限,而且不及時。

2、再說說基礎教育,特別是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如果真的取消了編制,那村小將要面臨無人可用的尷尬境界,而且初等教育的收費如果由政府進行指導定價,定價太低的話,肯定沒人願意從事初等教育的工作,太高的話,讀不起。

因此,總的來說事業單位編制總量肯定會控制甚至減少,但要說全面取消,現在還不能這樣認為。(如果想考,好好準備,如果已經有了編制,安心工作)


貧困山區的亮光


樓主你好,事業編制真的會取消嗎?取消之後會有什麼影響呢?其實事業編制單位陸陸續續的已經改制了不少,尤其是一些完全自收自支的事業編制,已經是改制成為企業單位,我舉個例子,比方說之前的出版社,實際上出版社是第1批改制的事業單位,他們已經完完全全轉移成了企業單位,實現自收自支的盈利。

還有一些事業單位他們相對比較特殊,就是自己沒有審批權限,還是屬於這種差額撥款的形式,那麼這一類的事業編制也是有轉移成為企業單位的條件,所以說將來很有可能在進一步改革當中,會完全將這一部分事業單位轉移成為企業單位來進行管理。

最後就剩這種參工的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並且這一類的事業單位它是有審批權限,這一類的事業單位不會轉移成為企業單位的,它會合併到機關公務員一類的行政單位。所以說最終完全取消事業編制的情形還是很有可能的,只不過我們在改革的過程中,是需要一步一步的來進行,不可能一下子完成,所以將來可能會沒有事業編制,這樣的一個說法全都是公務員或者說企業單位。


懂社保


其實關於事業編制會不會取消的問題,實際上早在這個全面深化改革之前就已經確定了,對於這些沒有審批權限的事業單位將一律改制。其實最早一批的事業編制改制就是我們熟悉的出版社,那麼出版社本身它是盈利機構的性質,雖然說享受到自己的一些差額財政補貼,但是由於它已經不具備事業編制審批的權限,所以說是第1批改為企業單位的。

當然類似的企業是有很多,首先這種完全不享受財政補貼的事業編制,實際上他們已經從客觀層面上來講就已是屬於企業單位,所以說這一類的單位一定會改成企業單位的。因為他們本身也不享受到事業單位的財政補貼,也沒有享受到任何參工的一些收入,所以說他們是符合完全改制成企業單位。

而且對於一些沒有審批權限的差額補貼的事業編制,那麼也會改變成為企業單位,對於有審批權限全額補貼財政的,這樣的事業編制,可能將來會轉變成為行政公務員一類的單位,所以說最終事業編制的取消還是有可能的,只不過它是需要一定的時間去慢慢的改革,它不能夠一下子來完成。


社保小達人


取消以後醫務人員就聽老闆的或者不聽老闆的話了,比如這次湖北疫情,就能選擇辭職。等危險過後再找一份工作。反正有手藝,又都是給資本家打工,何必那麼賣命。


進哥140964312


都是靠雙手吃飯,只是不同的崗位,不同的工作,卻分為三六九等,高低貴賤,待遇相差懸殊,這樣的用工制度早已經不適應時代發展,嫣然是一堆垃圾有啥可評說的。哈哈哈


CFA你的貓


事業編有可能會取消,但是短時間內沒有太大變化。

過去確實各地存在一些事業單位人員管理上的問題,比如能上不能下,到了高級職稱就退崗,找個清閒地方養起來,甚至完全不上班,工資還是照樣高高的。

事業單位改革的目的還是採用能上能下,優勝劣汰的人事管理制度。比如重慶以“刀口向內”的勇氣,連續兩年啟動事業單位崗位聘用“能上能下”改革試點,力圖打破人事管理“終身制”,實現“崗位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事業單位新型人事管理制度。像這種模式,已經跟企業管理制度非常類似了。

1986年10月,我們國家對企業打破終身制原則,建立了勞動合同制。1991年,國有固定工人也實現了轉制。2002年,國務院辦公廳發佈了《關於在事業單位試行人員聘用制度的意見》(國辦發〔2002〕35號),在事業單位開始試行聘用制。目前,所有事業編制工作人員都要簽訂聘用合同的。

根據國家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的目的,事業單位以後將會收回行政管理職能,重點以公益服務為主。如果全面推動公益服務的市場化,自然就會沒有必要設立事業編制了。這樣國家還可以省心、省力、省錢,全面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來解決公益服務的問題。

設置編制,一方面確實保障了編制人員的利益,但是也礙於管理落後,不能滿足動態化的市場需求,而且不利於體制內外人員的流動和競爭,是必須要進行改革。

但是,現有事業編制的優勢還是吸引了大量的人才進入體制內,對於優化事業編制體系起到了促進作用。要想取消事業編制還是很遙遠的路。


暖心人社


事業編不會取消,2019年國家開始對事業單位進行改革,改革到2020年底基本結束。改革的思路是:一部分具有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的事業編轉任成為行政編,即公務員編制;具有經營性質的事業單位轉成企業;其他的事業單位保留,但是事業單位數量和編制數均要縮減,比例在10%——20%之間。精簡後的事業根據單位性質分成:一類公益性事業單位、二類公益性事業單位和三類公益性事業單位。其中參公管理的事業單位目前尚未明確,參公單位可能變成一類公益性事業單位,但具有參公管理身份的事業編人員可能維持老人老辦法,承認參公身份直至退休。所以事業編不會取消,只是對總體進行了分流,精簡和分類。有了解人力資源,勞動和社會保險方面問題請留言。


尋常巷墨


我覺的會取消。

取消了:一些自帶光芒的人可以名副其實的影響到別人,不取消會有大部分人渾渾噩噩的生活下去。人生需要不斷地挑戰自己!希望取消事業編以後大多有為青年湧起來早日為中國夢注入 一份力量!


徐海燕


事業編早已經改成合同制了,所以取消不取消的意義不大。

工作還是原來的工作,待遇還是原來的待遇,甚至說改成合同制之後,不再參公管理的話,待遇還會提高也說不定。

不過話說,現在的事業編工作強度確實再提高,所以相應的待遇也會提高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