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主義“病毒”比新冠更可怕 中國仍是提振全球經濟的希望

參考消息網2月25日報道香港《南華早報》網站24日發表文章稱,保護主義“病毒”比新冠病毒更可怕,中國仍是提振全球經濟的希望。文章編譯如下:

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比通常所認為的要大得多,那些似乎樂於找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錯誤(例如新冠病毒)的人們要好好記住這一點。

隨著中國經濟繼續保持高速增長,重要的不是它的經濟規模。在其他主要經濟體被遠遠甩在後面之際,這種高速增長加大了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

正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亞太部主任李昌鏞最近在東京指出的,2019年,亞洲貢獻了全球經濟增長的70%,其中單中國就佔41%,印度佔13%,東盟佔大約10%。這令美國和歐洲(分別佔10%左右)相形見絀。

標準普爾公司亞太首席經濟學家肖恩·羅奇預計,新冠病毒將導致今年亞洲經濟增速從5%降至4.3%。他還說,香港和新加坡的增長將降低一個百分點左右,韓國、臺灣地區和泰國將降低0.5個百分點。儘管中國繼續發揮著地區增長引擎的作用,但是許多評論人士還是希望中國採取新的經濟刺激措施,推動美國、日本、歐洲和其他地方緩慢的增長率。

這種刺激措施可能即將到來,但正如李昌鏞所指出的,中國這次可能會更加關注加強國內社會保障網(包括強調衛生部門),而不是進口。

如果中國經濟增長率放緩的勢頭超出了第一季度,那麼人人都要遭殃,正如信用評級機構穆迪和其他公司所說的那樣。盡一切可能向中國提供幫助(包括醫療、後勤和其他領域),而非置身事外予以批評,這樣做才符合全世界的利益。

新冠病毒是可怕的,但過度反應或恐慌的趨勢已經演變為一種幸災樂禍的情緒,甚至預測中國經濟會因此而崩潰。但事實上,中國極有可能將贏得抗擊新冠病毒的勝利。

中國全面恢復生產的步伐可能會比普遍所預料的要更快。到那個時候,全球經濟的其他威脅將重現。而這些威脅是不能借助口罩或護目鏡來保護的。

首先是美國總統特朗普發動的貿易戰所造成的破壞,這不僅包括全球貿易,也包括對製造業產量和投資的破壞(更不要說商業信心了)。早在新冠疫情暴發之前,這些領域在2019年就已顯著放緩。

保護主義的“病毒”折磨著特朗普領導下的美國,並且同時傳播到了其他主要經濟體。這一點無藥可救;世界免疫系統必須戰勝它,以恢復開放貿易和商業的健康。

有關自然或人為災難對供應鏈造成破壞的文章很多,但“貿易轉移”卻沒有引起多少注意。

就像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格奧爾基耶娃在利雅得二十國集團會議上所說的:“雙邊的限制貿易安排可能擾亂貿易和投資,同時破壞全球增長。實際上,我們的預測表明,限制貿易條款給全球經濟造成了近1000億美元的損失。”

此外,人們對信貸推動的個人消費存在依賴,而這種依賴支撐了大多數主要經濟體,它們的利率處在歷史低點。還有堆積成山的企業債,今年到期的債務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債務危機。

最重要的是,一旦對新冠病毒的恐慌開始消退,評論人士就會開始著眼於世界末日以外的情景,他們將發現許多令人夜不能寐的問題。而將全球經濟深層次的萎靡不振歸咎於中國,這並非易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