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綱現在這麼火,離開的那些人他們有沒有後悔?

浮生若夢178786438


我覺得這個問題要分兩方面看。

離開德雲社的人,如果是混的還不錯的,他為什麼要後悔呢?但如果離開之後混得一落千丈,明顯的要比在德雲社的時候舞臺小多了,那可能會後悔。因為離開德雲社的人不止一個。

這些人離開德雲社都是一個目的:賺大錢。

不過,就現在的實際來看,何雲偉、徐德亮、王文林應該是後悔的。現在這幾個人混的並不好,當年在德雲社遠遠不如他們的師弟們,現在卻真的火了,真的賺了大錢。而曹雲金則應該不會後悔。

曹雲金性格比較高傲、張揚,這點與德雲社的管理方式肯定是會有矛盾的,他在德雲社會感覺被壓制、被束縛。

而且如今曹雲金也實現了當初的目的,賺了大錢了。開豪車、住豪宅娶了一個美女老婆,這是他喜歡的生活,所以他不會後悔離開德雲社。當初不管是曹雲金還是何沄偉,都把德雲社當做一個企業了。儘管磕頭拜師了,在傳統裡就是師徒關係,不是一般老闆和員工的關係。但是曹雲金後來出走之後接受採訪,卻覺得德雲社只是自己待過的一個企業而已,這麼說郭德綱就是他的上司老闆。

曹雲金這個員工這麼賣力工作,工資卻給少了,半路走掉也就不奇怪了。還有何沄偉,現在心裡都沒調整過來。看看他微博上的名字,來來回回改了好幾次,最後還是脫離不了一個“沄”字,心裡還是心念念德雲社的名氣,捨不得脫離開來。有意思的是,何沄偉一邊想和德雲社扯上關係,一邊又不斷地在微博挖苦郭德綱,不知道他意欲何為呢?是不是賺錢少了心裡難受了?

曹雲金剛走那會說自己開聽雲軒不是為了錢,是為了理想,這個確實可信。因為當初他名氣大,找他拍戲的人多,但是後來幾部電影下去都沒什麼水花,投資人也傻眼了。

再也沒有後續作品了。曹雲金現在影視作品沒得拍了,不靠著聽雲軒的演出賺錢養家,難道還有其他副業可以做嗎?現在看到德雲社一張票可以賣到上千甚至好幾千塊錢,而聽雲軒的前排票價只能賣到180,不知道曹雲金心裡是什麼滋味。有網友調侃說,誰不想把票價賣得高一點啊,可是實力和人氣不允許啊。曹雲金的實力並不差於岳雲鵬、張雲雷這些“角”,可惜平臺太差,賣不了好價錢,說心裡不難受那都是假的。還有一個李菁,應該有一點後悔,但也僅僅是一點點。畢竟如今的李菁也算還不錯,電影、綜藝、劇場都有他的身影。

如果說有一點後悔,應該是當初不應該與何雲偉一起離開,落井下石。造成了現在與郭德綱不相往來的局面。不過,世上也沒有後悔藥,就算他們現在想回頭,德雲社也不會再給他們機會了。他們的離開,郭德綱確實是很傷心,尤其是曹雲金、何雲偉他們兩個。郭德綱曾經說過“以前自己一手養大、教大的人,回頭想要治你於死地,這是最痛苦的”。郭德綱既然已經看透了他們的人品,就不會再給他們機會。他們的離開對於德雲社卻是一件好事,也算是為德雲社的成功貢獻了力量。一方面,他們有外心,就在德雲社也遲早會生禍端。

另一方面,他們的離開讓郭德綱更加清楚了人員管理的重要,也就造就瞭如今德雲社的良好的管理模式,使得德雲社走到了今天。

到目前為止,離開德雲社的有不少人,比如,徐德亮、王文林、張德武、李菁(當時是和幾個徒弟張天羽、郭天翼、崇天明一起退出的)、曹雲金、高曉攀、趙彥飛、何雲偉等。在這些人中,現在混得比較好的,高曉攀應該算一個。當年他是和德雲社和平分手的,得到了郭德綱的同意,後來和那些反水的人發生恩恩怨怨的時候,他也沒有牽涉其中,至今還保留在德雲社的家譜之中。

而且,如果當時高曉攀不離開德雲社,也就沒有後來在年輕聽眾群體中叫得響的嘻哈包子鋪。雖然名氣不如德雲社,但嘻哈包子鋪在北京有兩家劇場,後來演戲拍電影一樣沒拉下。這算是混得比較不錯的。所以人家沒有理由後悔,德雲社再好,也不如自己當家作主的好。還有一個混得比較好的,應該算是曹雲金。可能有不少人會不同意我的看法,認為曹雲金在跟郭德綱的罵戰中已經名譽掃地,總被人罵欺師滅祖。但這些罵來罵去的口水,其實不僅沒有讓曹雲金名氣下滑,還某種程度上幫他維持著熱度和人氣。

現在除了有自己的劇場,話劇、影視等等多棲發展。而以他這樣的市場曝光頻率,掙錢肯定甩德雲社十幾條大街了。所以,即使是有那麼多人罵他,人家錢掙到了,舞臺變大了,為什麼要後悔?當然,也有混得不怎麼樣的。何雲偉應該算一個吧,當年在德雲社的時候,他可是郭德綱的得意門生,不少演出都是他來撐場壓軸的。但自從出走德雲社之後,和李菁也拆夥了,現在搭檔換得不歇。然後各種拍戲、串場,給人的感覺到處奔波。但他後悔嗎?還真不一定,現在的他可是一級演員,這是在德雲社的時候想都不敢想的事。

所以,從德雲社出來的人,那些被罵的倒是真不一定後悔。而那些被人忽視的,至今也沒有叫得響的,倒是由理由懷念德雲社的那個舞臺。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謝謝😜


長龍雜談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答,說到這個問題首先想到的是曹雲金,離開德雲社後,曹雲金確實風光了一段,上春晚,開自己的相聲社,但是這些並沒有提高他的業務水平,歡樂喜劇人第一季沒有郭德綱德雲社的參與,沒有所謂的打壓,但是曹雲金也只演了四期就退賽了,而且作品還用了很多網絡段子的拼湊。

個人生活上,快速的結婚生子,才多長時間和妻子就分道揚鑣,且緋聞一直都在。

郭德綱屬於那種天賦異稟的,典型的祖師爺賞飯吃,彷彿為相聲而生。第二季帶著德雲社岳雲強勢進入歡樂喜劇人,助力岳雲鵬得了第二季總冠軍,小嶽嶽大紅。之後涉獵影視、各大綜藝,還參加了《我是歌手》,可以說非常棒了,實力演示,後天努力的重要性。

縱觀曹雲金確實聰明,也是郭德綱之前較為得意的弟子之一,但年輕耐不住性子,只為眼前的一些利益和師傅起了衝突,和岳雲鵬的踏實比較,郭德綱也更願意捧。

近些年來德雲社遍地開花,除了雲字科、鶴字科,九字、霄字也越來越火,甚至徒孫都有眾多粉絲。郭德綱採訪中一段說過一個事兒,兩人做節目同在一個後臺,不同化妝間,捱得很近,當時只要他去找郭德綱,不論幹嘛郭德綱就願意不計前嫌,重歸於好,但是等到他走也沒有去郭德綱的化妝間,曹雲金也許是為了證明自己,但是對於二人之前的關係,何至於此。說到離開後有沒有後悔,我覺得不應該了!







小志志在長沙


看看他們的現狀就知道了。

何偉、曹金、閆雲達、李菁、徐德亮、王文林這些人,早期在德雲社都是被郭德綱十分看重的,有的是兒徒,有的是師兄弟、有的是相聲老人,當時無一例外都是因為利益的原因,離開的德雲社,可是這麼多年過去了,看看他們,有人紅了一段時間就慢慢歸於平淡了,有人一直在蹭郭德綱、德雲社的熱點、或投靠主流去混點流量過日子了。如果時間可以倒流的話,這些人有一個算一個,打死他們都不願意離開德雲社的。


石榴王123


離開的人眾所周知的是那幾個人,2010年就逐漸退出了,開始那幾年離開後他們相比是混的好的,可能還飄飄然,覺得自己能耐大,資源會很多。但是隨著德雲社推出岳雲鵬、孫悅,而岳雲鵬和孫悅逐漸穩定地位後,相繼捧出了張鶴倫、張雲雷、郭麒麟、燒餅、孟鶴堂、閆鶴翔等等一眾弟子,而郭老闆在電視媒體方面的資源也越來越多,包括但不限於《歡樂喜劇人》《坑王駕到》《笑傲江湖》《喜馬拉雅電臺-郭論》《相聲有新人》《今夜有戲》《郭的秀》《國色天香》等等,如今德雲社是越來越紅火。而反觀2010年後離開的人呢,資源越來越少,只有北京衛視還能露個臉,還有什麼吐槽大會,真應了郭德綱那句話‘吃一口唐僧肉長生不老,罵一句郭德綱大紅大紫’,總之出走的幾位吃相很難看,後悔不後悔也許只有夜深人靜時自己知道吧[機智][機智][機智]


賀起傑飛


從我個人觀點來說,我覺得不後悔是不可能的,從他們這些人的現狀和留下來的這些人對比就知道。

首先,離開的這些人社會對他們的風評不好,這對於一個演員來說很重要,他們需要的是觀眾的喜愛才能夠在娛樂圈站住腳,剛剛學成就跳槽,這種不僅在娛樂圈就算是在平時的公司也不會受到太多的重視

其次,現在對很多人來說根本不知道德雲社以外的相相聲,德雲社給這些演員提供了舞臺和機會,郭德綱並不是一個怕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人,他一直都在給這些演員站在更高的舞臺,比如最近出名的孟鶴堂周九良,燒餅,,,

最後,這些出走的演員揹負了很多的罵名,沒有了德雲社的舞臺,對於像《歡樂喜劇人》這樣的節目更是沒辦法參加,總得來說肯定會後悔的





木不識丁


真心感覺離開德雲社的人們,會有不同程度後悔之意。想想看,德雲社歷經千辛萬苦,現在是春風得意,盆滿缽滿。離開的那些人,若能夠堅持下來,同心同德,共同前行,那是什麼感覺。嗨,悔不該當初啊……。沒辦法,自己選擇的路,咬牙也要走下去。不過,放下架子,誠心誠意與老郭談談,興許會柳暗花明的。


楓哥們兒


有一群朝夕相處的弟兄們加入了一個哥們的公司一起創業,那時他們吃的、住的、掙的都差不多。後來哥們公司發展起來了,他一個月掙幾十萬,弟兄們從幾百掙到了幾千。再後來哥們掙的月過百萬了,弟兄們月收入還是大幾千。

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員,你會離開嗎?你離開以後會後悔嗎?


為知踐行


其實要是說到相聲的話,我想大家先想到的應該就是當下非常具有知名度的德雲社吧,郭德綱和他的徒弟們大家應該也都是非常的熟悉了,如今在德雲社裡也有非常多的學員被大家所熟知。

德雲社目前的火爆程度無法形容,隨便一場演出的票價都是幾百上千,而且還一票難求,岳雲鵬、張雲雷、孟鶴堂、張鶴倫等德雲社藝人也是身價高漲人氣飛昇,不但相聲專場全國開,而且還參加綜藝和影視劇的拍攝,可謂文體兩開花。

我看了眼資料德雲社是在1995年,由郭德綱、李菁、張文順共同創立了北京相聲大會,這是德雲社的前身,那時候相聲沒落,行業處在最低谷時期,出現過郭德綱、李菁、張文順、于謙等人在臺上,而臺下只有一個觀眾的情況,就這樣經過十年的苦心經營,隨著郭德綱在網絡上的竄紅,德雲社也迅速壯大,但也引發一系列問題,處在內憂外患的境地。

內憂,徒弟多了,管理方式跟不上了,利益分配成了最大矛盾;外患,和主流相聲界的對抗,德雲社一直被排擠。在這樣的情況下,先是徐德亮和王文林在2008年9月退出德雲社,2010年8月,郭德綱和北京臺鬧翻、打記者之際,李菁、何雲偉離開,隨後,曹雲金、劉雲天離開。

離開德雲社的人,各有原因,但歸根結底還是錢的問題,大家都覺得付出多了拿得少了,最後只能不歡而散。

其實我覺得就德雲社目前以拜師名義,但我覺得德雲社已經越來越企業化了,在傳統裡面是師徒關係,不是那種工作上面的上司和下級的關係。但是在曹雲金採訪中曾說過其實,德雲社對於自己來說只是自己待過的一個企業罷了。這麼說來,郭德綱算是他的老闆了,但是曹雲金是一個非常認真努力工作的人,工資如果少了,我相信在半途當中,他選擇出走也是正常的事情。就好比我們現在工作不順心工資低,也一樣可能選擇跳槽,只是他們之間增加師徒、師兄弟的關係才會鬧得沸沸揚揚,我到覺得他們多少有點後悔,只是不會那麼計較而已了,至少他們幾個人目前沒有大紅大紫也是吃得飽睡得好。


泰迪熊MM


其實從整體來看,基本上所有人在離開德雲社的頭兩年都混的非常好,然後慢慢淡出,就算現在還活躍在大眾視線的,也都不是以相聲為主業了,為什麼會這樣?一是在德雲社的時候有些人氣,剛離開這些粉絲還在;二是當時德雲社樹敵太多,對於離開德雲社的人,主流相聲界覺得他們“棄暗投明”加以扶持。

很多是非曲折已成羅生門,說不清道不明,但是,離開了平臺的支持,人個的力量還是單薄的,如果能重新選擇,我相信那些人還是會留下吧。至於後不後悔,都是個人的選擇。


一星期一本叔


肯定後悔的衹是不說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