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眼多麼暗,看東西都不會有噪點,手機拍照就會有,差距在哪?

不亦樂乎58916079



人眼看東西也是有噪點的啦,不信你自己閉著眼睛專注盯著眼皮的方向......


相機噪點

拍照噪點這個東西,一個是跟傳感器的ISO感光度有關,一個是跟傳感器的像素有關。

很多人在拍攝照片,尤其是用手機拍照的時候就會發現,只要在環境光線差的地方拍攝,就會出現一個一個的彩色斑點。其實懂得單反拍照的人,肯定知道ISO這個參數,也就是CMOS傳感器對於光線的敏感程度。ISO數值越高,CMOS對於光線敏感程度就越高,這樣就可以接收到較弱的光線。但是,高ISO帶來的問題就是電信號之間的干擾會變嚴重,接收到的是一個光線,但是干擾過後呈現出另外的顏色,所以ISO變高,圖片就會出現一個一個的彩色斑點。舉個例子就好比說,打一個手電筒照黑夜,如果光線合適你是能看清東西的,但是光線如果光線特別特別強,你反而就看不見東西了......

除了ISO以外,實際上像素也是關係到噪點的一個重要因素。每一個傳感器都有固定的像素,也就意味著如果在數碼變焦進行裁切的情況下,單個像素會被過渡放大之後,就會出現一個一個明顯的像素點。只要你現在拿起自己的手機,打開相機,調到最高的變焦焦段,就會發現畫面上出現了一個一個的小點。其實原理很簡單,你的傳感器本來就只有1200W像素,這個時候你非要做10倍變焦,裁剪下來最後得到120萬像素。拿iPhone X的屏幕,有270W像素點,120萬像素的照片肯定是不夠的。


人眼噪點

人眼像素是多少?坦率的講,我過去在眼鏡公司實習的時候問過很多驗光師,他們也沒有一個標準答案,有的說5個多億像素,有的說3個多億像素。但是我們必須清楚的一點是:你現在看見的景象不一定就是真實的景象。人腦是一個非常精密的計算器,對於重複計算不如電腦甚至普通的計算器,但是對於複雜信息的處理,目前沒有任何一臺超級計算機達到大腦的水平。所以說我們現在看見的東西其實是“腦補”出來的畫面,因為單隻眼睛看見的圖像是2D平面的,大腦是將兩隻眼睛看見的東西處理過後讓我們感覺看見的是3D的場景。

如果說非要把人眼比作相機的話,那麼瞳孔就是光圈,玻璃體就是鏡頭,視網膜就是傳感器,可以把光信號轉化為化學信號,再由視神經轉化為電信號傳輸到大腦。那麼視網膜上有兩中感光細胞,一種叫做視錐細胞,一種叫做視杆細胞(高中生物知識)。其中視錐細胞對光不敏感,但是分辨能力好,數量多,所以人眼其實大多時候都是視錐細胞工作,看見清晰的畫面。但是到了陰暗的地方,視杆細胞就會開始工作,對暗光敏感,但是分辨能力差,只能看清大概輪廓,然後還是需要腦補才行。(這也就是為啥,你在夜晚走在大街上,更容易被一些莫名其妙的影子嚇到,眼睛接受到輪廓,自己腦補成鬼而已)

所以其實人眼看東西也是會有噪點產生,但是隻會與環境光線有關,並且腦袋有強大的自我修復能力,再不清楚的景象,也會補一些莫名其妙的場景給你。


如何保護好眼睛呢,當然是看完這篇帖子,點個贊,然後關掉手機。


PM宋先生


首先要明確一點,有沒有噪點主要取決於像素。

人眼其實是一臺像素高達5.76億的“超級相機”。

如果硬性比較,人眼大約等效於一臺50毫米焦距,光圈F4-F32可變,400萬像素——是的,只有400萬像素,感光度ISO50-ISO6400,快門1/24的不停連續拍攝的相機。

鏡頭約等於3片3組,全部由非球面鏡組成。對焦速度極高,在0.5秒內就能完成從最遠到最近的切換,永不跑焦。

非近視的情況下,景深極大。 影像處理器大約相當於4塊Digital 3,並行工作,而後臺的模糊識別處理器,則無法用地球上的計算機來衡量。

色彩不好說,一般是認為在32位和48位之間。


MrYangKK


相機拍照片會產生噪點,是因為環境光太暗,如果快門速度和光圈數值固定,想要拍出一張正常曝光的照片,那相機只能提高ISO。那ISO就是相機把COMS感應到的微弱光亮進行放大,從而產生的失真。就會產生噪點。所以想要照片沒有噪點,用好的設備去拍,大光圈,慢門。





Jack成


你沒發現光線變暗後你眼睛的分辨力會變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