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駛10000公里,機油減少一升,算不算燒機油?

標緻308CC


這肯定算燒機油。

在這個行駛路程下,不應該有明顯的機油消耗。這才是不燒機油。

燒機油其實有很多很多的原因,這裡無法一一列舉分析。

我的車是渦輪增壓國產車,新車在保的時候,嚴格按照廠家的說明進行保養,機油嚴格按照不足5000公里更換,並且除了第1次2500公里更換時候用的,廠家提供的機油,之後全部是自帶全合成機油,出保以後,改成1萬公里一換。到現在9萬公里,換機油的時候沒有出現機油消耗(也就是燒機油)的情況。


林肯149931219


行駛一萬公里,理論上也應該保養了,全合成的機油,4S店都建議一萬公里更換,當然,消耗一升的機油,估計也只有德系車,大眾系列的車,包括奧迪,帕薩特之類的,日系車是不會出現這種情況的,這個發動機的設計,有著很大的關係,什麼原理呢?

德系車的發動機,在發動機艙內設計的時候,發動機缸體,都是有一些齒輪的,這樣設計的原因,只有一個,使得機油,在流動的時候會變得很慢,有助於保護髮動機,然而卻有一個缺點,對機油有消耗,而是洗車是不會出現這種問題的,因為他發動機艙,發動機缸體設計的時候,都是光滑的,而且日系車設計的比較精密,一般使用20的機油,而德系車,國產車,一般都是用40的機油,因為發動機設計的,比較鬆動一些,這就是為什麼德系車,燒機油的重要原因,實際上不是燒機油,而是合理的消耗,OK。

特別是一些老舊的德系車,大眾系列的車,出門的時候,是要帶一些機油,不過有些地方的確不方便,特別是長途自駕,比如說去新疆,西藏,海南,路上會面臨著很多的檢查,這樣的車就不要開去了。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48194637750876815"} --}

超級自駕遊


現在的發動機機油,普通的家用車機油使用量基本上4L足夠,並且大部分還有剩餘,如果行駛10000公里,消耗1L機油,相當於機油燃燒掉25%以上,這種情況是屬於燒機油的。


現在的車輛,好多都規定10000公里保養一次,車輛在保養時,發動機機油添加量都維持在機油標尺上限和下限之間,但是在下一次保養時,機油量不能低於下止點,這也是硬性指標,如果發動機機油跑10000公里消耗1L,機油量肯定會顯示不足。

發動機機油消耗乃是正常現象,無論是什麼車輛,發動機機油量都會減小,發動機在工作時,各個零部件之間相互運動,必然少不了機油的潤滑,尤其是活塞和缸體之間運動時,機油更是起到關鍵性的作用,由於活塞和缸體間隙之間存在機油,而活塞環無法把機油全部刮乾淨,總會在缸壁表面殘留一部分機油,而發動機正常工作時,發動機缸體溫度非常高,這部分機油有很大概率會蒸發燃燒掉。






如果發動機機油消耗嚴重,我們首先要判斷髮動機活塞和缸體的密封性是否達標,否則車主應該及時檢修,畢竟燒機油對發動機危害非常嚴重。機油不足會導致發動機零部件磨損嚴重,嚴重者造成拉缸現象,並且機油蒸發性非常差,如果燒機油,機油揮發性不足,燃燒不充分,殘留在發動機內部很容易形成積碳現象。


發動機燒機油判別方法

發動機如果燒機油,車輛尾氣會冒藍煙,並且發動機排氣管管壁會呈現黑色碳化物,該方法也是最簡單的判別方法!


汽車概況


10000公里1升機油,當然屬於嚴重燒機油,說正常的大部分是車企水軍,所謂燒機油發動機,是新發動機消耗量大。不燒機油發動機萬公里機油消耗0.25左右。

德、日、美、法等系就會都有新發動機先天燒機油現象,說什麼網紋設計、油氣分離器設計缺陷、什麼路況問題、什麼增壓發動機溫度高等,說這些的基本都是廠家水軍,這些人眼睛瞎,還是生出來沒長眼睛,進氣道那麼多機油為什麼不說。

任何先天燒機油發動機我低漏氣量磨損不增加漏氣量活塞環都能徹底根治,先天活塞環開口漏氣量大廢氣油氣大燒機油,屬於不燒機油發動機跑了幾十萬公里、廢氣量大了後燒機油。所以先天燒機油發動機,沒有任何特殊原因燒機油,是常規的廢氣燒機油。

我能讓車企解決不了燒機油發動機、10000公里機油消耗0.2升之內。

圖中就是低漏氣量磨損不增加漏氣量活塞環,已經銷售是技術產品,奉勸水軍不要在胡說八道,忽悠國人。你們與狗腿子沒什麼區別。









乘風踏浪33


你的車跟我的差遠了,斯柯達明銳5000公里一升機油,四兒子說正常消耗。。。


幸福很簡單丶


這種情況只能算作機油消耗較大,並不能算燒機油!機油不可能完全不消耗,機油正常消耗一般有以下原因:

  1. 發動機活塞環在上行時需要噴油鋪油膜,在下行時,需要利用活塞環去刮除油膜,以避免機油參與燃燒,但是從理論上來說,活塞環刮除機油不可能100%,一定會有些許的殘留。

  2. 發動機活塞表面溫度很高,殘留在活塞間隙的機油,有可能被氣化,直接參與燃燒。

  3. 發動機活塞環和活塞之間有縱向間隙,這個間隙在活塞上行和下行時,會以相反的方向竄動, 形成活塞環的“泵效應”,把機油泵到燃燒室。

  4. 發動機活塞存在端隙,不可能完全閉合,機油會從端隙滲出。

  5. 發動機的曲軸強制通風會把高溫機油蒸氣排出到油氣分離器進行分離,分離後的機油回收到油底殼,氣體進入進氣歧管重新參與燃燒,但是受限於油氣分離器的設計,不可能100%的把機油完全分離,一定會有一部分機油混合廢氣進入進氣歧管,這也會導致機油參與燃燒並消耗。


機油消耗量到底多少算是正常?

實際上根據廠家設計標準不同,各個車企對於機油消耗量的認定是不一樣的,我國對於機油消耗有一個強制標準,這個標準是在1984年頒發的:汽車每行駛1000公里,機油、燃油的消耗比不超過1%。

根據這個標準,如果一輛車的平均油耗是100公里10L,如果行駛1000公里的話,機油消耗量在1L以內就算正常,實際上這個強制標準早已經過時了,因為按照這個標準即使是國內燒機油最有名的大眾EA888發動機,只要在5000公里以內,沒有把發動機內所有的機油都燒乾,就不算超標。

後來,在2003年,我國又頒佈了一個“國家推薦標準”:汽車每行駛1000公里,機油、燃油的消耗比不超過0.3%。請注意這個標準是“推薦”,就是沒有強制執行效力。對廠家根本沒有任何約束力。這也就是國內很多燒機油的發動機都沒辦法去索賠的根本原因。

按照這個標準,如果一輛車的平均油耗10L/100KM,1000公里消耗機油量不應該超過0.3L,一般機油尺上下限之間的機油量大約是1L,3000公里以內如果機油液麵高於機油尺上限,就沒辦法認定為燒機油。按如果按照行駛週期10000公里計算,意味著機油消耗至少3L才算是機油消耗過大。

機油消耗過量產生的後果:

1、機油參與燃燒以後,會生成固態碳化物,這種碳化物會凝結在燃燒室內部,火花塞、氣缸頂、活塞環、氧傳感器、三元催化器等部位,由於機油燃燒後的碳化物很難被清除,就會導致發動機燃燒工況下降、爆震、霧化不良、點火異常、三元催化器淨化效果差等問題,而由於發動機燃燒不充分,導致氧傳感器檢測氧含量不準確,影響發動機空燃比,進而導致油耗增高、加速乏力等,嚴重的燒機油甚至會堵塞活塞環的機油噴油孔,沒有潤滑,會導致氣缸內壁拉缸。

機油消耗過量怎麼辦?

1、檢查加入的機油是否符合原廠要求

很多人在第三方修理廠甚至4S店加入的機油並不符合原廠要求,明明原廠要求加入5W30的全合成機油,到了4S就變成了10W40的礦物質機油,成本降低了,機油品質下降了,機油粘度增加油耗增加了,動力下降。高粘度的礦物質機油在高溫抗剪力方面肯定不如全合成機油,極限情況下消耗量自然會增大。

2、更換合適的機油,並檢查加註量

發現燒機油後,在下次保養更換機油時,嚴格按照用戶手冊要求的機油粘度和級別更換,加註機油時儘量把機油加註到機油尺的上限,記錄行駛當前里程,每隔2000公里檢查一下機油尺。

檢查機油液麵高度應該在熱車狀態進行,此時機油量才是最符合發動機運轉時的機油量。

3、找到燒機油的原因:

一般來說,發動機行駛過10萬公里以後,都有可能會有輕微的機油量消耗增多的情況,此時應該檢查發動機油封是否有滲漏、廢氣管是否有液態機油,分析燒機油的原因,對症下藥。

4、質保期內的機油消耗過量必須及時去4S進行檢修

發動機燒機油對於發動機燃燒室、噴油嘴、活塞環、三元催化器、氧傳感器等部位會產生大量積碳,劣化燃燒環境,導致更多積碳的生成,機油消耗越早發現越早解決對於發動機的損害越小,很多車企對於發動機燒機油情況都有召回解決方案,而機油消耗檢測需要一個保養週期才能判斷,如果發現燒機油不及時去4S,錯過了質保期,最後只能自己承擔損失。

如何判斷燒機油:

除了機油消耗量大的表現以外,發動機尾氣冒藍煙就是燒機油。可以綜合判斷。

機油液麵高度檢測方法:

機油量檢查一般需要在熱車狀態下進行,冷車狀態下,機油會迴流到油底殼,零部件表面沒有機油,導致機油量增大,而在熱車狀態下 ,機油分佈到發動機表面,此時的機油液麵高度才是和發動機運轉狀態最為接近。具體做法如下:

  • 1、發動機水溫達到90℃,停車在水平路面

  • 2、熄火5分鐘後,拔下機油尺,用乾淨的布擦淨,迅速插入再迅速拔出,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避免機油尺粘上發動機管路中的機油導致液麵不準確。

  • 3、觀察機油尺的液麵高度,一般剛剛保養的機油液麵高度應該和機油尺上限高度相近,略微高出或低於機油尺上限並沒有問題。機油尺刻度設計允許有一定的誤差。

  • 4、如果機油液麵高度接近機油尺下限,要結合發動機保養後行駛里程分析,不能簡單的判斷就是燒機油。


眾口說車


大家好!首先說明,所有的汽車都會消耗機油,正常都在合理區間(下次保養前不需要補加或沒有電腦顯示缺失機油)。行駛1萬公里機油減少了1升對車主是挺麻煩的問題,我們還是要儘快解決它。

要找出減少1升機油的真因是首要的,先去4S店診斷。根據診斷結果選擇解決方案。

減少機油可能是多種原因;還可能洩露,磨損消耗,高溫正常消耗及機油進入發動機燃燒室與混合氣一起參與了燃燒的現象即燒機油。

找到是具體一個問題還是多個問題造成的減少1升機油後好對症解決。

如果只是燒機油尾氣會冒藍煙,積碳增加,動力下降,驗車時尾氣不會達標,頻繁加機油,有時尾氣會排除惡臭味等不良後果。

如果真是1萬公里減少1升機油,按照主機廠說明書不算燒機油的發動機故障(很多主機廠風險規避為1千公里消耗1升以下不為燒機油),主機廠不負責解決。

這也是很多人為減少維修經濟和時間成本而去購買日系車的原因;漏機油、燒機油現象很少。

但中國汽車市場需求強勁,極大的促進大眾和奧迪對發動機技術的改進,現在已經很少有燒機油現在了;本人20年前買的奧迪A6燒機油特別嚴重,後備箱長期要有備機油,特別麻煩;經過考察去年我又換了新款A6L,現在已經行駛2萬5千公里了,電腦顯示機油正常,人工檢驗也不缺失機油,機艙非常潔淨。

以上是個人的體驗,望大家批評指正。謝謝!


老理與您聊車


全合成機油,跑了15000公里不到一點,機油液麵沒有少,芳香味依然濃,顏色暗紅色。那些5000公里就要換的自己去考慮吧。中國人為了錢真的連良心都不要了!機油如果明顯少,首先看剛啟動是不是排氣管有煙霧,然後看是不是一直有,如果只是剛開始有,檢查氣門油封,如果一直有,就是燒機油了


振農溫室大棚廠


如果機油液麵無論行駛1000~10000公里都不降,不是你發動機好,是你發動機出問題了。燃油進入機油了。各類發動機都有機油損耗的指標,所以負責的機修工都會在換油後將剩下的機油交給車主,並提醒你行駛一定里程檢查機油液麵,適時添加餘下的機油。10000公里損耗一升機油要看你的車輛說明,許多車輛是正常損耗。即使超了車輛的指標也是可接受的。如果有超高速運行(發動機轉速較長時間在4000轉以上)許多車輛的機油損耗會加大。機油損耗與工況是相關的,只談損耗不分析工況、發動機已工作時間(老舊)等因素是片面的。


閒人146090081


不算,這個屬於正常消耗。你說的是1萬公里消耗一升,1000公里1升的話,比較嚴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