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點是西方的?宋朝有奶酪!10個雞蛋1口鍋做中式麵包


甜點是西方的?宋朝有奶酪!10個雞蛋1口鍋做中式麵包

甜點西方起源說——嬌羞欲滴的鮮花;宛轉悠揚的調調;流轉味蕾的甜點;高腳杯相撞舞裙旋開;這是一場英國17世紀下午茶會情景。下午茶多以甜點為主,來添補上午至晚餐之間長時間的飢腸轆轆。

這種形式很快在西方上流社會蔓延逐漸被全世界接受,並把奶酪、泡芙、乳酪等甜點統統看做西餐標誌。


穿越而來大宋吃貨表示不服——“我大宋早有甜點!” 宋朝時期餐飲在人民生活中地位逐漸增高。上至宮廷有專門製作奶酪設置的“牛羊司”和“乳酪院”。從飼養奶牛奶羊,到擠奶,再到提煉加工奶酪,製成各形各色奶製品都有嚴格的把關,專人專管。用現在流行的話說叫“奶酪加工嚴格經N道工序,層層把關絕對無菌生產。”

可見大宋貴族已經“牛奶OUT,吃奶酪Fashion!”

宋朝小民除了能吃到常見的“浮元子”。在汴京夜市精工細作的酥油鮑螺 、冰酪、冰雪冷元子、綠豆甘草冰雪涼水已是尋常。


bling bling的現代Fashion一組表示——“無論是17世紀英國下午茶甜點,還是宋代奶酪甜品;應該都只是個甜品粗糙的雛形難以與現代意義的甜品同日而語。”

這樣吧!我們今天就不穿越異國了,只穿越回大宋領略“奶酪甜品雛形”。


宋朝奶酪甜品發展已有物質基礎

現在我們來到了宋代的莊稼地,這裡糧食收成開始從匱乏走向豐盛的一個關鍵的過渡期。正是因為宋代開始推廣“深耕細作技術”農戶們有了豐富的餘糧,增加了市場物質流通。農業、畜牧業的發展為宋朝餐飲業崛起提供了豐富的物質基礎。也助推了廚師這一職業興盛。

甜點是西方的?宋朝有奶酪!10個雞蛋1口鍋做中式麵包

宋朝奶酪甜品發展已有人才基礎

宋代人已經不再滿足於食可果腹,他們要求“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術業有專攻,專供飲食之廚師變得炙手可熱。我們來到汴京從吃一個大席面。主廚是汴京城著名女廚師,據說她出馬的勞務費就有三百貫錢。她做的菜只用羊臉兒上的肉炒大蔥蔥心兒那點兒葉兒,美其名“羊頭籤”。

女廚尚且如此,可見小民們為爭得炙手可熱廚師一職皆苦練廚藝。有中下等小民生養女兒自幼教導廚藝,這就給宋朝能出現精美的甜品提供了人才基礎。

甜點是西方的?宋朝有奶酪!10個雞蛋1口鍋做中式麵包

宋朝奶酪甜品精湛工藝

宋朝人已不滿足於只吃主食,在汴京夜市裡商家為吸引顧客費盡心機研究出各種小吃甜品。有用牛奶提煉出奶油後和麵做成螺旋狀似大螺絲的酥油鮑螺。有將牛奶發酵後凝結成塊,又存放在陰涼處製成各種形狀的冰酪。

在宮廷中的宮廷奶酪就更精細了。需經過提煉鮮奶、發酵、制酸奶塊、文火慢煮、擠壓水份、定型、刻花、風乾幾道繁瑣工序。妥妥地純手工無添加劑,外形各個極品孤品。只可惜朝代更迭,沒有存世圖樣。只能望文垂涎了。

甜點是西方的?宋朝有奶酪!10個雞蛋1口鍋做中式麵包



怎麼樣,以後提到奶酪甜點可不要只想什麼西方品牌了,我們原滋原味甜品還是很有一拼的。

雖然我們現在難以還原複製大宋奶酪甜品,但在家中自制“奶牛雞蛋切片面包”是相當簡單!連烤箱都不用,純中式做法:準備1口蒸鍋、10個雞蛋、1-2袋牛奶、1斤麵粉

第一步:用1-2袋牛奶、泡打粉、酵母和麵,用打蛋器把麵粉攪出細泡泡來。(沒有打蛋器把瓶子洗淨,剪成花邊攪拌也可以)

甜點是西方的?宋朝有奶酪!10個雞蛋1口鍋做中式麵包

第二步:把打散10個雞蛋。

甜點是西方的?宋朝有奶酪!10個雞蛋1口鍋做中式麵包

第三步:用雞蛋液和麵,加入紅棗丁、葡萄乾等果脯,多加糖,把麵粉和稀。

甜點是西方的?宋朝有奶酪!10個雞蛋1口鍋做中式麵包

第四步:和好的雞蛋牛奶面倒入塑料飯盒裡,拿起飯盒用力墩在案板上把面液上的氣泡振沒。

甜點是西方的?宋朝有奶酪!10個雞蛋1口鍋做中式麵包

第五步:上蒸鍋隔水蒸40分鐘。出鍋飯盒裡的麵包蓬鬆的高高聳起,還有裂口像是補丁。

甜點是西方的?宋朝有奶酪!10個雞蛋1口鍋做中式麵包

10個雞蛋一滴水都沒加的純中式手工麵包很實在,切成片,早上吃上半個我都飽得中午都不餓了。


甜點是西方的?宋朝有奶酪!10個雞蛋1口鍋做中式麵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