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股暴跌,上車機會來了?一文“打盡”科技基金


科技股暴跌,上車機會來了?一文“打盡”科技基金

如果要說當下最火熱的板塊,那絕對非科技莫屬,而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肯定會存在一個困惑:買什麼才賺錢?因為科技的細分行業眾多,像什麼5G、計算機、半導體,而且涉及的領域還特專業,所以對於我們普通投資者來說,買科技類基金就是不錯的選擇。


今天,“聰明投資者”索性來個科技主題基金“大閱兵”。本文的篩選更聚焦在“硬核科技”層面,比如科技及其細分行業中的電子、計算機、半導體等,還會將目前熱門的5G、人工智能等概念都囊括進來。


搞清楚了科技主題的範圍,現在就來梳理一下目前市場上公募科技主題基金的相關情況。(嫌太長的小夥伴可以直接拉到文末總結啦~)


考慮到一些主動管理型的科技主題基金業績基準各不相同,而且相關指數在比較基準中的權重比例也不一樣,今天我們重點來看更“純粹”的科技主題指數基金。


截至2020年2月24日,一共有53只科技主題指數基金。


簡單粗暴,先上圖。


科技股暴跌,上車機會來了?一文“打盡”科技基金

科技股暴跌,上車機會來了?一文“打盡”科技基金

科技股暴跌,上車機會來了?一文“打盡”科技基金

資料來源:Wind;截至2020年2月24日

僅1只QDII基金就不贅述了,跟蹤的是標普500信息技術指數,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去找海外報告詳細研究下~


接下來重點看剩下投資於A股科技主題的52只指數基金,它們一共跟蹤了26只科技類指數。


“聰明投資者”根據這26只科技類指數的編制方式,將它們分為了9大類,其中TMT指數涵蓋細分子行業更廣泛,而電子、計算機、半導體、芯片等則相對聚焦於更細分的子行業。


科技股暴跌,上車機會來了?一文“打盡”科技基金

科技股暴跌,上車機會來了?一文“打盡”科技基金

科技股暴跌,上車機會來了?一文“打盡”科技基金

資料來源:Wind;截至2020年2月24日


一、TMT相關行業指數


科技股暴跌,上車機會來了?一文“打盡”科技基金

資料來源:Wind;截至2020年2月24日

TMT指數覆蓋的範圍比較廣,

4只指數的成分股個數差距較大,HKC TMT的前10大成分股權重最高,選取符合TMT 主題的不超過50家港股作為樣本股,中證TMT、 TMT150、TMT50的前10大成分股權重相對更分散,均在5%以內;


綜合來看,TMT50表現相對更好,目前跟蹤這隻指數的有4只基金,國泰深證TMT50(包含其子基金)和招商深證TMT50ETF及其聯接基金,幾隻基金的規模接近。國泰深證TMT50成立於2015年3月26日,規模為2.62億,個人投資者佔比超99%;招商深證TMT50ETF成立於2011年6月27日,目前規模3.24億,機構持有者比例超90%了,一旦碰到機構大額贖回,對基金淨值可能產生較大的影響。


二、科技相關產業指數


科技股暴跌,上車機會來了?一文“打盡”科技基金

資料來源:Wind;截至2020年2月24日


這一類指數有5只。中證科技龍頭指數涵蓋了4個主要的科技相關的行業:電子、計算機、通信和生物科技,選擇的是行業中規模大、市佔率高、成長能力強、研發投入高的50只龍頭公司,具有“全科技”+“龍頭股”的特點,屬於比較純正的科技指數。


深圳科技指數主要圍繞深圳科技創新主題,主要從成長、質量、估值和和研發四個角度選擇公司。共有50只成分股,前十大成分股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車、創新藥、通信、半導體等行業的龍頭。中證科技指數全稱中證科技50策略指數,同樣是有50只成分股,涵蓋了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半導體、視頻提供商等行業龍頭。


另外兩隻,新興科技100全稱為中證新興科技100策略指數,成分股所在行業以電子、計算機、醫藥生物和傳媒為主,成分股數量有100只,與科技龍頭指數很相似,科技含量也挺足的。科技100指數,主要涵蓋在信息技術、工業和醫療保健領域。


綜合來看,科技龍頭指數的表現相對較好,近一年達漲幅71.92%,目前僅有華寶中證科技龍頭ETF(包括其聯接基金)跟蹤這一指數,這隻基金成立於2019年7月22日,成立規模為10.37億元,根據2月24日的當日淨值計算,規模已經達到141.85億。在流動性上,科技龍頭ETF2019年 8月16日上市,至2020年2月24日,總成交額高達765.16億元,日均成交額為6.17億元,流動性不錯。


三、電子行業指數


科技股暴跌,上車機會來了?一文“打盡”科技基金

資料來源:Wind;截至2020年2月24日


電子這個細分領域的相關指數有2只。中證電子指數和中證申萬電子行業投資指數選取的成份行業較類似,重合的成分股也較多,所以這兩隻指數的漲跌幅也比較相似。


中證申萬電子行業投資指數表現相對更好,近一年以來的漲幅有85.19%,2020年以來漲幅為39.15%,目前跟蹤該指數的基金只有申萬菱信電子行業(包括其子基金),這個基金2015年5月成立,規模一般,2.38個億,個人投資者佔比約25%。跟蹤中證電子指數的天弘中證電子成立於2015年7月,目前規模為7.36億。


四、計算機板塊指數


科技股暴跌,上車機會來了?一文“打盡”科技基金

資料來源:Wind;截至2020年2月24日

CS計算機全稱為中證計算機主題指數,涵蓋了雲計算、人工智能、安全可控、金融科技、智能駕駛、大數據、醫療IT等高科技細分行業,成分股涵蓋了兩市100只計算機行業股票,前十大重倉股權重佔比接近40%。


目前跟蹤該指數的基金有2只,天弘中證計算機A成立於2015年7月29日,四季度規模10.47億,機構投資者佔比較少,僅為1.35%;國泰中證計算機ETF成立於2019年07月11日,目前規模有11.66億,鼠年以來日均成交額為1.39億,流動性不錯。


五、半導體產業指數


科技股暴跌,上車機會來了?一文“打盡”科技基金

資料來源:Wind;截至2020年2月24日


半導體相關指數有3只,包括中證全指半導體、中華半導體CNY和國證芯片。中證全指半導體全稱為中證全指半導體產品與設備指數,選股範圍以電子行業為主,輔以計算機和通信,成分股數量僅為32只,持股比較集中;中華半導體CNY全稱為中華交易服務半導體行業指數,選股範圍也是以半導體板塊為主,還包括計算機、化工、軍工、機械等行業,成分股數量為50只;國證芯片全稱國證半導體芯片,是三隻指數中成分股數量最少的,只有25個,涵蓋了半導體板塊中的大部分的公司,還有通信、計算機類公司。


半導體指數近一年表現十分亮眼,中證全指半導體近一年以來漲幅高達174.98%,中華半導體CNY的漲幅有171.89%,國證芯片漲幅達171.98%。跟蹤這三隻指數的基金共6只。其中,國聯安中證全指半導體ETF成立於2019年5月8日,四季度規模7.67億;國泰CES半導體ETF成立於2019年5月16日,近期規模已經突破120億!而且自鼠年開市以來,其日均成交額達到18.1億,在行業類ETF中表現十分突出。廣發國證半導體芯片ETF和華夏國證半導體芯片ETF都是2020年1月20日成立的新基金,分別於2月18日和2月10日上市,前者在5個交易日內的總成交額達到43.69億,後者在10個交易日內的總成交額也有168.6億,受益於半導體行情,兩隻基金均有不錯的流動性。


六、通信類指數


科技股暴跌,上車機會來了?一文“打盡”科技基金

資料來源:Wind;截至2020年2月24日


中證全指通信設備指數權重最高的5個行業是通信傳輸設備、電子零部件製造、終端設備、電子系統組裝、通信配套服務,佔比達86.6%,成分股數量為60只。

5G通信主題指數共覆蓋11個申萬三級行業,電子零部件製造、通信傳輸設備、印製電路板、電子系統組裝、以及及集成電路這前5大行業的權重合計為71.8%,行業分佈相對更分散,共57只成分股。通信技術指數前5大行業的權重為73.5%,以通信設備、電子製造為主,共69只成分股,是3只指數中權重最低的。


中證全指通信設備指數近一年以來上漲33.62%,跟蹤該指數的僅有國泰中證全指通信設備ETF及其聯接基金,這隻ETF於2019年8月16日成立,成立時規模為4.76億元,截至2019年四季度,規模達12.85。流動性方面,鼠年以來,通信 ETF的日均成交額為1.58億,流動性還不錯。


5G通信主題指數近一年以來漲幅為37.15%,目前有華夏中證5G通信主題ETF和銀華中證5G通信主題ETF跟蹤該指數,前者規模較大,按照2月24日淨值1.36元來計算,目前規模已經達到162.75億,是科技類ETF中規模最大的。鼠年以來的總成交額達222.7億,可以看出很受市場關注。


通信科技近一年漲幅為26.75%,目前僅有西藏東財中證通信技術A跟蹤該指數。


七、人工智能主題指數


科技股暴跌,上車機會來了?一文“打盡”科技基金

資料來源:Wind;截至2020年2月24日


中證人工智能主題指數選取的是為人工智能提供基礎資源、技術以及應用支持的公司,共100只成份股,近一年以來有73.61%的漲幅,表現不錯。共3只基金跟蹤該指數,其中,融通中證人工智能主題成立於2017年4月10日,目前規模5.21 億,以個人持有為主,最新個人持有者比例為99.95%;平安中證人工智能ETF 成立於2019年7月12日,四季度規模為2.92億,鼠年以來的日均成交額為1918萬,相比其他科技類ETF,流動性一般。華夏中證人工智能ETF成立於2019年12月9日,按照2月24日1.3596的淨值計算,最新規模有13.59億,鼠年以來的日均成交額有1.47億,流動性相對較好。


中證人工智能產業指數近一年以來的漲幅為59.94%,僅華富中證人工智能產業ETF跟蹤該指數,四季度規模僅有2.95億。


八、信息技術主題指數


科技股暴跌,上車機會來了?一文“打盡”科技基金

資料來源:Wind;截至2020年2月24日


“信息技術”主題的指數有4只,其中,全指信息的成分股明顯比其他3只指數要多,成分股數量為427只,前十大成分股合計佔比為17.12%,其中第一大成份股是立訊精密,佔比為3.74%的第二大成分股是海康威視,該公司是國際領先的安防產品及行業解決方案提供商,可以說信息技術ETF比較全面反映了信息技術這個中證一級行業分類的情況。


500信息技術全稱為中證500信息技術指數,編制方法簡單來說就是中證500指數和中證全指信息指數的一個交集,成分股數量較少,有69只,綜合來看,表現略好於其他三隻指數。


中證信息全稱中證信息技術指數,從中證800裡面挑選信息技術相關的公司,從最新的成分股來看,與全指信息的前十大權重股完全一致,但成分股要少很多,有103只;拉長時間來看,中證信息要比全指信息好一些。中證信息安全主題指數表現較其他三隻指數相對較差。


跟蹤500信息技術的基金僅有南方中證500信息技術ETF(含聯接基金),成立於2015年6月29日,四季度規模7.82億,最新持有人信息顯示,機構持有者佔比83.07%,第一大持有人即其聯接基金,持有佔比達79.71%。


九、互聯網行業指數


科技股暴跌,上車機會來了?一文“打盡”科技基金

資料來源:Wind;截至2020年2月24日

中證移動互聯網指數有100只成分股,成分股權重均不超過4%,較為分散,而中證互聯網指數則有150只指數,前十大成分股的權重相比更高一點。整體來看,中證移動互聯網指數的表現更好,近一年以來有75.28%的漲幅。


跟蹤中證移動互聯網指數的基金有鵬華中證移動互聯網(含子基金)和富國中證移動互聯網(含子基金),前者規模較小,目前僅1.34億;富國中證移動互聯網成立於2014年9月2日,2019年四季度規模12.65億,2019年中報顯示,個人持有佔到99%以上。


跟蹤中證互聯網指數的基金僅有南方中證互聯網,該基金成立於2015年7月1日,目前規模也比較小,僅1.81億。


總個結


A股市場上有400多隻科技股,對於有選擇困難症的小夥伴來說,買指數基金就不失為一個好的方法。不過,不僅要關注指數的成長性,還要關注指數基金的規模和持有人機構,特別是ETF,流動性也是個重要的參考因素。


綜合以上分析,我們挑選出5只值得關注的科技主題指數基金:


1. 華寶中證科技龍頭ETF。其跟蹤的中證科技龍頭指數是由滬深兩市中電子、計算機、通信、生物科技四大科技領域中規模大、市佔率高、成長能力強、研發投入高的50只龍頭公司股票組成,具有“全科技”+“龍頭股”的屬性。而且從美國過去十年的牛市來看,其實就是由科技股引領的一個牛市,未來A股的科技牛也是可以期待一下的~


根據2月24日的當日淨值計算,基金規模已經達到141.85億。在流動性上,2019年 8月16日上市,至2020年2月24日,總成交額高達765.16億元,日均成交額為6.17億元,流動性不錯。


2. 華夏中證5G通信主題ETF。2020年是5G元年,伴隨著5G商業化進程進一步推進,通信行業也將迎來發展熱潮。


按照2月24日淨值1.36元來計算,華夏中證5G通信主題ETF目前規模已經達到162.75億,是科技類ETF中規模最大的。鼠年以來的總成交額達222.7億,可以看出很受市場關注。


3. 國泰中證計算機ETF。中證計算機主題指數涵蓋了雲計算、人工智能、安全可控、金融科技、智能駕駛、大數據、醫療IT等高科技細分行業,成分股涵蓋了兩市100只計算機行業股票。


國泰中證計算機ETF成立於2019年07月11日,目前規模有11.66億,鼠年以來日均成交額為1.39億,流動性不錯。


4.國泰CES半導體ETF&華夏國證半導體芯片ETF。前者跟蹤中華交易服務半導體行業指數,該指數的選股範圍以電子行業為主,還包括計算機、化工、軍工、機械等行業,成分股數量為40只。近一年表現亮眼,有171.89%的漲幅。國泰CES半導體ETF成立於2019年5月16日,近期規模已經突破120億!而且自鼠年開市以來,其日均成交額達到18.1億,在行業類ETF中表現十分突出。


華夏國證半導體芯片ETF跟蹤國證芯片指數,該指數近一年漲幅達171.98%,基金於2月10日上市,10個交易日內的總成交額有168.6億,受益於半導體行情,有著不錯的流動性。


至此,這篇科技主題指數基金的大盤點就結束了,over~


延伸閱讀:




點擊右邊鏈接下載聰明投資者APP,更多精彩在等你!


凡註明“聰明投資者”的作品,版權均屬聰明投資者。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違者必究。所有文章旨在記錄和傳遞信息,不代表“聰明投資者”贊同或反對其觀點。


科技股暴跌,上車機會來了?一文“打盡”科技基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