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圍市場大跌!無需恐慌,讓“瘋牛”變“慢牛”

昨天從亞洲盤開始就開始全線暴跌,歐洲也一片慘淡,最後美國也沒閒著,納斯達克對應於我們的科技板塊直接跌了3.7%,全球市場確實是一片波動。

美國還有另外兩個指數,一個叫做恐慌指數,恐慌指數飆升;還有一個就是黃金暴漲。但是我其實內心很開心。這個原因其實很簡單,A股市場其實最擔心的就是繼續這麼瘋漲,我首先描述一下我們是一種什麼樣的投資模式。

我們的投資模式是希望在市場相對比較低估的時候,比較早的確定一個相對比較明確的投資方向,然後慢慢的去建倉,期待著建倉成功或者建倉完成一大部分之後它能夠上漲,市場能夠給我們帶來一個穩定的回報,這種投資方式你確實會有風險,更多的是一個時間成本,但你放在一個更長期角度來講,你最後是比較穩的賺錢,這種更像是低風險高回報的投資模式。

這個模式我們在去年做的建議和操作之後,現在其實已經印證了,但是這種操作模式最可怕的不是在建倉買入的時候的低風險,高回報,最討厭的地方其實是漲到高位之後到底要不要賣,沒有人能知道,因為市場趨勢漲或者跌是沒有人知道的。

但今天這條消息出來之後,我倒覺得挺好的一件事情。第1個點這個事情早晚會過去,之所以外圍暴跌,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疫情在全球有擴散的一個跡象,目前其實主要是在東亞,歐洲、美國也有一些。 大家在內心形成一種恐慌感,暴跌之後很快就會發現它只是一個情緒上的宣洩而已,就和A股在2月3號交易是完全一樣的。

第2個外圍下跌,正好讓A股特別科創板塊這種瘋長態勢,因為外圍的調整,A股也順勢調整一把。讓整個上漲的態勢和斜率從瘋牛變成一個慢牛。

第3個點,從政策大的背景層面上,5G依然是發展的重要前景。昨天兩個部門都發布了相關的內容,一個是工信部提高提到的相關產業的發展,提到的要推動5G、工業互聯網、集成電路、工業機器人、智能製造等等;另外一個很重要的事,發改委等十一部委印發了智能汽車創新產業發展戰略,其中提到要實現高度自動駕駛的智能汽車在特定環境當中市場化的應用,5G的應用,其中很重要一塊就是在汽車產業當中智能汽車。不管是發改委關於智能駕駛,還是工信部剛才提到這些產業,最終核心點都是5G技術突破作為一個基礎的架構,再中層高層逐步的去應用。

第4點,回到具體投資邏輯上來講,科技板塊現在是齊漲齊跌,但是如果把時間稍微拉長一點,比如美國,所謂新一代的美國的互聯網科技類企業的標杆公司,這些標杆的誕生,實際上踩了大幾百家上千家的科技企業的屍體長出來的。所以對A股市場也是如此,我們雖然堅定的看好未來5~8年的發展的戰略跟邏輯5G等等,但是在具體個股層面一定是要會淘汰很多的垃圾公司。最後結論是外圍市場暴跌無需恐慌。

那麼跌下來之後,去觀察一下未來的市場的一種分化和結構性調整,因為外盤的暴跌,A股出現調整的話,未來是一個具體投資的分化和調整的機會,這點會讓操作難度會進一步加大。

還是那句話,無需恐慌,希望科技板塊因為這次的海外市場震盪,瘋牛變成慢牛,那才是我們最為期待的一個結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