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北京人是這樣貓冬”的,現在都成了回憶

這天兒一涼啊,北京人就該懶得出門了

去哪都冷,索性就往家裡一攤,

“貓冬”才是北京冬天的正確打開方式

身子暖和手也閒不住,北京人得鼓搗點東西玩

這就是北京人特有的“貓道”

曾幾何時,北京人是這樣貓冬”的,現在都成了回憶

玩蟲

冬天的北京是寂靜的,但耳朵可別歇著

老北京人冬天在家裡也得戴個

“老北京隨身聽”

夏養鳥來冬養蟲,這聲兒聽著舒坦

曾幾何時,北京人是這樣貓冬”的,現在都成了回憶

一到冬天,老北京人就好養蛐蛐兒

一是為了冬天聽著舒坦,二就是為了鬥

每年這時候都有各種鬥蛐蛐的賽事

蟲友們不為輸贏,就是為了聊聊天樂呵樂呵

曾幾何時,北京人是這樣貓冬”的,現在都成了回憶

除了蛐蛐兒,北京人冬天還養其他鳴蟲

油葫蘆、蛐蛐兒、蟈蟈兒、金鐘兒各個不落

從給鳴蟲點藥到養鳴蟲的葫蘆

每個細節都體現著老北京獨到的韻味

玩蟲已經成了北京人冬天的一種文化

曾幾何時,北京人是這樣貓冬”的,現在都成了回憶

最舒服的時候還得是下著雪的時候

胳肢窩裡夾個葫蘆,看著窗外白色的北京

一邊望著雪花兒,一邊聽著悅耳的鳴蟲叫

冬天玩蟲的魅力您要是沒養過真不懂

曾幾何時,北京人是這樣貓冬”的,現在都成了回憶

養花


冬天一供暖,家家都成了溫室大棚

要是沒點綠色感覺這個冬天都太單調了

北京人就得在家裡種點花花草草的

更有講究的能在家裡種點蒜啊什麼的

也不為了吃,就是看著開心,心裡舒坦

曾幾何時,北京人是這樣貓冬”的,現在都成了回憶

您別看養花簡單,但想養好可不容易

講究的家裡的花得頭正月就開花

尤其是北京人冬天最愛自家種的水仙

北京人管這盆水仙叫“泡水仙”

曾幾何時,北京人是這樣貓冬”的,現在都成了回憶

光是買水仙頭可不行,北京人還得雕刻

把水仙頭稍加雕刻一下

這花兒開了就會更好,葉子會向兩邊彎

而且這樣還能更好地控制花期

曾幾何時,北京人是這樣貓冬”的,現在都成了回憶

而且冬天在家裡養點植物對身體也好

天涼了誰家也不會天天敞著窗戶吹冷風

屋裡有幾盆植物,這空氣都新鮮了

冬天的北京人家就是一個溫室大棚!

曾幾何時,北京人是這樣貓冬”的,現在都成了回憶

盤手串


下班回家進屋先讓暖氣烤烤手熱乎熱乎

然後攤在沙發上掏出手串就開盤

冬天人手不愛出汗,更容易讓手串拋光盤亮

就像那句老話“夏盤上色,冬盤上光”

不然到家兩手空空的,總感覺缺點什麼

曾幾何時,北京人是這樣貓冬”的,現在都成了回憶

各位冬天盤手串的時候千萬注意:

能不帶著出門就別帶著出門,更別在戶外把玩、

在家裡也別挨著暖氣或是爐子放、

不玩了也得用密封袋密封好再保存...

曾幾何時,北京人是這樣貓冬”的,現在都成了回憶

琢磨吃


在家窩著的時間長了,嘴難免也犯饞

這不,咱北京人就好自己在家琢磨點吃的

冬天北京人自己在家做的吃食可多了

做著好玩,吃起來那味兒跟買的也不一樣!

曾幾何時,北京人是這樣貓冬”的,現在都成了回憶

這院裡可都是工具

從還沒入冬,北京人就得開始準備了

冬天蔬菜少,得醃點鹹菜冬天拿出來解解饞

等到了時候再漬點白菜,做點西紅柿醬

溫度下來了再吃個臘八蒜來點凍柿子

北京人冬天不出門的時候就在家琢磨好吃的

曾幾何時,北京人是這樣貓冬”的,現在都成了回憶

泡澡


跟家窩著時間長了也不成,得出去泡泡

老北京好泡澡的人有個別名“澡膩子”

早上四五點就得起來去澡堂子門口等著開門

就為了能第一波衝進澡堂子泡一泡

曾幾何時,北京人是這樣貓冬”的,現在都成了回憶

講究泡澡的更不能空手去了

提前一天準備點點心茶水,抱著飯盒就去了

澡膩子們能在裡邊待上個大半天

大家喝喝茶聊聊天,這也太愜意了

曾幾何時,北京人是這樣貓冬”的,現在都成了回憶

只是現在隨著時代的發展

老北京的澡堂子是越來越少了

以前很多人都好來澡堂子鬥蛐蛐、下棋、胡侃...

老北京人泡澡不是為了洗,是為了找那份感覺

曾幾何時,北京人是這樣貓冬”的,現在都成了回憶

對於生活在皇城根兒下的北京人來說

“貓冬”代表著北京人的生活態度

就算捧著冰凌,都能玩上半天

今年的冬天,您準備怎麼玩呢

曾幾何時,北京人是這樣貓冬”的,現在都成了回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