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多地大型醫院逐步恢復門診

知藥客(公號),醫藥代表業務助手,學習、交流、

上量更容易!

多地大型醫院逐步恢復門診

2月24日起,該院將逐步開展正常醫療工作。門診除口腔科外其他專科全部開診,實行全預約實名就診,嚴格二次預檢分診;使用快速熱成像進行人體體溫檢測,就診前簽署承諾書、如實報告流行病學史;做到一人一診間。

已發佈2月24日—3月1日的就診公告,門診週一至週五全天開診(含惠僑醫療中心),週六日上午開診;繼續暫停健康體檢、名醫門診;急診、發熱門診、兒科急診24小時開診。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

2月24日起所有院區門診服務恢復開放。兒內科,內、外科,婦產科等普通門診及各專科門診全部開診(除口腔內科暫停開診);全面實行預約制、分時段就診,每位出診醫生實行限號預約;急診和發熱門診24小時開診。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

發佈了2月24日—3月1日門診開診公告,美容科、口腔科、耳鼻喉科、體檢科停診;內科開診只接受孕產婦合併內科疾病;中醫科開診只接診婦女、兒童患者;其餘臨床科室照常開診,但會控制預約號,請以當天出診醫生號源為準。

此前,廣東省中醫院、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等醫院在2月17日已恢復全天開診,均實行全預約制。

近日,江蘇省衛生健康委下發《關於做好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醫療服務工作的通知》,要求全省醫療機構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除了口腔、耳鼻喉、部分眼科等面部診療項目外,即日起其它科室逐步恢復正常診療秩序,滿足群眾就醫需求。

蘇大附一院專家(專病)門診

2月24日開始,恢復專家(專病)門診,包括總院高級專家門診。

高危科室(如耳鼻咽喉科、口腔科、眼科等)、多學科綜合門診、方便門診、兒科、退休老專家門診、十梓街院區特需門診,呼吸內鏡、消化內鏡、耳鼻咽喉科內鏡及HP呼吸試驗等考慮暫緩恢復,高危科室仍然只在十梓街院區開設急診。

目前有限度的恢復了預約項目,現場掛號項目暫時還沒有恢復。

貴州省人民醫院為加強門診管理,杜絕感染風險,醫院對除急診、發熱門診以外的所有門診實行全號源預約掛號,分時段就診。

根據規定,各專科出診醫師配合門診部控制號源,減少人員聚集嚴格執行分時段就診,接診患者必須首先詢問流行病史並記錄於病歷中,嚴格執行一人一診一室。

門診安排如下:

醫院從2020年2月22日起,恢復非急診預約掛號和預約檢查。

除眼科、耳鼻喉科只接收急診患者,口腔科、整形美容科門診繼續暫停外,其他科室正常有序接診。因疫情防控要求,部分檢查項目不能開展的,醫院會做好相關登記,待疫情解除後再予以診治。

醫療服務、藥品供應逐漸恢復

2月17日,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也曾下發《加強疫情期間醫療服務管理滿足群眾基本就醫需求的通知》。

通知提出不準“一刀切”停診——對湖北省以外地區,要結合疫情發展形勢,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醫療服務,不得搞一刀切,不能採取停診的方式,將日常診療服務一關了之。

除大型醫院在逐漸恢復門診外、中小型診所也在恢復診療服務。

2月18日,浙江省舟山市衛健委下發《關於民營診所分階段恢復診療服務的通知》,根據文件,2月23日起,158家民營診所(除口腔診所外)以及未納入一體化管理的村衛生室(站)恢復正常診療服務。

另外,浙江杭州市、浙江金華市、海南海口市、河南新鄉市、江蘇南通崇川區等地的零售藥店也已相繼恢復發熱、咳嗽兩類藥品的銷售。

醫療機構逐漸恢復正常的診療活動得益於新冠疫情態勢的向好。最新數據,2月23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409例,湖北省外新增病例僅11例。

醫藥代表拜訪還得緩緩

看到醫院的門診逐漸恢復,想必不少藥企領導已經蠢蠢欲動,覺得安排代表拜訪的時機到了。

但是我們細看醫院的通知可以發現,絕大多數醫院不建議無就診需求的人員前往醫院——這一規定主要是為了避免造成交叉感染。

據藥斯拉消息,武漢一知名三甲醫院甚至發出通知,要求疫情期間杜絕所有醫藥公司以電話會議、微信會議、電話拜訪等形式打擾醫務人員工作,如有發現醫藥公司或醫藥代表進行以上活動,本院一律停止該藥品在院內銷售。

還有醫藥代表迫於公司考核,通過微信拜訪問候醫生直接被拉黑。

雖然復工期間,感染新冠肺炎不算工傷,但是為了員工安全,醫藥代表的拜訪還可以緩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