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川北醫學院小張醫生的戰地日記:援武漢一個月記


川北醫學院小張醫生的戰地日記:援武漢一個月記


【作者川北醫學院小張醫生】光陰荏苒,日月如梭。從1.25(大年初一)隨四川第一批醫療隊來到武漢,我們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第一批醫療隊支援武漢抗擊新冠疫情已經整整一個月。在這一個月的時間裡,除了工作的辛苦,帶給我們更多的是讓人觸動的、值得紀念的時光~~~

1.25 凌晨一點半接到通知,第二天早上八點新區醫院集合出發,立刻起床收拾行李。早上5點40起床,繼續整理要帶的物品。七點半,和老公、睡夢中的兒子告別,拖起行李,直奔新區醫院。

到了醫院,接受採訪,注射免疫針,接著舉行出征儀式,謝院長和胡書記講話,千叮嚀,萬囑咐,讓我們熱淚盈眶。十點左右,在領導、同事、親朋好友的送別聲和淚水中踏上了援武漢的征途。

川北醫學院小張醫生的戰地日記:援武漢一個月記


川北醫學院小張醫生的戰地日記:援武漢一個月記


川北醫學院小張醫生的戰地日記:援武漢一個月記


川北醫學院小張醫生的戰地日記:援武漢一個月記


川北醫學院小張醫生的戰地日記:援武漢一個月記


川北醫學院小張醫生的戰地日記:援武漢一個月記


川北醫學院小張醫生的戰地日記:援武漢一個月記


晚上六點半,飛機✈️降落在武漢天河國際機場。接著坐車到江漢區區政府吃晚飯,然後入住江漢區漢庭酒店。

1.26 上午衛健委專家給我們支援隊員進行了新冠肺炎相關知識的培訓。

川北醫學院小張醫生的戰地日記:援武漢一個月記


下午我們進入這次支援的醫院—武漢紅十字會醫院。

川北醫學院小張醫生的戰地日記:援武漢一個月記


先到會議室聽取了醫院院長對醫院情況的整體介紹,以及疫情爆發以來醫院工作人員承受的巨大壓力。短短半個小時的時間,給我們支援的醫護人員鞠躬三次,感謝我們的千里馳援,讓人感到心酸。

川北醫學院小張醫生的戰地日記:援武漢一個月記


川北醫學院小張醫生的戰地日記:援武漢一個月記


川北醫學院小張醫生的戰地日記:援武漢一個月記


會議結束,我們在本院老師的帶領下進入病區,瞭解了即將支援的病區—6樓情況,得知我們是承擔最多床位的醫療隊—90張床,兩個病區,壓力很大。

晚上,來自感染科的唐文君老師和楊紅豔老師,給大家示範了防護服的穿法,每個隊員都穿了一次。

川北醫學院小張醫生的戰地日記:援武漢一個月記


1.27 正式上班。7點半坐車出發,進入紅會醫院5樓穿戴防護服。大家按照昨晚練習的步驟一步步穿戴,互相檢查後進入6樓病區。今天主要是熟悉病房。

川北醫學院小張醫生的戰地日記:援武漢一個月記


來自省四院的四個護理老師加入了我們護理組。我和唐文君、省四院帶隊周潔老師一起同病區護士長方豔君老師、周娟老師商量排班。

商量排班的過程中,我發現第二層外科口罩直抵眼睛,弄得我非常難受,唐文君老師發現原來是我外層口罩上下戴反了,周潔老師發現我前面頭髮又露出來了,好狼狽。堅持完排班的事情後,我立刻下到5樓更換防護裝備。

晚上召集護理組開會,我強調了勞動紀律:一起上班的老師互相檢查好防護措施後,一同進入病區,因為沒有通訊工具。唐文君老師強調要注意防針刺傷;周潔老師強調口罩一定要戴好,上午發現幾個老師外層口罩掉了。

川北醫學院小張醫生的戰地日記:援武漢一個月記


1.28 昨晚把我把護理組班排好,今天大家上班正式進入正軌。吸取了昨天的教訓,我特別留意了頭髮和口罩的問題,確保萬無一失。

下班回到酒店,發現和我一間房的周娟已經搬到另外一間,原來是四川隊院感組的老師要求所有隊員住單間,避免交叉感染。隊員吃飯自己端回房間,儘量不串門,不集會,出門務必戴口罩。一人一房一手機的生活正式開啟。

1.29 今天醫院給我們救援人員派發的第一批物資到了。從出發開始,院領導和各位老師就一直在關心我們隊員的生活,大到各種防護物資,小到女隊員扎頭髮的皮筋;知道我們不習慣這邊的飲食,各種美食,從小火鍋、張飛牛肉到楊鴨子,悉數寄到我們隊員手中。

川北醫學院小張醫生的戰地日記:援武漢一個月記


川北醫學院小張醫生的戰地日記:援武漢一個月記


川北醫學院小張醫生的戰地日記:援武漢一個月記


川北醫學院小張醫生的戰地日記:援武漢一個月記


慰問支援老師的家屬,送去蔬菜、水果和大米。

川北醫學院小張醫生的戰地日記:援武漢一個月記


工會的老師隨時瞭解支援老師家庭有無困難,及時提供幫助。感謝醫院強大的後援力量,讓我們能在武漢安心戰鬥!

川北醫學院小張醫生的戰地日記:援武漢一個月記


由於出發時間緊急,隊員們沒有帶工作鞋。護理部老師第一時間統計了我們隊員的鞋碼、清理庫存,同時聯繫距離武漢較近的河南省商家,雙方同時發貨以最快的速度為大家送上了安全的防護鞋。

川北醫學院小張醫生的戰地日記:援武漢一個月記


晚上四川醫療隊給正月十五前過生的老師集體過生,讓大家感受到了家的溫暖。

川北醫學院小張醫生的戰地日記:援武漢一個月記


1.30 今天中午上班,真的是感受到特別忙。忙起來的時候覺得防護服全是熱氣蹭蹭往上冒,歇下來又感到一股股涼氣。

武漢的南部老鄉,聽說我們醫院在武漢支援,一早入超市採購,驅車一個多小時,通過了三道關卡,給我們隊送來老乾媽和各種調味品。

川北醫學院小張醫生的戰地日記:援武漢一個月記


晚上大家一起錄視頻表達對學院、醫院領導和各位老師對我們醫療隊的關心與支持,對工作中遇到的問題進行了溝通。

川北醫學院小張醫生的戰地日記:援武漢一個月記


1.31 晚上週隊長開會講整個六樓病區(包括髮熱二病區和十二病區)將由我們川北醫療組全面接管,瞬間感到責任巨大。四川隊二批隊員來到武漢,宜賓8個護理老師加入了我們隊伍。

晚上央視焦點訪談播報了我們支援武漢的新聞。

川北醫學院小張醫生的戰地日記:援武漢一個月記


2.1 上午到病房梳理了一遍消手液,全部更換了一次,把病區核酸檢查陽性的患者轉到同病房,整理了出院病歷,檢查了病區的護理記錄。

川北醫學院小張醫生的戰地日記:援武漢一個月記


2.2 上午和幾位老師一起把二病區和十二病區的吸氧病人全部梳理了一遍,更換全部輸氧裝置,挨個掛上輸氧記錄單。

今天在病房的時候,和25床病人聊了聊,問了下他家裡情況。他說一家三口三個地方,老婆在家隔離,孩子念高一,從13號開始就一個人在外面住。聽聽都覺得很心酸。我安慰他說:孩子大的話生活還是可以自理的,以後大家都好了就好了。病房裡有許多這種情況的病人,有些是夫妻,有的是姐妹,更多的是一家人在本地彼此分離。我想,如果沒有這場疫情我們、他們、整個國家都會過一個祥和的、團團圓圓的春節。

張洪川老師所在的四川醫療隊院感組,把5樓——我們每天進出病區必經之地重新規劃,對清潔區、半汙染區和汙染區進行了重新劃分,並徹底消毒5樓,讓大家上班更安心。

川北醫學院小張醫生的戰地日記:援武漢一個月記


川北醫學院小張醫生的戰地日記:援武漢一個月記


川北醫學院小張醫生的戰地日記:援武漢一個月記


川北醫學院小張醫生的戰地日記:援武漢一個月記


2.3 今天我們隊正式接管六樓病區。蔣莉老師和我分別擔任二病區第一主任和護士長,雷震老師和唐文君老師分別任十二病區第一主任和護士長。病區危重患者多起來,病房氧壓上不去,對於氧合特別差的患者,就把高流量吸氧和氧氣筒面罩給氧同時用。

二病區早上交班,對出院、新收患者、危重患者進行交接班,蔣主任強調工作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川北醫學院小張醫生的戰地日記:援武漢一個月記


我們醫院援鄂第二批醫療隊抵達,第一、二批醫療隊勝利會師武漢。

川北醫學院小張醫生的戰地日記:援武漢一個月記


到武漢支援以來,每天都收到很多關心的信息,我們醫療隊隊員分別錄製了報平安的視頻,感謝領導、同事、家人以及親朋好友的關心,祝他們在千里之外的家鄉安好。

2.4 二病區本院醫生的父親病情危重,急需轉重症科治療,但沒有床位,遲遲不能轉科。經過周隊長和蔣主任的多方協調,終於把老大爺轉到了重症病房。盡所能地給患者最好的治療,盡最大的努力促進患者的康復,是我們醫療隊最大的心願。

上午下班的時候,5床病人突發呼吸困難加重,氧飽和度降至67%,大家積極搶救,請ICU會診、靜脈輸注藥物、把面罩給氧換成高流量氧療.............。半個小時過後,病人病情好轉,氧飽和度回升到90%左右。

在9樓重症病房支援的丁雪峰老師,每天的工作環境都可以用“急、險、累”來形容,但他工作的辛苦卻鮮少在我們隊員面前提及。雖然和隊員們沒在一個病區,每天上班都要到我們病區查看危重患者,不論白天、深夜,還是凌晨,對6樓病房危重患者的熟悉程度不亞於我們任何一個人。平時有任何關於病人病情、搶救儀器設備使用方面的問題總是耐心解答。這樣的敬業精神、團隊精神讓我們感動。

川北醫學院小張醫生的戰地日記:援武漢一個月記


今天,11名支援隊員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川北醫學院小張醫生的戰地日記:援武漢一個月記


2.5 工作中有許多值得學習的地方,比如不同型號的高流量氧療機型,不同類型的呼吸機,自己還是需要仔細琢磨,才能給病人使用。

官媒報導的武漢每天確診的病例越來越多,都在期待拐點的來臨,治療藥物也預備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2.6 常規上下班,下班就呆自己房間,守著一部手機。我發誓我平常在家,一天使用手機不超過兩小時。

2.7 朋友圈裡全是武漢疫情“吹哨人”李文亮醫生因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去世的消息。作為仍然堅守在臨床一線的醫護人員,大家都注意防護,做好自己的工作吧!

晚上上班很忙,危重病人多,一會兒呼吸機,一會兒高流量氧療............。

2.8 今天元宵節。餐廳很貼心地給我們每個隊員準備了一小碗湯圓。上班的老師錄製了元宵節視頻,祝大家節日快樂。

2.9 昨晚和科室老師溝通做一個我們呼吸組的宣傳篇,晚上就發出來了,反響不錯。

學校不開學,全部實行網課。幸好提前買了教材給孩子,在家慢慢學吧!只有辛苦孩子爸爸了。

2.10 上午上班,轉了一個危重患者到9樓重症病房,然後把一個核酸陽性的病人跟一個核酸陰性的病人對調了床位。轉床真的是一件費體力的事情,轉了過後,還要把病人的東西從各個角落裡找出來換過去,折騰下來一身汗。

2.11 上午上班。二病區現在真的是越來越忙了,危重病人多,老年人多,沒有家屬,老年人耳朵也不好使,不好溝通。上班簡直沒有停下來的時候:安監護,停監護,消毒監護,取液體、換液體,打開水、倒開水,轉床,消毒床單元,高流量吸氧,呼吸機,泵硝酸甘油..............。

經過十二病區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和護理,今天病房一對年輕夫妻好轉出院,開心地與醫生、護士合影留念,開心到飛起。

川北醫學院小張醫生的戰地日記:援武漢一個月記


川北醫學院小張醫生的戰地日記:援武漢一個月記


2.12 晚上上班。下午穿上防護服就熱得沒法呼吸,進入病區說了幾句話護目鏡上全是霧,到病房簡直沒法操作。過了兩個小時,夜間氣溫降下來,終於看得清楚了。

22床的老大爺,78歲,他老婆婆在家隔離,女兒住院,家裡只有女婿操持家庭。我們照顧他的生活,協助他上廁所、給他兌奶粉、吃蛋糕,他一個勁兒地感謝我,念著我的名字,說我是他的恩人,問我是四川哪個地方的,說南充周邊有他的很多戰友,等他好了,要去南充看我。後來我給他測血糖、弄氧氣、測氧飽和度,給他蓋被子,他誇我是個好姑娘,有耐心。我想,如果沒有這場疫情,他一定是在享受天倫之樂吧!我鼓勵他一定要堅持,一定要扛下去,一定會好的!老大爺說他有信心!

給24床阿姨測血糖,她說感謝你們支援。我說汶川地震的時候全國都在支援四川。她說,是呀,都是中國人。

走出病房的時候,淚水模糊了我的雙眼,我努力不流淚,眼淚還是不爭氣地落了下來。想到22床老爺爺,我只是做了我工作的一部分,就被他喚做恩人,我想到他是多麼地無助,這麼大的年齡住院,身邊卻沒有一個親人。(後來,老大爺因為病情重,轉到重症病房了。我時常想起那天晚上和他的對話,想到他那句恩人,想到他怕麻煩我們選擇少吃,想到他應該曾經也是一個驕傲而自尊心很強的人吧!老爺爺,您可安好?)

下午一個本院老師下班的時候,很認真地對我說:“感謝你們,真的,特別感謝你們的支援。”我聽了,心裡暖暖的,我想,大家都是帶著一顆感恩的心在生活吧!

下班走在路上,看著空無一人的街道,遠處高樓亮著的武漢必勝、中國必勝的字幕,我想只要我們上下團結一心,陰霾一定會散去,春天必定會來臨!

川北醫學院小張醫生的戰地日記:援武漢一個月記


2.13 醫院對面花園裡的花都開了,有粉的、有白的、有玫紅色的,花團錦簇,小小的花兒在藍色天空的映襯下分外美麗,空氣中瀰漫著甜甜的花香。下班路上,配著繁花似錦的背景留影。

川北醫學院小張醫生的戰地日記:援武漢一個月記


2.14 情人節。科室病人送的花,雖然沒有花香,倒也挺美。

川北醫學院小張醫生的戰地日記:援武漢一個月記


下班後回酒店,在門口讓志願者剪短了頭髮。晚上接到消息,隊上要派4名重症隊員到重症科輪換,和省院的護士長交換了隊員信息。

2.15 上午上班,得知氧供問題已經解決了,對於病人來講確實是個大好消息;對於我們來講,就是不用再那麼辛苦地推氧氣筒了。

川北醫學院小張醫生的戰地日記:援武漢一個月記


今天二病區47床病人出院,和我們醫護人員合影,非常激動和開心。每一例病人的好轉出院,都讓我們看到了抗擊疫情勝利的希望的曙光。

川北醫學院小張醫生的戰地日記:援武漢一個月記


昨天天氣預報武漢有雪。下班的時候,天空飄起了雪粒。下午5點左右窗外已是白茫茫一片。作為很少看到雪的四川人來說,這無疑是個意外的驚喜。朋友圈裡都是聽—雪落下的聲音。

川北醫學院小張醫生的戰地日記:援武漢一個月記


2.16 雪後初晴。昨天還是漫天飛雪,今天已經是大晴天了。天空藍得像大海,碧空如洗。

川北醫學院小張醫生的戰地日記:援武漢一個月記


隊員李華、董媛媛、陳悅、王玲到7樓重症輪換一週,給7樓的重症患者帶去了專業的護理,促進了患者的康復。

川北醫學院小張醫生的戰地日記:援武漢一個月記


和我們的"定海神針"——周領隊來一張。

川北醫學院小張醫生的戰地日記:援武漢一個月記


2.17 依然是晴天,武漢的天氣就是這麼好,天空一絲雲也沒有,只有一片無邊無際的湛藍。下班走路回酒店,享受一路的溫暖陽光。

工作之餘,我們開展了黨建、團建活動。

川北醫學院小張醫生的戰地日記:援武漢一個月記


川北醫學院小張醫生的戰地日記:援武漢一個月記


2.18 昨晚科室群提到營養液的問題,我特別說了下34床老婆婆情況,90歲高齡,沒法吃醫院送的飯,只能吃牛奶泡餅乾。今天早上交班,又特別給管床醫生劉永芳老師說了一下。上午要下班的時候,營養液取回來了。我拿了一瓶到老婆婆床邊,起開瓶子,把吸管放進瓶子讓她喝,她很喜歡,喝了不少。我問她:“這個喝起來冷嗎?”她點點頭。我把營養液倒了些在碗裡,摻了些開水讓她喝,這下她覺得好些了。喝了一會,我怕她喝多了接受不了,就給她講,歇一會,一會再喝。她點點頭。這段時間以來,相比入院,老婆婆精神好多了,沒有家屬,只有我們醫護人員的陪伴,希望她能戰勝疾病,早日康復。

中午吃飯弄了一個海底撈小火鍋,味道不錯。吃了飯,消毒時間到了。消毒大哥站在門口:“怎麼每個房間都是火鍋味道?”是的,今天四川人統一吃火鍋,哈哈!

2.19 病房裡危重病人少了,工作也輕鬆了些。早上看疫情數據,湖北省首次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低於1000。

2.20 今天醫院給我們寄來一箱護手霜,簡直不要太貼心!

川北醫學院小張醫生的戰地日記:援武漢一個月記


十二病區的光約爺爺,81歲高齡,住院期間,得到了我們隊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和護理,激動地給我們醫療隊寫下感謝信。飽含深情的話語,是照進我們支援隊員心裡的一束陽光。

川北醫學院小張醫生的戰地日記:援武漢一個月記


川北醫學院小張醫生的戰地日記:援武漢一個月記


川北醫學院小張醫生的戰地日記:援武漢一個月記


川北醫學院小張醫生的戰地日記:援武漢一個月記


2.21 今天終於可以休息一天。

2.22 醫院門前的不知名的樹,前兩天還全是花苞,今天就成了席慕容筆下一棵開花的樹,滿樹繁花,春天的氣息撲面而來。

川北醫學院小張醫生的戰地日記:援武漢一個月記


回到酒店,看到周隊長髮的消息,又收到了一批快遞,大家都很開心。連拖把都寄來了,正好利用休息時間打掃房間,地面前所未有的乾淨。

川北醫學院小張醫生的戰地日記:援武漢一個月記


2.23 上午上班,37床的病人給我講他今天要出院了。1.26入院,一個月的住院時間。記得我剛到病房的時候,他躺在病床上,呼吸困難很明顯,稍動一下就喘氣,面罩吸氧8L/分,氧飽和度都在80%~90%之間徘徊。我說:“恭喜你了!”真的是值得慶賀,雖然出院後還要在外面隔離兩週,但至少能夠感受到窗外的陽光。

來武漢支援整整一個月。一個月的時間,我們支援隊的老師盡心盡力地工作,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奉獻著自己的光和熱,把最好的治療、最精心的護理、最真誠的關心給予了病區的患者,給他們帶去康復的希望。和我們並肩戰鬥的紅十字會醫院老師們,雖然沒有見過你們美麗的面容,但我會一直記得你們帶笑的眼睛。

川北醫學院小張醫生的戰地日記:援武漢一個月記


一個月的回憶,有苦有甜。有防護服帶給我們周身的不適,有工作帶來的勞累,有病人給我們說“謝謝四川隊”時內心的甜蜜,有想念家人的淚水,有晚上輾轉反側不能入睡的煩惱,有看到病人好轉出院時內心的喜悅......。不管怎樣,我們醫療隊20名隊員互相鼓勵、同甘共苦的日子將讓人終身難忘。

至少,每當我想起5樓清潔區老師戴著麥克風喊話:“帥哥美女們,進門先換口罩,戴N95,穿戴好了往裡走。昨天有個小美女,穿了之後還照呀照的,誰看哪?”的時候,還是忍不住想偷偷笑幾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