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听歌要听邓丽君,做人当如朱之文


​听歌要听邓丽君,做人当如朱之文

​听歌要听邓丽君,做人当如朱之文




从一个山东省土生土长的农民,到成为家喻户晓的农民歌手,登过春晚,当过冠军,献唱美国,去过日本,获过最佳歌手,上过名人访谈。

在“只听新人笑,哪闻旧人哭”的势利而薄情的娱乐圈,他的热度长久不衰,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网络上,到处都是他憨憨的笑容,浓郁的菏泽腔调。朱之文的一生,完美地诠释了什么叫做“走了狗屎运”。

支撑这个堪称草根逆袭教科书级版本的灵魂是什么?两个字:做人。

朱之文之胜,不在唱歌,而在做人。

12011年,朱之文参加选秀类节目《我是大明星》济宁地区海选,身穿一件黄大衣,演唱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惊艳四座。

评委震惊之余,质疑他的身份:“你是从哪个歌舞团过来的?”

朱之文说:“俺不是,俺是个农民,就是喜欢唱个歌儿。”

评委让他脱掉大衣,里面露出褪了色的毛衣,袖口处已经脱线。

朱之文害羞地说:“里面衣服不好看,才跑到旧货市场买了一件旧大衣,花了20块钱。”

评委让主持人上前看看朱之文的手,镜头给了这只手一个特写:手指粗粝,皮肤黝黑。

主持人掩盖不住惊讶:“这是一双搬砖的手啊。”评委仍没有打消疑虑,继续问:“你平时在家做什么?”

“我干完农活,就出去打打工。”朱之文丝毫没有意识到这是评委对他的不信任,认认真真、一板一眼地回答。

“我说的是现在你在家里做什么农活?”

“啊?”朱之文如梦初醒,慌忙答道:“种麦子。”“种完麦子干什么?”“出去打打工。”“不是,我问你种完麦子干什么农活?”评委的眼睛里写满不屑和嘲弄,分明在说:我看你漏不漏馅儿!

朱之文还未回答,主持人抢话说:“我来考你一个专业问题,种麦子时是先种麦子还是先浇水?”

朱之文说:“那要看天旱不旱。要是天旱的话就要浇水,天不旱就不用浇水。”这个农民的专业“论文答辩”博得了满堂彩,评委的满腹疑虑化为欣喜和由衷的赞叹:“坚持下去,有可能你就是冠军!”

从此,朱之文一战成名。这件大衣成了他的战袍,他的代名词,他穿着这件大衣参加了复赛,决赛,直至走上冠军舞台。后来,他把这件大衣拍卖了51.8万,自己又出资10万元,全部捐给了慈善机构,救助一个生病的孩子。

才华可以赢得别人的欣赏,若加上憨厚的内在,这份欣赏就更有力量。

​听歌要听邓丽君,做人当如朱之文

2

如果说《我是大明星》的三位评委是把朱之文这颗埋于沙砾中的珍珠挖掘了出来,于文华无疑是把这颗珍珠擦拭得更加光彩炫目,置于更高的舞台,放射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于文华是朱之文的贵人。

某一天,于文华收到一个朋友传来的一段视频,说是一个农民歌手唱的,你听听。于文华并没有在意,她听过太多人唱歌,都没有什么感觉。她随意地打开一听,顿时惊呆了。

视频中那个朴实的农民犹如天籁之音的歌喉一下子打动了她的内心。她当即有了一个想法:我要去见见他。没有目的,只想为他做点什么。

2011年3月,于文华远赴山东菏泽单县去寻找还未大火的朱之文。正在吃饭的朱之文得知消息,激动地把饭碗都撂下了:哎呀,可见到电视上的活人了。

让他更没想到的是,这一次连同于文华一起来的,还有星光大道栏目组的导演王爱华女士。从此,朱之文开始走上人生巅峰。他参加星光大道,先是夺得月冠军,后又在总决赛中荣获第5名,“农民歌唱家大衣哥”也从此家喻户晓。

很多人龌龊地质疑于文华和朱之文的关系,也有人片面地认为于文华之所以帮助朱之文,只是因为他歌唱得好。其实这些都不是。

于文华曾经在节目中说到:我小时候也出身于贫苦家庭,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走到今天,十分不容易,看到了朱之文就像看到了当年的自己,因此才尽力地帮助他。

每个人都渴望遇到一生的贵人,可以助自己飞黄腾达。可是能够打动贵人的,不仅仅是横溢的才华,更是朴实的人品和与之相同的奋斗经历。人,总是喜欢那些能够照见自己的同类。

​听歌要听邓丽君,做人当如朱之文

3

圣人有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朱之文这个大老粗也不例外。成名之后的朱之文也很想做点好事,让别人念念他的好。2

012年,朱之文为村子修了路,给那条路立了碑,写着“之文路”。结果,碑却被砸了,碎了一地。

朱之文给村里买健身器材,结果刚过了一天,晚上就被人挖了土。他只好再花300元请工人把器材全挪到了自家院子里。

朱之文给村里交了三万元垃圾费,却发现没人念他的好。第二年,他不再交了。垃圾费平摊到全村每个人头上,是30元。村民们不乐意了,开始骂他。

在接受央视采访时,他们说:“每一家给一万元,再买一辆车,才记你的好。”

就连村支书朱宇诚也说:“县里镇里都是极力地培养他,不然他根本走不到这一步。”他们却忘了,朱之文走到今天,完全是因为自己的努力。

很多邻居找他借钱,最多的一户借了50多万,却没有一个要还的意思。

记者去采访这些欠债人。其中一个说:“他这么有钱,不找他借找谁借?他这么有钱,干嘛要还钱?”

很多人觉得朱之文有钱了,就应该拿出来大家一起花。

于是,朱之文朱之文出门买绳子,卖给别人是20元,卖给他是100元。朱之文从城里打车回村,15公里路要价100元。按村里人话说:“反正他钱花也花不完。”

甚至还有人往他家院子里扔石头,没啥原因,就是看他不顺眼。“以前他家是最穷的,现在居然成了最富的。”

朱之文很生气,可是乡里乡亲的,又有什么办法,何况他又那么善良。他无奈地接受了这一切。

朱之文在2019年7月6日,向家乡郭村镇的乡村振兴基金会捐款10万元,助力乡村振兴和乡亲们增收脱贫。

同年9月21日,单县第二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暨单县羊肉汤节在单县三官庙社区隆重举行。

朱之文登台演唱了两首歌,并现场宣布支持家乡美丽乡村建设捐款140万元。

他说: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只是对不起大家了,前几天因为收玉米太多闪着腰了!在台上都站不直了。

2020年2月1日,朱之文戴着口罩,穿着军大衣,骑着三轮车,把20万元的百元现金捆得整整齐齐,亲手递给了郭村镇政工作人员,让政府帮他捐到武汉。随后,朱之文又给自己乡镇捐了20万,用来做好防疫工作。

有人为他点赞,有人质疑他炒作。面对网友的质疑,朱之文霸气地回应:有人说我为武汉捐款是作秀,那也欢迎你抱着钱作秀。

柳宗元曾说:“妒人之能,幸人之失。”这八个字大概最能概括国人的尿性了。

可是用忿恨去实现的目标,完全可能由宽恕去实现。宽恕他人的嫉妒、短见、庸俗,成就自己的大度、宽容、淡定。

朱之文在这条路上已经把庸常的人远远地抛在身后。

​听歌要听邓丽君,做人当如朱之文

4

成名后的朱之文也有了烦恼。

第一个烦恼就来自于他的老婆。

有女粉丝给他发信息:“朱之文你的歌太好了,我太喜欢你了,我要是找一个老公像你那样,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不花心,我要幸福一辈子。”

老婆看见了,大喝一声:“朱之文,你过来,老实交代!”

“我交代什么呀?别人喜欢我是别人的事,我拒绝别人那是我的选择。”老婆说:“苍蝇不会叮无缝的蛋!”朱之文说:“我不是无缝的蛋,我是有缝的蛋。我给你说,我什么事都没有。”“好,那你当着我的面给她发信息。”

朱之文就打开手机发信息:“老师,不好意思,谢谢你那么喜欢我。你喜欢我我很幸福,我为什么幸福呢?因为我这辈子没出名之前没人一个人喜欢我的,出名之后你第一个喜欢我。你喜欢我我感谢你,但是我不是你喜欢的那一类人。请往后不要给我发这种信息了。”

连拒绝别人都要这么百般解释,哈哈,真是个实在人啊!按朱之文的话说:“一定得解释,不要伤了人家的心。”

面对老婆的担忧,朱之文在节目中当着主持人的面做保证:“我这辈子不可能出轨的。以前咱们没钱的时候,你到新疆摘棉花,手上都是血口子,我在家里照顾两个孩子。现在咱们有钱了,我不能干那坏良心事。我记着一句话:出名不出轨。”

总有男人抱怨现在的女孩不愿陪着男人吃苦,可是他们不知道,女孩之所以不愿意,是因为太多的男人发达之后,第一个抛弃的就是自己的结发妻子。永远不要低估女孩陪你吃苦的能力,前提是,你得让她觉得值。就像朱之文这样的,出了名,挣了钱,回到家还一样心甘情愿被老婆吼。

​听歌要听邓丽君,做人当如朱之文

5

朱之文的第二个烦恼来自于他的邻居。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万手机接连拍。

自从网络短视频开始流行之后,朱之文一家就开始了被直播的生活。邻居们发现,靠拍朱之文的视频发在网上,一个月能挣到过去一年种田的钱。朱楼村的村民们只要一离开田地,一扔下锄头,就聚集到了朱之文的院子里。拍视频,做直播,连朱之文上个厕所都有人要挤进去。

​听歌要听邓丽君,做人当如朱之文


“看呀,大衣哥要切菜了。”“看呀,大衣哥打哈欠了。”“看呀,大衣哥开始洗衣服了。”“看呀,大衣哥要出去浇地了。”

后来不光是村里人,连外地的网友也闻风赶来,加入直播大军。

这些人完全不顾朱之文的个人生活隐私,看见什么都拍,拍他家的院子,拍大衣嫂,拍他的孩子。

一直拍到天黑,人还不肯走。很多人更是从天亮开始就蹲守在他家门口。朱之文说,自己每天早起的第一件事就是下意识抬头看,窗子外有没有摄像头或者手机。

为了能拍到他,许多人甚至会爬到墙头上去。大门打开的那一瞬间,拍客蜂拥而入,他就像被关了一夜的猴子。

因为不堪其扰,朱之文把从前破败的大门重新修缮好了,安上了39根10厘米长的铁钉,写上警告:“私人住宅严禁闯入,攀爬危险,后果自负”。即使这样,也依旧抵挡不住“热情”的拍客。

​听歌要听邓丽君,做人当如朱之文


网上有句评论:大衣哥是全国唯一一个走红后没有忘本,也没有飘的草根明星。悲哀的是,大衣哥没有飘,大衣哥身边的一些人却飘了。

只是后来,当朱之文听说他们拍自己能够赚钱,就无可奈何地接受了。

“算了,只要他们能挣点钱,我就忍忍吧。都乡里乡亲的,挣个钱也不容易。”

他慢慢接受了每天被直播的生活,面对镜头也视若无睹了。每天旁若无人地蹲在地上吃饭,旁若无人地和老婆拌嘴,旁若无人地逗弄自己心爱的老母鸡。

于是,我们无数次地在视频上,看到朱之文趴在地上修理拖拉机,浑身是灰;看到朱之文斜躺在地上和别人下棋;看见朱之文抱着现金去捐款,后脑勺上的头发被枕头压得乱七八糟;看见朱之文坐在院子里,坐着坐着就打起了哈欠。

于是,我们得以看见,这不是一个另类的明星,这是一个无法脱离农民本色的明星。

我们曾无数次地欣赏那些放浪形骸的闲云野鹤,钦慕他们的脱离世俗,旷达自在。如竹林七贤,清谈、对酒、抚琴,放达不羁。朱之文无意中就做到了这点。这是被逼无奈,也是他的个性使然。低调而善良的人,总是为别人想得更多。

​听歌要听邓丽君,做人当如朱之文

6

朱之文曾被主持人问道:“你的经济条件完全可以把全家搬到城市里去,为什么没有这样做?”

朱之文说:“这是有原因的。比如说我家有一棵小树,现在都长那么大的槐树枣树,这是我小时候在地上薅的一棵小树苗,甚至还没个筷子大呢,我栽上天天浇水,浇来浇去这几十年了,长成一棵参天大树了。我看着我的树我高兴;我每天早上起来,看着我从光着个屁股就跑来跑去的那个小院里;我看着那每一块转,每一块瓦,一个小旧房子,我心里舒服。”

朱之文的这段话打动了我。他的那棵树打动了我。他从光着屁股就在那里跑来跑去的院子打动了我。他的一砖一瓦打动了我。

我想,这就叫乡愁,这就叫根,这就叫一个男人的不忘本吧。这样的名人,不会走红后耍大牌,不会住豪宅开豪车,不会表面一套背后一套,不会被封杀。

可是有人说,这是朱之文的“聪明”,他知道他一旦离开农村就不火了。这也让我想起之前朱之文和蒋大为之间的矛盾。

蒋大为曾经公开地点评朱之文。他说:“哪一首歌是朱之文创作的,不就是模仿了两句别人唱歌,然后观众就喜欢你了,但你依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人物,是农民让你上去唱歌,你才能出名,才能挣钱。”“他有农民式的狡猾,他始终是一个农民,谈不上艺术。”

是的,如果农民没有资格谈艺术,那么朱之文确实谈不上是艺术家,他只是一个深受广大农民喜爱的歌手。如果他有农民式的狡猾,那么这种狡猾就叫“厚道”。

厚道,是最高级的精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