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德州禹城市人民醫院同心戰“疫”紀實

德州禹城市人民醫院同心戰“疫”紀實

吳洪濤(右)為馳援湖北的醫護人員送行

德州禹城市人民醫院同心戰“疫”紀實

戰“疫”一線的部分醫護人員

德州禹城市人民醫院同心戰“疫”紀實

德州禹城市人民醫院同心戰“疫”紀實

護理人員正在查看患者心電圖

德州禹城市人民醫院同心戰“疫”紀實

村民們自發為醫護人員捐贈蔬菜

德州禹城市人民醫院同心戰“疫”紀實

  2月20日,陽光和煦,春風拂面。記者到禹城市人民醫院採訪,院子裡格外安靜,角落裡的迎春花已經零星地開了。醫院大廳井然有序,人們帶著口罩,眼中多了幾分淡然。

  “欲事立,須是心立。 ”一切向好的背後,是社會各界勠力同心抗“疫”的結果。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禹城市人民醫院應急隔離病區和發熱門診的幾十名醫護人員,在各自“戰位”已經連續奮戰30個晝夜。禹城市委、市政府“靠前指揮”,領導幹部現場辦公,立說立做,改建應急隔離院區,建成禹城版“火神山”醫院。社會各界人士吹響愛心“集結號”,捐款捐物,匯聚成齊心戰“疫”的磅礴力量。

疫情就是命令 應急隔離區4天改建完成

  “預則立,不預則廢。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禹城市人民醫院是我市最早行動的醫院之一。  1月21日,禹城市人民醫院在未接到上級正式部署之前,迅速行動,將原定的“三級醫院創建會”改為疫情防控動員會,成立了專項防治領導小組和專項醫療救治專家組,起草並印發《新冠肺炎防治應急預案》。同時,迅速搶購專用呼吸機、防護服、口罩等,為後續抗“疫”行動儲備了必要物資。

  1月22日(臘月二十八),禹城市下達疫情防控指示,鑑於當時疫情發展形勢與收治條件,禹城市人民醫院院長吳洪濤第一時間找到分管領導,建議迅速增設獨立救治點。市領導當即指示:把非典時期曾徵用過的市中辦事處衛生院,按照雙通道標準,1月23日動工,以最快速度改建為應急隔離院區。

  臘月二十八,建築工人們都已放假,裝修材料店也幾乎全部關門,但改造任務十萬火急,容不得半分遲疑。吳洪濤連夜聯繫了有醫院工程經驗的負責人,拜託他們務必多找些工人。隨後該院領導紛紛開車到市中辦衛生院,按照防控要求,現場勘測設計改造方案,同時在醫院微信工作群裡徵集志願者。

  臘月二十九一早,除了10多名工人,市中辦衛生院門口聚集了100多名醫院職工志願者,有麻醉科的、有外科的、有後勤的……“他們當中很多人平時是拿手術刀和聽診器的,但為了第一時間做好疫情防控,大家爭先恐後地幹起了粗活重活,不叫苦不喊累。 ”禹城市人民醫院黨總支委員李麗感慨。僅用了4天,他們完成了這個應急隔離院區的“破壞式”改造,能夠收納10餘名患者。而第一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人,就是在應急隔離院區1月26日竣工當晚入駐的。 1月27日,又收治兩名確診病例。

  1月28日,禹城市委、市政府當天開會研究決定,以禹城市人民醫院南院為依託,參照武漢“火神山”醫院建設模式及“三區兩通道”標準,建設專科防治病房。 1月29日,項目正式開工。市裡領導組織建築公司、自來水公司、電力公司、熱電廠、天然氣公司、通訊公司等相關部門在南院現場辦公。各有關單位和一線工人搶抓工期、迎難而上,鏖戰9個日夜,設有22間病房、44張床位,可以集中收治該市所有疑似及留觀患者的新隔離院區已經投入使用。

逆行而上 白衣天使變身火線勇士

  1月31日下午,一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人呼吸衰竭,情況危重,她的病情牽動著每個人的心。“一定讓病人平穩渡過難關。 ”禹城市人民醫院立下軍令狀。當晚,專項醫療救治專家組所有醫護人員全力配合。副院長張廣梅擔任搶救指揮,呼吸內科主任王志遠及ICU醫師藺延坤密切配合,查血氣分析,調整呼吸機參數,馮光健主任上陣為其做CT,麻醉科主治醫師鄭志彬隨時待命,準備氣管插管。 ICU護理人員高翔記錄患者身命體徵,全程護理,20餘名醫務人員忙而不亂,勇敢無畏。次日凌晨5點,該患者病情終於穩定下來,並由任彬、鄭志彬、高翔、趙偉4位醫務人員護送順利轉院。

  為了節約防護服,醫護人員儘量不喝水、不吃飯、減少上廁所次數。由於物資緊缺,一套防護服最短要穿4個小時,可是當晚藺延坤一共穿了8個小時,脫下防護服後,藺延坤眩暈不止,嘔吐了起來。

  從1月26日(大年初二)至今,這20餘名醫護人員已經在戰“疫”最前沿奮戰了30個晝夜。和他們一樣堅守在一線的還有發熱門診的18名醫護人員,也已經鏖戰34個晝夜,每天最多接診病號90餘名。“上下同欲者勝。 ”疫情雖艱,志願者們從不缺席,一線同事們奮力拼搏阻擊疫情,後方各科室自願組建了500餘人的志願者隊伍,承擔了疫情後備院區的配套完善、衛生清理、重物搬運等工作,為戰友們做好後方保障,用暖心行動勾勒出戰“疫”後方最美風景線。“十步‘救’一人,千里不留行。 ”2月8日晚11點半,接到省衛健委緊急通知,禹城市人民醫院需要派出2名醫護人員馳援湖北,第二天早晨6點上報名單準備出發。該院立即在微信工作群內發佈通知,徵集志願者。令人動容的是,短短30分鐘內報名人數超過40人,次日早晨6點,報名人數超過200人。

  2月9日,救治過新冠肺炎確診病人的介入科副護士長程瑩、高翔“逆行”而上,奔赴湖北一線。高翔和程瑩兩家的孩子都不滿3歲,高翔的妻子在外地工作,疫情發生以來,孩子一直由父母照料。程瑩的丈夫是消防隊員,也奮戰在一線,但他們都義無反顧選擇了舍小家顧大家。2月10日晚,接上級通知,該院再次緊急徵集志願者,並在已自願請戰的上百名醫護人員中遴選出重症醫學科副主任王戰火速馳援湖北,與程瑩、高翔會師。 3名禹城市人民醫院的精兵強將,與來自全國各地的戰“疫”一線大軍勠力同心,築起守護湖北人民生命安全的堅實堡壘。“我一定不辱使命,平安歸來,先別把去湖北的事告訴我父母,就說我還在醫院應急隔離病區。 ”這是3位白衣戰士臨行時對同事們的囑託。

  2月15日,王戰給醫院打來電話,“我被任命為山東支援湖北第九、十批醫療隊第三分隊隊長,下午已抵達黃岡市蘄春縣人民醫院。醫院裡外科、口腔科的醫生全部上陣,阻擊疫情。同時,我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希望組織在戰鬥一線考驗我。”

  他們是真正的勇士,厚厚的防護服下,我們不知道他們是誰,但我們知道他們為了誰。

“萬眾一心 我們不是獨自在戰鬥”

  2月5日上午,安仁鎮大盧村菜農開車把自發捐贈的3175公斤蔬菜送到禹城市人民醫院。  大盧村黨支部書記盧四國介紹,他們本打算2月4日下午就把蔬菜送到醫院,可打包裝車的時候,好多村民看見了不讓走。“我也要捐,我家有西紅柿,我就這就上棚裡摘去。 ”“我也要捐,我家有甘藍,個頭很大。 ”“我也要捐,我挑了最好的大白菜,讓媳婦兒把外層的幫子全扒下來了,再等一會兒……”想要捐菜的村民越聚越多,就這樣,他把送菜的時間改成了第二天上午。“收到這些蔬菜的時候,我們非常感動。他們捐贈的不僅僅是蔬菜,更是普通老百姓對一線醫護人員的關愛、信任和支持。 ”禹城市人民醫院黨總支書記霍清泉表示。

  讓院長吳洪濤動容的還有“重義輕財”的老闆。 1月23日他的日記裡有這樣一段文字:

  今天是臘月二十九,除了賣年貨的,商鋪好多都關了門,幹活的隊伍早就放假回家過年了。因市中辦衛生院需要緊急改造,一大早就讓正給醫院裝修的李波到了改造現場。搭新樓梯、做隔斷、建浴室、修洗手間等等。

  “所有工程4天干完行不行? ”

  李波二話不說:“行,放心吧。雖然工人和物料都不好找,趕上這樣的事,豁上了”

  下午李波給我打電話:“吳院長,晨龍裝飾材料公司的老闆馮光春一聽是醫院的事就說最好的板子,用多少拉多少,算他捐的。你看行嗎? ”

  “可以!替我謝謝他。 ”

  “那我的錢也不要了,算我捐的。 ”

  “不行,你只要按時把活幹完就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 ”

  現在是凌晨12點20分,李波他們還在幹活……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社會各界的支持和捐助鼓舞著禹城市人民醫院醫護人員的心:上海本目健康管理公司捐來了價值1100餘萬元化驗設備,山東盈博商貿捐贈了價值1.5萬元的空調和電暖氣等物資,禹城江南金龍裝飾公司捐贈價值2.6萬元建材,江蘇恆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捐贈1000個韓國KF94口罩,德州三吉恆森裝飾工程有限公司捐贈價值2.6萬元建材,還有德州兆瑞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捐獻價值1.3萬元一次性防護服100件,禹城鼎鑫副食百貨商行通過市慈善總會向該院定向捐贈1萬元,視界牧業牛奶捐贈了198提牛奶……

  “勠力同心齊戰‘疫’,不信東風喚不回。相信有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我們一定會奪取戰‘疫’最終勝利! ”吳洪濤期待。

來源 德州新聞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