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一縣一課”衡水把扶貧產業送到群

“沒有產業,即便脫了貧也不能長久。發展產業必須調整種植結構,改變經營模式,帶動區域產業發展……”2月21日,衡水市扶貧辦副主任李雙星圍繞怎樣發展產業、發展什麼樣產業等問題,用鮮活的案例、通俗的語言,為衡水市武強縣廣大群眾奉上了一場接地氣、內涵豐富的產業扶貧培訓課,激發了群眾發展產業的熱情。

疫情防控是重中之重,發展產業是脫貧之本。連日來,衡水市扶貧辦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立足早,突出準,緊扣脫貧目標,積極謀劃推動產業扶貧工作,力爭做到防疫不鬆勁、產業發展不停歇。基於此,衡水市扶貧辦對武強縣扶貧產業發展通過視頻會議的方式進行了動員培訓,共設置1個主會場、7個分會場,來自武強縣各鄉鎮區種植大戶、村黨支部書記、貧困戶等220餘人參加了培訓。

金銀花易種植、玫瑰花效益好……培訓課上,李雙星還“量身定製”產品“套餐”,向與會人員推薦適合本地種植的品種,引起了大家濃厚興趣,紛紛表示回去後第一時間動員群眾,抓緊選擇品種,加快組織種植。“李主任的課通俗易懂,收穫特別大。我覺得黃蜀葵這個品種不錯,今年先組織種植大戶種上50畝,如果效益好,明年全村推廣。”武強縣武強鎮西樊屯村黨支部書記寇佔穩感觸地說。

武強縣有關負責人表示,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該縣先後制定《常態化調度脫貧攻堅工作實施方案》等6個方案,要求全縣黨員幹部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統籌推進精準扶貧各項工作,確保防疫期間脫貧攻堅任務不鬆勁。這次培訓為全縣扶貧產業指明瞭方向,下一步,他們將因村而異、因戶施策,大力發展金銀花、玫瑰花等產業,夯實農民增收基礎,確保全縣貧困群眾高質量穩定脫貧。

此次培訓既是衡水市扶貧辦創新思路、疫情期間推動產業發展不停歇的具體舉措,也是全市產業扶貧培訓一縣一課的第一課。本次培訓以“送教上門”的形式,讓群眾認識到了產業扶貧的重要性,進一步增強了群眾發展產業、增收致富的信心和決心。

“產業扶貧是穩定脫貧的根本之策,也是鞏固脫貧成果防止返貧的關鍵措施。要想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必須要發揮好產業扶貧的普惠性、根本性作用。”衡水市扶貧辦主要負責同志表示,當前是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更是春耕生產的重要時節,產業發展關係著群眾的錢袋子,一刻也不能等。下一步,他們將迅速組織人員對其他縣市區進行培訓,重點推廣金銀花等中藥材種植,加快提升群眾“造血”能力,為打贏脫貧攻堅戰、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提供有力支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