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老闆變身“網絡主播”疫情下島城商家轉型實招多

老闆變身“網絡主播”疫情下島城商家轉型實招多

“這件風衣是開春必備單品,全棉的,手感超舒服,顏色也很好搭配……”2月24日晚7時許,新城凱虹廣場一家童裝店的老闆劉芸正忙著給線上顧客“直播帶貨”。這是疫情期間劉芸第二次直播,短短几分鐘就賣出了二三十件。

受疫情影響,為減少人流聚集,島城商場和實體店處於“休眠”狀態,但與劉芸一樣的實體店老闆,連日來卻沒有停下忙碌的腳步。他們通過策劃線上營銷活動來吸引顧客,將線下實體店最大限度“搬”到線上,讓宅家市民點點手指就可以“買買買”。

線下賣場的冷清並不意味著消費需求的降低,在當前的特殊時期,商場和商家也都在積極創新營銷模式,滿足消費者的生活需求。小區團購的隊伍在不斷壯大,生鮮的肉菜、雞蛋和水果,冷凍食品、方便食品、休閒零食等該有的都有。一些“高冷”的黃金珠寶,高檔服飾、鞋品等專櫃品牌也紛紛建客戶群、拉好友、搶團購、搞秒殺……十八般武藝輪番上陣,鬧騰朋友圈。

“衣服穿上身,搭配好,示範給群裡寶寶們看,有了實際上身效果,顧客更容易下單。”舟山杉杉奧特萊斯一家女裝專櫃的員工坦言,疫情期間自己也是“緊急充電”,逼著掌握了直播新技能。入駐定海凱虹廣場的一家內衣品牌,在閉店期間也是廣發線上推介。導購張女士說,藉助平時積累的顧客群,她們將櫃檯“搬”到線上,手機成了櫃檯,每天還是有不少訂單。

以往,島城各大餐飲店在飯點前後常常賓客盈門,有些甚至“一位難求”,而如今疫情還未解除,根據規定餐飲店不可堂食只能外賣,生意難免受影響。近日,定海蘭魅坊餐廳推出了多個會員群專享套餐組合,30多個菜品可供選擇,市民足不出戶便可在線下單,在家享食。據定海店店長方麗介紹,特殊時期這既是自救,更是提升服務品質的一次考驗。現在每天送單任務由公司的四位高管完成。“為了讓顧客吃上熱騰騰的飯菜,他們開著私家車送單,嚴格執行全程無接觸消費。”

開門做生意,防疫到位是前提。已開門營業的絲雅星工坊凱虹店自制了一段客戶進店消費示範視頻轉發在朋友圈,出示健康碼、測體溫、登記信息、消毒洗手……將進店防疫示範宣傳做在前。小媳婦火鍋店將後廚備菜和消毒的照片及廣告圖片一起轉發朋友圈,展示“陽光廚房”,只為吸引更多客戶,送單也全部由員工自己完成,服務有保障。

(原標題《老闆變身“網絡主播”高管成“快遞小哥” 疫情下島城商家轉型實招多》,原作者曹玲。編輯郭瀅聰)


分享到:


相關文章: